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心理行为保健运作模式。方法:对于正常婴幼儿的神经行为发育制定模式,进行个性化的阶段性教育方案,促进协调发展。建立高危儿发育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体系,发挥出妇幼保健三级网对高危儿盼分级管理职能,对于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的早期诊断起到促进作用,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加强培训,建立儿童心理卫生评估体系,提高儿童心理行为保健知识,对于学前儿童的发育和行为问题进行早期的发现。结果:对高危儿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进行开展发育水平测查,对儿童进行心理发育评估,发挥出了儿童心理行为保健的智力开发、发育落后干预、个性培养、运动功能训练的作用。结论:对儿童心理行为建立出完善的保健模式,可以大大的提高儿童保健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心理行为保健运作模式,发挥其促进儿童脑潜能开发,提高儿童生命质量的重要作用。方法:①通过对正常婴幼儿的神经行为发育引入“评估—指导—发展—再评估”模式,制定个体化的阶段性教育方案,促进五大能区协调发展;②通过建立高危儿发育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体系,发挥妇幼保健三级网对高危儿的分级管理职能,有效达到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异常的超早期诊断,提高重症新生儿抢救成功后的生存质量。③通过加强培训,普及提高儿童心理行为保健知识和建立集体儿童心理卫生评估体系,早期发现学前儿童的发育障碍和行为问题。结果6年来开展发育水平测查31031人次;对高危儿进行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12.7万人次;对6000余在园集体儿童进行了心理发育评估。较好的发挥了儿童心理行为保健的智力开发、运动功能训练、行为矫治、个性培养、发育落后干预的作用。结论建立完善的儿童心理行为保健模式,是儿童保健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智能的影响。【方法】高危儿干预组46例,均为2005~2006年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重点护理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se unit,NICU)住院新生儿;高危儿对照组230例,为2005年以前本院NICU住院新生儿,同期在本院儿保门诊常规体检的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早期神经心理发育监测。【结果】高危干预组与高危对照组比较:1岁时高危干预组的语言和个人社交2个能区和平均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高于高危对照组(P<0.05);而大运动、适应行为和精细动作DQ两组差异无显著性。高危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运动、个人社交和平均DQ两组差异无显著性;高危干预组精细动作和适应行为DQ比正常对照组儿童低(P<0.05);高危干预组的语言DQ比正常对照组儿童高(P<0.01)。高危对照组5个能区和平均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能促进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4.
高危儿脑损伤所致发育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原发病、严重程度、月龄有密切关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表现出来的。早期识别其特征性的表现,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是实现高危儿伤而不残,提高其生存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发育障碍儿童,除了传统的干预和康复治疗,音乐疗法和经颅磁刺激显示出明显的疗效和广阔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升,高危儿存活率明显提高。早期识别高危儿并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预后,所以选择信度和效度良好的评估方法非常重要。目前国内常用的高危儿早期神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IMP)、Hammersmith婴儿神经检查(HINE)、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0~1岁20项神经运动检查、Vojta姿势反射检查、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在国外婴儿运动发育量表(IMP)、Harris婴儿神经运动测试(HINT)应用亦较多。本文将对这几种神经学评估方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高危儿作为观察目标,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54,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54,给予早期干预),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神经行为发育情况进行评比。结果:观察组半岁、1岁、2岁的社交能力、精细运动、适应行为、大运动、语言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2岁时的发育与正常儿童水平无差异,但参照组发育商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脑损伤快速恢复,提高运动功能,促进神经行为发育,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及干预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建立儿保更新模式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将同期出生的46名正常新生儿和46名高危儿随机分为新模式组和对照组,新模式组的正常儿和高危儿除常规模式儿保外,定期进行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及干预。对照组只做常规模式儿保。各组均在3、6月和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的测评。 【结果】 1)3月、6月和1岁时,高危新模式组5个能区的DQ逐步提高,到1岁时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已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2)生后3月时,正常新模式组的DQ 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6月和1岁,正常新模式组5个能区的DQ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将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及干预纳入常规儿保中的更新模式,可以促进婴幼儿智能发育,利于儿童早期发展。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早期发育是儿童生命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早产儿和高危儿是发生神经发育障碍的高危群体,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对改善婴幼儿神经发育结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常用的婴幼儿神经发育评估诊断量表进行综述,包括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发育量表、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中国儿童发育量表的发展史、应用现状及优缺点等,为儿科医生的临床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技术的提高,高危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存活者部分却在不同年龄段逐渐出现发育障碍问题,严重影响高危儿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2〕。目前大部分市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都已开展了高危儿的监测与早期干预,但在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大部分还未开展高危儿的规范管理和早期干预。由于地域的限制和家长对高危  相似文献   

10.
