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9):1546-1547,1533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联合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及对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患儿术后是否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分为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及视觉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辐辏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72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术后行辐辏训练,另一组术后未行任何训练,观察手术后半年2组患者双眼视功能及眼位的变化.结果 与非训练组相比,训练组的近立体视及远立体视均有明显恢复,差异显著(P<0.05);训练组双眼眼位正位率明显增加,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非正位眼以欠矫为主.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经辐辏训练能促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而且能减少眼位的回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在不同年龄段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按年龄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为4~1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14~17岁,比较2组患者手术治疗的双眼视功能恢复和立体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立体视功能恢复和双眼视功能恢复与手术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立体视功能和双眼视功能恢复率较高,2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很重要,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和立体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及不同手术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间歇性外斜视病人按照斜视类型分为基本型(29例)、集合不足型(80例)、分开过强型(11例),对3种类型病人术后正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进行比较.集合不足型80例病人根据手术方式是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还是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分为A、B两组,比较两组术后正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及残余性外斜视、连续性内斜视发生率.结果 3种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集合不足型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与其他两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3.86~6.47,P<0.05),而基本型和分开过强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术后正位率、术后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残余性外斜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75~6.70,P<0.05),而连续性内斜视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差,手术应主要缩短内直肌以加强集合能力,一般选择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以达到术后较高的正位率和恢复一定双眼视功能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比较两组矫正效果,手术前后斜视度、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功能恢复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正矫率高于对照组,欠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视近度、视远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可提高正矫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恢复率,降低欠矫率、斜视度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联合同视机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患者按视觉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51)。2组均采用同视机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行双眼视觉训练,对照组术后未行双眼视觉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立体视锐度(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的比例,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比例及治疗后1 d和6个月斜视度回退量≥10△比例。结果 2组治疗前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和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和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1 d和6个月斜视度≥10△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采用视觉训练联合同视机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双眼视功能的重新建立,改善斜视度,同时降低眼位回退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用同视机进行辐辏融合功能训练对斜视角≤25°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辐辏融合功能训练,随访2年观察两组的斜视度变化、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斜视角(平均)初诊18.96°,复诊10.97°, P<0.05,治疗组融合功能恢复率达63%,高于对照组的40%(P<0.05);治疗组训练前后融合范围恢复比较,训练后融合范围明显提高;同视机治疗组立体视恢复率达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同视机对斜视角≤25°的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提高融合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的重建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95例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95例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在氯胺酮全身麻醉下进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同一眼的内直肌缩短术,并进行了6-30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85例患者眼位正位,占手术总数的89.47%,术前47例无双眼单视功能的患者有28例恢复了双眼单视功能,占术前无双眼单视功能的59.57%。结论手术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成功的因素及术后双眼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106例资料完整的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6周至1年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后正位率1周84.91%,6周76.42%,1年75.47%。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为年龄愈小双眼视功能恢复愈高(P<0.005)。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对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至关重要(P<0.005)。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愈早愈好,年龄愈小,双眼视功能恢复愈好。  相似文献   

