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7年1~12月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67.7%的献血者表示愿意继续献血作为观察组,不愿意或者不清楚的占32.3%;影响再次献血的因素:女性、年龄大、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农民、初次献血、对献血知识了解程度肤浅、对献血环境及工作人员不满意等。结论众多因素影响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通过积极开展献血知识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加强对采供血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来促进无偿献血制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无偿献血制度下,深入了解献血人群的动机和心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募策略,将有利于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1]。笔者对广州市部分街头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对2005年7月10日-24日在广州市街头7个流动采血点,包括中心商业区、居住区和城乡结合区等的献血人群进行调查。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1410份,获得无项目缺漏的完整问卷1207份,有效率为85.6%。1.2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内容见表1。在统计职业分类时工人项含外来务工者,公务员项…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影响初次全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首次在广州血液中心参加无偿献全血且接受了电话回访的初次献血者66976名,完全随机抽样法抽取2214名献血者,自中心采供血信息管理系统调取相关社会学信息,献血者服务中心对首次献血者的电话回访记录调取回访信息。卡方检验筛选出的对初次全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一步分析。结果 2214名初次献血者中,卡方检验显示对初次全血献血者是否再次献血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是性别、献血类型、献血量和有无献血反应。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无献血反应(OR=1.753,OR95%CI:1.100~2.794,P=0.018)的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可能性较大,男性(OR=0.681,OR95%CI:0.539~0.859,P=0.01),街头献血者(OR=0.641OR95%CI:0.509~0.808,P 0.001)和200 mL献血量(OR=0.641 OR95%CI:0.509~0.808,P 0.001)的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可能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是否有献血反应、献血量、性别及献血类型是首次献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有献血反应,献血量200mL,男性,街头的初次献血者更容易流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生无偿献血行为及其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稳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在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随机抽取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在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共发放问卷236份,有效回收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93.6%。结果参加过无偿献血的221名本科生中,首次献血者158名(71.5%),再次献血者63名(25.8%)。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有:性别、专业、年级、无偿献血知识、无偿献血动机、朋友影响、无偿献血宣传是否到位及宣传方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级、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得分和朋友影响是本科生再次献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无偿献血氛围,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无偿献血的认知水平能对在校本科生参加无偿献血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在无偿献血者中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石家庄某固定采血点无偿献血者进行随机抽样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结果共调查无偿献血者1 967人次。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知识回答正确率为75.4%;对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共同用餐、握手等知识回答正确率为67.4%~73.3%,不同年龄、教育、职业及献血次数艾滋病预防及相关知识认知率有差异;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经济状况艾滋病预防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无差异;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76%的人愿意与艾滋病患者来往,并有84%的人表示同情愿意给予患者帮助。无偿献血者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宣传资料,占总来源的74%。结论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己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认知率的提高有助于固定献血者队伍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分为速发型与迟发型两种,前者与献血者心理紧张、疲劳、睡眠不足、空腹及晕针史、献血环境、静脉穿刺技术、采血时间长短等有关,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的全面护理,协助献血者调整心态,可及时消除此类献血反应的发生;而后者对献血者造成的一些不安全因索及在献血者周围人群中造成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也对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带来很多的不利。