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福辛普利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和保护作用。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0例,分别给予氯沙坦50~100mg1次/日,福辛普利10mg1次/日,氯沙坦50mg和福辛普利10mg1次/日,观察服药前后2个月血压,24小时尿蛋白的变化。结果:单独用氯沙坦或福辛普利和联合用药比较,后者可明显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P<0.05)。尽管各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就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的程度仍以联合用药组最明显。结论:氯沙坦和福辛普利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独应用这两种药物更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氯沙坦治疗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氯沙坦,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各项指标除BUN外,UAER、HbA1c、Scr、MAP、FBG均有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可耐受并坚持完成疗程。结论氯沙坦治疗早期DN可以显著减少尿蛋白排出,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依从性好,值得进一步开发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观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日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脉络宁注射液3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日1次。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40.9%。经x2检验P<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是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前列地尔联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氯沙坦组,每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氯沙坦及前列地尔联合治疗,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单独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肾功能各项指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和氯沙坦治疗组经治疗后24 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和血压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氯沙坦治疗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有相互协同的作用,疗效优于氯沙坦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疗效。方法58例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均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240 mg/d,21 d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本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入院后随机分组:40例为观察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40例为对照组采用氯沙坦钾片治疗.检查并记录两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治疗4周后分别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可耐受并坚持完疗程.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不但疗效佳,而且也比较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与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7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与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治疗,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糖(FB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BUN、Scr、FB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UAER、BUN、Scr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头昏1例,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与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压的影响,以及透析中静注高渗糖对患者血糖、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38例糖尿病。肾病和30例非糖尿病,均采用标准碳酸氢盐无糖透析液。均在餐后立即开始血液透析治疗,第1次观察HD期间不进食,分别于透析开始时、1h、2h、3h、HD结束时检测血糖值和血压变化情况;68例患者第2次血液透析至2h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mL,记录透析结束时患者血糖值以及各时段血压动态变化情况。结果HD至2h后,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有25例(占65.7%)出现低血糖:30例非糖尿病患者中有10例(占33.3%)出现低血糖;38例糖尿病肾病组发生18例低血压,占47.3%;30例非糖尿病患者中有7例出现低血压,占2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HD至2b给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mL,2次HD结束时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HD等时段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及透析相关性低血压,HD进行2h后,糖尿病肾病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及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于HD至2h静脉推注50%葡萄糖可以防止低血糖及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