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入住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的60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产儿治疗和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及运动等干预措施,同时按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实施经口喂养;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干预,并采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患儿经口喂养能力进行评估后经口喂养。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奶量不增或减少、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可以指导医护人员正确评估并帮助早产儿尽早安全的经口喂养,降低早产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3.
4.
王慧慧  胡青霞 《全科护理》2021,19(16):2249-2253
目的:研究口腔活动护理干预对经口喂养有难度早产儿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7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早产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常规喂养下开展口腔活动护理,通过新生儿口腔活动测评量表(Neonatal Oral Motor Assessment Scale,NOMAS)评估疗效.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早产儿在利用经口喂养时体重、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实现全部经口喂养的胎龄明显比观察组患儿高(P<0.01);而观察组患儿从开展经口喂养到全部经口喂养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但观察组患儿全部经口喂养时的效率比对照组低(P<0.05).实现全部经口喂养时观察组早产儿喂养失调型态分数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障碍型态的分数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口腔活动护理干预可成功提高早产儿口腔活动功能,减少喂养时间,提升喂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总结32例呼吸暂停早产儿的经口喂养护理措施。在经口奶瓶喂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喂养方案,每次喂奶前都要进行评估,按要求检查胃潴留、腹胀等情况,喂奶时要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给予抚触按摩等干预措施,帮助患儿降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32例早产儿经过精心护理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化喂养管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管理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喂养管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医院内母乳喂养状况、喂养不耐受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接受母乳喂养的日龄早于对照组(P 0. 05); 1周内和2周内,观察组母乳喂养总量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败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系统化喂养管理的实施可改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医院内的母乳喂养状况,减少喂养过程中不耐受情况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经口喂养早产儿护理中实施重力喂养与口腔按摩联合干预对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重力喂养与口腔按摩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能力、喂养进程、喂养表现、体质量增长情况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 经重力喂养与口腔按摩联合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PIOFR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喂养进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与完全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喂养成效与摄入奶量比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完全经口喂养时的体质量及体质量增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力喂养与口腔按摩联合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其喂养能力,缩短喂养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体温管理联合喂养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NICU早产儿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51例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早产儿实施体温管理+喂养护理干预,比较2组早产儿的临床相关指标、生长发育情况及家长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达到全量肠内营养的时间早于对照组,NICU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2组的体重均重于干预前,身长均长于干预前,头围均大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家长护理总满意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NICU早产儿护理工作中采取体温管理联合喂养护理,可加快早产儿的康复进程,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提高家长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吴少贤  魏立繁  陈爱锋  胡艳花  杨建辉 《妇幼护理》2023,3(22):5325-5327+5331
目的 探究不同高度重力喂养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住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重力喂养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重力喂养器限制奶具悬挂高度的喂养方法.比较两组的营养状态、生命体征和喂养不耐受.结果 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体重时间、足量胃肠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限制奶具悬挂高度的重力喂养方法有利于早产儿胃肠道的  相似文献   

10.
