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CT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颅内血肿的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颅内血肿其分布有一定规律,在CT上表现有一定特征胜。结论通过CT检查,根据不同脑沟、脑池及脑内血肿的特征性分布及形态改变,发现潜在动脉瘤的部位,可初步对动脉瘤破裂出血进行定胜诊断,大致提示潜在动脉瘤的存在及部位,对指导进一步检查、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戚益群  赵华  蒋和娣  思源  蒋涛 《华夏医学》2004,17(2):259-260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病因,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所致病残率高达67%。现就我科1998年1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2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高发的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致死致残率亦非常高。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对于破裂与否的动脉瘤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易发生脑血管痉挛。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不但可以在术中发挥保持脑保护的作用,还可以降低脑血管张力,改善阻滞侧脑循环、改善脑血流、缓解脑血管痉挛,进而逆转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所致的延迟性缺血性损伤,而超声引导SGB使SGB定位更加精准,用药剂量更小,术中血管和神经损伤更少,更适合临床应用,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伴有颅内动脉瘤增加了该病的危险系数,死亡率增高。当发生SAH后,颅内压力增高,脑血管痉挛,脑代谢障碍等情况易诱发脑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一旦发生破裂,血液直接进入颅底脑池的蛛网膜下腔,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脑疝形成,脑干受压,造成病员中枢性呼吸衰竭,引发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自然病史、破裂因素及一般处理原则做一综述。方法:查阅新近公开发表的中外文献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自然病史和一般处理进行综述。结果:颅内动脉瘤的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很高,幸存者中也有一半患者遗留有不可逆的脑损害。10mm以下的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因素还不是十分清楚,但可以估计出每年有0.5%~2%的破裂率,不断生长的和大于10mm的动脉瘤破裂的几率会更大。结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自然病史及治疗中的危险因素的数据还不完整,处理方法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6.
韩峰 《右江医学》2007,35(3):356-356
脑动脉瘤最常位于颅底经过蛛网膜下腔的主干动脉发出分支的部位。约80%的颅内动脉瘤分布于脑底动脉环的前半部。临床上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TCD监测,发现出血多为脑底动脉环前半部动脉瘤所致,小脑后下动脉瘤破裂出血在临床上很少见,本文报道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例,运用TCD动态观察该例病人术后不同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起病急,剧烈头痛,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和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颅内异常血管网症等.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颅内动脉瘤破裂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rhage,SAH)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2],其病死率、致残率极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CTA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6例急诊入院、发病时间在72h内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64排CTA检查,并根据其结果决定是否早期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结果:8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有81例患者颅脑CTA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其中单发动脉瘤64例,多发动脉瘤(2个及以上)17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CTA复查发现漏诊动脉瘤1例,为大脑前动脉A3段动脉瘤。有3例首次颅脑CTA检查结果阴性,再次行DSA检查,其中发现颈内后交通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瘤1例,DSA检查结果阴性2例。结论:CTA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首选检查方法,可根据其结果对颅内动脉瘤进行早期治疗。在绝大多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和处理中高质量的颅脑CTA可替代DSA,快捷、无创的颅脑CTA有助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邓永兵  邹胜伟 《重庆医学》2005,34(11):1651-1651
颅内动脉瘤破裂在CT上常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表现为脑内血肿的罕见,约占15%.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因意识障碍而合并跌倒外伤史,且CT主要表现为脑内血肿的患者,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创伤性脑内血肿.我科今年收治此类患者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才钧 《广西医学》2008,30(5):687-689
早在17世纪,Moriragni在尸体解剖中发现颅内动脉瘤,并认识到它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上,80%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为动脉瘤破裂的所致,破裂后的2周是死亡和病残的高峰期。若不对动脉瘤进行积极处理,也无法有效地防治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病案》2013,(6):45-46
请先阅读本期杂志《病案首页中编码问题与分析》一文,回答测验题目选择题: 1、临床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破裂。正确主要诊断及编码应选择( ) A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 B脑动脉瘤破裂 C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破裂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大脑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13.
刘凤春 《吉林医学》1992,13(5):259-260
<正>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变。一、诊断(一)病史约有80%~90%的动脉瘤患者是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的。多为突然发病,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产生,偶可在睡眠中发生,通常以头痛和意识改变为最普通和突出的表现。根据出血凶猛程度可有不向起病方式:①起病时仅诉头痛、  相似文献   

14.
罗婷  陶红梅 《海南医学》2011,22(6):153-15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术前护理。方法对2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的观察,避免一切易诱发SAH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做好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本组21例患者顺利度过待手术期,1例死亡。结论精心的术前护理是成功度过术前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蔡菁  李吻  陈树大 《浙江医学》2007,29(6):579-581
前交通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40%。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常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内血肿,此时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率高达30%。90%,可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患者死亡和重残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前交通动脉瘤破裂与CVS的相关因素,对防治CVS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柳琛  郭怀荣 《新疆医学》1996,26(3):146-147
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可以发生致命性大出血,若处理不当常导致患者因出血性休克而死亡。我院近年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发生2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因处理方式不同,获得截然不同的结果,现将有关经验教训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性,56岁,汉族。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右侧动眼神经麻痹收住院。颈动脉造影证实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于1991年7月11日行动脉瘤夹闭术。术中探查后交通动脉起始部时,因该处粘连较紧,蛛网膜明显增厚,动脉瘤尚未完全显露时,  相似文献   

17.
颅内动脉瘤破裂33例急性期栓塞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明确诊断及恰当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早期介入手术治疗是指在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血肿后72h内进行。现将治疗情况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定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泌乳素 (PRL)、生长激素 (GH)的含量变化 ,探讨其与病情演变的关系。方法 对 3 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发病后 1~ 3d ,发病后 7~ 9d ,发病后 13~ 15d血清PRL、GH进行动态观察 ,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VMCA)。结果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PRL、GH发病后 1~ 3d、发病后 7~ 9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尤以发病后 7~ 9d变化最明显 ;术前、术后有脑血管痉挛组和非脑血管痉挛组也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清GH、PRL含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 (CVS)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金涌  沈宏  傅伟明  刘伟国 《浙江医学》2006,28(5):370-371
少数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临床上可主要表现为脑内血肿,仅伴有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此这部分病例常常被误认为其它原因引起的脑内血肿,从而干扰了对其病因、预后等的正确判断,甚至影响临床治疗.笔者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1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患者的资料,并就其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最多见,是危害老年人生命的脑血管病之一,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ic monitor,TCD)在诊断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的血管痉挛(CVS)中的作用已被公认,其敏感性可达80%~90%,为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对15例老年颅内动脉瘤TCD检测及诊治意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