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仲贤  陈泽  陈福洪 《西部医学》2011,23(6):1082-1084
目的探讨五合一截骨法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中医特色的康复锻炼。方法应用五合一截骨法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38例42膝,术前、术后4周和12周进行膝关节评分法(HSS)评分,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术前HSS评分平均30.8分,术后4周和12周HSS评分分别平均为83.4分和92.2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前56.69°,术后4周增至101.14°,12周为115.79°。术后2周内无发生深静脉血栓、未出现感染、骨折、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五合一截骨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准确率,是治疗重度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实施中医特色的康复锻炼安全可行,可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485-148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下肢力线的影响。方法:TK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TKA术治疗,观察组则在TKA手术基础上以3D打印技术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和下肢力线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1周膝关节活动度、下肢力线变化和膝关节H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所提高且下肢力线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且下肢力线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HS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用于TKA术中可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下肢力线以及HSS评分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4):326-329
目的探讨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60岁)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组和UKA组,每组60例。TKA组患者给予TKA治疗,UKA组患者给予UKA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a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评估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K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TK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TKA组(P<0.05)。术前2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a膝关节HSS评分及ROM显著高于术前,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 a,UKA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及ROM显著高于TKA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TKA组(P<0.05)。UKA组和TK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6.67%(58/60)、86.67%(52/60),UK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TKA组(χ~2=3.927,P<0.05)。结论 UKA治疗老年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ROM,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程溢芬 《安徽医学》2013,34(7):1018-10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CPM机。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后2、4和6周,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配合CPM机有利于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及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合并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感染控制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2例膝骨关节炎合并化脓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给予开放清创联合敏感抗生素骨水泥珠链置入方法治疗膝关节化脓性感染,于清创术后3 d及1、2、6周和2、3个月时行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检测。连续3个月ESR、CRP及血常规结果基本正常,2次关节液培养均阴性后行TKA手术。TKA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记录患者清创术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ESR、CRP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评估患者行TKA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TKA手术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TKA术后3个月WBC、Neu%、CRP及ESR均显著低于清创术前(P<0.05)。患者TKA术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清创术前,HSS评分显著高于清创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清创术前(P<0.05)。所有患...  相似文献   

6.
张倩  杨灿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006-1008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应用CPM机辅助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97例,根据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分为改良CPM组、传统CPM组及未使用CPM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第14天时膝关节功能的情况。结果术后第14天时3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较术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4天时3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改良CPM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传统CPM组与未用CP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CPM组术后14 d膝关节HSS评分与未用CP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改良CPM机的使用有助于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内侧髌旁入路与股内侧肌下入路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行TKA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采用内侧髌旁入路行TKA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关节评价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外侧支持带松解率、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均较术前升高,术后1周关节活动度(ROM)较术前降低,术后3个月、6个月ROM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的HSS评分、KSS评分及ROM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内侧肌下入路TKA对患者创伤小,早期恢复较好,内侧髌旁入路TKA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故临床应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腓骨近端截骨术、单髁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以及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49例,其中全膝关节置换术15例,单髁关节置换术17例,腓骨近端截骨术17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手术疗效。结果 49例患者随访时间4~12个月。腓骨截骨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少于TKA组和U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3组患者的HSS、VAS、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组患者的HSS、VAS、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胫股角均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骨截骨术在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中可达到与TKA和UKA类似的近期疗效,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对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为膝关节OA患者关节镜清理术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Kellgren-Lawrence X线及Outerbridge关节镜分级标准将134例膝关节OA患者分为早期(58例)、中期(28例)和晚期(48例),并对不同时期的膝关节OA患者进行相应清理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8.6 个月,对早、中、晚期膝关节OA患者的主观满意度、VAS和HSS评分进行术前与术后比较及不同组间的比较。结果:患者主观评定,早期患者满意40例(68.9%),中期患者满意16例(57.1%),晚期患者满意6例(12.5%),即满意患者所占构成比早期及中期患者高于晚期患者( P<0.05),早期患者高于中期患者( P<0.05);早、中和晚期OA患者膝关节VAS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降低( P<0.05),HSS评分术后则较术前明显升高( P<0.05);术后中期和晚期OA患者VAS评分高于早期组( P<0.05),HSS评分低于早期组( P<0.05);术后晚期OA患者VAS评分低于中期组( P<0.05),HSS评分高于晚期组( 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对早期及部分中期OA患者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VAS和HSS评分疗效好,提示OA患者应在患病早期及时行关节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 TKR)后早期应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结合康复训练效果,探讨TKR后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8例20膝TKR后的患者早期应用CPM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法,以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HSS评分作为评定标准.