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乾 《现代养生》2009,(12):37-38
如今,随着生活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普遍比过去延长了许多,他们身体好,经济条件好,有的是时间和精力,但一生相濡以沫的老伴儿却离自己而去,只留下孤零零一个人面对以后的人生。子女、亲戚、朋友代替不了夫妻间的关爱,亲情友情弥补不了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相似文献   

2.
使老年人产生孤独的原因很多,一是与身处陌生、封闭、孤单、不和谐的情境有关.如从农村来到城市,儿女出去上班,把自己留在家里,难免会感到孤独;老年人与子女关系不协调,也容易感到孤独独居的老人如果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也会产生孤独感.二是与个人的性格、气质相关,气质为抑郁质和黏液质的老人容易孤独,因为黏液质的老年人情绪波动慢而弱,待人处世冷漠,内心不易外露;而抑郁质的老年人多愁善感,胆小孤僻,他们往往更多地注意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爱与人交往,喜欢沉思,在新环境里多保持沉默,有的过低估计自己,觉得事不如人,逐渐疏远他人;有的看别人一无是处,互不交往,洁身自好,独守金身,这都会使自己越来越孤独.  相似文献   

3.
钱军 《家庭医学》2020,(2):48-49
暮年丧偶,可谓老年人的一大不幸。如今,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普遍比过去延长了许多。他们身体好,经济条件好,有的是时间和精力,但一生相濡以沫的老伴却离自己而去,只留下自己孤零零一个人面对以后的人生。子女、亲咸、朋友代替不了夫妻间的关爱,亲情友情弥补不了内心的寂寞孤独,于是许多丧偶老人重新开始寻觅新的生活伴侣。  相似文献   

4.
有的老年人认为,人老了,离天远了,离地近了,轻视生存价值,悲观失落。晚年生活依赖子女摆布,子女叫干啥就干啥,宁愿当保姆,与外界隔离,专为儿孙做家务。有的老人把财产全部交给子女支配,自己一切处于被动之中。这样的生活给老人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逆差",使之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5.
陈斌 《家庭健康》2007,(5):25-25
人到老年发生的体表生理变化(比如老态龙钟等)人人都能见到,可是老年人发生了心理变化甚至危及到身心健康,却不是众所周知的了。 老年人身体衰老、体弱多病、社会适应能力逐渐下降;离、退休后赋闲养老,易滋长老朽感和末日感的悲观心态;子女婚嫁后另立门户,老人会产生孤独、寂寞以及对子女的牵挂心理。下面是几种老年人常见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认知疗法 老年朋友首先要看到,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哺育自己的后代,应该是子女成熟的标志.所以,老年人应为子女的离巢而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7.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老年人更是如此。进入老年期以后,在老态龙钟的同时,也极易发生精神衰老和心理危机。常见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孤独心理 有些老年人在脱离了多年熟悉的工作后,休闲在家,见子女和周围人整日忙忙碌碌,自己却无所事事,易产生孤单、空虚甚至被冷落、被遗弃的心理感觉。居住状况与孤独心理的产生密切相关。与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产生孤独心理的较少,与子女分开住或无子女的老人,易感到孤单、冷清;老伴健在的,孤独感少些,配偶已无者,孤独心理明显些;居住大杂院、棚户区的老年人,邻里往来密切,孤独感少,居住在单元楼房,邻里互不往来,便很容易产生孤独心理。此外,如果子女不孝顺,不关心老人,即使住在一起,老年人也会感到孤独。 怀旧心理 实际上也是回归心理。这些老年人往往多愁善感,留恋过去,沉湎于回顾当年。有过戎马生涯的老年人,常对过去的峥嵘岁月追思不已,逢人便滔滔不绝地讲述;有过坎坷经历的老年人,其思绪常会集中于过去不幸的生活,怀故忆旧,睹物思人。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自己讲过的经历很容易忘记,而又不厌其烦地讲给年轻人听,从而使年轻人产生厌烦心理,认为“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相似文献   

