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收集瓶治疗肠瘘口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7月肠瘘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收集瓶治疗肠瘘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换药次数、总回收肠瘘液量、瘘口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换药次数、瘘口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总回收肠瘘液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收集瓶治疗肠瘘口能快速控制肠瘘出物,减少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促进破损皮肤的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瘘口愈合时间和患者住院日,减轻护理工作量。对于合并切口裂开的多处肠瘘患者,封闭式低负压吸引是控制肠瘘出液及保护瘘口皮肤的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一种安全、有效收集肠瘘渗液的方法,解决临床的护理难题,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切口的愈合,保护瘘口周围皮肤。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肠瘘患者38例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湿性换药方法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 0. 05),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改良湿性换药方法联合持续负压吸引应用在肠瘘患者中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造口护理技术联合负压吸引方法在小肠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治疗的40例小肠瘘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造口袋、护肤粉、皮肤保护膜等造口护理产品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对瘘口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纱块覆盖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瘘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后的瘘口周围皮肤评分值、被服每天平均更换次数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护理技术联合负压吸引应用于小肠瘘患者中,对患者瘘口皮肤的保护以及促进瘘口愈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造口袋更换法改善高流量肠外瘘患者肠液管理、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效果。方法:将40例高流量肠外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造口袋更换方法粘贴底盘,观察组采用中心负压吸引管理肠液的同时更换造口底盘,评估两组患者每次更换造口袋的护理时间、肠瘘瘘口周围皮肤重复污染次数、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每次更换造口袋的护理时间缩短、肠瘘周围皮肤重复污染次数减少、患者的舒适度提高(P0.05)。结论:改良造口袋更换法可有效减少医护人员更换造口袋的护理时间、减少肠瘘液体污染皮肤次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1例造口黏膜分离伴造口肠瘘患者的护理经验.患者肠造口低平伴有造口末端肠瘘,造口排泄物直接刺激周围皮肤引起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并通过瘘口进入腹腔,引起腹腔感染.采用两件式造口袋配合自制黎氏双套管持续冲洗,持续负压吸引、有效收集排泄物,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高质量护理,近2个月后患者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法联合造口袋在肠外瘘周围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科室消化道手术术后并发肠外瘘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法联合造口袋方法。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瘘口周围皮肤愈合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HP量表中疼痛、睡眠、躯体活动、情感反应、精力水平、社会隔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瘘口周围皮肤皮炎、切口敷料污染、衣物污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6.7%、20.0%、40.0%、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瘘口周围皮肤每日污染次数、每日换药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每日换药费用、敷料消耗、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瘘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瘘周围皮肤护理中改良清洁法联合造口袋的应用效果较传统外科换药方法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在肾盂造瘘术患者引流管拔除后瘘口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肾盂造瘘术留置引流管患者41例,随机分为2组:NPWT组(n=20)和对照组(n=21)。在肾盂引流管拔除后,NPWT组应用自制负压封闭吸引器材处置瘘口,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法,比较2组患者瘘口愈合时间、瘘口感染率、日均换药次数及护理用时等指标。结果:NPWT组的瘘口愈合时间、日均换药次数及日均护理用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瘘口感染率NPWT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5.0%和38.1%。结论:在肾盂造瘘拔管后NPWT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造瘘口愈合并减少了医务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49例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患者,对照组25例在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不放置引流管引流,观察组24例在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于脂肪层下方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7. 2±1. 2)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 5±2. 1) d (P 0. 05)。观察组愈合评级为甲级20例,乙级4例,丙级0例;对照组愈合评级为甲级14例,乙级7例,丙级4例。观察组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皮下脂肪层放置负压引流管能有效降低结肠造瘘口回纳手术后的切口感染率,提高切口愈合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在治疗感染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6例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观察组伤口内放置吸痰管接负压袋吸引渗液,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敞开换药,比较两组在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及患者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及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自制负压吸引装置应用于感染切口,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医护工作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制封闭式负压冲洗系统在乳腺脓肿伤口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乳腺脓肿切开术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湿性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封闭式负压冲洗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日均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日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换药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湿性换药法相比,乳腺脓肿切开术后采用自制封闭式负压冲洗系统能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费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肠造瘘术后,造瘘口创面愈合及保持周围皮肤完整的最佳效果.