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кBp65(NF -кBp65)的表达.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定位并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22例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 кBp65的表达,15名正常人做正常对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明显高于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表达(P<0.05).寻常型银屑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组和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组活化NF-кBp65的表达,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膜CD14(mCD14)和血浆中可溶性CD14(sCD14)的表达水平,探讨内毒素信号通路激活与银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分别检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CD14的表达水平和血浆sCD14的含量。结果:患者组外周血白细胞mCD14表达水平与血浆中sCD14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细菌感染所产生的内毒素使外周血白细胞mCD14和sCD14水平升高,可能导致银屑病发病或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c-FLIP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和B细胞内c-FLIP蛋白表达阳性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LIP蛋白在其皮损中的表达。结果 进行期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内c-FLIP表达(6.32% ± 1.17%)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2.64% ± 0.74%,P < 0.01)和正常人对照组(2.28% ± 0.54%,P < 0.05)。而其在外周血B细胞内的表达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分别为0.78% ± 0.16%,0.71% ± 0.32%,0.69% ± 0.18%,P值均 > 0.05。c-FLIP蛋白在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的表达(89.73 ± 5.24)明显高于恢复期(117.40 ± 7.50,P < 0.05)和正常人对照组(121.58 ± 7.93,P < 0.01),恢复期患者和正常人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凋亡抑制蛋白c-FLIP在进行期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和皮损内明显高表达,可能参与银屑病患者T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NF-κB,IL-6,p16的表达水平及各与DNMT1或HDAC1的共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和30例包皮环切术皮损中NF-κB,IL-6,p16及各与DNMT1或HDAC1的表达和共表达,并利用计算机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平均光密度测定,分析各自表达水平及共表达定位的关系。结果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NF-κB(96.25±1.92)和IL-6(129.11±10.47)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NF-κB为67.53±2.03,IL-6为67.61±1.92);p16的表达(64.92±1.9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84.01±12.01);此外,DNMT1和HDAC1各与NF-κB,IL-6,p16的共表达信号比较,正常对照组和病变组有差异,病变组在棘细胞浅层的表达均高于深层。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F-κB,IL-6,p16参与银屑病发病机制;棘细胞浅层可能参与银屑病的表观遗传调节。  相似文献   

5.
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0Ⅱ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xrap65(NF—xBp65)的表达。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定位并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22例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NF—kBp65的表达,15名正常人做正常对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表达明显高于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表达(P〈0.05)。寻常型银屑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组和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组活化NF-kBp65的表达,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荧光抗体检测20例寻常性银屑病、15例脓疱性银屑病和10例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的10例进行了CD4+CD25hi-int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的检测。结果 红皮病性银屑病组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比例高于其他组(P < 0.01);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组CD4+CD25hi-int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CD4+ T细胞中比例为4.39% ± 0.84%,正常人对照组为3.83% ± 1.68%,两组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D4+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可能与红皮病性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TGF-β1对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4、TNF-α及肝脏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接受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并随机均分为10组:脓毒症模型2h、6h、12h、24h、和48h组(造模后0.5h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1),TGF-β1干预2h、6h、12h、24h、和48h组[造模后0.5h尾静脉注射TGF-β120ng/(ml·250g)]。另12只SD大鼠用作对照组。于各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外周血TNF-α、肝脏NF-κB浓度。结果CLP术后6~12hTLR4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明显减少,12h最低;肝脏组织中NF-κB的浓度从术后6h起即显著高于对照组,24h时达到最高并维持到48h后。TGF-β1干预组单核细胞TLR4表达显著低于脓毒症模型组,伴随肝脏表达NF-κB减少,但外周血TNF-α浓度明显升高。结论在脓毒症,TGF-β1能下调单核细胞TLR4及肝脏NF-κB的表达,但TNF-α的生成增加。TGF-β1在脓毒症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复杂作用,可能并非通过TLR4来影响炎症因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CD1)及其配体,以及下游NF?κB的表达。方法 采用Trizol法提取9例GPP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者PBMC中总RNA,应用逆转录PCR检测PDCD1、PD?L1、PD?L2及NF?κB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3例GPP患者及2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22及IL?4含量。结果 GPP组PDCD1 mRNA相对表达量为3.13 ± 4.62,健康对照组为23.70 ± 15.33,两组比较,t = 3.40,P < 0.05。GPP组PD?L1、PD?L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7 0 ± 3.07) × 10?4、(0.95 ± 0.71) × 10?4,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0 ± 1.98) × 10?4、(0.16 ± 0.20) × 10?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6、3.38,均P < 0.05)。