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对外伤后手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功能的恢复,手的美观越来越引起患者的注意,长手指(除拇指以外的手指)的再造目前尚无一种外形及功能均满意的方法[1]。自1989年以来对 44例长手指缺损的患者再造68指全部成功,手功能及外观均得到改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男32例,女12例,年龄12~35岁,平均23.4岁。均为二期平诊病人,再造手指68指,其中食指20指,中指27指,环指20指,小指1指。单个食指9例.中指8例,环指4例,小指1例;再造拇食指1例,拇环指2例,食中指5例,中…  相似文献   

2.
足趾组织再造拇手指及其功能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趾再造拇手指缺损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1/2007-03期间与足趾再造拇手指缺损有关的文章,检索词为“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reconstruction,transplantation,finger”,以及“toe-to-hand transfer,”组合检索,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01/2006-03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跖趾关节,重建,手指,移植,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足趾再造拇手指缺损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的研究相关;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30篇相关文献,排除277篇内容陈旧或重复的文献,53篇符合纳入标准,有33篇检索到全文,选用其中的30篇作为本文参考文献:14篇涉及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8篇涉及手指缺损的再造;6篇涉及拇手指同时缺损的再造。资料综合:①拇指缺损的再造:Ⅰ度、Ⅱ度缺损,残端无萎缩,宜选拇趾末节移植;Ⅲ度缺损和Ⅱ度缺损残端萎缩者,选用第2趾移植;Ⅳ度缺损常规选用带跖趾关节的第2足趾移植;Ⅴ度、Ⅵ度缺损,采用带菱形足背皮瓣及跖趾关节的对侧第二趾移植重建虎口再造拇指。②单纯手指缺损的再造:选用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时,应根据缺损指别、部位,再造后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及外形需要选择再造。③拇、手指同时缺损的再造:手术设计应以重建功能为原则,并根据伤情及患者意愿切取供足趾数的限度及功能影响。④同时还介绍了趾及第二趾甲皮瓣的应用与选择、带足背皮瓣的足趾移植拇和手指再造的适应证、急症或亚急症拇、手指再造与修复、拇、手指部分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方法。结论:在合理掌握手术指征的条件下,在熟练的手术技术支持下,运用足趾组织再造拇手指,能保证拆的合理,补的必要,可以保证人们对手指的美观和功能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应用离断指骨急诊手指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15指手指毁损性离断者,急诊采用离断的指骨再造手指。结果:再造的手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诊1~4年,再造手指血运丰富,外形满意。患手恢复了捏夹、抓握等基本功能。结论:急诊应用离断的指骨再造手指对恢复手的功能有益。  相似文献   

4.
血管危象是再造手指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积极的手术探查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办法。探查术后再造手指的成活与否,除了与血管吻合技术、血管的条件等有关外,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笔者回顾南昌曙光手足外科医院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游离足趾移位再造手指其中17例发生血管危象行手术探查病人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张莉花 《家庭护士》2006,(10Z):31-32
手指尤其是拇指的缺失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学习和娱乐,因此再造手指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最初由单纯粗放型的拇指再造发展到现在施行的精细修饰性再造与修复,使再造的手指外形更加美观。我院采用新术式再造手指成功率达97%。再造指的屈伸、对掌、握捏功能基本正常。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趾尖移植再造指尖术后血循环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指末节近侧甲襞以远称为指尖。指尖再造是手指再造的一种新术式。过去对指尖的修复不太重视,但随着人们生活质景的提高,美容意识的增强,指尖操作的工种逐渐增多,手指再造技术亦日趋成熟。但指尖再造术后血循环状态有何特点,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2002年3月~2005年3月,本研究对趾尖移植再造指尖术后血循环情况进行观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春霞  张龙秋 《现代护理》2004,10(2):113-113
利用自体足趾再造缺失的手指已有9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再造手指的要求不仅仅是功能上,也要求美观,尽量接近正常手指,以往治疗手指近节中段以近缺失和脱套伤,常规方法是拇甲瓣和足趾移植,带蒂皮管包裹,前者无法恢复其长度,后者虽可保留其长度,但功能和外观均不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在1996年7月~1998年9月,以猴子做实验,设计修复全长手指脱套伤和再造缺失全长指的术式各两种,本实验尝试将成熟的再造拇指和手指中远节的方法与再造手指节段的方法结合,一次合成再造全长手指。  相似文献   

