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崩漏崩漏,是指妇女非正常行经而阴道下血如崩或淋漓不尽的症状。势急而出血量多者为崩;势缓而出血量少、淋漓不断者为漏。多由血热、湿热、气虚、血瘀、外伤等所致。妇女月经病变,崩漏病,以及石瘕、胎漏、异位妊娠、新产血崩、产后恶露不绝,疫斑热、紫癜病、血溢病等...  相似文献   

2.
崩漏治验     
一、滋阴凉血内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王冰注:“阴虚阳盛则迫血妄行。”症见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腰痛头昏,失眠多梦心烦等。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数,此乃阴虚血热之证。例:范××,女,44岁,1982年2月17日诊。月经淋漓不尽20余日。同年1月22日行经,量不多色鲜红,淋漓不断至2月14日未净,经用激素、益母丸等治不效。兼见心烦,失眠多梦,舌红、苔白,脉弦数。此为阴虚血热,冲任不固,治宜滋阴凉血,调理冲任。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凉血化淤法为主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中,11~15岁38例,16~20岁12例;病程3个月以内5例,3~12个月15例,12~24个月30例.全部病例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多数为月经前有短时间闭经,继之出现大量阴道流血,月经频发,周期短;月经不规则,少量淋漓不净或时多时少时出时止,失去规律.均经生殖器官及全身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因失血过多常伴贫血. 2 治疗方法 出血期以止血为治疗原则,自拟凉血化淤固冲汤加减.生地炭、地骨皮、茜草炭各10g,地榆炭、仙鹤草、旱莲草、益母草各15g,香附6g.出血量多如崩或出血日久伴神疲头晕血虚气弱者加生黄芪30~60g,太子参15g;经色紫黑有大血块或兼有腹痛者加失笑散(包)10g,三七粉(另吞)3g;量少淋漓不尽加阿胶珠、陈棕炭各10g,炙乌贼骨15g;纳差便溏者加砂仁5g,木香6g,神曲10g.水煎分服,每日1剂,出血过多时日服2剂.血止后口服浓缩六味地黄丸8丸,每日3次,连服10~15天;贫血症状严重者,适当给予铁剂或输血.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4.
月经先期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以月经周期提前、伴随月经量多或少、偶伴有烦躁易怒、情志异常等症状。笔者在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期间,对月经先期者的不同理解及就此发现的问题在此进行讨论,本文旨在探讨月经先期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及其演变。1典型案例戴某,女,40岁。患者平来月经周期提前3-7天,一年前周期提前至10余天一行,经行量中等,半年后月经周期延后,出现月经稀发,依赖口服补佳乐及黄体酮月经方能来潮,末次月经时  相似文献   

5.
黄玲  陆启滨 《吉林中医药》2012,32(2):147-148
临床上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多采用辨证论治、单方验方、中西医结合等方法,辨证分为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其中肾阴虚证采用知柏地黄汤为主方,行经量少加当归、鸡血藤、川芎;月经中期出血或行经淋漓不净者加用小蓟、炒地榆.采用补冲丸、健黄汤、四物合剂、助孕汤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常于月经周期第8天开始服滋肾育胎丸,月经第14天起加服麒麟黄体酮胶囊,连续服药10 d,共3个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6.
杨红丽 《中医研究》2011,24(7):56-57
崩漏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妇女在未行经期间出现经血不能约制,导致经血非时而下,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少女崩漏一般发生在月经初潮几个月或1~2年间。2009年12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补肾止血调经汤治疗少女崩  相似文献   

7.
笔者临床每遇妇科疾病属虚证者 ,常于补益方中加入一味栀子 ,疗效较好 ,介绍如下。1 崩 漏 崩漏多由气血不和 ,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而漏证系脾虚不摄 ,冲任不固所致。虚多而实少 ,应以养血行气为法 ,不可止于固摄。然土虚木贼 ,常兼肝经郁热 ,血得热而妄行 ,故每用归脾汤之属加栀子 ,既清肝解郁 ,又可凉血止血 ,收效较好。例 :谢某 ,女 ,32岁。人工流产术后已半年有余 ,每次经行量少 ,淋漓迁延。此次行经近 1月 ,经色淡而淋漓不尽 ,伴口臭纳呆 ,气短便溏 ,面色白。舌淡苔白 ,脉沉细。曾服健脾补肾 ,补血摄血之方 2 0多剂 ,疗效不佳。拟…  相似文献   