笔者现将无偿献血工作中对献血者迟发型献血反应的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影响株洲市居民再次献血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株洲市居民再次无偿献血的现状以及相关的认知、态度等影响因素,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于2009年5~9月随机抽取株洲市1 050名自愿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样本,对其一般人口学特征、献血经历、献血动机、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对献血行为的态度、获取献血知识的信息来源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设计,本次研究共抽取1 050名自愿献血者作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取了1 001人(95.33%)的有效问卷。在1 001名有效调查对象中,初次献血者有528人(52.7%),再次献血者有473人(47.3%)。再次献血者中以男性、18~30岁年龄段、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学生和大中型企业公司职员以及军人所占比例较初次献血者高,再次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好。不论是初次献血者还是再次献血者,获取无偿献血的信息的主要来源都是广播电视、血站工作人员和宣传资料,参加自愿献血的主要动机都是奉献爱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主要因素,再次献血者的年龄以18~30岁年龄段为主,性别分布中男性再次献血显著高于女性,文化程度对再次献血有显著影响,高中以上者再次献血比例较高。结论发展农村献血者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韶关市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愉快献血经历及其产生原因,为提高献血服务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电话回访2014年1月~2016年12月15000名献血者,统计不愉快献血率、再次献血率及不愉快献血原因;选取2017年1~3月站内献血点献血者和市区固定献血屋1500名献血者为实验组,街头流动采血1500名献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献血者的不愉快献血率。结果 2014年1月~2016年12月韶关市无偿献血再次献血率为67%。电话回访15000名无偿献血者,有不愉快献血者213名,再次献血率为0.47%;发生不愉快献血的原因主要有:献血反应(49.3%)、服务态度(27.7%)、环境条件(9.9%)、护理水平(13.1%);女性不愉快献血率高于男性(P 0.05),年龄越高不愉快献血率越高(P 0.05),学历层次越高不愉快献血率越低(P 0.05),互助献血不愉快献血率明显高于个人无偿献血及团体无偿献血(P 0.01),军人不愉快献血率最低(0%),农民不愉快献血率最高(2.02%)。同时对2017年1~3月的无偿献血者进行实验研究,发现针对性辅导对于降低不愉快献血率有帮助。结论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招募宣传,可以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从而降低不愉快献血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佛山市民献血动机及献血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制定招募策略。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佛山市583例非献血者和554例献血者分别进行无偿献血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与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献血人群特征为男性较多,年龄20~30岁,高中/中专学历,月收入1 000~3 000元;献血的主要动机是"奉献爱心和社会责任";献血行为受"奉献爱心和社会责任""给多次献血者颁发证书和勋章""害怕献血会感染疾病和影响健康""怕痛""献血地点交通不方便"等因素影响。结论激励措施、阻碍措施、心理因素、献血服务等因素都会影响市民献血,应针对不同人群,制订不同的招募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都市街头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特征与服务满意度,为改进献血者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依据服务营销理论,采用SERVQUAL模型设计调查问卷,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服务质量维度,分别对成都市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期望与感受2方面做5分制评价(5为最高分,1为最低分)。在成都市街头献血点发放调查问卷410份,当场填写并回收。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有效问卷377份。成都市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主体为≥29岁者,占调查总数的65.52%(247/377);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者占调查总数的84.08%(317/377);职业:以学生、农民、公司职员为主,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8.57%(70/377)、13.26%(50/377)和31.30%(118/377);献血次数:初次献血者占58.62%(221/377);献血目的:"奉献爱心"者占86.47%(326/377)。献血者满意度水平:被调查者对献血点的有形性和移情性2方面较为满意,得分分别为0.13和0.17;对献血点的保证性满意度较低,得分为-0.11;对献血点的可靠性和响应性基本满意,得分为-0.05。人群结构对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为:年龄和献血目的对服务有形性有明显影响,职业对服务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和移情性有明显影响。结论成都市街头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整体质量较为满意,但对采血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服务态度,以及血站在宣传献血常识,尤其是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知识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关系到献血者服务满意度和无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跟踪有不愉快献血经历的献血者后期无偿献血情况,为发现血站献血服务中的不足及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6~2007年随机电话回访反馈,录入Excel后统计分析。结果电话回访7 314名无偿献血者,有214名无偿献血者在穿刺技术、献血服务方法、献血后轻度不适感及献血反应等方面有抱怨。而这214例有抱怨的无偿献血者178名后期没有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另外,在218名抱怨的无偿献血者中,130名为初次无偿献血,后期仅1人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结论对献血者不愉快献血经历要认真对待分析,找出对策,加以解决,以此提高重复献血率。  相似文献   

13.
