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8例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分别用利培酮、氯氮平治疗8月。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生活质量和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与氯氮平组相当(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GQOLI总分明显增高(P<0.01),明显高于氯氮平组(P<0.01);利培酮组治疗后TESS总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0.01);GQOLI总分与PANSS总分、与TESS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优于氯氮平,与药物的副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与副反应,应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各22例,疗程12周,用BPRS、SANS、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SANS减分率51.47%,氯氮平组减分率52.36%。提示:利培酮与氯氮平对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均有一定效果,二者对阴性症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利培酮副作用发生率较氯氮平少雨轻,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每组各30例,疗程8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w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疗效标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好转,<25%为无效。结果治疗4、8w末,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利培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氯氮平组(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4.
陈强  黄承繁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40-3641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8例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分别用利培酮、氯氮平治疗8月。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生活质量和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组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下降(P&;lt;0.01),与氯氮平组相当(P&;gt;0.05);利培酮组治疗后GQOLI总分明显增高(P&;lt;0.01),明显高于氯氮平组(P&;lt;0.01);利培酮组治疗后TESS总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lt;0.01);GQOLI总分与PANSS总分、与TESS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优于氯氮平,与药物的副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治疗组34例和利培酮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12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w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间治疗12w末,氯氮平组总分、阳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因子评分比利培酮组下降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氯氮平组治疗第8、12w末副反应量表评定总分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杨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34-2835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并与单一使用利培酮、氯氮平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联合组显著进步的患者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氯氮平组口服氯氮平治疗,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4周末起,两组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氯氮平组显效率87.50%,利培酮组为83.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氮平组嗜睡、体质量增加、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5或0.01),而震颤、颈项强直、静坐不能、闭经、催乳素升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1).结论 氯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氯氮平锥体外系反应较少,对催乳素影响更小,价格较低,但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象.  相似文献   

8.
利培酮替换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培酮替换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30例既往服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换为利培酮治疗16w。分别于服利培酮前及服药后2w、4w、6w、8W、12w、16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疗效,服药第16w末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6w、8w、12w、16w简明精神病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其中24例患者成功地换为单剂利培酮治疗。结论利培酮代替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且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每组42例,分别口服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末,利培酮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及精神病理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氯氮平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2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更显著(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氯氮平组(χ2=3.95,P〈0.05). 结论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利培酮口服剂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LSR)、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使用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获临床治愈或显著进步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进行评定。结果:利培酮组两次TESS评分低于氯氮平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组患者LSR量表各因子分愿望与已实现热情与冷漠、自我评价、心境,差异有显著性(t=2.174~3.476,P<0.05)高于氯氮平组;氯氮平治疗组患者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过少、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兴趣缺陷程度显著高于利培酮治疗组患者(t=2.670~3.062,P均<0.01),婚姻职能、社会性退缩、责任心和计划性的缺陷程度高于利培酮治疗组患者(t=2.250,2.279,2.359,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满意度与药物副反应得分呈负相关(r=-0.256,-0.242)。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较好,患者主、客观生活满意度与药物副反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氯氮平、齐拉西酮、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每组42例,分别口服氯氮平、齐拉西酮、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8周末3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组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氯氮平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利培酮组(P<0.05或0.01).结论 氯氮平、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氯氮平对血脂影响最显著,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影响较小,因此,对服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58例,氯氮平组6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w末晨间空腹采血,并进行血脂检测比较。用药剂量根据病情加减,但2w内应加至有效治疗量。结果氯氮平组8w末血脂显著上升,12w末稍有下降;利培酮组4w末血脂稍有升高,第8、12。末无显著变化。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均有影响,但利培酮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3.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纵向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效果、维持剂量及其安全性,并进行初步的社会经济学分析。方法 对使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的两组患进行三年观察,比较其疗效、副反应、依从性及社会经济学方面的差异。结果 利培酮组疗效与氯氮平组相似,但副反应少,治疗依从性好,复发及脱落率低,社会功能恢复较好,社会经济学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利培酮为一有效、安全的维持治疗用药,且并不增加患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力复君安)与利培酮(维思通)、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5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利培酮、氯氮平治疗,疗程8w。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反应,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AIS)评定认知功能。结果齐拉西酮组总有效率83.8%,利培酮组总有效率85.1%,氯氮平组总有效率88.6%,三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w后,齐拉西酮组韦氏记忆量表评分与利培酮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言语智商及总智商评分上与氯氮平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利培酮与氯氮平合并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8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临床判断属于难治性患者,给予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疗程为8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两药合并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为73.7%,PANSS阳性、阴性及一般精神病理分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ESS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利培酮、氯氮平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成本-效果。方法:对8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或氯氮平进行治疗,根据PANSS量表减分率评定疗效,对住院花费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利培酮、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显效率分别为77.8%、71.4%,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生单位效果所需成本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费用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氮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1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58例,氯氮平组6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w末晨间空腹采血,并进行血脂检测比较.用药剂量根据病情加减,但2w内应加至有效治疗量。结果:氯氮平组在服药8w时血脂开始显著上升,到12w时稍有下降.而利培酮组在服药4w,较服药前血脂稍有升高,以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影响都存在,利培酮对其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利培酮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初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94例精神分裂症初诊患者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TC、TG、LDL、FBG、Fins、IRI水平升高,HDL、ISI水平降低(P<0.05),氯氮平组TC、TG、LDL水平升高幅度、HDL降低幅度大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初诊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二者均对患者糖、脂代谢有影响;利培酮对患者脂代谢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作为患者临床治疗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将19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联合氯氮平)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每组各99例,疗程12mo。于治疗前及治疗6mo,12mo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mo,12mo末研究组阴性症状总分减分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各因子分除注意障碍因子两组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因子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研究组不良反应以流涎、嗜睡和震颤为主,对照组以静坐不能、震颤和失眠为主,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应。方法 采用单盲法对利培酮治疗组和氯氮平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及精神症状评定。结果 治疗12周末利培酮与氯氮平在神经心理功能及精神症状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但利培酮治疗前后在SANS的注意障碍因子分、MQ分、WCST的概念水平应答百分数、完成类别数上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利培酮在改善注意、记忆以及执行功能方面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