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谷氨酸是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参与神经节细胞的功能,青光眼中它的浓度升高是造成节细胞损伤的原因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谷氨酸造成节细胞死亡有关的机制以及拮挤剂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谷氨酸的兴奋毒性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损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兴奋性氨基酸学说是其机制之一。谷氨酸本是一种主要的神经兴奋递质,行使重要的生理功能,而RIR过程中,细胞间质内谷氨酸浓度明显升高,过度激活谷氨酸受体,引起兴奋毒性,其机制主要有钙离子超载、过多一氧化氮合成、细胞内氧自由基升高及细胞凋亡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与谷氨酸、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对眼压升高致视神经损害提出了机械学说和血流学说,但随着对青光眼神经损害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且神经节细胞是以凋亡的方式死亡的。本文就谷氨酸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以及其可能的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病理机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Pang IH  Li B  Clark AF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7):495-499
青光眼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全球大约有7千万名青光眼患者,每年约有7百万患者因青光眼导致双目失明。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就有940万名青光眼患者,其中56%为单眼盲,19%为双眼盲。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在中国的青光眼患者中,以原发性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占多数,且随病变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生长因子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青光眼的主要损伤细胞,RGCs的死亡常导致视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损害。新近研究的某些生长因子能促进RGCs的存活和轴突再生。本文着重介绍了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蛋白-3(NT-3)、NT-4/5、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及靶源性生长因子等对RGCs的作用,为RGCs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兔的实验性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死亡是否有凋亡参与。方法 前房注入固定的红细胞悬液使免眼压升高,分别在术后7,14,21,28天处死动物,取视网膜组织,TUNEL标记染色,电镜观察。结果 电镜下可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特征为典型的凋亡早期特征-核浓染。免疫组TUNEL法实验组发现神经节细胞凋亡,而正常对照组没有发现。结论 实验性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有凋亡参与。这为通过调探凋亡而治疗青光眼的视网膜视神经损伤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光眼是一种主要致盲性眼病,该文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怎样死亡的,为什么该细胞死亡程序被激发,以及未来可有效地治疗青光眼的可能性这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谷氨酸的兴奋毒性是造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谷氨酸转运体对维持细胞外谷氨酸水平起重要作用。GLAST是表达在Muller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的谷氨酸转运体,其在分子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调节方式可能为酶底物—诱导的负反馈调节。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新光  王海燕  张东杲 《眼科》2000,9(5):309-312
青光眼特征性的改变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死亡。已有实验证实,神经节细胞的死亡是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因而保护神经节细胞免于继续受损已成为青光眼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神经营养,谷氨酸及其受体和钙离子,凋亡基因的表达等方面简要介绍其研究进展,提出可能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多种培养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多种培养方法。方法(1)在涂有鼠尾胶原的器皿上通过调整培养液培养:①乳鼠混合及纯化的RGCs;②单层星型胶质细胞上种植纯化的乳鼠RGCs;③引产胎儿混合RGCs。(2)检验鼠尾胶原及中脑顶盖提取液(Te)对培养的乳鼠RGCs的影响。结果(1)混合培养的乳鼠及引产胎儿RGCs大多能存活2周以上;(2)纯化的乳鼠RGCs大多能存活48 h;(3)单层星型胶质细胞上种植的纯化乳鼠RGCs能存活4周以上;(4)鼠尾胶原及Te对培养的乳鼠RGCs的贴壁及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通过调整培养液及改善微环境能用多种方法培养RGCs。  相似文献   

11.
