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菁  叶朝  郭路 《天津护理》2018,26(1):106
正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多项采血检验,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如果在实际采血过程中,一次采血要采取多个标本时,经常会由于采血人员的疏忽而遗漏某些采血项或者是由于业务不熟练而导致错误的采血顺序的发生。此外,在进行采血时,采血人员每次都需要携带很多物品,如采血管、试管架、采血针、止血带、棉签等等,并将这些用品堆放在一个普通的托盘里,既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使用时也经常出现差  相似文献   

2.
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误差的护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王尚华  田秀英 《护理研究》2001,15(6):343-343
标本误差系指被检标本在取送及保存过程中引入的误差 ,这类误差在标本正式检验之前即已存在。目前医院的临床生化血液标本多由医护人员取送 ,环节多 ,时间长 ,加之部分医护人员对标本误差因素的认识不足 ,造成分析标本前潜在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这将给疾病的诊断带来错误的判断。现就影响血液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因素结合临床的具体情况做一分析 ,结果如下。1 采血时间、部位和止血带压迫时间及姿势的影响1.1 采血时间和姿势 生化血液标本的采血时间除特殊检验项目或急诊外 ,一般都是于清晨早餐前或进食 12h后抽血且未服药、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后深静脉置管持续输液中采血标本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0例严重烧伤需要深静脉置管的住院患者进行自身同期对照试验,即在同一患者的深静脉(股静脉)置管处及非置管股静脉处采血,深静脉置管处分别在阻断输液时间0 min、1 min、3 min时采血,对血标本进行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结果 33项检测指标显示,阻断输液0 min时,深静脉置管处血标本除钠离子和氯离子外31项检验值下降明显,与非置管股静脉处血标本检验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阻断输液时间1 min时,深静脉置管处血标本中23项检验值与非置管股静脉处血标本检验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阻断输液时间3 min时,深静脉置管处血标本与非置管股静脉处血标本的33项检验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重烧伤患者在深静脉置管持续输液中采血作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阻断输液时间3 min采血标本,不影响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收集的200例无出血倾向患者的血清标本检验记录和抽血前的个人信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200份凝血标本的采集量、离心时间、离心转度、储存时间、标本溶血及标本对应患者是否空腹采血、饮酒史、吸烟史等资料信息。根据常规凝血四项正常参考范围值进行判断,通过单项因素逐步排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对200份血清标本的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资料进行观察,发现23份标本检测出现误差。排除出现误差的单项因素发现:患者饮酒史、吸烟史及离心转度均不是影响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单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是否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情况均是影响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潜在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未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均是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未空腹采血、采集量、离心时间、储存时间及标本溶血均为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在临床管理中,检验人员及采血护士应做好相关的防范。  相似文献   

5.
医学检验的主要任务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标本采集的合格与否是检验质量的关键。静脉血是最常用的检验标本之一,抽血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标本的合格性。若抽血不顺利有可能导致溶血或血液凝固等,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婴幼儿采血是患儿和家长都觉得极为痛苦的一项操作,而常选用的颈外静脉和股静脉采血则令许多家长们感到可怕,难以接受。为了改善患儿及家长的恐惧感,体现人文关怀,2005年1-7月,本人对0-2岁患儿的传统颈外静脉和股静脉采血改为上肢肘静脉采血,采血简单顺利,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5…  相似文献   

6.
标本质量真空采血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痛苦的优点,也使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与血样的过多接触,保证采血的安全,避免交叉感染[1].但是,由于护理人员对血标本采集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很好,常常发生采血不当,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或无法进行检验,以致延误诊断与治疗.分析原因,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7.
现代检验医学越来越重视全程质量控制,从病人准备、标本采集、运输、储存到完成检验的各个中间环节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检验结果准确性。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因从输液静脉采血及在标本中加抗凝剂等导致假性高血清葡萄糖、高血钾离子和低钙离子的事并不罕见,但引起肌酐异常升高的还是第一次,现报告如下。1病例及过程简介患者,男,12岁。该患者2005年7月10日入住本院儿科病房,11日晨送标本至我科急查小生化和心肌酶谱,值班人员发现此标本GLU等多项结果超出人体极限值,尿素与肌酐严重分离,故建议临床重采标本。约2小时后采血复查,结果恢复正…  相似文献   

