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心肾综合征是心脏和肾脏功能障碍并存且相互影响的复杂疾病状态。腹膜透析能够有效缓解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容量负荷过重、改善心功能、减少住院日及再住院率、改善生存。本文就国际上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及腹膜透析治疗Ⅱ、Ⅳ型心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Ⅳ型心肾综合征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相关证据,为构建Ⅳ型心肾综合征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 依据循证护理方法,针对罹患Ⅳ型心肾综合征且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提出循证问题,遵照"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相关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标准进行证据分级与推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指南5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类试验性研究3篇,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从容量管理的综合评估、干预目标及干预策略3个维度总结了33条最佳证据。结论 腹膜透析管理者应加强对Ⅳ型心肾综合征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容量超负荷的早期识别能力,尽可能降低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延缓其病情进展,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体力活动的现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容量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门诊133例腹膜透析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量表调查腹膜透析患者的体力活动现状及容量管理行为水平。结果:腹膜透析患者的体力活动及容量管理行为均处于较低水平,体力活动与容量管理行为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否在职、水肿程度及体力活动水平是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行为有待改善,文化程度、是否在职、水肿程度及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需给予针对性的容量管理健康宣教,同时应从提升腹膜透析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为切入点,改善其容量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量表,对在河南省腹膜透析中心门诊随访的255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量表总分为(13.91±4.0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居住地和手术方式是容量管理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水平不容乐观,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性别、居住地和手术方式采取针对性干预,以提高患者的容量管理水平,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腹膜透析精细化护理团队、建立腹膜透析治疗患者档案、制订腹膜透析患者培训方案和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分级随访管理流程。结果实施精细化护理后,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及容量超负荷的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减少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降低容量超负荷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40例容量超负荷腹膜透析行自动化腹膜透析的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并以严格的液体管理、积极治疗与预防感染、控制血糖、容量指标评估监测、健康教育等护理,3~9天后,患者体重下降、水肿减轻、血压下降等容量超负荷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1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给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结果 12例患者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随访半年至一年,尿量及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血液净化是救治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徐雪英  李亚  贺晓蕾  朱莲玉 《临床荟萃》2012,27(18):1622-1623
对于慢性肾衰竭(CRF)的患者,到了慢性肾脏病(CKD)5期,则需要面临长期肾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还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降低了生活质量。如果能尽可能地延缓CKD的进展速度,推迟肾替代治疗的时机,对患者家庭及社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设立专职护士加强腹膜透析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社会回归。方法由专职护士负责门诊腹膜透析患者包括体液控制、饮食指导、运动康复、心理辅导、并发症的预防、就诊指导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观察管理前后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回归及相关因素的变化。结果腹膜透析患者的社会回归程度明显好转,影响社会回归的相关因素如容量负荷问题、营养状态等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设专职护士加强腹膜透析患者的教育和管理,可有效促进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回归,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实施家庭腹膜透析病人的护理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透析技术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开展家庭腹膜透析越被广大腹膜透析患者接受。我科1995年至1996年6月,经住院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而行家庭腹膜透析25例,通过拟实施家庭膜腹透析病人及实家属进行理论与技术训练,认为加强院内护理与指导是持续家庭腹膜透析,延缓慢性肾功能不进展以及提高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患者从进入透析开始就被不断灌输容量控制的相关知识,随访过程中耗费医护人员时间最多的也是对于容量控制的不断强化.尽管如此,临床实践中最常遇到的临床问题之一也是患者的容量控制问题.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容量负荷增加是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本文拟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控制进行全面的解读,分为以下几方面:容量负荷与腹膜透析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状态的现状,容量状态的评估,以及如何达到容量平衡.