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内科综合治疗+血浆置换)和对照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前及治疗后一天及一周的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比较不同病情患者终止妊娠、血浆置换的疗效。结果(1)AFLP患者及时终止妊娠后,病情逐渐恢复(P〈0.05);(2)血浆置换可以加快重型患者病情恢复速度(P〈0.05)。结论AFLP患者经及时终止妊娠可降低病死率,血浆置换可以改善重型AFL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滤过(HF)治疗妊娠并发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妊娠并发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共24例,分为PE和HF联合治疗组(12例)和单纯PE组(12例),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评价两组住院时间及治疗次数。结果联合治疗组肝功能、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住院时间,血浆置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妊娠并发重症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尽早联合血浆置换和血液滤过可以促进病人恢复,减少PE次数,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模式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80例肝衰竭患者共207例次,选择单纯血浆置换治疗77例患者共200例次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追踪近期转归.结果两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前后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及对照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显效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肝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阻止病情恶化,明显提高临床治愈好转率,疗效及并发症与应用单纯血浆置换相当,是辅助治疗肝衰竭的另一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生物型人工肝与中药结肠透析优化治疗肝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103例肝衰竭应用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与中药结肠透析优化治疗的患者和100例仅行人工肝浆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结果血浆置换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对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细胞因子指标的改善优于单纯的血浆置换(P<0.05);同时,在减少人工肝治疗频次、血浆用量比较优于单纯的血浆置换(P<0.05),从而降低患者住院总费用(P<0.05),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与中药结肠透析优化治疗肝衰竭优于单独的人工肝治疗。  相似文献   

5.
王林  胡容  张鸿  张人风  陈莉  王亚娟  王丽 《四川医学》2010,31(8):1108-1110
目的评估目前临床开展的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总体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507例,其中内科综合治疗124例,人工肝治疗组383例,结果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治疗结束时肝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后72h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72h黄疸(TB)均存在不同程度反弹(P〈0.05)。不同术式人工肝对不同类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存活率远低于急性及亚急性重型肝炎(P〈0.05)。对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的远期疗效,早期存活率为88.3%,较中期及晚期高(P〈0.05),晚期疗效最差为37.5%(P〈0.05)。进行人工肝的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率高于未进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P〈0.05)。2次及以上人工肝治疗患者存活率高于1次人工肝治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能提高急性重型肝炎及早期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重症肝病患者肝细胞短期内大量坏死,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原有的内科药物综合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人工肝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使重症肝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所提高。其中,血浆置换(plasmaex change,PE)是人工肝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2006年10月-2008年8月,我科对61例重症肝病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PE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在妊娠合并高脂血症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入院后诊断为妊娠合并高血脂患者,进行保守控制饮食治疗;有部分重症患者选择血浆置换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并发症情况严重者给予禁食、禁水及抗感染治疗。情况紧急时行剖腹探查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腔引流术。结果血浆置换患者前后三酰甘油明显改变(P〈0.05),血胆固醇明显改变(P〈0.05)。血浆置换组置换前与常规组血脂三酰甘油、血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换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治疗后血脂也有明显改变,但效果远不如血浆置换患者。结论血浆置换用于妊娠合并高脂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对妊娠的影响,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妊娠期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应用呼吸机支持,其中6例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衰竭,2例出现酮症酸中毒。全部病例均行血浆置换,血浆置换后血脂、APACHEII评分均获得明显改善。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一步床边持续血液滤过治疗,全部患者经各种综合治疗后重症胰腺炎均好转。除1例胎儿死亡外,余全部母儿均救治存活。结论早期诊断及应用血浆置换、呼吸机治疗对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76例慢性肝功能衰竭治疗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股静脉置管和直接血管穿刺组,共进行124次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转氨酶下降情况以及相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总胆红素及转氨酶均有明显下降,但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股静脉置管组在减轻患者疼痛、出血方面优于直接血管穿刺组(P〈0.05),感染、堵管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血管通路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成功有关键作用,股静脉置管是一种较为安全、方便、理想的血管通路建立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治疗重型肝病的疗效及观察不良反应。方法:收集47例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等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病患者及58例同期综合基础治疗的重型肝病患者,对比疗效及观察人工肝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人工肝治疗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综合基础治疗组,但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两组疗效无差异,血浆置换症状减轻明显,但不良反应稍多。结论:血浆置换与血液灌流等人工肝治疗是重型肝病的较好方法,但要注意血浆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肝功能。方法 2011-10~2013-10在我科作孕妇产前检查被诊断为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60例,进行肝功能检测与分析,并随机抽取孕妇产前检查诊断为正常的孕妇60例作对照。结果 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和正常孕妇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球蛋白检测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出现倒置;但两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血清总蛋白检测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60例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中约有70.0%存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球蛋白3项肝功能指标异常;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39例,倒置率65%;每位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至少有一项肝功能指标异常。结论 孕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与球蛋白检测水平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这几项肝功能检测指标可以作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状态相关性无创指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orrelation of routine blood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ices with liver histology, and identify the sensitive non-invasive ones indicative of liver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S: A total of 252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indices including the patients' age, gender,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lbumin, globulin, total bilirubin,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its activity (PTA), WBC, and platelet count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status of liver inflammation was correlated to patients' routine blood indices (P<0.05). Serum AST, total bilirubin, WBC, and platelet count was rela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degree of liver inflammation, but serum ALT and AST alone did not describe exactly the degree of liver inflammation. The status of liver fibrosis was independent of patients' serum ALT, but correlated to other routine blood indices (P<0.05). The patients' age, serum AST, total bilirubin and platelet count had significant relation to the stage of liver fibrosis, and the age, blood PT, total bilirubin and platelet count were significant relevant indices for early liver cirrhosis, and their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accuracy were 31.5%, 94.4%, 60.7%, 83.3% and 80.