俯卧位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俯卧位在早产儿喂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儿科重症监护室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早产儿喂奶后给予俯卧位,对照组早产儿即喂奶后给予仰卧位,均采用雀巢公司生产的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监测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和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减少,体重增长合理,而且呼吸暂停及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早产儿(P〈0.05)。结论早产儿喂养后取俯卧位不仅能改善早产儿消化功能,维持正常体重增长,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发展性照顾的理念观察和追踪2种不同的喂养方法喂养的早产儿前3个月的生长发育的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每天总奶量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每2h喂一次奶,每天喂奶12次;对照组每3h喂一次奶,每天喂奶8次。2组均喂养至生后前3个月(住院期间),比较2组早产儿前3个月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2种不同的喂养方式的早产儿的身长、体重、头围都有所差异,通过对2组早产儿1个月、2个月、3个月的生长数据比较,观察组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生长指标的观察,采取发展性照顾,每天喂奶12次这种少量多餐的喂养方法更有利于早产儿前3个月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刘晓  朱珠  周晖  张爱霞 《护理研究》2014,(34):4286-4289
[目的]对28周~32周早产儿的喂养准备和喂养表现进行描述,以了解早产儿的一般喂养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孕28周~32周出生的适于胎龄儿,采用鼻饲—经口喂养—全经口喂养的喂养方式,根据其胎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和疾病状况等决定管饲和经口喂养的开始时间、奶量、间隔时间和奶量的增加速度等;观察早产儿各喂养进程的开始时间、体重、奶量、口腔运动能力和喂养耐受情况等。[结果]胎龄越小,早产儿的健康状况相对越差,口腔运动功能协调性及早产儿喂养准备行为的出现越晚;出生(1.31±1.37)d后开始管饲喂养,口腔运动功能评分(5.75±5.14)分,(11.26±2.67)d开始经口喂养,(23.43±2.61)d达全经口喂养;随着日龄、体重的增加和经口喂养的锻炼早产儿口腔运动能力迅速提升,奶量增加,喂养不耐受情况减少。[结论]胎龄29周左右的早产儿已经可以耐受胃肠内喂养,喂养方式、开奶时间、加奶速度等需根据早产儿的胎龄、日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喂养准备行为和疾病状况等条件做适当调整;体重较轻、胎龄小的早产儿应延长管饲喂养阶段,口腔运动能力低的早产儿应控制奶量的增加速度,以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将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200例早产儿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按需喂养,观察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比较两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体重增长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体重增长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早期微量喂养能够显著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加快其体重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与常规鼻饲对于早产儿喂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出生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重力喂养,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喂养。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胃管留置、出生体重恢复、达全胃肠营养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呼吸暂停、呕吐、腹胀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饲早产儿采用重力喂养,可以促进其奶量增加,更快达到全胃肠营养,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产儿体重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prematrue infant oral motor intervention,PIOMI)用于存在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存在经口喂养困难入住NICU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喂养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应用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eonatal Oral Motor Assessment Scale,NOMAS)对早产儿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时胎龄、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胎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从开始经口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喂养效率高于观察组(P0.05)。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观察组喂养失调型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障碍型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产儿口腔运动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缩短喂养进,改善喂养表现。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喂养准备和喂养表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  朱珠  周晖  张爱霞 《山西护理杂志》2014,(12):4286-4289
[目的]对28周~32周早产儿的喂养准备和喂养表现进行描述,以了解早产儿的一般喂养状况。[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NICU收治的孕28周~32周出生的适于胎龄儿,采用鼻饲—经口喂养—全经口喂养的喂养方式,根据其胎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和疾病状况等决定管饲和经口喂养的开始时间、奶量、间隔时间和奶量的增加速度等;观察早产儿各喂养进程的开始时间、体重、奶量、口腔运动能力和喂养耐受情况等。[结果]胎龄越小,早产儿的健康状况相对越差,口腔运动功能协调性及早产儿喂养准备行为的出现越晚;出生(1.31±1.37)d后开始管饲喂养,口腔运动功能评分(5.75±5.14)分,(11.26±2.67)d开始经口喂养,(23.43±2.61)d达全经口喂养;随着日龄、体重的增加和经口喂养的锻炼早产儿口腔运动能力迅速提升,奶量增加,喂养不耐受情况减少。[结论]胎龄29周左右的早产儿已经可以耐受胃肠内喂养,喂养方式、开奶时间、加奶速度等需根据早产儿的胎龄、日龄、体重、口腔运动能力、喂养准备行为和疾病状况等条件做适当调整;体重较轻、胎龄小的早产儿应延长管饲喂养阶段,口腔运动能力低的早产儿应控制奶量的增加速度,以防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劳瘁支持是影响早产儿存活和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尽管肠外营养和管饲在早产儿早期营养支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并发症,早产儿营养以经口喂养为最佳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在新生儿病房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病房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3月至12月的431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喂养护理,2020年1月至10月的431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下喂养护理,统计两组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天数、出院后坚持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出院后生长发育合格率及出院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出院后坚持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出院后生长发育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新生儿病房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率,缩短新生儿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改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结局,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晚期早产儿实施喂养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8例晚期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喂养基础上实施喂养管理干预:评估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准确评估是否需要喂养;首次喂养后,每日抚触两次。结果观察组呕吐次数、腹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住院天数和喂养不耐受、呕吐、腹胀、胃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对晚期早产儿实施喂养管理可以减少喂养不耐受,提高喂养成功率,促进晚期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