8.
善待孤独     
陈贤华 《长寿》2003,(3):23-23
孤独是老年人必过的一道关口。脱离原工作单位久了,与原来熟悉的人疏远了;子女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离你而去;原先交往的老友,或病或逝,你就倍感零落;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出门访友甚觉困难。这时,孤独似乎包围着你,凄凉之情便油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212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抑郁、孤独的相关性。结果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参加体育活动频率、慢性病数目、自我健康状况评价、1年内是否住院过,部分因子与有无配偶、有无子女、居住状况、脉压、腰臀比有关。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发现,社区空巢老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呈正相关;社区空巢老人其抑郁分值、孤独分值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影响社区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众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尤其是高龄、患慢性病、无配偶、无子女、经济收入差、缺乏社会支持的空巢老人,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爱清静,所以很多老年人选择了独处的生活方式。独处并不是孤独,也是一种养生之道,此时可以意无所顾,思无所虑,心神处于宁静状态,即古人所云:人老心静才是养生之本。可见,它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特殊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正"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老有"伴"被视为晚年幸福的基础,很多丧偶和离异的老人内心是孤独的,他们渴盼能有个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也希望能重新牵手一个人相伴度过余生。然而现实中,老年人再婚往往需要面对舆论的压力、子女的阻挠和经济的纠纷等更多更大的困难。子女阻挠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一旦自己的亲人去世,发生遗产纠纷问题。其实划分清楚经济问题,父母再婚既可以解决子女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养老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影响,为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养老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7月份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徐州市2 260名≥60岁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3种养老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结果 47.52%(1 074人)老年人具有孤独感,其中偶感孤独726人,占32.12%、348人常感孤独,占15.40%。家庭养老变量中,是否与子女同住及子女个数对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均有影响(P 0.05);社会养老变量中,没有政府养老金、社区没有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独(P 0.05)。结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老年人健康护理、重点关注没有子女或子女较少的老年人,并要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一位67岁的空巢老人走进心理诊所,说她"心里太憋闷了"。常常,她会坐上公交车,从始发站到终点站,一连坐了几圈也不下车,"实在很孤独,出来透透气"。空巢老人孤独感应该引起重视。俗话说,不怕少时孤,就怕老来独。子女成年离开家庭之后,独自生活的老年人,在心理上往往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孤独、失落等问题。上海有关部门调查发现,60~70岁的老年人中有孤独感的占1/3左右,80岁以上者占60%左右。一些空巢老年人产生伤感、抑郁情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末,"北漂"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曾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在人们印象里",漂"一族都是年轻人,他们为了事业,不得不远离家乡,在外拼搏,忍受着孤独和寂寞。时至今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乡工作,一些老人为帮助远在他乡的子女带小孩照顾家庭,也纷纷离开家乡来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他们被称为"老年漂一族"。面对陌生的环境,不少漂泊的老人不适应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现实生活中,喜欢唠叨是老年人的常见心理表现。很多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唠叨持厌烦态度,这是不应该的。有些老年人之所以喜欢唠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老年人内心孤独或生活孤寂,而唠叨则是老年人排泄孤独的一种途径或手段。老年人正是通过唠叨来引  相似文献   

16.
蒲昭和 《保健医苑》2005,(12):31-31
不少老年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即使有子女常在身边,与他们也少有可谈论的话题;老两口虽形影相伴,交谈的内容也有限。难怪有的老人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与人说话的机会太少,整天呆在家中,心里老是觉得闷。”这说明老年人是喜欢与人多交谈,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作为儿孙们,应该多鼓  相似文献   

17.
聂岚  赵玲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4,(23):4335-4337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城市有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子女长期在外,缺乏相应的照料和精神慰藉,空巢老人极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年龄、性格、自身压力、应对方式、家庭与社会及传统文化因素有关,分析相关因素提出了心理关爱的具体措施,如自我心理调试,加强心理辅导,开展慢性病教育等,以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关爱老人、照顾老人,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钱伟 《药物与人》2009,(11):32-33
现代生活中,有些老年人经常对子女诉说身上疼痛,可是当子女们带老人去医院时,医生往往又查不出具体疼痛的部位,甚至依病人的要求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也查不出确切病因。许多子女为此伤透了脑筋。行为医学专家指出,对于这些常喊疼痛的老人,做子女的切莫太过关心。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人老就意味着孤独。的确,人到老年后,生活圈子越来越小,曾熟悉的群体日渐疏远,子女们因忙于工作而对父母无暇顾及,于是前来听老人倾诉内心情感的人日益减少,致使孤独感常与老年人相伴。而具有闭塞特点的现代高楼居住环境,更加重了老年人孤独的心理状态。孤独既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增加患病的可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慢性病学杂志》2013,(6):460-462
目的了解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地区八里桥社区60岁以上老人105人,通过UCLA孤独量表和自制影响因素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AS9.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60岁以上老人105人,不同性别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婚姻状况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女探望时间间隔不同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加社区活动不同的老年人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位老人干预前后UCLA孤独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的孤独感受多重因素影响,多数老人或多或少感觉孤独,通过采取讲座、社区活动等方式进行干预后,孤独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