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Single examination of serum ALT and AST does not help much to predict the status of liver tes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Serum AST, total bilirubin, WBC and platelet coun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gree of liver inflammation. The patients' age, serum total bilirubin, AST and platelet count are relevant indices for liver fibrosis, and patients' age, serum total bilirubin, PT, and platelet count provide valuable assistance in confirmation of early liver cirrhosis with high specificity, but not so for screening purpose.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状态相关性无创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病人血液常规、血清生化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状态相关性,探讨病人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指标。方法 统计252例住院病人资料,对病人年龄、性别、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 肝组织炎症与病人常规血液学检查指标有一定相关性(P<0.05),血清AST、胆红素及外周血WBC、血小板与肝脏炎症有显著相关性,但血清ALT、AST不能完全真实反映肝组织炎症程度;肝组织纤维化与血清ALT无关,与其他血液学指标有一定相关性(P<0.05),以血清AST、胆红素、外周血血小板及年龄为显著;血液PT、胆红素、血小板与年龄等指标为早期肝硬化显著相关性指标:灵敏度31.5%,特异度94.4%,阴性预告值83.3%,阳性预告值60.7%,准确率80.7%。结论 单次血清ALT、AST检查不足以真实反映肝组织炎症状态,血清AST、胆红素及血液WBC、血小板与肝组织炎症相关性显著;在肝纤维化分期中,血清AST、胆红素、外周血血小板及病人年龄有显著相关性,病人年龄、血小板、血清胆红素、PT对确认早期肝硬化有较高特异性,但不能作为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4.
毕小云  杨春  张睿 《重庆医学》2008,37(6):630-631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前后肝功能、凝血指标的变化特征及意义。方法20例重症肝炎患者先后行血浆置换40次,于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检测肝功能〔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电解质(K 、Na 、Cl-)、血常规(RBC、WBC、PLT),比较肝衰竭经PE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PE治疗后肝功能TBIL、DBIL、AS、ALT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明显回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解质和血常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治疗好转15例,死亡5例。结论血浆置换术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方法,能改善肝功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8例病毒性肝病患者.常规组:自愿参与的健康人员.观察组:病毒性肝病患者.清晨空腹收取患者静脉血液8ml,检查基本指标和最新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r-谷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指标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总蛋白、白球化、球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化检验指标对病毒性肝病患者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白蛋白以及球蛋白等基本生化诊断有利于对病毒性肝病进行确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指标情况有助于对病毒性肝病具体类型进行鉴别,从而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手术与传统药物疗法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寻找更有效的治疗肝硬化的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100例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手术组与药物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与传统药物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两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含量和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手术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要优于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对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疗效,但手术治疗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要优于传统药物治疗,建议肝硬化患者应早期手术,可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冼珍勇  郑青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197-1198,1219
目的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分析作为肝细胞损伤程度分级的辅助指标。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与自动生化仪化学法测定60例正常对照组、35例慢性轻度乙肝、38例慢性中度乙肝、26例慢性重度乙肝、30例肝炎肝硬化和3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NO、iNOS的含量及肝功能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慢性重度乙肝组血清NO、iNOS水平〉慢性中度乙肝组〉肝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慢性轻度乙肝组〉正常对照组。慢性轻度乙肝组NO、iNOS水平与ALT、ALP正相关(P〈0.05)、慢性中度乙肝组与STB、SDB、ALP正相关(P〈0.05),与ALT呈显著正相关(P〈0.01)、慢性重度乙肝组与STB、SDB、ALP、ALT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ALB呈负相关(P〈0.05);肝炎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与STB、SDB、ALP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TBA、ALT正相关(P〈0.05),与ALB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NO、iNOS水平在慢性肝炎由轻度发展到中度、重度乃至肝硬化、肝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与肝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辅助性指标,结合其他肝功能指标作为肝细胞损伤程度的血清学分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临床和生化指标聚集特征及肝功能评价依据。方法对21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病程、血压、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等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血脂、血糖异常、高血压、年龄和病程4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27%,血脂异常因子方差贡献率最高,为21.58%。各因子之间相互独立存在。肝功能分析显示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3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01%,血清转氨酶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高,为35.45%,各因子独立存在。结论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胰岛素抵抗的两个不同结果;谷丙转氨酶升高为评价其肝功能损害的标志;血脂异常则是其最重要的生化指标特征。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与开腹肝硬化脾切除肝功能和白细胞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和开腹脾切除(open splenectomy,OS)术前后肝功能和血白细胞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3月-2006年3月76例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而行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S 27例、OS 49例。收集和分析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血白细胞(WBC)。结果(1)两组术后第1天Tbil、Dbi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3天WBC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7天AS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AL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LS组ALT、AST、Tbil、Dbil术后均较术前升高,但仅AST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OS组ALT、AST、Tbil、Dbil术后均比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患者行LS和OS都会导致肝功能和血白细胞的变化,但OS变化更大,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LS对肝功能影响和对机体的创伤比OS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131-134
目的 探讨孕妇食用碳水化合物类标准餐后肝、肾功能和血脂的指标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我院门诊产检的孕妇320例,分别在早晨空腹和进食碳水化合物类标准餐后1 h、2 h釆集血液标本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UA)、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孕妇食用碳水化合物类标准餐后1 h、2 h检测肝、肾功能和血脂的指标结果与空腹的结果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的肝、肾功能及血脂生化指标在其进食标准餐前后并不存在明显的变化,餐后对相关检验结果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