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马铃薯汁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放射性肠炎病人和慢性放射性肠炎病人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天早餐前30 min嘱病人空腹饮用生马铃薯汁150~200 mL,病情严重者睡前再饮1次。治疗后15 d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病人和慢性放射性肠炎病人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60例放射性肠炎病人,总有效率为97%,其中29例(97%)急性放射性肠炎病人饮用生马铃薯汁后起效,起效中位时间为3 d,无病人发生不良反应;29例(97%)慢性放射性肠炎病人饮用生马铃薯汁后起效,起效中位时间为7 d,有4例病人产生胃部不适,但均自行缓解。[结论]饮用生马铃薯汁对治疗放射性肠炎具有一定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小肠和结、直肠的放射损伤[1],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大小、时间长短、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放射性肠炎和慢性放射性肠炎。急性放射性肠炎在患者放疗后数周或数月发生,症状短暂,具有自限性,一般都能治愈。如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可转变成慢性放射性肠炎[2],其为恶性肿瘤放疗后最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之  相似文献   

3.
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局部杀伤作用是放射治疗的物质基础,是当今抗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性治疗是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性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分别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分急性和慢性,急性一般发生在照射期,慢性发生在放疗后6个月~2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联液保留灌肠在放射性肠炎中的疗效。[方法]对46例放射性肠炎病人使用四联液保留灌肠并观察其疗效。[结果]46例放射性肠炎病人治愈33例,显效10例,好转3例。[结论]使用四联液保留灌肠能提高放射性肠炎疗效、缩短病程,此方法刺激性小,病人易于接受,治疗效果满意,无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病人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3.3%[1]。根据直肠遭受辐射剂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表现为腹痛、黏液血便、肛门坠痛、排便困难、腹泻、里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放疗过程中,根据所用放射源、放疗剂量、照射面积和照射部位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放射性皮肤反应临床表现为损伤部位奇痒、剧烈疼痛、大量渗出、糜烂和水疱,一旦损伤破溃就不易愈合,形成久治不愈的溃疡[1].据统计肿瘤放疗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为91.4%,因损伤严重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8.1%[2].皮肤放射损伤不仅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因其造成放射治疗的被迫中断,影响了对原发肿瘤的治疗,降低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1].为了确保病人放疗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照射野皮肤的预防显得特别重要.以往有多种方法用于治疗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3-9],但是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的方法不多[10,11].2006年4月-2007年4月我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康乐保(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造口护肤粉预防放射性皮肤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保健体疗操联合足三里穴位按摩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妇科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放疗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每日加做保健体疗操和足三里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肠炎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采用保健体疗操结合足三里穴位按摩,能够减少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国内外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肠炎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预防和降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 Complet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有关宫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肠炎回顾性研究、队列研究。检索期限为自建库至2022年2月。采用Stata 16.0和RevMan 5.3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13篇文献,合计样本量3 940例,发生放射性肠炎1 554例。宫颈癌放射性肠炎发生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9%,P<0.001),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得出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为44%[95%CI(0.32,0.56),P<0.001]。影响宫颈癌放射性肠炎发生的因素为年龄(≥60岁)[OR=1.14,95%CI(1.02,1.27)]、子宫旁组织受照剂量(>50 Gy)[OR=6.49,95%CI (3.06,13.79)]、直肠V40 ...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约为25.17%,此病病人往往因各种功能障碍易产生心理和躯体不舒适,出现失眠、过度睡眠、日间过度嗜睡等症状,同时病人血压升高,引起脑梗死症状加重,严重威胁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3].  相似文献   

10.
周应羽 《护理研究》2012,26(20):1877-1878
[目的]探讨甘露醇合剂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头颈部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放疗技术和放疗剂量无差别。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在出现1级黏膜炎时即给予口服甘露醇合剂,比较两组病人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2级以上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的发生率及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合剂可有效地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黏膜炎,降低2级以上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性肠炎是放疗后引起的肠道损伤的表现,盆腔和腹部放射治疗时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达50%~70%。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样便或血便等,这些症状常在盆腹腔常规放疗剂量50Gy/3wk以上时出现。恶心和呕吐也常发生,特别是全腹部照射时。大部分患者经对症治疗可以按计划完成放疗,但约有30%患者由于症状严重,被迫中断了放疗计划。对  相似文献   