8.
对25例再造手指术后的9例发生血管危象的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认为要密切观察再造手指术后的皮温、皮色、毛细血管反应、指腹张力,尽早发现血管危象,查找原因,做到早预防、早处理。9例发生血管危象患者经处理,血液循环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176-2178
目的探讨数字医学技术在手指缺损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64例手指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手指缺损再造中采用数字医学技术,比较两组修复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指再造后优良率为81.3%,显著高于对照组(优良率为62.5%)(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指缺损再造患者中采用数字医学技术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手的毁损伤 ,即前臂下至或腕部以下软组织、骨骼、血管神经碾压不成形 ,血管床破坏 ,无修复再植条件 ,外科医生采用截肢 ,以致手功能丧失 ,少数患者可配置假肢。作者采用废弃手指异位再植于腕部或取双足第2趾游离移植于腕部再造手3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例 ,男28~31岁 ,均为机床碾压伤。腕部以下毁损 ,无修复条件 ,其中1例剩余2个手指完整 ,行急诊异位再植。其余2例为腕部以下毁损 ,无成形手指 ,予腕部截肢后II期行双足第2足趾游离再植再造手。1.2手术方法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合硬膜…  相似文献   

11.
1982年6月~1999年4月 ,本科为手指不同程度缺失患者采用甲瓣包裹冷冻异体手指复合组织移植进行手指再造手术共271例 ,其中干冻异体骨4例。术后随访 ,再造指外形逼真自然 ,功能改善 ,感觉部分恢复。但也发现部分异体骨出现排异反应 ,骨吸收 ,关节变性狭窄。因此 ,对异体骨进行早期观察 ,明确异体骨血供情况是极有临床价值的。近期我们对异体骨再造术后患者采用99m Tc MDP进行骨显像了解异体骨移植术后血流分布和骨生长情况 ,效果明显 ,图像清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患者 ,女 ,19岁。半年前工作时不慎右手被机…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74年开展显微外科手术以来,已进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手指术43例。除早期(1974年)有1例再造手指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此种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前充分的准备,良好的血管条件,熟练准确的血管吻合技术,而术后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再造手指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功能重建不仅决定于园满的手术,术后功能锻炼至关重要。现将这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18例,男性11例,女7例,年龄18~24岁,其中8例为急症手术,其余为择期手术。术后第1周再造拇指制动,可对伤肢其余各指用健侧手指协助做轻柔被动伸屈运动。术后第2周,患肢各健指可做主动伸屈活动,以再造拇指进行按摩、揉捏,注意动作要轻,每次5min,3次/d。术后第3周,除按摩外,可进行主被动活动。具体方法是:自指端向近侧按摩、揉捏,把手泡在温水中被动活动,未予固定的各关节,达到最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足趾移植再造手指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98例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患者,选择其中通讯地址详细的52例患者为干预组,另外4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功能锻炼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随访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再造手指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干预组再造手指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再造手指的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干预,针对患者每个阶段的康复内容进行指导,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对促进再造手指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5年以来我院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68例,其中游离拇甲瓣再造拇指30例,游离足二趾再造拇指30例,游离足二趾再造食中指8例,成活率100%.再造手指的成功,除了精湛的手术技巧外,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后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拇、手指外伤性缺如 ,临床常规应用第二足趾移植 ,再造缺如的拇手指 ,但因足趾的生理特点 (末端粗大 ,中间较细 )、神经恢复、血运供应和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的影响 ,常有再造手指不如人意的情况 ,如再造手指外形欠佳、手指萎缩、功能障碍、感觉过敏等。我们自 1998年来 ,采用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至今我院收治的50例(60指)Ⅲ~Ⅵ度手指缺损的患者,对其缺损手指采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术,术后联合应用骨、肌腱、局部皮瓣等显微外科术进行外形整形。结果 50例(60指)移植手术均成功,术后再造指的外形也得到了一定的修复,再造指的关节活动和指腹感觉无影响,无感染并发症,功能、外形改善均满意。结论足趾再造手指术后,会出现指腹膨大,指体驼颈等畸形,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整形重塑,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游离足趾移植联合皮瓣移植再造的术后护理。方法对8例手指缺损并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足趾移植联合皮瓣移植进行手指再造,行积极有效术前、术后心理疏导,解释手术风险和手术难度,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治疗。术后做好常规护理,严密观察再造指及皮瓣血液循环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动脉、静脉血管危象,警惕足部及皮瓣供区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结果 8例患者术后再造指及皮瓣均成活;2例出现动脉危象,及时干预后危象均得到解除。所有再造指及皮瓣均成活,术后再造指及皮瓣外观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全面严密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是确保术后再造手指顺利成活的关键,早期康复利于再造指获得良好功能。  相似文献   

19.
手指尤其是拇指的缺失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劳动、生活、学习和娱乐,因此再造手指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1].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最初由单纯粗放型的拇指再造发展到现在施行的精细修饰性再造与修复,使再造的手指外形更加美观.我院采用新术式再造手指成功率达97%.再造指的屈伸、对掌、握捏功能基本正常.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秋红  陈锐 《现代护理》2005,11(23):2019-2020
目的探讨小剂量冬眠舍剂在手指再造术后减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对167例手指再造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按时间分组,2003年组未使用冬眠合剂,2004年组根据病人术前睡眠质量和术中情况预防性使用冬眠合剂。结果2004年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冬眠合剂的镇静、止痛作用可消除患者手术后的紧张、恐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可降低手指再造手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