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弓形虫与疟原虫均是顶复门(Phylum Apicomplexa),孢子纲(Class Sporozoea), 真球虫目(Order Eucoccidiida)的细胞内寄生原虫,入侵宿主细胞后均寄生于纳虫泡内进行发育增殖。细胞内寄生原虫的入侵均需要宿主细胞的细胞骨架发生重组,RhoGTP酶是哺乳动物细胞(有核细胞及红细胞)调节细胞骨架重组的重要酶类。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宿主细胞的RhoA及Rac1GTP酶在弓形虫速殖子侵染后被纳入了纳虫泡膜(Parasitophorous Vacuole Membrane,PVM)上并高丰度聚集,然而在疟原虫裂殖子侵染的红细胞内却没有发现这两种GTP酶在纳虫泡膜上聚集的现象。宿主细胞RhoA及Rac1GTP酶在弓形虫及疟原虫感染宿主细胞后的不同分布,显示这两种原虫感染引起宿主细胞骨架重组的途径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恶性疟原虫Pf332分子的DBL、TM和WR3个功能区蛋白质在虫体内的表达和分布以及与肌动蛋白的结合情况,探讨其在感染红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及功能,为进一步研究疟原虫侵人机制及筛选红内期疫苗候选抗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构建融有GFP基因的恶性疟原虫Pf332分子的Pf332DBL-GFP、Pf332TM-GFP和Pf332WR-GFP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到3D7虫株恶性疟原虫,通过活体荧光实时观察DBL、TM和WR蛋白质表达及其在染虫红细胞内的分布,运用间接免疫荧光共定位方法观察蛋白质DBI-TM和WR与肌动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转染试验表明,重组DBL-GFP、TM-GFP和WR-GFP基因能在虫体中正常表达蛋白质,该蛋白均分布在染虫红细胞的纳虫泡内,但未能转运到红细胞的胞浆内。间接免疫荧光共定位表明恶性疟原虫Pf332分子的DBL、TM和WR等3个功能区蛋白质均未与肌动蛋白(β-actin)结合。结论Pf332分子的DBL、TM和WR等3个功能区蛋白在单独表达后自身均不能发生跨膜反应,即不能通过虫体的纳虫泡膜。由此推测,Pf332分子在虫体内合成后很可能通过多个功能基团协同作用转运到红细胞膜部位。  相似文献   

3.
受恶性疟原虫感染的宿主红细胞会进行细胞重建,其中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受染红细胞表面出现很多疣状突起(knob)。恶性疟红细胞膜相关蛋白1(PfEMP1)是疟原虫产生的毒性蛋白;这种蛋白通过受染红细胞表面的疣状突起被锚定在红细胞表面,介导红细胞与宿主内皮细胞受体结合,从而使恶性疟原虫能够逃避宿主的清除,并因阻塞作用致宿主脏器功能受损。PfEMP1由疟原虫基因组编码产生,通过其自身的一些特殊结构域将PfEMP1输送至包绕恶性疟原虫的纳虫空泡。由于红细胞没有亚细胞器,因此疟原虫必须建立自己的蛋白运输通路方可将虫体蛋白运至宿主细胞表面。受染红细胞胞质出现的茂氏裂褶是一种分泌细胞器,它将毒性蛋白由纳虫空泡运至红细胞膜表面。  相似文献   

4.
在胞内寄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仅感染无蛋白和脂类生物合成活性的红细胞,弓形虫能侵入各种具有蛋白和脂类合成功能的有核细胞。它们都寄生于宿主细胞质中的纳虫空泡(PV)内,虫体与宿主细胞的胞质间形成一膜性界面,并通过纳虫空泡膜(PVM)进行物质代谢如营养摄入等。本文作者研究了宿主细胞膜的通透性对胞内寄生虫代谢、生存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红内期疟原虫需要D-葡萄糖作为能源,恶性疟原虫能在缺乏磷酸甘油激酶的红细胞(rbc)中繁殖生长,表明疟原虫的能量来源并不依赖宿主细胞的糖酵解,而在宿主rbc内本身能调节D-葡萄糖的代谢。rbc周围的D-葡萄糖必需穿过以下三层膜才能到达疟原虫内:宿主的rbc浆膜、带虫泡膜(PVM)以及原虫本身的浆膜,这三层膜的运输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抗氧化剂维生素E(Vit E)在体外能促进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在培养基中加入VitE可促使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中生长,Vit E缺乏的小鼠可阻止间日疟的感染。本文旨在体外观察Vit E对恶性疟原虫的生长抑制作用。 作者应用氚标记次黄嘌呤掺入法来评估Vit E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三个标准株3D_7、D_(10)和WIMEF的直接影响。用山梨醇使90%以上的疟原虫同步发育到环状体后加入不同浓度的Vit E或不同步自然发育中加入Vit  相似文献   