两组间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组IL?4、IL?17、IL?22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01)。结论 PDCD1及其配体在GPP患者PBMC中异常表达,可能在GPP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κBp65、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区及非皮损区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0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斑块状皮损及20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非皮损区皮肤、10例正常皮肤石蜡标本中的TLR4、NF-κBp65、CCL20的表达,对其在皮损中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银屑病皮损区角质形成细胞中TLR4、NF-κBp65、CCL20的表达(A值分别为0.3006±0.1200、0.4551±0.1572和0.3862±0.1304)较正常人皮肤TLR4、NF-κBp65、CCL20的表达(A值分别为0.1379±0.0663、0.1970±0.0679和0.1262±0.0612)及银屑病非皮损区组(A值分别为0.1930±0.0687、0.2626±0.0606和0.2387±0.0467)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4.113、5.044、6.106、3.711、5.265和4.889,均P〈0.05)。与正常人皮肤相比,银屑病非皮损区TLR4、NF-κBp65、CCL20表达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2.118、2.685和5.608,均P〈0.05)。银屑病患者TLR4、NF-κBp65、CCL20的表达水平问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66、0.851和0.885,均P〈0.05)。结论TLR4、NF-κBp65、CCL20的高表达可能与银屑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患者CD147、亲环素A和亲环素B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CD147、亲环素A和亲环素B存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RT-PCR半定量检测40例寻常性银屑病、15例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CD147、亲环素A和亲环素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T细胞中,寻常性银屑病组CD147、亲环素A和亲环素B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231±0.128、1.254±0.096和1.667±0.166,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分别为0.983±0.105、1.084±0.070和1.386±0.152,P值均<0.01),且患者组三者表达水平均与其相应的PASI积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44、0.643和0.668,P值均<0.01);脓疱性银屑病组三者表达水平分别为1.418±0.117、1.760±0.160和1.959±0.156,显著高于寻常性组(P值均<0.01).寻常性银屑病组中性粒细胞CD147 mRNA表达水平(2.118±0.278)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1.393±0.144,P<0.01),且与其相应的PASI积分呈正相关(r值为0.618,P<0.01);脓疱性银屑病组中性粒细胞CD147的表达水平(3.072±0.371)显著高于寻常性银屑病组(P<0.01).寻常性银屑病组亲环素A和亲环素B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27±0.086和1.081±0.124,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与其相应的PASI积分无线性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90和0.144,P值均>0.05).脓疱性银屑病组二者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116±0.075和1.096±0.133)与寻常性银倩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CD147、亲环素A和亲环素B可能在银屑病疾病活动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LR)2、TLR4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巾的作用及甲氨蝶呤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甲氨蝶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3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甲氨蝶呤治疗4周后、8周后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TLR2、TLR4的表达情况,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寻静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TLR2表达率为(92.6±4.3)%,TLR4表达率为(48.5±4.6)%,均较正常人对照组明显增高(P值均<0.01).进行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TLR2、TLR4的表达率分别为(97.5±4.1)%、(55.3±5.8)%,静止期患者分别为(87.6±5.6)%、(40.7±7.1)%,两组之间TLR2、TLR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甲氨蝶呤治疗后TLR2、TLR4的表达率分别为(79.6±6.7)%、(34.6±5.9)%,明显低于治疗前(P值均<0.05).TLR2和TLR4表达率与银屑病PAS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24,0.27,P值均>0.05).结论 TLR2、TLR4及其介导的天然免疫应答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甲氨蝶呤可能通过抑制TLR2、TLR4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病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7(IL-27)、白介素35(IL-35)及其共同亚基EBI3 mRNA的表达。方法 分别采集寻常性银屑病进展期(22例)、静止期(20例)、消退期(20例)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采用竞争性免疫抑制ELISA法检测血清IL-27、IL-35表达水平,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EBI3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内IL-27和IL-35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进展期、静止期、消退期IL-27(226.72 ± 71.32 ng/L,160.80 ± 20.02 ng/L,181.93 ± 27.36 ng/L)表达与健康对照组(138.66 ± 33.93 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5,< 0.01);进展期、消退期血清IL-27表达显著高于静止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5)。消退期血清IL-35(355.78 ± 49.82 ng/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进展期(309.36 ± 36.10 ng/L)、静止期(299.14 ± 31.98 ng/L)、健康对照组(292.43 ± 36.2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1,< 0.01,< 0.01),进展期、静止期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单一核细胞EBI3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展期、静止期、消退期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分别高20.15、16.17、19.74倍。 结论 IL-27、IL-35、EBI3作为抗炎因子可能参与寻常性银屑病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寻常性银屑病(PV)皮损中IL-17A mRNA及IL-23R mRNA水平、外周血CD4+IL-17+ T细胞数量及它们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PV组25例,对照组14例。对PV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用RT-PCR检测皮肤中IL-17A mRNA及IL-23R mRNA的水平,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0例PV患者及10例对照组外周血CD4+IL-17+ T细胞的数量。