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萍  汪娟 《安徽医药》2012,16(11):1708-1710
目的通过分析30399例国家基本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为药物安全监管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安徽省ADR监测中心2011年1月-12月份收集的30399例国家基本药物病例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分析评价。结果30399例ADR报告中,男女之比为1.25: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1~50岁;共涉及260种药物,以抗微生物药为主;剂型分布以片剂为主,占33.6%;ADR累及的系统一器官以胃肠系统损害最多见,占39.5%;新的和严重的ADR占8.3%;ADR主要来自医疗机构报告,占59.1%,其次为经营企业,占39.5%。结论应加强国家基本药物重点监测,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6月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ADR报告1170例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1170例ADR报告中,男女之比为1.1∶1.0,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0~59岁;共涉及126种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滴注所致ADR居首位,其次为口服;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以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为主;110例严重ADR中,以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过敏性休克;ADR主要来自医师的报告,其次为药师,护士居第3位。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国家基本药物ADR,加强ADR监测和报告,以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药物。  相似文献   

3.
王伟  宋庆花 《齐鲁药事》2011,30(6):368-369
目的了解沂南县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Excel数据统计表和手工筛选方法,对2010年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居首位,用药剂型主要以注射剂为主。结论加强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马鞍山市2014年收集的3 061例基本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作回顾性分析,分别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报告类型、ADR累及系统 器官等项目统计并分析。结果:3 061例ADR报告中,性别比例基本相当;50~59岁、60~69岁、40~49岁3个年龄段ADR构成比居于前三位;引起ADR的药物以化学药物最多(63.38%);剂型分布以注射剂(53.15%)和片剂(33.00%)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引发ADR最多,共1 605例(52.44%);新的严重不良反应23例(0.75%); 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以消化系统最多见(31.88%)。结论:提示临床应用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重点监测及高发群体不良反应的监控,尽量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侯颖 《安徽医药》2011,15(8):1041-1043
目的 通过对2010年马鞍山市基本药物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的分析,为确保基本药物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马鞍山市2010年1~12月份收集的675例基本药物的ADR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及分析.结果 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是抗菌药物,老年人是不良反应的高发群体,注射剂、粉针所占比...  相似文献   

