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三岁以下住院患儿24 h尿标本留取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选定"提高三岁以下住院患儿24 h尿标本留取成功率"为活动主题,通过对尿标本留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留取成功率较低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尿标本留取成功率由58.79%上升至92.93%,目标达成率为112%,进步率为63.17%。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三岁以下住院患儿24 h尿标本留取成功率,并提升了护士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内分泌科24h尿标本留取和采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住院的病人150例,通过成立品管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拟定与实施对策等步骤,最后评价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内分泌科住院病人24h尿标本留取正确率和护士素质。[结果]内分泌科住院病人24h尿标本留取正确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26.7%提高到活动后的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优化对内分泌科24h尿标本留取和采集过程的管理,从而提高正确留取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24h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活动主题,对24h尿标本留取及时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人留取24h尿标本及时率从51.1%升至81.8%(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中可显著提高病人留取24h尿标本及时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准确及时率的影响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为活动主题,将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留取24h尿标本的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后留取24h尿标本老年患者设为试验组,对活动前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从76.5%提高到95.0%,较活动前改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24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及时率,提高了尿标本采集的质量,实现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尿标本未留取率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2月起,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上海邮电医院二病区住院患者的尿标本从通知留取至留取成功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导致尿标本未留取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拟定对策,按品管圈活动程序实施对策和效果确认,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尿标本未留取率的变化。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尿标本未留取率由17.8%降至0%,达到了制定的目标。全体圈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的素质修养、沟通和协调能力、责任及自信心、团队的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的掌握度、活动的积极性8个方面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住院患者尿标本未留取率,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老年医学科中8名护理人员组成"莲心圈",确定"降低住院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为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采用柏拉图、鱼骨图等工具分析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拟定对策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从38.1%降至16.7%,目标达成率为118.9%,进步率为56.2%;通过品管圈,制定了规范的标准化流程。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了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上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前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上消化道肿瘤术前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问题分析、拟定对策及实施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品管圈实施后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由实施前的74.19%提高到88.71%,恶心、呕吐由82.26%降至24.19%,病人痛苦发生情况由85.48%降至32.26%,护士的自我评价明显升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上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前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降低了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了科室护士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护士凝聚力,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提高不卧床患者尿常规及尿培养标本留取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17年1月至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不卧床患者中各抽选53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尿液标本留取正确率、圈员成长情况、患者对标本留取的理解程度。结果研究组的尿液标本留取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圈员的品管圈手法应用、脑力开发、沟通协调能力、责任荣誉感、团队精神及对留取尿标本重视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标本留取理解的优良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可以提高不卧床患者尿常规和尿培养标本留取正确率,并可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的脑力开发及对品管圈手法的应用,利于提高其沟通协调能力、责任荣誉感、团队精神及对留取尿标本重视程度,同时完全掌握正确留取标本的方式可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糖尿病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调查本科糖尿病患者留取24h尿标本错误情况,然后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和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比较运用品管圈前后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结果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从22.0%下降到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手段能降低住院糖尿病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  相似文献   

10.
在新生儿病房,由于患儿缺乏配合,无家属陪护,护理人员工作繁重,新生儿尿标本的留取成了一大难题。由于女婴特有的生理结构使尿标本的留取更加困难,为此我病房选用一次性尿袋配合使用约束带进行腿部约束后留取尿标本,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尿标本留取方法的便捷性及舒适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5月50例新生儿采用常规法(采用清洁、干燥玻璃小瓶)及改良法(采用无菌干棉球)留取尿标本。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护士操作用时,患儿舒适度、检验结果。结果两种留取尿标本的成功率、患儿舒适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检验结果一致。结论采用改良法留取新生儿尿标本,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节约时间,既可提高留取尿标本的成功率,又不影响检验结果,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于2016年3~9月在本院精神四科十三病区开展品管圈活动,确立"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为本次活动主题,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精神科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情况及圈活动的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本科室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由68.9%提升至91.1%;圈成员的凝聚力、协调沟通能力、活动信心和责任荣誉较前提升。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不仅大幅提高了精神科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制定了工作标准化流程,同时护士也学会了用品管圈手法去改善质控,提高了圈员们的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儿科住院患儿血液标本物流传输成功率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在儿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分析住院患儿血液标本物流传输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血液标本物流传输成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血液标本物流传输成功率为94.8%,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血液标本物流传输成功率为99.2%,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儿科病房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住院患儿血液标本物流传输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危重患儿一次性完成核磁共振检查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2018年1月31日儿科重症监护室行核磁共振检查危重患儿49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原因分析、真因验证,针对真因制定对策措施并实施品管圈活动;实施后,选取2018年6月1日~7月31日儿科重症监护室行核磁共振检查危重患儿49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危重患儿一次性完成核磁共振检查成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危重患儿一次性完成核磁共振检查成功率由75.51%提升至9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重症监护室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活动后圈员综合能力评分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危重患儿一次性完成核磁共振检查成功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升医疗护理管理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尿培养污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活动前为对照组,实施活动后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方法为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各项活动,活动周期4个月,对尿培养污染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3项改善措施,比较2组的有形成果(标本污染率)和无形成果。结果尿培养污染率由13%降到7%,2组护理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规范了尿培养留取送检流程,降低尿培养污染率,在临床护理细节工作中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服务理念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为活动主题,分析年轻护士静脉采血穿刺失败的原因,设立目标,并制定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年轻护士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由63.30%(38/60)提高到81.70%(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规范了新生儿静脉采血的操作流程,提高年轻护士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消化内科标本送检延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未实施品管圈管理前2013年9月~12月住院患者需留取标本5119份,品管圈管理后2014年1月~4月住院患者需留取标本4994份。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消化内科标本送检延迟率作为活动主题,对病区标本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标本送检延迟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消化内科标本送检延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标本送检延迟率由8.7%下降至2.6%,活动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消化内科标本送检延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并且培养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肾内科中段尿标本采样不合格率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找出中段尿标本采样不合格率高的原因,制定对策、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肾内科中段尿标本采样不合格率高的问题是否改善。结果:实施品管圈后肾内科中段尿培养标本采样不合格率由37.5%减低至12.61%,目标达标率为102.47%,进步率为66.37%。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肾内科中段尿培养标本采样不合格率,提高圈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整个护理团队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钟艳麟  谭永娟  雷雯媛 《全科护理》2020,18(11):1376-1377
[目的]观察改良式女婴集尿袋收集尿液标本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新生儿女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式集尿袋收集尿标本,对照组采用传统集尿袋收集尿标本,分别比较两组收集尿液标本一次成功率及受大便污染率。[结果]试验组收集尿液标本一次成功率为79.3%明显高于对照组60.7%,试验组尿液标本受大便污染率为4.7%低于对照组12.7%(P均<0.05)。[结论]改良式女婴集尿袋的使用能明显提高留取尿液标本的一次成功率,同时降低受大便污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儿科护士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7年5~11月收治的220例采用桡动脉采血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05例采用常规方法采血,为对照组。115例由经过品管圈培训的护士进行采血,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时间、采血不良事件以及品管圈实施的无形成果。结果实施品管圈培训后的观察组的桡动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瘀斑、误入静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品管圈培训后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面对问题的勇气等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能够提高儿科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缩短取血时间,提高科室人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