12.
吴莹嘉  郭素萍  冯惠霞 《全科护理》2012,(20):1887-1888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急性毒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直肠癌病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急性反应及护理措施。本组主要急性毒副反应有: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皮炎、手足综合征,对不同时期毒副反应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52例不同毒副反应病人均顺利完成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进行手术。[结论]合理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轻放化疗急性期毒副反应,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提高直肠癌病人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及保肛率。  相似文献   

13.
庞自云 《护理研究》2012,26(23):2159-2160
[目的]观察以锡类散等配制的小剂量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腹部及盆腔肿瘤放疗并发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静脉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锡类散、蒙脱石散等配制的灌肠液保留灌肠,两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0例中,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20例中,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锡类散等配制的小剂量灌肠液行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郭彦  程军 《护理研究》2005,19(15):1367-1367
对于急性白血病或慢性白血病急性变病人,化疗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手段,化疗药物对细胞蛋白及DNA有损伤和抑制等毒性作用,可以引起白内障发生及加重[1].随着目前抗肿瘤治疗方法的发展,白血病病人的慢性期及生存期延长,少数经治疗可持续性遗传学缓解达到长期生存.   ……  相似文献   

15.
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因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等原因致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的回流障碍[1].恶性肿瘤常致凝血亢进发生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和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实施盆腔手术[3]是妇科病人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严重者血栓栓子脱落,可形成肺栓塞而危及生命[4,5].  相似文献   

16.
庞秀枝  孙维维  王淑琴 《护理研究》2008,22(24):2203-2204
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肿瘤之一,是女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适应证广泛,各期宫颈浸润癌均可采用放射治疗[1].放射治疗所致肠道并发症有:放射性直肠炎、乙状结肠炎、直肠肠道瘘、肠粘连、肠梗阻、肠穿孔等,以直肠炎最为常见,轻者因严重近期反应而中断治疗,影响放疗效果;重者因严重远期反应,导致肠道功能受损,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现总结2001年5月-2005年5月共74例宫颈癌病人进行放射治疗并发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7.
郑春华  吴贤翠 《全科护理》2013,11(15):1426-1427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1],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为90%~97%[2]。由于口腔不适、疼痛、咀嚼及吞咽困难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营养的摄入及放疗的顺利进行,甚至拒绝继续治疗[3],因此积极防治口腔黏膜炎至关重要。为了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及降低其反应程度,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8.
李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09-4810
多数恶性肿瘤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是放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的90%以上[1,2]。孙永敏等[3]报道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为93.8%。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病机理为受照射部位皮肤发生毛细血管反应性扩张,局部充血,出现红斑、色素沉着及干性脱屑[4]。虽然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但皮肤损伤将造成局部皮肤疼痛、出血及局部感染或全身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心外科技术和围术期监测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这类病人术后可有较多呼吸系统并发症,其中以低氧血症最为常见 [1].本文旨在通过讨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全身麻醉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常有发生,但以心脏、胸、腹部手术、肥胖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及高龄患者更为常见[2].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围手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由于诊断标准不一,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约15%~53% [3].本文就老年人围术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表现为腹痛、黏液血便、肛门坠痛、排便困难、腹泻、里急后重、大小便失禁和尿急.据报道[1],急性RE发生率为50%~75%,最早可在照射后2 d发生[2],一般在治疗开始1~2周后出现,临床表现为肠鸣音增强、腹痛、水样腹泻及里急后重.慢性RE发生率为5%~20%[1],可以从急性阶段继发或经过至少90 d的潜伏期(中位时间8~12个月)后出现,最长可在10年后出现,表现为出血、瘘道形成、直肠溃疡或狭窄.有研究[3]发现,至少有72%的患者以直肠出血为主要并发症.病情轻者症状可耐受并可自行愈合;重者症状可持续很长时间,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痛苦与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