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讨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策。方法对173例强直型脊柱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原则分为湿热温结型、肝肾阴虚型及阳虚瘀阻型 ,对不同的类型实施不同的中药治疗。结果湿热温阻型、肝肾阴虚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 ,而阳虚瘀阻型的治疗有效率只占9.1 %。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最初为湿热温结型的征候 ,中期时已发展到肝肾阴虚型 ,该二型应用中药及推拿、罐疗等措施治疗 ,可起到改善血运 ,消炎止痛 ,调解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晚期时的关节强直即阳虚瘀阻型时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辨证施治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讨论强直性脊柱炎患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策。方法 对173例强直型脊柱炎患按中医辨证原则分为湿热温结型、肝肾阴虚型及阳虚瘀阻型,对不同的类型实施不同的中药治疗。结果 湿热温阻型、肝肾阴虚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而阳虚瘀阻型的治疗有效率只占9.1%。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最初为湿热温结型的征候,中期时已发展到肝肾阴虚型,该二型应用中药及推拿、罐疗等措施治疗,可起到改善血运,消炎止痛,调解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晚期时的关节强直即阳虚瘀阻型时,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腰腿痛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用艾灸和艾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腿痛的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腰腿痛按中医辨证分型分成血瘀气滞型、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肝肾亏虚型4型。将60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用艾灸按4型治疗,治疗组30例用艾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按4型治疗。结果: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用两种治疗方法按辨证分型进行临床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治疗组在用药疗程、病程时间及复发性上明显优于对照纽。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的实验室指标与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辨证分型相结合,为中医临床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8月收治的RA患者20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肝肾阴虚型、肾气虚寒型、瘀血痹阻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血清CPA,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各组患者间的检测结果。结果 200例患者行CPA检测,湿热痹阻型CPA阳性率明显高于寒湿痹阻型、肝肾阴虚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6例患者行TNF-α检测,寒湿痹阻型TNF-α含量明显高于肝肾阴虚型、瘀血痹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与TNF-α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变化关系。方法:选择10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和肝肾阴虚三种证型,并与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观察各中医证型组服用雷公藤多苷后类风湿因子( RF)、免疫球蛋白 G、M、A( IgG、IgM、IgA)、C -反应蛋白( 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尿素(UREA)、肌酐(CR)和血沉(ESR)的变化。结果: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 ESR、RF、CRP、IgG、IgM、Ig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T、UREA 、CR 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类风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服用雷公藤多苷后湿热痹阻、寒湿痹阻、肝肾阴虚三组 ESR、RF、CRP、IgG、IgM、IgA 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LT、UREA、CR 三组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治疗前后的差值进行两两比较表明:CRP 指标湿热痹阻组和寒湿痹阻组与肝肾阴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湿热痹阻组和寒湿痹阻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RF 指标寒湿痹阻组和肝肾阴虚组与湿热痹阻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寒湿痹阻组和肝肾阴虚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IgG、IgM 和 IgA 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型不同,服用雷公藤多苷后检验指标变化亦有一定的差异,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机为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流注关节、而致气滞血瘀,阳气难达造成小关节肿痛变形,这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也是辨证的关键。按临床见证可分为4型:湿热痹阻型、寒湿痹阻型、瘀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按照四型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6年来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40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续青 《中国基层医药》2001,8(5):441-442
强直性脊椎炎是一种侵犯脊椎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属于中医“顽痹”、“肾痹”范围。现代医学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笔者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习期间 ,有幸跟随风湿病专家陈纪藩教授及林昌松老师临证 ,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椎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浅谈作者对本病的治疗体会。1 清热化湿 ,活血通络强直性脊椎炎早期 ,风寒湿邪外侵 ,客于经络、骨节 ,邪正交争于内 ,多从热化。此期病人多为湿热壅盛、气血瘀滞不通而表现为腰骶部剧烈疼痛 ,僵硬 ,局部灼热明显 ,不能俯仰 ,或伴外周关节肿痛 ,口干口苦或咽喉肿痛 ,舌暗红苔黄腻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清热利湿消痹汤辅助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和塞来昔布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消痹汤。连续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关节疼痛情况、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48/52)高于对照组(76.9%,40/52),治疗后各中医症状积分及总积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尿酸、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清热利湿消痹汤辅助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调节尿酸和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临床的辨证治疗,认为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由素体阴虚阳盛、脏腑蕴热及外感暑湿热毒侵充血脉而成。辨证分型以风湿热毒入营入血及肝肾阴虚余邪痹阻为纲,灵活运用了普济消毒饮、清温败毒饮、当归拈痛汤、知柏地黄汤和大补阴丸的辨证配伍,突出了中医中药在本病治疗中的重要优势,非常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中医辨证属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辨证属痰瘀痹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治疗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42例。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痹阻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差,为提高对本病的疗效,采取中医辨证分型,将慢性胰腺炎分为湿热内蕴,气机阻滞;脾虚湿阻,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瘀血阻滞3型进行论治,经大量临床实践,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胰腺炎,使治疗具有个体化,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使病情得到控制。故对慢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准确辨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徐杰  王恒宽 《首都医药》2005,12(16):49-49
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功用:“祛风湿,止疼痛,益肝肾补气血。”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取得明显效果。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硬疼痛,稍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形成脊柱强直、畸形或严重功能受限,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但病因至今不祥。强直性脊柱炎初期属于中医“腰疼”“胯疼”。晚期则属于中医的“骨痹”“肾痹”“龟背”的范畴。其病因病机是由于先天肾精不足、督脉失空,筋脉失养,阴虚内热复感寒湿,痹阻经络,流注骨节。…  相似文献   

13.