7.
Roth等报道了鸭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中有谷氨酸脱氢酶,而且感染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的α-酮戊二酸含量要比未感染的约高4倍。红细胞中CO_2固定的其他途径也可能是α-酮戊二酸量增加。倘若能肯定由~(14)C标记的谷氨酸形成的~(14)C α-酮戊二酸代谢到~(14)CO_2,则表示有α-酮戊二酸脱氢酶存在于恶性疟原虫中,它至少是柠檬酸循环的一个功能性步骤。Homewood和Neame报道鸭疟原虫、伯氏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可固定CO_2,但是还未确证究竟CO_2是由虫本身固定的还是由宿主细胞固定。如能确定寄生于人体的恶性疟原虫能否固定相当量的CO_2则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主要采用[1-~(14)C]谷  相似文献   

8.
环亮氨酸(80mg/kg)灌喂感染伯氏疟原虫小鼠5d,完全制止原虫生长。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P.f)与环亮氨酸(1.5×10~(-2)M)接触3d,红内期原虫失去侵入新红细胞的能力,变异虫达90%。恶性疟原虫在体外与环亮氨酸培养30h,[~3H]次黄嘌呤掺入感染红细胞的量被抑制52~58%,掺入核酸中的量较对照减少79%;[~(14)C]甲硫氨酸的掺入被抑制30%,而其生成精脒的量被抑制50%。  相似文献   

9.
恶性疟原虫酸碱重复抗原(ABRA)是抗红内期疟原虫的潜在疫苗候选分子,位于裂殖子表面和感染红细胞的纳虫空泡内。ABRA包括4个片段,即N端[ABRA(N),aa24-369],代表TNDEED重复序列;中间部分[ABRA(M),aa 370-507],无重复序列;N端+中间部分[ABRA(P),aa 24-507],代表  相似文献   

10.
恶性疟原虫入侵红细胞是由裂殖子上的配体与红细胞上的受体相互作用所介导的,不同的恶性疟原虫虫株或克隆共有两种入侵红细胞的选择性途径。在红细胞表面至少有三种恶性疟原虫入侵的受体,血型糖蛋白A和B(gpA、gpB),以及一种尚未鉴定的胰肽酶敏感的分子“X”。与gpA作用的恶性疟原虫配体是红细胞结合抗原175(EBA-175)。  相似文献   

11.
在探索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体外培养中,国内外曾用延长培养时间而不添加新鲜红细胞的方法,抑制无性体的快速增殖,诱使无性体转向配子体发育。我们试用经RPMI-1640培养基体外连续培养1周以上的衰老红细胞培养红细胞内期恶性疟原虫,诱导配子体的体外生成。一、材料和方法 (一)虫株、培养液同文献[1]。诱导配子体生成所用的衰老红细胞,系先经RPMI-1640培养基按常规培养红内期恶性疟原虫的方法连续培养1~3周。 (二)培养方法同文献[1]。添加衰老红细胞诱导  相似文献   