8.
血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在采集血液标本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8月住院患者部分不合格血常规、生化、凝血指标检查标本。结果在输液同侧采血、溶血标本、标本量多或少、标本放置不同时间等,对检验结果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质量对检验结果有直接影响,标本采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试管真空采血中含添加剂的真空管是否会对真空凝血管造成试剂交叉污染,所致结果差异.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60名门诊病人一次进针,多管采血,不同顺序前后两次使用真空凝血管(中间隔其它含添加剂的真空管),测定其PT、APTT、TT、FIB.结果 两次采集标本的凝血四项指标,采用配对l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多试管真空采血中,真空凝血管不受采血顺序的制约,可避免在操作中受到含其它添加剂真空试管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试管真空采血中含添加剂的真空管是否会对真空凝血管造成试剂交叉污染,所致结果差异.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60名门诊病人一次进针,多管采血,不同顺序前后两次使用真空凝血管(中间隔其它含添加剂的真空管),测定其PT、APTT、TT、FIB.结果两次采集标本的凝血四项指标,采用配对l检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多试管真空采血中,真空凝血管不受采血顺序的制约,可避免在操作中受到含其它添加剂真空试管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常规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来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从检查资料、结果来分析影响检查结果的各项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结果静脉采血标本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检查结果明显优于末梢采血标本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检查结果(P<0.05)。采血标本立即完成检查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检查结果均显著优于采血标本6 h内、6 h后的检查结果(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部位、检测时间等因素均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在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时,也需加强采样标本的质量控制,对降低检验误差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检验准确度,可谓医师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病人血液标本的采取,大多由农村基层医生进行。静脉采血技术应用广,要求高,采血失误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从农村基层医生送来的检验标本中,发现因采血失误而造成标本无法检验的问题较多,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静脉采血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方法:2009年1~2月我院门诊护理组和检验科对静脉采血标本进行调查,了解静脉采血标本不合格情况,针对不合格率较高的情况,成立静脉采血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规范采血操作程序及多管采血试管使用顺序等,改变不规范的工作习惯,不定期现场督导检查,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将对策实施前后的采血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对策实施,静脉采血不合格率从2.23%降到了1.47%,服务对象满意度从87.08%提高到了92.61%,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制定标准化静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和静脉采血考核评分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定期现场督导,加强与检验人员进行沟通,能降低静脉采血不合格率,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血培养静脉采集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2月1-15日,该院未进行严格的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时采集的用于细菌培养的患儿静脉血标本70份纳入对照组。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采集的血液标本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血液标本采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于2015年12月16-31日采集70份血液标本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血液标本的污染率、病原菌检出率,以及2组标本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标本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静脉采血过程中可能对细菌检验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素主要有:采血护士工作随机化、采血前告知患儿及家属不详细、标本采集质控知识缺乏、标本登记记录交接不清、发现问题时未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以及采血量不足等。对检验结果和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有标本溶血、输液同侧采血、标本放置时间及患儿血液标本量等。结论血培养静脉采血过程中对细菌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较多,在进行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静脉采血方法的改进,进而提高细菌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曾赵香 《当代护士》2002,(11):67-68
临床病人的诊治过程中,经常需要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或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及协助治疗.采血的方法根据血管内血液成份的不同分为动脉穿刺采血法和静脉穿刺采血法.其中以双上肢肘静脉采血法为临床所最常见.自1999年5月以来,我对1000例就诊病人采用肘静脉穿刺采取血液标本并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比较扎紧与松开止血带在预备航天员选拔中应用真空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名健康航天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名,分别采用扎紧、松开止血带方法采血,比较采血成功率、舒适度、采集血标本所需时间、医源性污染及标本质量等7项指标.[结果]在采血成功率、舒适度、医源性污染、对血标本的检验结果的影响、穿刺部位有无皮下淤血及血肿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松开止血带采血既可保证采血标本的质量,降低医源性污染,提高采血成功率,也可保证航天员的舒适度,降低其紧张情绪,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田娟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124-125
动、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采血过程中正确掌握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采血方法是将采血物品放在操作台或治疗车上,与其他物品放在一起,不仅给操作者带来不便,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不符合院内感染管理的要求[1]。2009年2月~2010年6月,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自行设计了一种多功能采血篮,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5种真空采血促凝管在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检验事业发展,快速、准确的为临床医师提供病人的实验室数据的观念已广泛地被检验工作者所接受,但是传统的多步骤制备血清标本的方法,不仅难以保证分析前血清标本制备质量,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1]。由于标本前处理的不规范,严重影响着血清标本的质量,极易造成检测结果的误差。许多国家早已应用真空采血管采取血样、分离血清、标本传递、贮存、直接上机、废弃物处理均为一体,简化了操作步骤[2]。目前市面上有多个厂家生产真空采血促凝管,通过收集5种品牌的真空采血促凝管,对其采血量(真空度)、血液分离效果及常见免疫比浊法测定的7项临床…  相似文献   

19.
陈旭红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2):1631-1631
近几年真空采血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真空采血具有缩短采血时间、提高检验效率、减少患者痛苦、保证采血安全、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但由于护理人员对检验标准不了解,有时采集的标本不符合检验标准。作者通过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22例真空采血标本不合格的护理因素,总结提高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批人员体检筛查HBsAg的快速采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单位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HBsAg 的筛查是一项重要指标.过去均自静脉采血,对检验科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负担.我们采用了一种快速采血法,经8200多例标本检验,结果介绍如下.1 试剂柠檬酸钠2g,NaCl 0.9g,加蒸馏水溶解后再补水至100ml.2 采血方法取小试管1支,加上述试剂3滴(约75μl).于检查者手指尖针刺取血2滴(约50μl),滴入试剂管中,立即摇匀.于2000r/min 离心5min 或静置于4℃冰箱4h 左右待血球下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