高危儿监测     
每一位准妈妈都希望自己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但是在胎儿的整个发育过程中以至出生到新生儿时期都会受到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脑损伤占高危儿的8~9%。高危儿保健的主要措施就是高危儿监测,通过监测早期发现脑损伤,早期康复治疗是减少高危儿残障的关键。1、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高危儿出生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促进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早期干预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干预方法对高危儿进行干预,另设高危儿对照组和正常儿对照组;1岁时对3组小儿用儿一心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并对其结果加以比较。结果高危儿干预组与高危儿对照组比较,除了大动作、语言发育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平均发育商高危儿干预组优于高危儿对照组,正常儿对照组与高危儿对照组比较亦显示相同结果。但高危几千预组与正常儿对照组比较,五个能区发育商和平均发育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设计的早期干预方法可促进高危儿童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危儿得以存活,通过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可以早期预测高危儿神经发育情况,以便早期进行干预或康复治疗。GMs是一种自发性运动模式,通过婴儿早产阶段、扭动运动、不安运动,能够有效地评估年幼儿神经系统的功能。正常GMs是复杂、多变、流畅的。当出现单调性GMs、痉挛一同步性GMs、混乱性GMs、异常性不安运动、不安运动缺乏,则为异常质量。近年来,国内多家机构将其与多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效度的比较,就GMs质量评估对高危儿的效度进行探索,GMs是一种敏感性、特异性很高的评估方法,尤其对半岁以内的婴儿的神经运动行为方面,可以超早期的预测高危儿的神经发育结局,特别是脑瘫儿。GMs作为新型神经运动评估工具,操作简便,经济投入少,适于在我国的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60例围产期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80例)和对照组(280例),并设正常儿组(100例),仅对高危儿干预组实施干预,定期体检、神经运动检查及智能发育测试。结果: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干预组无1例出现脑损伤后遗症,而对照组有15例出现脑损伤后遗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因素,旨在提高ELBWI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在广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治疗并治愈出院的88例ELBWI的临床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是否为神经行为发育障碍,将患儿分为神经行为发育障碍组(n=15)及神经行为发育正常组(n=73)。对ELBWI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ELBWI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1)2组ELBWI母亲产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包括母亲年龄35岁、分娩前未使用激素、接受辅助生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以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所占比例,共计8项因素。(2)2组ELBWI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包括胎龄构成比、小于胎龄(SGA)儿所占比例、Ⅲ~Ⅳ度脑室内出血(IVH)所占比例等18项因素。(3)结合临床经验以及对ELBWI神经行为发育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母亲及新生儿因素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行为发育障碍组母亲宫内感染所占比例高于神经行为发育正常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行为发育障碍组ELBWI的胎龄构成比小于神经行为发育正常组,并且SGA儿、Ⅲ~Ⅳ度IVH所占比例均高于神经行为发育正常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ELBWI神经行为发育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宫内感染(OR=43.644,95%CI:2.545~748.368,P=0.009)及Ⅲ~Ⅳ度IVH(OR=55.837,95%CI:3.422~910.988,P=0.005)是ELBWI神经行为发育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胎龄(OR=0.067,95%CI:0.006~0.821,P=0.035)是ELBWI神经行为发育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ELBWI神经行为发育障碍与早产、宫内感染及合并Ⅲ~Ⅳ度IVH有关,需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早产、控制宫内感染和减少严重IVH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唐琪  苏维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74-4775
目的:探讨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智能的影响,为临床高危儿干预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1~2012年高危儿80例(高危儿干预组)和2011年之前重点护理病房高危儿300例(高危儿对照组),同期选择进行常规检查的正常儿童160例(正常对照组)。高危儿干预组儿童进行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高危儿对照组儿童不进行干预。结果:高危儿干预组儿童智能发育水平优于高危儿对照组(P<0.05)。高危儿干预组儿童与正常对照组儿童智能发育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能使高危儿智能正常发育,降低后遗症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干预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实施,另设对照组,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测出两组高危儿的行为发育商(DQ)并作比较,同时还与正常新生儿相比较。结果:实验组各行为能区的DQ均大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新生儿的实验组相比仅在适应性和语言上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各行为能区的DQ与正常新生儿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早期干预能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帮助他们尽早地康复,赶上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危儿得以存活,通过全身运动(G M s)质量评估可以早期预测高危儿神经发育情况,以便早期进行干预或康复治疗。G M s是一种自发性运动模式,通过婴儿早产阶段、扭动运动、不安运动,能够有效地评估年幼儿神经系统的功能。正常G M s是复杂、多变、流畅的。当出现单调性G M s、痉挛-同步性G M s、混乱性G M s、异常性不安运动、不安运动缺乏,则为异常质量。近年来,国内多家机构将其与多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效度的比较,就G M s质量评估对高危儿的效度进行探索,G M s是一种敏感性、特异性很高的评估方法,尤其对半岁以内的婴儿的神经运动行为方面,可以超早期的预测高危儿的神经发育结局,特别是脑瘫儿。G M s作为新型神经运动评估工具,操作简便,经济投入少,适于在我国的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以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方法 以西安市莲湖区和碑林区1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项目点,调查项目点内2011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出生的所有常住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共303人。根据知情同意将144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44/303)设为研究组、随机选取52名同期出生、同社区居住的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瘫、运动发育落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生率,对比两组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结果 研究组144例GESLL测评(GESLL)异常54例,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阳性10例,脑瘫(痉挛型)2例,运动发育落后11例。对照组52例GESLL测评异常3例,1例诊断为运动发育落后,无脑瘫及孤独症谱系障碍病例。两组GESELL各能区分值比较:研究组各能区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有高风险出现神经心理行为发育障碍,加强发育早期的监测对预防神经心理行为发育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影  李玉琴  岳凌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43-1344
目的:分析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在儿保临床工作中的实用。方法:采用DDST对儿童保健门诊2003年1月以来受检的116例高危儿,对其应人能、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运动能4个能区逐项测试。对照组为同期受检的正常儿200例。结果:116例高危儿中DDST异常为9例,占7.8%;对照组DDST异常为2例,占1.0%,引起DDST异常的高危因素中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所占比例最大。结论:DDST筛查能早期发现智力发育障碍儿童,以便早期干预,对基层儿保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心理早期发育的作用.方法 将74例高危儿分为两组,干预组41例,未干预组33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7例.干预组实施婴儿抚触、婴儿体操、运动训练及视听觉刺激综合干预训练.三组分别于出生后3个月、6个月采用0~6岁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个月后,未干预组的DQ、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行为、语言、个人社交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6个月后,未干预组DQ、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行为、语言、个人社交显著低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DQ、大运动、语言、社交行为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