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灾害脆弱性分析(HVA),制定并完善疫情防控下医院血液透析室的应急预案,旨在提升临床工作人员对疫情的防控管理能力。方法 以Kaiser模型为指导构建血液透析室疫情防控风险评估表,识别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主要风险,根据风险值排序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均较高的风险事件构建应急防控预案。选择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44例为评价对象,比较实施防控预案前(2022年3月)和实施后(2022年6月)的效果。 结果 以HVA为基础的血液透析室疫情防控应急管理预案应用后,病房工作人员相关防护知识掌握及落实情况、手卫生执行率、患者及家属防护行为等数据都得到提高,病区实现了零感染,无聚集性病例发生。。 结论 灾害脆弱性分析能及时有效地发现疫情防控下血液透析室的应急管理风险事件,明确风险管理重点,以此为基础制定的风险防控方案能够有效降低高风险事件发生率,减少医患双方的心理恐慌,确保在疫情防控下血液透析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科病房应对新冠病毒传播中质量管理工具灾害脆弱性分析理念(HVA)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4日~2月24日某三甲医院急诊科病房全体人员进行新冠病毒相关知识培训后,发放HVA分析调查问卷,对全部人员进行病房强化消毒、全体佩戴医用口罩、探视陪伴限制、入科严格筛查、多方式健康教育、管理完善标识、全员培训强化等防控方式,根据KAISER模型计算新冠病毒疫情与严重性、可能性相对风险;评估应用质量管理工具HVA前后的家属、住院患者、医院工作人员的佩戴口罩率、口罩佩戴正确率、体温监测情况、新冠病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情况、宣传教育情况。结果:其中外部支持为(2.46±0.34)分,内部反应为(1.29±0.26)分,应急准备为(1.39±0.32)分,服务影响为(2.59±0.17)分,财产损失为(2.48±0.31)分,人员伤害为(2.51±0.18)分,发生概率为(1.82±0.32)分,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对风险值为43.11%;应用质量管理工具HVA后家属、住院患者的口罩佩戴情况、口罩佩戴正确情况、体温监测情况、新冠病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宣传教育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质量管理工具HVA后医院工作人员的佩戴口罩情况、佩戴口罩正确情况、监测体温情况、新冠病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宣传教育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于急诊科病房感染防控中应用HVA方式,有助于进一步管理住院病房,降低科室新冠病毒传染风险,对于其他科室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梁红艳  马娜  李惠静 《当代护士》2021,28(3):170-172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培训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医辅人员感控知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值守的医辅人员121人为研究对象,护理部对其进行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培训,分别于培训前进行测试、培训后进行考核,对比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和质控检查情况.结果 参训人员培训前后考核成绩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和佩戴口罩依从性均优于实施前.结论 通过PDCA循环管理,可以增加医辅人员对新冠肺炎相关防控知识的了解,提高感控能力,保证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基层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护理师资培训模式,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以某市定点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确诊患者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培训主体,对区域内3家三级综合医院、11个区(县)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骨干48人,分批、分层从新冠肺炎知识、技能以及心理应对等方面开展综合培训,评价培训前、后参训护士新冠肺炎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应对新冠肺炎的心理状况。结果培训前,不同等级医院护士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不同等级医院护士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护士掌握更好;所有参训护士培训后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较培训前掌握更好。48人参加防控技能考核,考试合格率为100%。48人中1人社会支持度偏低,处于中度焦虑状态;1人应对方式有待加强,处于中度抑郁状态,其余人员均有较好的应对方式和家庭支持,心理状态良好。结论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新冠肺炎知识技能培训既能为基层医院培训师资力量,又能为驰援疫情一线提供后备人才,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在新冠肺炎疫情前于儿科住院的患儿1 188例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于儿科住院的患儿91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季度、年龄段及发生部位进行比较。结果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不同季度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肺炎疫情期第一季度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新冠疫情前(P<0.05)。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及疫情期,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肺炎疫情前与疫情期儿科住院患儿在医院感染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多种防疫措施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年龄小的患儿医院感染高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防控期间,科学系统化评估上海市某大型发热定点医院急诊科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提高急诊护理应急管理能力。方法:以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急诊科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护理风险事件为主题,根据Kaiser模型组织急诊科护理骨干成员识别和评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结果:经评估和分析共识别出20项急诊护理相关的风险事件,其中风险值排名前五位的护理风险事件依次是就诊新冠患者漏检43.62%、科内新冠交叉感染事件41.57%、暴力伤医40.67%、护理人员职业暴露39.8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38.35%。