6.
侯颖 《中国药业》2014,(13):54-56
目的系统分析2012年马鞍山市基本药物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为确保基本药物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马鞍山市2012年1月至12月收集的1 045例基本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及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其次为中成药、心脑血管系统用药。老年人是不良反应的高发群体,注射剂所占比例最高。结论提示临床应用中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重点监测及高发群体不良反应的监控,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454例基本药物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454例基本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为确保基本药物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临邑县2009年1-12月份收集的454例基本药物病例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及分析评价。结果 注射剂所占比例最高,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是抗微生物药物。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重点监测,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马鞍山市2013年收集的30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作回顾性分析,分别按报告类型、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剂型、给药途径、ADR/ADE累及系统-器官等项目统计并分析。结果:3062例ADR/ADE报告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24例(0.78%);40~49岁、50~59岁、60~69岁3个年龄段ADR/ADE构成比居于前三位;性别比例基本相当;引起ADR/ADE的药物以抗感染药物最多(46.57%);剂型分布以注射剂(50.88%)和片剂(29.26%)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引发ADR/ADE最多,共1726例(56.37%);ADR/ADE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最多见(34.13%)。结论:提示临床应用中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重点监测及高发群体不良反应的监控,尽可能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2010年基本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锡亮  修佳 《中国药房》2011,(44):4190-4191
目的: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基本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郑州市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各级医疗单位、经营企业上报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特点和一般规律。结果:2010年ADR监测中心收集到完整报告共计10252份,其中国家基本药物所致ADR报告共计3021份(占29.47%);注射剂及静脉滴注最易引发ADR,各占62.31%、51.53%。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随着基本药物的推广使用,尤其应加强基本药物注射剂及静脉滴注给药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0.
姜攀 《儿科药学杂志》2012,18(11):32-34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致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对百色市ADR监测中心2011年406例儿童ADR报告中涉及国家基本药物所致的237例ADR报告,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报告类型、基本药物类别、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岁以下儿童ADR发生率最高,占44.73%;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80.89%;以抗微生物药引发ADR最多,占66.67%;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8.56%.结论:应重视基本药物致儿童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中的药物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情况及特点,为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安全警戒以及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ADR/ADE监测中心收到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2 198例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2 198例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00∶1.04(5 982/6 216),患者年龄主要集中于15~65岁;共涉及218个基本药物品种,以头孢菌素为主,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居首位,其次为口服;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损害为主;339例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中,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过敏性休克;原患疾病排序居前5位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和肺部感染。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国家基本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迫切需要研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分级和风险评价标准,以确保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抗微生物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上报的192份儿童抗微生物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2例儿童抗微生物药物ADR报告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例数最多(32.81%),其次为抗病毒药物(31.25%)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15.63%);ADR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给药(98.44%);涉及的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62.77%),其次是血液系统(7.79%)、消化系统(6.06%)和循环系统(6.06%)。结论:应加强儿童抗微生物药物ADR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279例抗感染药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分析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抗感染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临床各科室上报的279例抗感染药致ADR报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79例抗感染药致ADR中,静脉滴注导致的ADR最多(262例,占93.55%);以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例数最多(101例,占36.20%),其次为氟喹诺酮类(68例,占24.37%);ADR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139例,占49.82%),其次为消化系统(77例,占27.60%);上报科室以外科最多(121例,占43.37%)。结论: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是ADR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抗感染药的临床合理应用和ADR监测,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我院73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婕  程乐 《中国药师》2015,(12):2119-2122
摘 要 目的: 探讨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1日~2014年8月1日上报的因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由碳青霉烯类引起的不良反应共73例。发生不良反应的男女例数相当,80岁以上人群发生不良反应例数较多。用药第1天发生不良反应例数较多。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用药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对于肾功能减退、患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2018年我院监测与上报的ADR报告221例,对ADR类型、患者性别及年龄、涉及药物类别、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ADR的关联性分析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我院上报的ADR病例数逐年增长。221例ADR中,一般的ADR居多,共137例(占61.99%);男性患者(127例,占57.47%)多于女性患者(94例,占42.53%);>60~70岁年龄段发生ADR的患者居多;ADR涉及14类药物、76个品种;引发ADR病例数最多的药物为抗感染药,其次为诊断用药(造影剂);静脉给药是发生ADR最主要的途径,其次为口服给药;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严重的ADR有29例,其中11例(占37.93%)由抗感染药引起;67例新的ADR中,24例由抗感染药导致;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大部分患者的ADR好转。结论:ADR的发生与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多种因素有关,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监测,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抗感染药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探讨引起ADR发生的因素.方法:对2008~2009年我院上报的442例抗感染药致ADR病例报告按性别、年龄、药物类别、给药途径、ADR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65种,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主要ADR类型为...  相似文献   

17.
6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某院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14年上报的66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儿童患者ADR发生率高;665例ADR共涉及药物20类194种,其中抗感染药35种,共引发ADR 185例(占27.82%);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共550例;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方面,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用药局部损害等发生率高。结论:ADR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应从医护人员、患者、政府等层面增强ADR上报意识、加强ADR监测与评价,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管玫  吴锐  金朝辉  王芳芳  唐尧 《中国药房》2006,17(7):526-528
目的:了解减肥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80年~200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62种医药期刊报道的减肥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462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由拟5-羟色胺食欲抑制药引发的ADR较多,占总例数的36.36%;ADR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尤以心血管系统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53.68%;预后的死亡率,占总例数的18.61%。结论:减肥药物致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减肥药物的用药指导及监测,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