12.
恶性疟原虫钙ATP蛋白6(Plasmodium falciparumcalcium ATPase 6,PfATP6)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用靶点之一,PfATP6是一类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lcium ATPase,SERCA),它通过消耗ATP来调节疟原虫胞浆内钙离子浓度,保持钙浓度的内稳状态。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通过抑制PfATP6,从而引发疟原虫胞浆内钙离子浓度上升,起到杀疟作用;疟原虫也通过PfATP6基因突变出现耐药现象。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通过对肿瘤细胞的SERCA抑制,引发肿瘤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激活凋亡程序,导致肿瘤细胞死亡;还能通过抑制SERCA治疗刚地弓形虫、巴贝斯虫和耶氏肺孢子菌感染,使PfATP6/SERCA基因研究更为重要,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述了恶性疟原虫感染中阳离子代谢的研究。 1.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的钙离子代谢原虫生长环境游离钙和总钙浓度均很低。Wasserman观察到在培养中加入EGTA(钙离子铬合剂)不可逆地抑制了疟原虫早期生长,轻度延缓其晚期发育,裂体增殖不受影响,但以后的入侵受损,这些可被6小时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弓形虫感染小鼠细胞后,分泌的毒力蛋白——棒状体蛋白18(ROP18)能与免疫相关GTP酶(IRG)结合并使其发生磷酸化,致使IRG不能结合至纳虫泡膜上,纳虫泡不发生破裂,弓形虫得以在纳虫泡中生长增殖。此为弓形虫在小鼠细胞内实现免疫逃避的机制,但是弓形虫感染人细胞后的免疫逃避机制尚未明了。据报道,人细胞中泛素标记的纳虫泡能与内溶酶体系统融合,最终导致弓形虫因酸化而死亡。为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弓形虫抑制宿主免疫功能,尤其是γ干扰素依赖的细胞免疫,以及弓形虫通过阻断泛素标记纳虫泡膜进而成功实现免疫逃避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分泌蛋白1(exported protem l,exp-1)又称环子孢子相关抗原[1].QF116抗原[2]或抗原5.1[3],是23 kDa的恶性疟原虫红内期抗原.在肝期的晚期也有表达[4].exp-1由疟原虫表面分泌.定位到纳虫空泡和感染的红细胞内的膜结构上[5]本文克隆、测定、分析了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l/HN)exp-l基因序列,并对FCCl/HN与国外的3D7[5]、Kl6、FC27[1]、FCR3(GenBank Accession No.AF061080)株exp-l基因编码的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相似文献   

16.
p126是恶性疟原虫于红内期后期合成并贮存于纳虫泡内的一种蛋白抗原。在成熟裂殖体释放裂殖子的过程中,该抗原被加工为50和73kDa两个片段;后者由47和18kDa两个肽链经二硫键连接组成。47kDa末端有6组重复出现的8个氨基酸(Nt47)。对  相似文献   

17.
恶性疟原虫(冈比亚株)红细胞内裂殖子可从培养的感染裂殖体的人体红细胞经CF11纤维素柱分离出来。将此制剂保存于液氮中,然后用福氏完全佐剂(FCA)乳化,对夜猴进行免疫。免疫的猴能抵抗恶性疟原虫的西非株(Lagos)和东非株(乌干达Palo-Alto)的连续攻击。所诱发的免疫力是特异的,因为接种福氏完全佐剂处理的诺氏疟原虫裂殖子疫苗不改变夜猴感染恶性疟原虫的过程。3只夜猴用佛氏完全佐剂处理的恶性疟原虫裂殖子(冈比亚株)免疫接种3次。在注射部位形成坚硬的小结,但无溃疡形成。疫苗接种没有产生可检出的原虫血症,或引起红细胞数的明显改变。用一供体猴感染的恶性疟原虫西非株进行攻击。原虫出现前期从对  相似文献   

18.
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日疟原虫裂殖子钻入红细胞后,早期环状体呈哑铃形,其纳虫空泡内膜状物质通过红细胞中狭窄通道排出。滋养体形状不规则,或呈卵圆形,由单层表膜包绕,细胞质内具有无嵴线粒体,纳虫空泡中有电子致密颗粒。配子体形状规则,几乎充满被寄生的红细胞,由两层表膜包绕,细胞质内具有有嵴线粒体。雌配子体细胞质内核糖体、嗜锇小体和线粒体都比雄配子体丰富。被寄生的红细胞的3个主要变化为出现小泡、细胞质裂隙和凹窝小泡复合物。后者沿红细胞表膜分布,可能是薛氏小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对经冰冻保存的红细胞内恶性疟原虫活力的估价。感染Camp株恶性疟原虫的夜猴血液经离心(800×g)浓集红细胞,按Meryman和Hornblower冰冻保存  相似文献   

20.
感染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粘附于静脉内皮(深部血管内裂体生殖)和毛细血管的阻塞(脑型疟疾),是由于感染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膜局部和全部的改变所致。深部血管内裂体生殖和脑型疟疾的机制,已根据对猕猴体内的P.coatneyi和夜猴体内的恶性疟原虫的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对猕猴感染诺氏疟原虫的流变学研究进行了推论。至今,在疟疾研究中,虽然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深部血管内裂体生殖,但在感染恶性疟原虫和P.coatneyi的红细胞膜上特有的结球突起是与明显的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