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芳  何平 《全科护理》2021,19(29):4063-4066
目的:观察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预测电视胸腔镜(VATS)肺癌根治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价值,以指导临床合理预防VTE发生.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行VATS肺癌根治术的204例肺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采用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病人VTE风险,并记录病人VTE发生情况,分析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VATS肺癌根治术后VT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204例VATS肺癌根治术病人的VTE发生率为10.78%;VTE病人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分均高于无VTE病人(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TS肺癌根治术病人病程、Caprini及Padua血栓风险评分是VATS肺癌根治术后病人VT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术后6 h时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预测VATS肺癌根治术后VTE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0.90,有高预测性能,Padua血栓风险评分预测术后VTE发生风险的AUC>0.80,有一定预测性能.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与VATS肺癌根治术后VTE的发生有定性关系,预测VTE的价值较Padua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高,可根据评分结果进一步制定针对性VTE预防措施,可能对改善VATS肺癌根治术病人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老年患者院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所有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55例中老年患者纳入VTE组,按照1:2的比例选择同年度入住同一科室、同一主要诊断、年龄相近、性别相同且住院期间没有发生VTE的患者108例纳入非VTE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分值、合并疾病、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可能的危险因素、用药情况等进行病例回顾研究,筛选出危险因素并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同一医院住院期间发生VTE和非VTE患者共54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肝肾疾病、饮酒史、D-二聚体浓度和Caprini血栓风险等级是中老年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VTE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对中老年患者院内发生VTE起到一定的辅助预测作用,该模型尚需由多中心大样本试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开展预警性干预对防范神经外科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6月于本院诊治的神经外科急重症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诊治的神经外科急重症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运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进行预警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1,2个月时VTE发生率、VTE相关症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2个月时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VTE相关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预警性干预可有效预防VTE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联合Caprini评分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构建PICC相关性血栓可视化模型。方法 回顾性纳入了2018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维护的41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置管资料、Caprini评分以及D-二聚体等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独立危险因素,MedCalc软件分别绘制Caprini评分、D-二聚体以及两者联合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对比曲线下面积(AUC),采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13例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患者为38例(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aprini评分、D-二聚体、BMI、既往病史、化疗、导管规格、肢体选择为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比ROC曲线下面积(AUC):Caprini评分单独预测为0.714,D-二聚体单独预测为0.636,两者联合预测为0.876,(95%CI:0.840-0.906)。通过对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处理,显示联合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较高,Brier评分和校正曲线都表现了较好的校准度。H-L检验(χ2=3.5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院内护理监控体系并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8年1月建立了规范的院内防控体系并构建了VTE防治精细化管理体系。本次研究将2018年外科收治的107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7年收治的9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VTE发生、评估及预防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护理人员血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评估准确率、预防正确率及预防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2018年血栓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2017年(P0.01)。结论:构建VET院内护理监控体系,可提高院内VTE诊断病例数,降低VTE发生率,推进院内VTE预防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Padua量表、修正的Geneva量表、Caprini量表和Wells量表对肾病综合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4月确诊VTE的肾病综合征患者45例。资料收集完成后由专人采用四种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VTE评分,统计得出不同评估量表的评分结果。结果肾病综合征合并肺栓塞中,Padua评分和Caprini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低于修正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栓塞中,修正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低于Padua评分和Caprini评分。结论四种血栓评估量表评分均能预测肾病综合征患者VTE发生的风险,Wells评分则更能预测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Padua评分更能评估肾病综合征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但Caprini静脉血栓评分项更能针对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癌症患者中PICC相关的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危险因素,估计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估对医院资源利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地收集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接受了至少一次静脉注射抗癌治疗,并插入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癌症患者,采用频率分析比较并发症、静脉血栓栓塞(VTE)、感染以及置换和过早拔除的发生率,采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对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估计。结果 ①PICC研究组的中位年龄为66岁,大多数为女性(56.07%)、患有早/中期或可治愈的癌症(57.05%),常见的肿瘤是淋巴瘤(29.18%)与胃肠道癌(23.23%),并且大多数患者具有中等风险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48.85%);②大多数(71.15%)的PICC置管选择右上臂,平均置管99天。PICC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85%,以出血为常见的事件;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4.26%,以导管移位为是最常见; 静脉血栓形成(VTE)事件占16.72%,其中CRT占54.90%、远处VTE占45.10%;每1000个留置日的总感染率为0.4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22。过早拔除PICC导管发生率为26.56%,一半以上是由于错位或机械功能障碍(占55.56%)。③早期和晚期并发症之间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存在显著差异。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糖尿病或高血压或心脏病病史、置入持续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之间没有关系。,而高体重指数(BMI)和高甘油三酯的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增加。结论 肿瘤化疗PICC患者中血栓形成,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呈先高后低再缓慢升高的趋势。因此,置管后 30d内开展2-3次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筛查是非常必要的,可及早发现无症状血栓并采取干预措施;置管后远期应警惕导管其他并发症及治疗因素对 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模型评价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并分析VT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山东省胸科医院进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42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在同家医院行手术且术后并发VTE的28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Caprini风险评估得分,分析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年龄、术前纤维蛋白原、术前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恶性肿瘤史、BMI≥25 kg/m2、高血压、高血糖、方式为叶切、有吸烟史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prini风险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VTE的危险因素为血浆D-二聚体高于临界值、有吸烟史、BMI≥25 kg/m2(P<0.05)。结论Caprini风险模型能有效预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发生VTE,可分类量化DVT发病风险。术前血浆D-二聚体升高、体重超重、重度吸烟史可能是胸腔镜肺叶术后患者发生VTE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使用风险评估模型在神经外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2610例神经外科患者,患者均接受风险评估模型来评估VTE风险等级,神经外科VTE发生率以及Caprini评分,VTE与非VTE患者VTE风险分级比较。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出现VTE患者16例(0.61%),未出现VTE发生2594例(99.39%),分别纳入VTE组与非VTE组,两组Caprini评分分别为8.64±0.34分和5.64±0.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E组与非VTE组患者VTE风险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高危以及极高危风险患者均占比较高。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存在高危VTE发生风险,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预测神经外科VTE发生风险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VT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在妇科围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1日~12月31日6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将2020年1月1日~3月31日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VTE预防措施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轻妇科围术期患者下肢肿胀情况,提高患者VTE预防措施知晓率,降低VTE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