王淑荣  程彦  李蓬 《中国输血杂志》2020,(10):1087-1090
目的了解大学生初次献血者重复献血的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稳固献血者队伍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调查问卷,1 600名(男800,女800)初次献血大学生完成献血过程后参与本次调查。结果 76.13%的调查对象表示"今后将继续参加无偿献血",其重复献血的意愿与认知水平和父母态度有关,"高认知组"的重复献血意愿高于"低认知组"(男生87.11%vs 68.91%,女生85.98%vs 62.04%,P<0.05),"父母支持组"高于"父母反对/态度不明确组"(男生84.90%vs 64.14%,女生79.87%vs 68.39%,P<0.05)。受访者普遍认可优质服务和舒适的采血环境等因素能够提升他们再次献血的意愿,不愉快的献血体验、献血后身体不适、穿刺疼痛、负面舆情等因素是影响其再次献血的消极因素。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加强社会宣传,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大学生无偿献血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桂林市开展互助献血半年来互助献血情况,探讨互助献血与无偿献血的差异以及血液检测合格互助献血者1年之内再次献血情况。方法统计2013年7月1日-9月30日互助献血和无偿献血人数,分析比较2类人群在献血比例、性别、年龄、献血频次、献血量之间的差异,以及血液检测结果的比较,同时统计分析血液检测合格互助献血者1年之内再次献血情况。结果互助献血占献血总人数的7.07%;互助献血者主要以男性、第1次献血、献血量为200 m L的青年或青壮年为主,而无偿献血者以男性、多次献血、献血量为400 m L的青壮年或中老年为主;互助献血和无偿献血的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单项不合格率(HBs Ag、ALT)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检测合格的第1次和多次献血的互助献血者1年之内再次献血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互助献血多从亲情和友情角度出发,多属有目的的被动献血,要使互助献血者转化为无偿献血者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健康人对自体储血的认知与意愿以及影响健康人自体储血推广的因素。方法 2014年11-2015年3月随机抽取1 000名健康人群,按照KAP理论自行设计调查表做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献血法》及自体输血的知晓情况,是否具有参加自体储血意愿及动机,分析在健康人群中开展自体储血的影响因素。结果认知度调查发现,本组健康人群中知晓《献血法》者占62.71%(607/968),知晓自体输血知识者占43.39%(420/968),其中被调查者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献血史对《献血法》和自体输血知晓情况有明显影响(P0.01),年龄仅对《献血法》的认知度有影响(P0.05)。意愿调查发现,本组愿意参加自体储血者的比例为90.08%(872/968),而不愿者仅占9.92%(96/968),其中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受教育程度因素及献血史对于自体储血意愿有影响(P0.01)。动机调查发现,血液安全及对身体的影响对自身储血的意愿存在较大影响。其中,愿意参加自身储血人群的动机以用血安全[78.90%(758/872)]、方便日后用血[70.30%(613/872)]及有助新陈代谢[69.72%(608/872)]为主;不愿参加自身储血人群的动机以恐惧怕痛[87.50%(84/96)]、损害健康[78.13%(75/96)]等为主。结论健康人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可能是推广影响自身储血开展的较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患者对参与自身医疗安全的意愿情况,并从中了解意愿行为倾向,探索鼓励提高患者主动参与自身医疗安全的意识并采取有效的参与行为,为保障自身医疗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贵州省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571例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参与自身医疗安全意愿调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参与意愿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住院次数有关,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绝大多数患者愿意参与自身的医疗过程,影响参与意愿因素的分布情况具有一定特点,患者对医疗安全隐患认识不足,缺少主动参与监督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重复献血的影响因素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随机抽取贵州省贵阳市五个社区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居家养老是首选,不同性别、年龄中老年人在养老意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中老年人养老意愿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人数、健康状况、月收入。结论 由于我国传统养老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中老年人在养老观念上比较传统,偏好居家养老的方式。现有养老机构不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发展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影响志愿固定无偿献血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有91.5%的人愿意发展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定期参加献血。有8.5%的人不愿发展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影响因素主要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穿刺水平,其次是用血返还政策、献血环境和等待时间。纪念品能激励献血者的积极性。结论为使更多的人发展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就要让献血者享受高标准、高效率地接待和护理,达到一次穿刺成功率100%;创造舒适、安全、便利献血环境,减少等待时间;提供品种多样纪念品,激励献血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滨海新区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特征及影响其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为改进献血者招募策略、提高对献血者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度在滨海新区献血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献血者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的感受从可靠性、响应性、有形性、保证性及移情性5个维度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可能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本区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主体为20-35岁,占调查总数的64.24%(14 637/22 786);职业以工人和自由职业者为主,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5.15%(10 288/22 786)和35.24%(8 030/22 786);初中文化程度占比最高,达到总献血人群的49.09%(11 185/22 786):献血动机以奉献爱心者占30.67%,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途径主要以街头宣传、电视和报纸为主,分别为22.94%、22.37%及12.14%;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最主要因素是怕影响身体健康,占受调查者的24.24%。献血过程中的满意度水平:被调查者对献血点的工作环境干净、卫生及宣传资料简单易懂两项最为满意,最不满意的是工作人员着装不整齐、解决献血者献血过程中的问题不积极和服务态度有欠热情。而这些要求关系到献血者服务满意度和无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结论滨海新区的无偿献血工作应着力加强工作人员对献血服务方面的培训,积极工作,热情服务,改善服务质量,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提高人群献血率,以确保临床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