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性及血脂与老年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 5 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和血脂并与 36例健康人的结果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血沉 ,全血比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及K值均明显地高于健康对照组 (P值均 <0 .0 0 1) ,而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及TG与对照组比较二者差异明显 ,但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及TCh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的各项指标及TG均明显高于正常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流变的动态观察 ,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 ,而且对于判断疾病的轻重、预后均有…  相似文献   

2.
几种老年性疾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几种老年性疾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分别检测患者全血粘度 (ηb)、血浆粘度 (ηP)、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聚集指数 (EAI)、红细胞刚性指数 (TK)以及纤维蛋白原 (Fib)、胆固醇 (T ch)、甘油三脂 (TG)等指标 ,并与正常人对比分析。结果 :几种老年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明显异常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0 .0 1)。结论 :老年性疾病患者血液流变特性和血脂的异常改变 ,是引起体内血液瘀滞 ,导致微循环障碍和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检测这些指标 ,对老年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章  白小红  王利  关静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2):30-31,7,1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测定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用RIA法测定血浆ET和血清SOD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变化,低切变率和高切变率全血粘度以及血浆粘度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E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微循环障碍以及ET和SOD血液水平的变化是其病理改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血脂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及其对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测定48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压(SBP、DBP),Cho-C、TG、apoA、apoB、LDL-C、HDL-C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组Cho-C与全血低切粘度、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0.01);TG与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ESR、血沉方程K值、SBP、DBP呈明显正相关;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电泳时间与DBP呈明显正相关(P<0.05);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与SBP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高血脂和高血粘与高血压的关系非常密切。血脂和血液粘度异常与高血压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三联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中药三联治疗组(80例)和西药对照治疗组(60例)。三联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直肠灌注和静脉滴注香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精酐+香丹注射液及胞磷胆碱静滴。于治疗前后抽血检查血流变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21天后,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仅纤维蛋白原和血浆粘度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治疗后治疗组全血低切粘度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中药三联疗法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不同性别之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差异。方法 :测定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两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性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而女性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度只有在切变率 3 0s- 1 时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 ) ,其余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男性糖尿病患者有关 ,而与女性糖尿病患者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网膜动脉阻塞(RAO)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用血液流变学技术和方法测定RAO患者(RAO组,男20例,女10例)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经与健康对照组(男、女各30例)比较后,再行不同性别RAO患者血流变指标分析。结果:RAO组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RAO患者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升高可能在RAO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540例中老年患者血液流变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几种中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采用LBY-N6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对中老年患者治疗前及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主要有全血粘度的高切及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刚性、变形指数等10项指标,对照组为健康体检时所检测结果,将所测的数据皆以均值士标准差(x±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所测得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组间比较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各项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高粘滞、高聚集状态的共性.结论血液粘稠性、聚集性、凝固性的增高是造成心、脑血管疾患的重要因素,因此中老年性疾病患者应常现做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流变学特点可作为早期诊断和监测指标,为疾病的发展、转归和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柯萨奇病毒感染与血流变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5例我院柯萨奇病毒抗体IgM(CoxV-IgM)阳性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并与CoxV—IgM阴性的对照组的血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55例CoxV—IgM阳性者的 OD值平均为0.769;CoxV—IgM阳性组的全血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CoxV—IgM阳性患者的OD值与全血低切粘度呈明显正相关(r=0.874)。结论: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与血流变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可通过活血化淤的方法来改善心肌功能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45名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和血脂测定。结果表明,患者的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血沉(ESR)、K值、红细胞电泳时间(ET)、纤维蛋白原(Fg)、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均大于或高于正常人(P<0.01)。高血压的ESR,K值和TG高于冠心病,差异显著(P<0.01),其它指标相似。高血压的各项指标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比较无差异(P>0.05);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ESR,K值和TG值显著高于冠心病(P<0.05)。TC有所增加(P<0.0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9例冠心病患者和31例中老年健康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六项指标检测.所选病例平均年龄较大.结果表明冠心病组全血比粘度特别是低切变率全血比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亦高于对用组,差异性显著(P<0.05);血沉和K值二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其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且女性较男性明显.说明冠心病患者血液粘滞性和血液凝固性均明显增强,红细胞聚集性随增龄渐趋增强.女性在中老年期血液凝固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2.
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液粘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周程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1):26-27,80,84
目的:观察胆囊结石患者血液粘度变化。方法:检测胆囊结石男、女性患者各40例血液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胆囊结石患者无论男、女,全血表观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粘度增高可能与胆囊结石形成有一定关系;血液粘度检查可以作为临床胆囊结石防治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8例糖尿病患者,检查CIMT后,分为血管病变组及无血管病变组,检测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及CIMT与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血管病变组的CIMT、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病变组CIMT与全血(中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患者常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可能参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男性出租车司机血糖、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变化,以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方法:对64例男性出租车司机的血糖、血脂和血流变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血糖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流变指标中全血中切、低切、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男性出租车司机血糖、血脂和血流变等多项指标有明显异常,应定期进行体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几种中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采用LBY -N6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对中老年患者治疗前及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 ,主要有全血粘度的高切及低切值、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刚性、变形指数等10项指标 ,对照组为健康体检时所检测结果 ,将所测的数据皆以均值士标准差(x±s)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所测得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并且组间比较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 ,尤其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各项指数较正常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0 .01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高粘滞、高聚集状态的共性。结论血液粘稠性、聚集性、凝固性的增高是造成心、脑血管疾患的重要因素 ,因此中老年性疾病患者应常现做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液流变学特点可作为早期诊断和监测指标 ,为疾病的发展、转归和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42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的高脂血症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5分钟解聚率与血脂正常者比较,除红细胞压积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青中年高脂血症患者与血脂正常者比较,低切变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差异显著(P<0.01)。说明高脂血症造成血液高粘、高凝、高聚状态,尤其是高血脂老年,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的指标改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正>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体检健康老年人(正常对照组),空腹12h采取清晨静脉血5ml,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显示高粘、高聚、高凝状态。结论: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的显著改变对老年糖尿病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有积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汉族与维吾尔族银屑病患者血流变性变化的差异。方法:12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其中汉族60例,维吾尔族65例;109例正常对照人群,其中汉族53例,维吾尔族56例,检测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对照组全血低切表观粘度高于汉族对照组(P<0.05);两组银屑病患者全血高、中、低切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高于同族对照组(P<0.05);维吾尔族银屑病组此两项指标亦高于汉族银屑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银屑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较汉族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19.
老年血管性痴呆与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 ( VD)、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方法 :观察老年血管性痴呆 ( VD)患者 45例、脑血管病患者 3 5例的血液流变性状况 ,对其结果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同时 ,对 VD不同智力障碍程度的血液流变性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血管性痴呆及其不同程度的级别与脑血管对照组比较 ,全血粘度值在高切值 ( 15 0 s- 1 )明显高于脑血管病组 ( P均 <0 .0 5 ) ;血浆粘度值又明显低于脑血管病组 ( P<0 .0 5~ 0 .0 1) ;VD患者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显著低于脑血管病组 ( P<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性变化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的诊治不失为有用的临床参考指标 ,红细胞的老年性改变参与了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 )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并分析其与患者HBVDNA、肝功能、氧化损伤各项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 5 5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损伤指标、肝功能、HBVDNA ,并对此做出相关分析。结果 乙肝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升高 (P <0.0 5 )。ALT异常组与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 :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5 )。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 5 )。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氧化损伤指标间无相关关系 (P >0.0 5 )。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微循环障碍及氧化损伤 ,血液流变学及氧化损伤指标与HBVDNA是慢性乙肝患者检查中相对独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