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负荷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好的容量平衡是腹膜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反之不仅影响腹膜透析的溶质清除,也是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所以,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负荷的平衡是影响腹膜透析成败的关键。目前研究表明,容量负荷过重会导致患者长期水潴留,诱发高容量负荷、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这些心血管疾病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病一体化管理在控制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探索性使用专病一体化管理,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对腹膜透析各个环节和透析相关合并症等进行反复评估、整改。结果:患者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体重监测达标率明显上升;因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等因素退出腹膜透析的患者比例由2008年的31.0%下降至2011年的4.O%,因容量超负荷导致患者死亡的发生率由2008年的23.5%下降至2011年的11.8%。结论:应用专病~体化管理有效降低了腹膜透析患者容量超负荷相关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活掌控感对腹膜透析病人容量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247例腹膜透析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腹膜透析病人容量管理行为量表、生活掌控感量表调查腹膜透析病人的容量管理行为现状及生活掌控感水平。[结果]腹膜透析病人容量管理行为量表总分为(14.79±2.86)分,生活掌控感总分为(26.06±3.91)分,生活掌控感得分与容量管理行为总分呈正相关(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血肌酐水平及生活掌控感是腹膜透析病人容量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腹膜透析病人容量管理行为依从性有待改善,生活掌控感、性别、文化程度、血肌酐水平是其影响因素,应从提升腹膜透析病人生活掌控感水平为切入点,提升其行为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与容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47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3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5E康复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血液透析自我管理量表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管理及容量管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及容量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5E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与容量管理水平,减轻患者容量负荷。  相似文献   

16.
正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脏或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共同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依据CRS原发于心脏亦或肾脏而将CRS分为5型。即I型:急性心肾综合征;Ⅱ型:慢性心肾综合征;Ⅲ型:急性肾心综合征;Ⅳ型:慢性肾心综合征;V型:继发性心肾综合征。在临床上,如能得到早期诊治、及时纠正相关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契约式管理方式对容量超负荷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容量管理,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经人体成分分析仪筛选容量超负荷并满足入组标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契约式管理并签订健康管理协议。观察时间为6个月,比较2组容量管理行为、容量状况和透析相关指标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的差异。结果观察6个月后,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体质量降低(t=-3.201,P=0.002);对血压的监测次数增加(Z=-2.265,P=0.024),液体摄入量减少(Z=-2.285,P=0.022);实验组容量超负荷指标改善(t=-3.623,P=0.001)。结论契约式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管理有明显约束作用,能改善其容量管理行为,改善患者容量状况。  相似文献   

18.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提高,但大部分患者无法脱离持续血液净化治疗(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这部分患者多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加上透析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方面并发症发生率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微炎症状态、血脂异常、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是造成感染、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和心脑血管事件等严重并发症的原因[1],而感染、心脑血管事件是导致心肾综合征MH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高通量透析在清楚中大分子毒素,改善脂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具有独特的效益[2].因此,采取高通量透析可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降低心肾综合征MHD患者全因病死率及心血管病病死率.为探讨高通量透析对心肾综合征MH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笔者对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肾综合征MHD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敏华 《中国血液净化》2003,2(9):465-466,496
鉴于腹膜透析血液动力学稳定、无需建立血管通路、残余肾功能保持的时间长、易控制高血压、心血管并发症少、腹膜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相对稳定、通过腹腔内注射胰岛素 (RI)的途径控制血糖等优点 ,多数人认为腹膜透析较血液透析更适合于糖尿病患者。有研究发现 ,在透析开始前的 1到 2年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最快的时期 ,糖尿病患者尽早开始透析治疗有望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但腹膜炎、营养不良、当前商品性腹膜透析液仍以葡萄糖作为渗透溶质 ,高渗透压 ,含糖量高。平均每个持续性不卧床式腹膜透析 (CAPD)患者每天吸收葡萄糖约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容量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48例,采用个别指导和集体教育的形式,指导患者严格控制水盐摄入,保持体液平衡,对患者的血压、体重、水肿等情况进行评估、记录,追踪观察6个月。结果:容量管理后患者高血压发生率由74.4%下降为41.6%,体重由平均62.28±10.1kg下降为60.16±9.22kg,水肿发生率由68.4%下降为14.3%,中重度水肿患者明显减少(P<0.05),患者一般情况明显改善。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实行长期的容量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