结论: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应用Kaiser模型对急诊科护理系统进行风险矩阵分析,能够帮助管理者识别和评估急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环节,优化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提高疫情防控和应对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及戴手套行为。方法 通过现场观察、记录并填写调查表,比较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后(2019年2—5月和2020年2—5月)手卫生依从率及戴手套的行为。结果 共评估了939名医务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分别观察了3 735次和4 412次手卫生机会。新冠肺炎疫情后手卫生依从率81.14%,高于疫情前的75.93%(χ2= 32.837,P<0.01)。新冠肺炎疫情后未执行手卫生中戴手套的比率为33.53%,高于疫情前的27.03%(χ2 =8.677,P<0.01)。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后手卫生依从性提高,但戴手套时,手卫生依从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通过科学的方法准确评估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感染发生及传播。[方法]应用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理念及方法,对某医院血液内科的医务人员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病房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的风险指数为37. 91%,应对措施不足,通过强化全员培训、完善标识管理、多途径宣传教育、严格入科筛查、限制陪伴探视、全员佩戴口罩、强化病室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评估该病房2020年1月21日—1月27日全体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使用、标准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住院病人及家属口罩的佩戴率、佩戴的正确率,每日探视及陪伴人数,以及家属及外来人员体温监测情况。[结果]该血液内科病房2020年1月21日—1月27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手卫生、口罩的正确使用、标准防护知识掌握率达到100%。422例次住院病人及656人次家属口罩的佩戴率从最初的45. 5%提高到100. 0%,佩戴的正确率从80. 6%提高至100. 0%,探视及陪伴人数由宣教前的每日人均2. 1人次降低至每日人均1. 2人次。科室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结论]灾害脆弱性分析方法有利于指导非封闭式血液内科病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期间感染防控的管理,保障了血液内科易感病人的安全,对类似情况下住院病房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血液净化中心实施的防控管理措施。方法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管理培训,制订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结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本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有456人,核酸检测及抽血检查均为阴性。结论加强标准预防、手卫生、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状肺炎感染。  相似文献   

10.
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常态化防控管理经验。通过增强新冠肺炎疫情门诊防控常态化的管理意识,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门诊防控常态化管理培训,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门诊防控常态化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及新冠肺炎疫情门诊防控常态化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确保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门诊防控常态化管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持久攻坚战,将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非一线护士新冠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压力情况,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老年科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士的新冠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压力状态进行调查,并针对知识掌握情况和压力状态制定干预对策。结果 该组护士在基础知识包括常见宿主、流行病特点、口罩的选择和使用、日常消毒方法、手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率较好,均在90%以上。82%的护士认为疫情期间工作时有压力,担心自己被感染、家人为自己担心、接触感染性或潜在传染性病人、近距离工作患者咳嗽、使用防护用品过程中意外发生职业暴露是占据护士压力来源的前5位因素。该组护士的SA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疫情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来自于网络,94.0%的护士希望更多的了解新冠病毒肺炎的知识。结论 非一线护士新冠肺炎的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工作压力较大,合并有焦虑情绪,参加压力或应对方式的培训少,医院管理者应针对护士的主要压力来源制定对策进行干预,疫情期间可充分利用网络途径增强知识教育及心理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并运行,以期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防控新冠肺炎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合理统筹医疗资源、多维度培训各类人员、完善优化工作流程、严格预防院内感染、积极实施心理干预等。结果截至2020年2月10号,某院疫情防控保持无一例感染患者漏诊、无一例疑似患者被感染、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的记录。结论紧抓人、物、训、制四个要素构建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医院护理管理体系能有效应对突发疫情,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非发热诊区疫情防控管理的应急策略,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各区域特征,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标准和应急管理策略,专人分区进行专项督查,根据数据反馈促进各项防控措施的质量改进.