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残端荷包包埋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8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残端荷包包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简易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生活质量简易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残端荷包包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利于患者恢复,且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以期改善其并发症和睡眠质量。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福建省政和县医院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与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卧床、术后排气、住院等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身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阑尾炎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小儿阑尾炎患儿共90例,根据红绿双色球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4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并且对比患儿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差异,同时对比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整体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各项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更快,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且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阑尾炎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配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并且缩短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阑尾炎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小儿阑尾炎患儿共90例,根据红绿双色球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各4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并且对比患儿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差异,同时对比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整体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各项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更快,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且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阑尾炎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配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状况,并且缩短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模式疼痛护理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外科接受的8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将术后行常规护理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术后行多模式疼痛护理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与术后72h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结果术后72h,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采用多模式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慢性阑尾炎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我院慢性阑尾炎患者68例,依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均行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及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4. 12%(32/34)高于对照组70. 59%(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慢性阑尾炎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916-1917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住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均匀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结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异位妊娠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94例,依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施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用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6%(2/47)低于对照组19.15%(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予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可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4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患儿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围术期积极护理干预。比较患儿麻醉苏醒期的不良反应、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期哭闹、烦躁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10%(P 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积极影响显著,减少患儿哭闹、烦躁发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提升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化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术后进食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天IL-6、CRP、CO、Cor及EP水平均高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7天IL-6、CRP、CO、Cor及E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7天QOL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手术后7天PH、RP、BP、GH、VT、SF、RE及M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手术创伤较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隐瘢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行经脐入路隐瘢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P<0.05)。结论:对经脐入路隐瘢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给予精心、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为25例。给予对照组普外科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实施有助于加速腹腔镜阑尾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改善临床手术效果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61%(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缩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而且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改善负性情绪,大大促进了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综合镇痛护理干预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手术相关指标及生活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 d、3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镇痛护理干预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黄牡丹汤加减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大黄牡丹汤加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肠鸣音复常时间、体温复常时间、排便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肠鸣音复常时间、体温复常时间、排便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加减联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4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24例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疗效,以及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感染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征变化。结果两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临床指征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有效、快速的特点,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AA)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4月我院96例AA患者,按照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1/48)比16.67%(8/4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A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收治的80例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收治的80例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加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腹胀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可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行阑尾切除术的70例阑尾炎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早期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QL-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阑尾切除术阑尾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