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俊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3):1008-1009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情观察及其排痰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众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例进行临床护理。结果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为患者的治疗护理提供重要依据,患者经排痰护理后能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其排痰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及其预后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氧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极为重要。多年来通过护理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笔者体会到,在吸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PACHEⅡ危重病评分系统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995-1998年住院的11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与APACHEⅡ评分有密切关系,APACHEⅡ得分越高,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结论:APACHEⅡ评分能较好预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对收住的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两组疗程为10d,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增高,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能降低血液黏稠性,改善血液流变性,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1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心力衰竭发生的具体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年龄、BMI指数、不良嗜好、病程、病史及血钾等数据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BMI指数、不良嗜好及病程(P0.05)。结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针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需明确其发病具体影响,后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治疗结局与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层医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本院3年期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例200为分析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大多数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白粘痰、紫绀、肺部啰音、发热、呼吸困难和浮肿;心力和呼吸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复杂,采取抗感染、合理氧疗、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和机械通气治疗,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2例,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特点,给予患者规范化治疗与护理,并总结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难度,当患者出现高血压、心绞痛等症状时,可确诊为合并冠心病;本文研究的72例患者中,经治疗后,患者的好转率达94.44%,且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非常重要,会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方法.规范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好转率,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王青姣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654-4655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低钠血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低钠血症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低钠血症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本组发病率为33.4%,合并轻度、中度低钠血症患者预后良好,重度低钠血症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达23.1%。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低钠血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应常规查电解质、血气分析等,以免漏诊、误诊,做到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和治疗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最常见,其并发症常由于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当引起,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肺部罗音、发绀和水肿,常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和肝肾功能损害.死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病情复杂,临床治疗应采取以抗感染、合理氧疗、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机械通气治疗越来越重要,戒烟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降低发病率的基础,家庭氧疗是晚期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氧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而且可进一步发展成肺源性心脏病和慢性呼吸衰竭,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存,尽管抗感染,抗支气管扩张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辅以长期氧疗则被认为是最能影响COPD预后的治疗,因而受到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长期家庭氧疗合并小剂量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67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长期家庭氧疗;B组:长期家庭氧疗合并保乐辉(缓释茶碱片)0.2,每晚8点口服。治疗2年,观察肺功能,血气和死亡率的变化。结果:长期家庭氧疗合并小剂量茶碱组其肺功能参数,血气比单纯长期家庭氧疗组明显改善,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合并小剂量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较单纯长期家庭氧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白杨  邱晓明 《重庆医学》2006,35(19):1741-1742
目的 观察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5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氧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测定试验前,1.5年后及3年后的心电图EKG、超声心动图UCG 、外周血相血RT及3年存活率,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氧疗组用双侧鼻导管每日持续给氧气10~15h,氧流量1~2L/min.对照组不吸氧或急性发作时仅间段短时间吸氧.结果 心电图变化显示 1.5年后及3年后较试验前RV1+SV5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1.5年后及3年后RV1+SV5均高于试验前且3年后高于1.5年后,超声心动图显示氧疗组1.5年后及3年后的肺动脉压mPAP较试验前下降,3年后亦低于1.5年后,3年后右室内径、流出道内径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患者1.5年后3年后上二者均大于试验前.3年后mPAP较1.5年后增加.3年后病死率氧疗组为29.6%,对照组为36%.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能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长期家庭氧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8月在大理大学临床学院呼吸科、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呼吸科、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治疗好转出院患者87例,随访6个月,根据氧疗情况分为A组(未进行氧疗干预组,n=27),B组(常规鼻导管吸氧组,n=35)和C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组,n=25),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6 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OPDA ssessment Test TM,CAT),动脉血PaO2、PaCO2,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肺动脉压力,肺通气功能(FEV1、FEV1占预计值%)。结果治疗后,C组6MWD、MMRC和CAT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A、B两组(P<0.05);B组6MWD及MMRC改善效果优于A组(P<0.05),B组CAT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C组治疗后肺动脉压、FEV1、FEV1%pre改善效果明显(P<0.05),B组FEV1%pre治疗后优于A组(P<0.05),肺动脉压、FEV1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肺动脉压及FEV1%pre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治疗后,B、C组血液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B、C组PaO2、PaCO2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且C组优于B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长期家庭氧疗,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肺通气功能等;而HFNC比单纯使用低流量给氧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吸氧、袪痰、控制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3,P〈0.05)。经过治疗6周后,两组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HR、LVEF)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稳定期实施家庭无创通气的价值。方法:对51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访观察,25例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进行家庭无创治疗,26例仅进行家庭氧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活动耐受力、住院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气指标等。结果: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后活动耐力好转,年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1),1年后血气指标比较稳定;对照组1年后活动耐力、血气指标较前恶化,年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同前,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组(P〈0.01)。结论: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尝试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抗血小板聚积治疗对凝血系统、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的影响。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的抗感染、扩管、化痰、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外加丹奥静滴,对照组仅进行抗感染、扩管、化痰、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及72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因素的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等。结果1治疗组治疗前,24h,72h各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治疗前,24h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72h比较,PT、APTT、FIB、PaO2、PaCO2及R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治疗24h、72h与对照组治疗24h、72h相比,各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血小板聚积治疗在单位时间内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改善呼吸频率等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及高黏血症的影响。方法将55例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及高黏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长期家庭氧疗组(LTDOT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LTDOT组用双侧鼻导管家庭给氧,吸氧流量1~3 L/min,每天吸氧时间15 h以上。分别观察LTDOT组及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年血常规、血液流变学、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LTDOT组治疗1年后血液黏度较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明显下降(P<0.05),收缩期肺动脉压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年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可明显改善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室负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干预对COPD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家庭氧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99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54例接受系统性、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45例接受随机教育.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吸氧人数及吸氧时间.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的吸氧人数较前增多(P<0.05),与对照组比较,吸氧时间优于后者(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能改善COPD患者的家庭氧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解志惠  李红 《西部医学》2012,24(7):1331-133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雾化吸入过程中最佳给氧途径。方法将62例COPD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l例。对照组电动雾化吸入同时采用经鼻导管吸氧;观察组电动雾化吸入同时在口合器旁加氧气管吸氧。动态观察两组吸入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SpOz在吸入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始吸入后的5、10、15、20、30min时,两组SpO2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入前两组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入后5、10、15、20、30min时,两组心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在口合器旁加一氧气管进行吸氧,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缺氧及心率加快的状况,优替大干经鼻导管吸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56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及持续低流量氧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IPPV治疗,48 h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PaO2增加、PaCO2下降,pH值改善,心率降低,呼吸频率下降(P < 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IPPV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呼吸功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