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33眼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狭窄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进行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同时于上泪道留置硅胶泪道引流管,泪管留置时间为6mo。患者于术后1wk;1,3,6,9mo复查,观察术眼泪道通畅、溢泪、溢脓等情况。结果:术后1wk~6mo复查,冲洗泪道通畅率100%,均无溢泪;术后6mo取出泪道置管,取管后3mo复查,32例(97%)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1例(3%)冲洗阻力大,溢泪症状减轻。2例(6%)泪小点轻度撕裂,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能够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狭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管狭窄或阻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7/2011-09在我院行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56例慢性泪囊炎合并泪管狭窄或阻塞患者。 结果:术后3 mo拔管后行泪道冲洗全部通畅,随访2 a后有效率达95%。 结论: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下泪管狭窄或阻塞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U形置管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慢性泪囊炎病例,其中术前均进行泪囊造影后确定为小泪囊24只眼,术中泪囊探查及行泪囊瓣膜鼻黏膜瓣制作、骨孔制作、超细软硅胶管行泪道环形(U形)置入,术后常规处理,3个月后拔管,随访3个月至2年.结果 术后3个月内患者存在轻度溢泪、异物感不适及少数眼内眦部充血,无置管脱落、无挤压泪囊区时溢脓及其他并发症.拔管后随访观察3个月至2年,其中治愈21只眼,无流泪及溢脓,治愈率为87.5%;有效3只眼,已无溢脓,偶有流泪,有效率为12.5%.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上、下泪小管U形置管治疗泪道狭窄及小泪囊性泪囊炎效果良好,扩大了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适应症,该手术设备及操作简单、易于开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泪小管置管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伴泪小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10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了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小管置管,术后随访6个月至18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103例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小管置管术中,治愈9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无效者在泪道内窥镜下进一步处理后治愈。结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小管置管术成功率高,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尤其是泪囊囊肿的较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激光联合泪道置留管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式首选泪囊鼻腔吻合术,但许多患者畏惧痛苦、瘢痕而拒绝手术,我们对此类患者行激光联合泪道置留管治疗,并与激光联合泪道置留典必殊眼膏相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86例10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激光联合泪道留置管治疗,共33例46眼,男10例,女23例;B组行激光联合泪道置留典必殊眼膏治疗,共53例60眼,男16例,女37例。1.2手术方法2组患者行激光泪道成形术后,A组取20G×1.88in,1.1mm×48.0mm一次性静脉留置针,抽出锐利针蕊,换上已将针尖打磨平滑并消毒备用的针蕊,从下泪点进针前行近鼻泪… 相似文献
7.
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庆焱 《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5,2(3):262-262
慢性泪囊炎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生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后,泪道排泄功能受损或丧失,泪液长期积滞于泪囊内,刺激泪囊黏膜,使之发炎。笔者采用泪道置管术,治疗25例30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选取2009-12/2011-12来本院就诊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2例42眼,在局部麻醉下将泪道再通管逆行置入鼻泪管内,术后3~6mo拔管,拔管后随访6mo,观察其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42例患者均顺利置入泪道再通管,常规3~6mo拔管。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拔管时泪道冲洗通畅。拔管后6mo有效率88%,发生并发症3例。
结论:泪道逆行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32例(32只眼),男16例,女16例,年龄19~65岁,病程3个月至5年,来诊时均有流泪、流脓、门诊反复冲洗泪道病史,确诊慢性泪囊炎.并通过挤压泪囊区或泪道冲洗返流的脓液量估计泪囊的大小,未采用泪囊造影,本组32只眼泪囊大小适宜均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两种联合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患者68例68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B组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所有患者均随访1a.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B组为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面部肿胀发生率为6%、面部瘢痕发生率为0,B组分别为47%、100%,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82%,B组为59%,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安全性高,损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泪道钻通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6月到2017年2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98例。方法 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泪道钻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泪道钻通术联合泪道置管术,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疗效、眼表症状评分及并发症。主要指标 疗效、眼表症状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0%和85.7%(P=0.008)。两组术后3个月的眼表症状评分分别为(18.00±4.22)分和(23.88±3.91)分,都明显低于术前(P=0.000,0.013),同时观察组的眼表症状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8)。术后3个月,观察组假道形成、泪小点裂伤、肉芽肿形成、鼻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1%,而对照组为18.4%(P=0.010)。结论 联合泪道置管术的泪道钻通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能提高治愈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能促进改善眼表症状。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分析鼻泪管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基层医院推广价值。方法:采用鼻泪管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5例37眼。结果:对35例37眼术后1a内进行随访,其中34眼治愈,溢泪解除,分泌物消失,3眼无效,治愈率92%。结论:鼻泪管逆行植入球头硅胶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简单易行,费用低,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逆行植入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并发症及解决方法。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鼻泪管阻塞和慢性泪囊炎的110例113眼患者,逆行植入泪道扩张引流管治疗,观察术后至拔管4mo内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拔管困难26眼(23.0%),鼻腔残端隐藏5眼(4.4%),引流管脱落3眼(2.7%),泪道支撑管刺破泪阜1眼(占B型管5.9%),泪小管狭窄7眼(6.2%),鼻泪道冲洗返流5眼(4.4%)。结论:泪道扩张引流管植入是治疗鼻泪管阻塞或慢性泪囊炎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只要医生细心、认真、温和地操作,会避免很多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患者患眼和正常眼泪囊长轴与骨性鼻泪管夹角的差异,探讨该夹角与慢性泪囊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01/2019-03于我院眼科就诊的四川地区慢性泪囊炎患者218例248眼,所有患者行双侧泪道冲洗后立即进行CT泪道检查,对鼻泪管结构图进行三维重建,于冠状位上观察鼻泪管、泪囊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分别测量患眼和正常眼泪囊长轴与骨性鼻泪管夹角。结果:本组患者患眼夹角[23.55°(17.30°,29.90°)]较正常眼[20.05°(15.40°,28.35°)]增大(P<0.05),其中女性患者患眼夹角[24.60°(17.75°,31.00°)]较正常眼[21.15°(15.10°,27.35°)]明显增大(P<0.05),而男性患者患眼夹角与正常眼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41~60岁患者患眼夹角[25.20°(17.90°,33.00°)]较正常眼[21.60°(15.25°,29.05°)]明显增大(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长轴与骨性鼻泪管夹角增大,这可能是中老年妇女慢性泪囊炎发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技巧,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9/2011年选择42例42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经鼻腔逆行植入永久性人工鼻泪管,术中使用带侧孔探针代替原包装中的直孔探针,通过调节探针侧孔的位置,使引导丝下端自下鼻道自行脱出,术后随访6mo,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42例42眼成功植入人工鼻泪管,手术植入成功率100%.术后6mo进行随访,有效率100%.结论:改良永久性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与鼻泪道阻塞操作简单安全,疗效确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