结果CPM结合康复训练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方法,18例20膝患者均于术后第5天下地,术后平均ROM为(104.9±11.2)0,伸直均达到00;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5.3 分.结论 早期应用CPM机结合康复训练可促进关节功能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例,按术前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将所有病例分为A组(ROM<90°)和B组(ROM≥90°)。所有病例均采用相同型号假体及手术方式,术后采取相同功能恢复锻炼方法,随访6~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TKA术后所有膝关节的活动度均高于术前,而最大屈膝度数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ROM及最大屈膝度仍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条件下,术前活动度大的膝关节较活动度小的膝关节在TKA术后能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结合持续被动训练机(CPM)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手法结合CPM机训练。2组均从术后第1天开始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中医手法治疗,术后第3天开始CPM机训练,各种治疗均至术后第12天结束,疗程共12 d。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对2组患者的膝关节在疼痛、行走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减分项目和总分等方面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TKA术后12 d,观察组在疼痛、功能、活动度、减分项目和总分方面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方面作用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KA术后12 d,观察组优良率为93.55%,对照组为50.0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结合CPM机训练有利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探讨骨外科临床上对于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置换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期为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2010年7月—2013年10月该院骨外科收治的30例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观察和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6、12个月关节的活动度、疼痛度,对其进行HSS 评分,测定患者四头肌等长收缩的最大肌力以及随意运动肌力,同时测量患者治疗前后两侧股四头肌的肌力。结果经过手术治疗患者术后1、6个月的关节活动度、疼痛度以及HSS 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第12个月的关节活动度、疼痛度以及HSS 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治疗患者的四头肌等长收缩最大肌力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在随意运动肌力方法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骨外科临床上对于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骨外科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限制性使用止血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单侧TKA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仅在截骨前至骨水泥完全凝固后应用止血带;对照组全程应用止血带。比较两组总失血量、术中及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HSS量表)。结果:观察组总失血量、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周,观察组活动度为60°、90°、120°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S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术后1个月,观察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使用止血带可以明显减少TKA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有利于减少术后疼痛,促进患肢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被动运动(CPM)对胫骨平台骨折(TPF)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就诊的260例TP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主动训练,实验组加用CPM。比较两组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活动度(ROM)、疼痛水平、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6周膝关节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周、6周膝关节ROM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周、6周和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44.62%vs. 30.0%)(P0.05)。结论 TPF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CPM,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肿胀和活动度、降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半径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33例重度KOA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使用假体不同将患者分为行多半径假体TKA术的对照组(n=221例)与行单半径假体TKA术的研究组(n=212例)。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疼痛评分(VAS)、生存质量评分(WHOQOL-100)、炎性指标[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HSS评分、ROM比对照组高(均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3个月HSS评分、ROM差值比对照组大(均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对照组低,WHOQOL-100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3个月VAS评分、WHOQOL-100评分差值比对照组大(均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3个月IL-1β、TNF-α差值均比对照组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髁关节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24例,8例行UKA,16例行TKA。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结果:除TKA组1例患者因膝关节感染行假体取出,关节框置术,随访期间2组均未出现感染、假体松动、关节翻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及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TKA患者术后疼痛缓解VAS评分优于UKA患者(P<0.05),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KA和TKA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相当,UKA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TKA术后疼痛缓解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旋转平台及后稳定固定平台假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旋转平台型假体行TKA,而对照组采用后稳定固定平台型假体行TKA。术后跟踪随访,共12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的膝关节(HSS评分)疼痛、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屈曲度(ROM)。结果:术后两组患者HSS疼痛、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及ROM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HSS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较相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的RoM评分也与对照组较为相近,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平台和后稳定固定平台型假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均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可有效的改善膝关节的功能,两者的早期疗效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74例TKA术后关节活动不佳、组织黏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均行拿法、揉法、滚法、刮髌、推髌、痛点弹拨等手法按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针刀配合改善关节活动度.观察2组治疗前后HSS评分、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组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组ROM、最大屈曲度及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无局部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2组均未见假体松动移位.结论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TKA术后关节活动不佳,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R)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校附属医院2001年11月至2012年11月801例TKR术后患者资料,通过HS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等评定TKR术疗效;对TKR术后并发症与各因素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TKR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与术前HS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等呈正线性相关,与年龄、体重、肌力等无线性相关。结论 TKR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活动度,TKR术后并发症与膝关节术前HSS评分、疼痛等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