中药内外合治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口服联合芙蓉膏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年龄40~70岁,中医辨证属湿热痹阻证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口服配合芙蓉膏外敷,疗程为2周,对照组给予氨基葡萄糖、美洛昔康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关节疼痛 VAS 评分、WOMAC 指数、血沉(ESR),C -反应蛋白(CRP)水平(P <0.05或 P <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 VAS 评分、WOMAC 指数、ESR、CRP 下降的更明显(P <0.05或 P <0.01);治疗组在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口服联合芙蓉膏外敷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急性期症状,减轻患者疼痛 VAS 评分、WOMAC 指数、降低 ESR、CRP,起效迅速,且安全性良好,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近30年文献中内服中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药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维普、知网三大中文数据库近30年已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相关文献,通过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合并重复文献,整理、归纳和分析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剂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结果 317篇有效文献中共有436个方剂,统计的方剂功效共有12个,总使用频次为1 374次。所列的中医证型共有14个,总使用频次为1 759次。结论 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证型分为三大类:虚证(肝肾亏虚)、实证(气滞血瘀、寒湿痹阻、痰湿痹阻、湿热瘀阻、风寒痹阻、痰瘀互结、风湿痹阻)、虚实夹杂证(气虚血瘀、肾虚血瘀);中医治法分为三大类:补法(补益肝肾)、泻法(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湿化痰、清热除湿、祛风散寒、祛瘀化痰、祛风除湿)、补泻兼施法(补气活血、补肾活血)。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辨证治疗胸痹,包括心脉痹阻、痰浊壅盛、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等证型.采用相应的治法,并用中医理论阐明中医治疗胸痹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临床研究通过对2008年4月至2008年8月期间在上海长宁区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科就诊的患者进行用药前后的观察,评估(旭)痹片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肝肾两虚、瘀血痹阻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40例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两虚、瘀血痹阻证)患者按2:1:1比例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11组.通过8周的观察,在治疗前后评估关节疼痛、晨僵、关节功能活动程度,以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关节肿胀、骨蒸潮热,舌象脉象等证候;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治疗组、对照1组、治疗11组对AS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0%,100%.3组治疗后ESR、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说明3种治疗方案均有效.结论 (旭)痹片能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中医证候表现,能起到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和迅速降低炎症指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分析,探索中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思维方法在治疗湿热泄泻型慢性肠炎的效果。方法用中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法对56例湿热泄泻型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愈14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1.1%。结论用中医宏观与微观结合辨证治疗湿热泄泻型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满意,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中医宏观辨证思维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连苏胶囊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呕吐(湿热中阻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为临床用药推荐给药剂量。方法:选用西医诊断为急性单纯性胃炎呕吐且中医辨证为湿热中阻证的患者467例,采用整体分层、分段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多中心、枫蓼肠胃康颗粒阳性平行对照、优效性试验设计。试验组口服连苏胶囊(每次1粒,qid)、对照组口服枫蓼肠胃康颗粒(每次1袋t,id)3,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呕吐各项指标及相关中医症状的改变,并观察用药前后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呕吐及主症(恶心、呕吐)的疗效及积分变化情况以及中医湿热中阻证候疗效及总积分变化情况,连苏胶囊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苏胶囊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连苏胶囊治疗急性单纯性胃炎呕吐(湿热中阻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外用清热利湿通络中药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66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通络中药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积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高于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并研究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当中所选择的患者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选择5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于所有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对所有患者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评价两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进行比较,在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中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以后,患者的中医证侯的评分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P <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法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中医综合评分,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