Liu Y  Tang LS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9):802-809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在L-谷氨酸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毒性中的保护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原代小鼠RGCs体外培养24 h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L-谷氨酸组(100 μmol/L、500 μmol/L、1 mmol/L和2 mmol/L)及L-谷氨酸+米诺环素组(30 μmol),观察不同浓度L-谷氨酸对RGC的存活率与轴突生长的损伤作用及米诺环素的保护作用.体内实验,将雌性B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两组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射米诺环素(实验组,60 mg/kg)或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1次,连续7 d.第2天时,两组小鼠玻璃体腔内注射2μl L-谷氨酸(2 mmol/L),诱导RGC损伤.免疫组化染色分析β-Ⅲ-tubulin阳性细胞数目变化及视网膜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Real-time 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FAP与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谷氨酸降低RGC的存活率,与剂量和干预时间呈负相关.同时L-谷氨酸可明显抑制RGC轴突的生长,RGC轴突长度>2BL、1~2 BL、<1 BL占总细胞数比例分别从50.38%、7.83%和3.72%降至31.43%、5.05%和1.29%.而米诺环素能明显减轻L-谷氨酸对RGC的毒性作用,改善RGC轴突生长,各组细胞比例回升至51.00%、8.10%和2.43%,谷氨酸与对照组相比、米诺环素组与谷氨酸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7,P<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谷氨酸组小鼠RGC数目显著减少(45.00±10.21和68.50±2.86),而米诺环素治疗后可明显改善L-谷氨酸诱导的RGC损伤,RGC数目恢复至62.00±11.65,(F=7.6,P<0.01).谷氨酸处理后视网膜组织中GFAP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米诺环素明显降低视网膜组织中GFAP的表达.同时,L-谷氨酸显著提高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IFN-γ、IL-1、TNF-α及胶质细胞相关蛋白Vimentin和GFAP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而米诺环素可显著抑制这些因子的表达.结论 L-谷氨酸损伤可诱导RGC凋亡、抑制RGC轴突生长,并上调炎症因子及视网膜相关胶质蛋白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米诺环素对L-谷氨酸所导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Sal)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研究。36 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不同浓度Sal实验组,每组6 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空白组仅注射0.9%PBS溶液,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玻璃体腔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1.5 μl建立RGCs损伤模型;建模前48 h,模型对照组注射1.5 μl 0.9% PBS溶液,实验组玻璃体腔注射不同浓度Sal(0.1、0.4、2、8 mmol/L,1.5 μl)。建模5 d后制备视网膜标本,观察视网膜RGCs存活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中Caspase-3、Caspase-8 蛋白的表达。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HE染色显示空白组视网膜RGCs无变化,模型对照组RGCs显著减少,不同浓度Sal实验组RGCs细胞核染色数目较模型对照组逐渐增加,并呈浓度依赖性;经视网膜平铺片测定RGCs 存活情况,发现空白组RGCs正常存活,模型对照组仅少量RGCs存活,不同浓度Sal组RGCs存活率较模型对照组提高,各组小鼠RGCs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0,P < 0.001)。同时,8 mmol/L浓度的Sal实验组Caspase-3、Caspase-8 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3,P < 0.001)。结论:Sal可以抑制NMDA介导的RGCs凋亡,对RGCs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谷氨酸毒性的防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谷氨酸兴奋毒性是触发青光眼和 /或视网膜缺血性神经节细胞损伤级联反应的最主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 ,预防性阻断谷氨酸兴奋毒性可以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减少缺血损伤和神经节细胞凋亡。现就近年来抗谷氨酸毒性 ,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方法和药物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s)体外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为进一步体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对RGCs的各种体外培养方法,以及RGCs的纯化、鉴定和活性判定等项技术综述如下。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18:82-84)  相似文献   

15.
人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格致  李维英 《眼科研究》1996,14(3):193-194
为了解凋亡在脉络膜黑色素瘤引起的视网膜变性中所起的作用,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并发各种视网膜病变的眼球被选作病理组织学和TDTmediatedbiotin-dUTPnick-endlabeling(TUNEL)技术研究。其中4眼观察到凋亡的特征性改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内颗粒层细胞核的DNA片断化。结果表明凋亡是脉络膜黑色素瘤并发视网膜病变中神经节细胞和内颗粒层细胞的死亡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和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静  徐格致 《眼科研究》2004,22(6):662-665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进行性死亡是许多视网膜和视神经疾病发展到最后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由于抑制性环境的存在,视神经损伤后不能再生和修复,现在研究证实,在特定的条件下,尽管RGCs的胞体或轴突受损,仍能免于死亡,而且变性的轴突能再生,并能与靶组织建立突触联系。对RGCs的保护和修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关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概况,机制及其介入钶望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为治疗青光眼开辟另一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钟一声 《眼科研究》1997,15(4):291-293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s,RGCs)是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的主要损害细胞。近年来发展起来的RGC培养技术为揭示其损害机制提供了1条有效途径。因此,我们需了解获得RGCs悬液最普遍的视网膜完全消化法及部分消化剥脱法,以及如何对RGCs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技术。在作RGCs培养前需对培养皿、培养瓶等进行处理,常覆以聚-L-赖酸或预先培养的单层胶质细胞。在细胞鉴定方面,采用荧光逆行标记和Thy-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及细胞内电记录等方法。Thy-1单克隆抗体、板层素(laminin)、神经生长因子(neurogrowthfactors,NGF)、a-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a-fibroblastsgrowthfactors,aFGF)等,对培养RGCs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视网膜Müller细胞谷氨酸转运体及其功能调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谷氨酸的兴奋毒性是造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谷氨酸转运体对维持细胞外谷氨酸水平起重要作用.GLAST是表达在Müller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的谷氨酸转运体,其在分子和蛋白质水平上的调节方式可能为酶底物-诱导的负反馈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