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并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收治鼻咽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鼻咽癌放疗护理;护理干预组35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不良反应预防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时间均为2个月,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反应分级,张口困难程度分级,皮肤反应分级,情绪反应分级以及全身不良反应分级情况等.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反应分级,张口困难程度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皮肤及情绪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干预组患者全身不良反应分级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不良反应临床改善效果满意,能够有效改善口腔黏膜、张口困难、皮肤及情绪等不良反应,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口腔黏膜损伤情况。结果放射治疗第5周,两组患者均出现口腔黏膜炎,观察组患者出现口腔黏膜损伤的时间迟于对照组。第1~4周,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放射治疗第7周末,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损伤在Ⅲ级和Ⅳ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显著减少和延缓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且有效降低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雾化吸入在鼻咽癌调强放疗口腔黏膜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10月24日~2017年11月30日接收治疗的鼻咽癌调强放疗口腔黏膜反应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以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均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口腔黏膜反应,对照组(20例)均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口腔黏膜反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3d、5d、7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5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7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鼻咽癌调强放疗口腔黏膜反应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可有效治疗口腔黏膜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系统干预对鼻咽癌同期调强适形放疗和静脉化疗(以下简称同期放化疗)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方法 105例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按鼻咽癌患者放疗临床干预路径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干预。结果 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时间、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均按计划治疗结束,对照组有10例因口腔黏膜疼痛难忍中断放疗3-5d后继续放疗至治疗结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干预可延缓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的时间、降低反应分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防治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确诊鼻咽癌患者62例,全部患者均行首程放射治疗,放疗方式均为三维适形放疗,其中33例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不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还特殊给予口腔黏膜反应相关护理措施(实验组);另外29例患者在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对照组)。分别在放疗期间第4周末以及放疗结束后第1周对所有患者口腔黏膜进行评估。结果放疗第4周末时,两组均以1、2级反应为主,其中实验组1级反应24例,对照组2级反应14例;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CP〈0.05)。放疗结束后1周口腔黏膜反应情况,观察组以0-1级黏膜反应为主,对照组以1-3级为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腔的特殊护理措施是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的主要因素,对于提高患者的放疗中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1(IL-11)雾化吸入治疗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为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初诊为鼻咽癌的患者84例,于放疗后2周即药物雾化吸入前,及放疗第3~7周观察口腔黏膜反应变化情况;于放疗结束后1周,观察口腔黏膜反应愈合情况,对比分析IL-11雾化吸入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第2周均出现口腔黏膜反应,但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但随着放射治疗的持续以及放射剂量的增加,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以Ⅰ~Ⅱ度黏膜反应为主,而对照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以Ⅱ~Ⅲ度黏膜反应为主,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放疗结束1周后,观察组对于口腔黏膜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5%,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x2=27.064,P=0.000)。结论IL-11雾化吸入能够有效减轻鼻咽癌同期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反应的程度,对于口腔黏膜炎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艳茹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49-150
目的:通过观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分析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差异。方法:临床观察2005年8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观察急性皮肤反应、口干症、张口困难、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及血液毒性反应。结果:适形组患者急性皮肤反应、口干及张口困难症状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腔黏膜急性反应、血液毒性反应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形放疗较常规放疗可明显降低急性皮肤反应、口干症、张口困难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方法100例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从放疗开始后即进行护理干预,放疗结束后自我护理。根据完成情况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放疗结束后0.5~2年内分别观察患者的张口困难程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并减轻其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联混合液口腔护理鼻咽癌患者放疗口腔黏膜反应的疗效。方法:本课题选用60例均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的鼻咽癌产生口腔黏膜反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放疗期间给予常规口腔护理,每日放疗前后及进食后采用0.9%氯化钠溶液配合庆大霉素含漱,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从放疗第1天开始采用四联混合液含漱,进行疗效对照和评价。结果:经观察两组护理后的疗效,放疗结束后按RGOT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分级及疼痛的VAS评分方法进行临床评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混合液能有效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减轻患者痛苦,使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鼻咽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方法,45例)与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45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鼻咽癌患者的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口腔感染、鼻腔黏膜反应、口腔炎、张口困难)、术后舒适度(生理、文化、心理、社会环境)评分、生活质量(言语表达、张嘴、吞咽、疼痛)等参数指标。结果:(1)实验组患者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实验组患者口腔感染、鼻腔黏膜反应、口腔炎、张口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言语表达、张嘴、吞咽、疼痛等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实验组患者生理、文化、心理、社会环境等术后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积极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护理模式对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 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试验组除了给予相同的传统护理方案,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改善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经济、简单、易行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顺铂化疗并同步放疗联合综合护理在头颈部鳞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两组患者均采用3-DCRT放疗,总剂量为DT60~70Gy/6-7周,对照组放疗结束后静脉滴注多西他赛60mg/m2,d1,顺铂25mg/m2,d1-3,1周期/3周,共2个周期。观察组在3-DCRT放疗的同时静脉滴注多西他赛20mg/m2,d1,顺铂25mg/m2,d1,1次/周,共治疗8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97%和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及皮肤反应等方面的毒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并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效果较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和皮肤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柬化护理在放射性口腔火中的实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1~2012年收治的头颈部肿瘤66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在放疗第7周末口腔黏膜损伤例数。结果实验组患者于放疗后第7周末口腔黏膜炎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减轻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8):116-118
目的探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常规护理组42例。观察组采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别评价治疗后护理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其持续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程度较轻(P<0.05),产生副作用的例数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能够有效地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减轻痛苦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卫生宣教,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2组生活质量(QOL)及放射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QOL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皮肤损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患者QOL,能减轻放射治疗反应,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放疗。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8,(2):147-150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对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效果,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鼻咽癌放疗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通过测量门齿距离观察评估张口困难程度,均于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1年内每3个月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但放疗期间及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张口困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于放疗后6、9、12个月时,张口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坚持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发生率,并减轻张口困难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鼻咽癌调强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提高放疗期间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按照人院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给予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对照组不给予相关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放疗中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组40例患者出现急性皮肤反应(0~2级)38例,消化道反应5例,骨髓抑制(3级)4例,口腔黏膜急性反应2例;对照组40例患者出现急性皮肤反应(0~3级)40例,消化道反应11例,骨髓抑制(3级)8例,口腔黏膜急性反应6例。干预组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实施相关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头颈部放疗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头颈部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放疗第2周开始应用环磷腺苷葡胺9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至放疗结束,对照组不采用药物,放疗中及放疗后观察患者进食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头颈部放疗口腔黏膜反应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孙智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124-1125
目的:探讨皮肤防护剂对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0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放疗期间使用皮肤保护剂。对照组30例,按常规皮肤护理。比较两组皮肤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肤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保护剂能降低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中药防治急性放射性口咽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中药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观察中药治疗放射性口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2例常规放疗的鼻咽癌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放疗 中药)51例和对照组(放疗 朵贝液)51例进行临床对照试验,观察两组患者口咽放射反应症状及口咽黏膜反应状况。结果 实验组(放疗十中药)患者的口咽放射症状及口咽黏膜反应状况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有效率为19%,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药治疗急性放射性口咽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