10.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7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矫正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按手术年龄分成3组;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眼位、双眼视功能、视网膜对应及立体视的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1年眼位正位63例,正常视网膜对应60例;3组术后双眼视功能、立体视功能恢复与手术年龄、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密切相关(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应早期手术,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达到功能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应用同视机训练融合功能的疗效.方法:对间歇性外斜视115例住院患者行斜视矫正术后随机分治疗组60例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照组55例未进行训练,观察术后1月、3月、6月、12月的眼位,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和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12月患者眼位正位率,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随机点立体视及Titmus立体图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有利于控制眼位正位,并提高融合功能及融合范围,建立双眼单视功能和立体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矫正后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3 d总的正位率为82.05%(64/78)。术后1~3 d 3~7岁组、8~12岁组和13~18岁组患者的手术正位率分别为86.20%(25/29)、82.76%(24/29)和75%(15/20);基本型、分开过强型和集合不足型手术正位率分别为92.59%(25/27)、84.85%(28/33)和72.22%(13/18);不同类型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及远立体视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近立体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正位率,而选择合理的双眼视功能检测方法,早期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双眼视功能,进而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探讨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记录比较手术前后患儿的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中有302例斜视度在25△~55△,术式为双眼外直肌后徙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后正位率为91.06%,两种术式手术效果无统计学差异;76例患儿斜视度≥60△,手术方式选择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截除术,术后正位率为85.53%。患儿手术前后的视近、视远斜视度以及其差值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双眼视功能亦较术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均为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对79例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按年龄、双眼视功能状态、斜视类型分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79例患者平均随访1.6年,治愈69例(其中28例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未愈10例中9例仍外斜,1例继发内斜视。年龄越小越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术前有双眼单视功能者术后对维持眼位正位有明显关系,与斜视类型无明显关系。[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前有双眼单视功能者对术后眼位的影响较大,且早期手术有利于维持眼位正位及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运用三点卡训练治疗小角度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随机分为三点卡训练组(n=35)和对照组(n=38).三点卡训练组每天训练3次,每次连续做3组,持续6个月;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视远斜视度、视近斜视度、远立体视检查.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的时间差异比较行LSD-t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远、近斜视度及远立体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三点卡训练组的视远、视近斜视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随训练时间延长,三点卡训练组的斜视度逐渐降低;训练6个月时,三点卡训练组的远立体视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三点卡训练可改善小度数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融合控制,增加立体融合性集合的幅度,降低斜视度,稳定远立体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立体视觉的重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6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近立体视锐度,用同视机检查远距离双眼视觉.结果: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远距离立体视丧失比例高于近距离立体视.术后近距离立体视改善不明显,远距离立体视改善明显.术前有无融合功能对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非常重要.≤9岁组术后立体视觉恢复率明显高于>9岁组.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可明显提高远距离立体视.应早期手术治疗,以利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达到功能性治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外斜视儿童VEPs的双眼总和(VERBS)进行了探讨。共测试正常对照组儿童47名,不伴有弱视的外斜视儿童39名,其中恒定性外斜视者23名,间歇性外斜视者16名。结果显示,恒定性外斜组及间歇性外斜组中VEPs测试时不能保持正位者的VERBS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1),说明VEPs的VERBS减小与眼位偏斜有关;恒定性外斜组VERBS小于间歇性外斜组(P<0.01),该结果与临床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一致。故VERBS作为一种客观指标,能够正确反映外斜视儿童的双眼视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8.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峰 《当代医学》2010,16(2):81-81
目的对56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进行追踪观察,探讨手术年龄与双眼视觉恢复率的关系。方法手术前后用三棱镜遮盖法,同视机检查斜视度,AC/A比值及视网膜对应情况,术后进行同视机训练。结果4~7岁双眼视觉恢复率最高,与8~13岁组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8~13岁组与14~17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4~17岁组与18岁以上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应早期手术,年龄越小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越高。同视机训练使部分患者能重新建立起正常视网膜对应,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儿童共同性外斜视125例手术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在氯胺酮全麻下对125例年龄在4-12岁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3-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11例患者眼位正位,占手术总数的88.8%;38例恢复了双眼单视功能,占术前无双眼单视功能的50.67%。结论手术在纠正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眼位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恢复部分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刘爱琴 《中原医刊》2007,34(11):40-41
目的探讨评价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的双眼视觉改变,以讨论发生单眼注视综合征的可能性。方法对43例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前后双眼注视状态及双眼单视功能的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在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过矫的儿童中,其双眼单视功能有改变并发生单眼注视、立体视降低,有少数病例术后视力下降并不能矫正。结论在视力尚未发育成熟的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中,由于手术过矫,术后存在出现抑制性暗点的可能性,故偶有发生单眼注视综合征的危险。手术过矫的原则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及视功能发育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