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出血是脑内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出血发病急、病死率高,是内科系统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1]。脑出血容易并发肺部感染,而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患者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并有呼吸深而慢、面部潮红、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表现,多数伴有中枢性高热.脑出血为急重症,发病急,来势凶猛,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我院采用锥颅碎吸术后配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新 《黑龙江医药》2014,(3):713-714
<正>脑出血:是由于脑实质内小动脉、小静脉的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前会有诱因,譬如剧烈的活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酗酒等等。患者在发病的初期一般会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肢体麻木或一侧肢体无力甚至瘫痪等症状,短时间内出现晕倒、昏迷、大小便失禁等。脑出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以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引起脑部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急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80%以上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常因情绪激动、过度用力等因素诱发,因此大多在活动中急性发病。老年人急性脑出血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1]。脑出血的定位、定性与定量诊断对脑出血患  相似文献   

5.
徐家福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68-56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方法我院急诊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T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4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4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CT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创作小、恢复快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残率、病死率极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继之频繁呕吐、或突然跌倒在地、意识不清、患者面色潮红、呼吸深长、呈鼾睡状、脉搏缓慢有力、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偏瘫等,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对脑出血患者,护理十分重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属临床常见、多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即患者持续高压导致颅内小动脉壁上的微小动脉瘤、脑实质内的动脉、静脉或者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出血。该症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且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意识障碍和偏瘫等[1]。目前,手术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但手术治疗易引发多种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和康复带来不利影响。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临床有效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是非创伤性的由动、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和脑室内出血,发病急骤,进展迅速,致死、致残率非常高[1],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回顾性研究表明,35%~52%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1 个月内死亡[2].可见,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降低脑出血病死率的关键.临床药师作为药学技术人员,应用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可及时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和用药调整建议,赢得最佳治疗时间,对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戴成国 《云南医药》2014,(6):641-642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于脑动脉硬化以及长期高血压使脑内小动脉破裂出血,其发病急、病情重,占脑血管疾病的30%~40%,是导致脑出血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目前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前主要采取开颅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逐渐进入临床,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自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脑外科手术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正>脑出血是非创伤性的由动、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和脑室内出血,发病急骤,进展迅速,致死、致残率非常高[1],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回顾性研究表明,35%52%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2]。可见,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降低脑出血病死率的关键。临床药师作为药学技术人员,应用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可及时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和用药调整建议,赢得最佳治疗时间,对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足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病因[1].脑出血急性期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死亡率高达20%~40%,其中约40%患者在发病后48h内死亡.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和高血压的有效控制,使该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致残率高.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和护理对患者的存活尤为关键,它要求护士必须精通业务,协助医生做好各种检查,诊断及抢救准备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346-348
<正>脑出血系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多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发病,发病前多无先兆。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动脉粥样硬化。常因用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而诱发,是内科急危重症,病死率比较高。本文结合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的3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定向置软管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引流管护理。结果本组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各期护理,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进行微创定向置软管脑内血肿清除术后的转归和康复情况不尽相同,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给以不同方法护理,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非常有效,提高了生存率,对于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实质内的出血称为脑出血。虽脑出血可来源于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坏死、破裂,但以动脉出血最为多见而重要。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占10%-20%,80%脑出血患者发生于大脑半球,其余20%发生于脑干、小脑、硬膜内、硬膜外、蛛网膜下隙和脑实质内[1]。非损伤性脑出血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系指脑内的血管病变、坏死、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他可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虽不少,但发病率却不多[2]。故本文主要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原因。方法:选择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人民医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期间收治的91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60岁,n=51)和中青年组(60岁,n=40),对比分析两组的病因和发病特点。结果:脑出血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言语障碍、意识障碍、偏瘫等,而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饮食习惯,特别是吸烟、大量饮酒是导致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数,并且还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出血部位主要为脑叶和深部半球,脑干和小脑次之,并且与老年组相比,中青年组的脑叶出血率较高,脑叶出血的发病率与年龄呈反比关系;同时,与其他月份相比,11、12以及1月的发病率较高,提示脑出血发病可能与气候变冷有关。结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脑出血患者的发病与高血压、饮食习惯及气候变化有关,应该纠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脑出血。  相似文献   

16.
罗小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315-3316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ICH是神经科常见的危重病,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病死率极高,发病后患者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并有脉搏洪大而缓慢、呼吸深而慢、面部潮红、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表现;多数伴有中枢性高热,常继发脑水肿,从而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而危及生命,且大部分患者恢复后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及时有效的科学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2007年7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脑出血患者38例,经过对症治疗及护理,得到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HICH)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患者的脑实质内突然自发性出血,通常伴有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损害。多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是晚期常见的严重性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多在寒冷季节,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饮酒等因素下发病。手术清除脑内血肿,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动脉破裂出血而言。是成年人常见病。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势凶险,危重者往往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在临床上内囊出血较为常见,约占脑出血的95%左右,桥脑出血、小脑出血与脑室出血约占5~7%。发病机理与诱因脑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导致脑动脉发生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变脆,管腔变窄,当遇到情绪激动、过度兴奋、  相似文献   

19.
高勇  刘凤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551-1552
脑出血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少数发生在脑干和小脑。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内小动脉硬化。此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发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危重,易发生再出血及并发病。对病情的严密观察和合理的护理,对疾病的预后及恢复至半重要。就90例脑出血患者,并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多由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致,具有突然发病、急剧演变、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等特点,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因此除了抢救治疗为主外,有效地进行急性期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复发的关键.现将4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