方法 选择同类病例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覆盖,一次性尿布固定,观察组采用纱布敷料覆盖,自制弹力腹带包裹,观察术后7 d,造瘘口切口愈合的时间及周围皮肤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造口皮肤I期愈合率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制弹力腹带应用于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减少了因新生儿啼哭、躁动而造成的腹压增高、肠液外溢,对造口周围皮肤的侵蚀而延迟切口愈合,同时弹力腹带易于患儿固定、利于护士观察、操作简捷、实惠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肠造瘘术后,造瘘口创面愈合及保持周围皮肤完整的最佳效果.方法 选择同类病例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覆盖,一次性尿布固定,观察组采用纱布敷料覆盖,自制弹力腹带包裹,观察术后7 d,造瘘口切口愈合的时间及周围皮肤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造口皮肤I期愈合率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制弹力腹带应用于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减少了因新生儿啼哭、躁动而造成的腹压增高、肠液外溢,对造口周围皮肤的侵蚀而延迟切口愈合,同时弹力腹带易于患儿固定、利于护士观察、操作简捷、实惠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肠造瘘术后,造瘘口创面愈合及保持周围皮肤完整的最佳效果.方法 选择同类病例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覆盖,一次性尿布固定,观察组采用纱布敷料覆盖,自制弹力腹带包裹,观察术后7 d,造瘘口切口愈合的时间及周围皮肤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造口皮肤I期愈合率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制弹力腹带应用于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减少了因新生儿啼哭、躁动而造成的腹压增高、肠液外溢,对造口周围皮肤的侵蚀而延迟切口愈合,同时弹力腹带易于患儿固定、利于护士观察、操作简捷、实惠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制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腹部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30例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试验组15例,采用自制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开放引流。比较2组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感染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切口均愈合。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换药次数减少,伤口愈合时间及感染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缩短(均P<0.05)。结论自制式持续负压吸引是治疗腹部切口感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负压吸引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1-07/2009-02 3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颈部食管吻合口瘘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负压吸引组17例,比较两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两组均及时拆开颈部切口缝线,负压组瘘口周围给与鼻导管负压吸引,保证引流液及坏死组织及时清理。结果:3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颈部食管发生吻合口瘘,恢复良好,无死亡,负压组吻合口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换药组。结论:负压吸引可以有效治疗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加快吻合口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制负压引流装置促进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愈合的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将24例直肠癌Miles术后发生会阴部切口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观察组在创面基本清洁后采用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康惠尔透明贴+吸痰管)进行治疗,对照组继续使用传统方法敞开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少于对照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负压引流装置取材方便,运用于会阴部感染切口引流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泌尿造口袋在治疗膀胱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2例膀胱癌术后尿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1例采用泌尿造口袋,对照组11例采用传统放置引流管引流.比较两组瘘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总费用和瘘口周围皮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瘘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费用及瘘口周围皮炎发生率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泌尿造口袋治疗膀胱癌术后尿瘘,配合高质量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半潜式持续冲洗加低负压吸引技术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广东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茂名石化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半潜式持续冲洗加低负压吸引装置;对照组行常规普通引流。结果观察组在瘘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潜式持续冲洗加低负压吸引法能有效地阻止肠内容物对吻合口的污染,是治疗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制的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吻合口瘘中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对50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Dixon术)术后行腹腔双套管低负压冲洗引流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8例,其中7例通过腹腔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冲洗吸引后治愈,1例保守治疗无效行回肠造瘘术。结论自制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冲洗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式造瘘护理在手术切口上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急诊肠道手术并进行手术切口上肠造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手术切口上造口的改良式造瘘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排泄物漏出率、造口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护理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排泄物漏出率、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疼痛因素、非疼痛因素及心理因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换药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式造瘘护理能明显降低手术切口上肠造口患者切口感染率、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