结果 PV组IL-17A mRNA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996 ± 0.231比0.437 ± 0.096,t = 10.57,P < 0.05),IL-23R mRNA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006 ± 0.339比0.491 ± 0.196,t = 6.02,P < 0.05)。PV皮损中IL-17A mRNA与IL-23R mRNA的水平与PASI均呈线性正相关(分别为r s = 0.67,P < 0.05;r s = 0.70,P < 0.05)。外周血CD4+IL-17+ T细胞数量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V组中,外周血中CD4+IL-17+ T细胞数量与皮损中IL-17A mRNA、IL-23R mRNA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PV皮损中IL-17A mRNA及IL-23R mRNA 的水平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外周血Th17细胞数量无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寻常型天疱疮可能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3例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及34例正常人对照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10例PV患者及10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结果 PV患者血清IL-6、IL-17水平高于正常人对照(P < 0.05),IFN-γ、IL-10水平低于正常人对照(P < 0.05)。PV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百分比高于正常人对照(P < 0.05)。结论 IL-6、IL-10、IFN-γ、IL-17和Th17细胞与PV的发病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及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22(IL-22)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的相关性。 方法 抽取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22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2的表达。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 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百分比(0.65% ± 0.48%)高于健康对照组(0.33% ± 0.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89,P < 0.01);银屑病患者Th22细胞与银屑病病情严重度评分(PASI)呈正相关(r = 0.38,P < 0.05),但与病程无相关性(r = 0.20,P > 0.05)。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22表达水平[(67.96 ± 14.32) ng/L]高于健康对照组[(40.59 ± 9.91) 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9.45,P < 0.01);银屑病患者血清IL-22表达水平与PASI呈正相关(r = 0.94,P < 0.01),与病程无相关性(r = 0.10,P > 0.05)。 结论 Th22细胞及IL-22在寻常性银屑病外周血中有高表达,且Th22细胞及IL-22水平均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2(TLR2) mRNA,TLR4 mRNA和TLR9 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其中发病与感染相关者10例,与感染无关者20例)和25例正常人PBMCs内TLR2,TLR4,TLR9 mRNA的水平。结果与感染有关银屑病组、与感染无关银屑病组较正常对照组TLR9 mRNA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36和0.016),与感染无关银屑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LR2和TLR4的水平在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LR9的表达在与感染相关银屑病患者中显著升高,提示感染因素,特别是细菌CpGDNA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作用可能通过TLR9介导。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探讨白芍总苷在寻常性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IL-17、IL-23 mRNA的表达量;对42例银屑病患者应用白芍总苷4周后及23例应用8周后外周血IL-17、IL-23 mRNA的表达量进行分析。根据资料性质,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t检验或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IL-17和IL-2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IL-17 mRNA的ΔCt值分别为-5.32 ± 0.80、2.79 ± 0.76;IL-23 mRNA分别为-5.43 ± 0.68、-3.77 ± 0.86,两组比较,均P < 0.05);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 mRNA的表达水平与PAS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0.52,均P < 0.05)。经白芍总苷治疗4周后,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 mRNA的表达及PAS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7 mRNA的ΔCt值分别为-2.24 ± 0.61、-5.30 ± 0.78;IL-23 mRNA分别为-1.97 ± 0.74、-5.44 ± 0.68;PASI分别为5.8 ± 2.7、9.4 ± 4.2,两组比较,均P < 0.05);治疗8周后,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 mRNA的表达及PASI比治疗4周后明显降低(IL-17 mRNA的ΔCt值分别为-1.51 ± 0.78、-2.21 ± 0.59;IL-23 mRNA分别为-1.27 ± 0.81、-1.89 ± 0.72;PASI分别为3.8 ± 1.8、7.3 ± 2.5,两组比较,均P < 0.05)。 结论 IL-17和IL-23可能参与了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过程;应用白芍总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后,IL-17和IL-23 mRNA表达水平下降,且PASI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IL-17、IL-22表达,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44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28例正常人对照者外周血,用三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2表达。取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8例正常人对照者皮肤,用量子点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Th17细胞表达。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比(4.71% ± 2.55%)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55% ± 0.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银屑病患者Th17细胞与银屑病病情严重度评分(PASI)呈显著正相关(r = 0.53,P < 0.01),但与病程无相关性(r = 0.09,P > 0.05)。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7(24.02 ± 12.31 ng/L)、IL-22(18.32 ± 8.14 ng/L)表达均高于正常人对照组(IL-17为7.16 ± 4.04 ng/L,IL-22为6.52 ± 4.15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和 < 0.05)。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22表达与PASI呈显著正相关(r = 0.47,P < 0.01;r = 0.53,P < 0.01),与病程无相关性(r = 0.03,P > 0.05;r = 0.19,P > 0.05)。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可见Th17细胞浸润,主要集中在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而正常人皮肤中仅有微量CD4+ T细胞表达,未见Th17细胞。 结论 Th17细胞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提示阻断相关因子IL-17、IL-22的药物可成为治疗银屑病的又一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