结果院内员工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医院入口处人员口罩佩戴率为100%,住院患者家属口罩佩戴率为94.62%;各入口体温检测率均为100%;流行病学史筛查率:医院入口为95.93%,门诊、病房入口均为100%;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96.14%,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4.78%;患者和家属新冠肺炎防范措施知晓率为95.38%,护工为95.92%;医疗用品、环境消毒率为100%.结论制订的医院非发热诊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应急管理策略切实有效.后期医院入口流行病学史筛查率、住院患者家属口罩佩戴率以及各级人员手卫生和防控知识培训仍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扬州市高校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行为及心理状况,为学校做好疫情防控管理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6月6日至6月11日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冠肺炎防控问卷对扬州市1 29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总知晓率为84.98%。91.67%的大学生乘坐公共交通每次都佩戴口罩,但走在校园或上课时每次都戴口罩者仅占47.50%;超过95.00%的大学生如厕后、扔垃圾后进行手卫生,57.29%触摸头发/耳/鼻后洗手;女生的健康行为优于男生;医学专业和实习生健康行为的执行力更高;65.54%的大学生担心疫情进展。结论 高校学生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得分普遍较高,尚需加强口罩佩戴、手卫生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健康疏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驻京某院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消杀工作的主要举措,包括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机制;建立消杀工作微信管理平台;清点、储备应急防疫物资;实施现场及线上防疫培训;建立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演图,深入基层,现场巡查、指导等五个方面的措施,总结了消杀工作中的经验,梳理了消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军事院校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此提高军事院校传染病防控应急管理能力,并为以后可能发生的此类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三级医院护理管理的应急管理.方法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指标体系,选择关键知情人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指标可能性与严重性矩阵分析,筛选出高风险、中风险、次中风险、低风险指标数分别为5、10、5、37个,予以分类施策,并完善应急部署.结论基于Kaiser模型的三级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可指导护理管理应急部署;在未来工作中,管理队伍的应急管理能力培养尚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新冠肺炎防控管理及其同义词检索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描述研究现状,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绘制主题战略坐标图。结果:该领域论文分布分散,发现的10大热点主题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健康管理、常态化防控是核心主题。结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研究范围广,各主题发展阶段不一,可结合目前不成熟领域进一步加强研究,以期提高疫情防控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灾害脆弱性分析结合PDCA循环圈在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演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3月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应急预案演练中实施灾害脆弱性分析结合PDCA循环圈,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应急事件演练中的行动评分,并对比实施前后理论考核成绩和优良率。在实施前(2016年9月—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月—3月)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100例对护理人员各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在透析中低血压、透析器破膜、突然停电、停水、火灾、地震、暴发医院感染应急事件演练中的行动考核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且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也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上述指标和理论考核成绩分布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所选患者对护理人员病情快速评估、紧急救治操作、仪表操作熟练程度、院内感染防控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中心应急预案演练中灾害脆弱性分析结合PDCA循环圈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定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应急护理管理策略,探讨其实施效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疫情防控护理工作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 基于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病区筹备、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培训、新冠定点医院相关护理常规和操作技术的培训、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医疗废弃物处理、合理排班、心理支持及后勤保障等方面实施疫情防控应急策略及护理管理。结果 2022年4月8日-6月5日,我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阳性患者956例,其中重症203例,重症患者好转率(从重症转为普通型或轻型)达到97.8%。结论 新冠肺炎在上海流行期间,制定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护理管理策略、应急体系的构建有效地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有效地治愈重症患者和避免疫情地蔓延和扩散。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综合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重大疫情的护理管理策略,重点包括护理管理者应具备并时刻保持高度警觉性、做好充分的准备、启动应急机制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策略、实施防控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制度与流程再造、关注一线医护人员心身健康等,为综合医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