8.
崩漏是以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其中经血暴下者为崩,也称"崩中";经血淋漓不尽者为漏,也称"漏下"。崩漏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西医学与之相对应的疾病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及某些生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者运用《傅青主女科》中的固本止崩汤加味治疗更年期月经紊乱、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属脾虚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李玉香 《陕西中医》2012,33(7):932-932
<正>育龄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属"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月经先后无定期、崩漏"范畴。运用中医辨证治疗,从根本上恢复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功能。其分型如下。1血热1.1肝郁化热证经乱无期,时淋漓时崩下或时来时止,血色暗,有块;胁肋胀痛或乳胀,心  相似文献   

11.
月经先期的中医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经先期又称“经行先期”、“月经超前”、“经早”,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d,小于14d,月经量基本正常或偏多,并连续2个周期以上异常。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月经周期紊乱,特别是先期而至,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如合并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日久可致经血大下或淋漓不净,最终形成“崩中”或“漏下”,使病情加重,难以治愈。因此.重视月经先期的治疗十分必要。现将中医对月经先期的认识过程进行总结归纳,便于深刻地了解该病,以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病例:邓××,女,40岁,蒲圻县某供销社营业员.1977年5月6日初诊.以近半年来月经量多,色红伴紫暗血块、淋漓不尽而就诊。患者半年来经行量多如崩,色红有块,须注射止血药物方可止住,止后常淋漓不净.曾在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妇检,检查结果子宫增大,质硬,表面高低不  相似文献   

13.
朱玉叶  林韶冰 《光明中医》2008,23(11):1755-1756
崩漏是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量多如注(为崩)或量少淋漓不尽(为漏)两者常交替出现为主症的月经病。在出血过程中,崩与漏之症可以互相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大虚,可淋漓不止转为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可致血崩。临床辨证分型:血热、脾虚、肾阳虚、肾阴虚、血瘀。现代医学中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属于崩漏的范畴。我科于2005年3月-2007年9月收治崩漏患者54例,  相似文献   

14.
张洪芳  龚谨 《四川中医》2014,(1):134-135
<正>崩漏是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注或者淋漓不尽。来势急,出血量多者称之为崩;出血量少,淋漓不断者,称为漏。虽然两者出血情况不同,但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往往相互转化,交替出现,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诸病源候论·漏下候》曰:"崩中之病是伤损冲任之脉,盖冲任为经脉之海。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统治经血,忽然大下,谓之崩中,崩而内有瘀血,故时崩时止,名曰崩中漏下。"《普济方·妇  相似文献   

15.
崩漏为妇女非行经期间忽然阴道不规则的大量出血或小量持续淋漓不断出血的统称,多发生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妇女。“崩”是形容出血来势骤急突然暴下如山崩地裂之势,“漏”是指出血来势较慢,血量不多,延绵持续,淋漓不尽如漏卮难塞,漫无关防者.所以中医有大下不止为崩;淋漓不断为  相似文献   

16.
血竭安宫汤治疗上环后月经失调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环后月经失调多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阴道不规则出血 ,笔者用血竭安宫汤治疗 6 8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将治疗及观察情况简介如下。1 一般资料6 8例均为本院 1 998年 1月~ 1 999年 1 2月的门诊患者。年龄 2 3~ 45岁。上环时间 1个月~ 1 5年。表现为月经量多者 32例 ,量多并经期延长者 2 6例 ,月经紊乱者 1 0例。诊断标准为上环前月经周期及经量、经期正常 ;上环后月经提前 7天以上 ,经量增加 5 0 %以上 ,或经期超过 7天 ,淋漓不净 ,或经间期点滴出血 ,白带增多 ;X线透视环位形态正常 ;妇科检查或 B超检查基本排除器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崩漏是指月经周期紊乱,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或经崩,后者称漏下或经漏,崩与漏出现情况虽不同,但两者常交替出现,故统称崩漏。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期的任何年龄,它既是妇科常见病,又是疑难重症。除采用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措施外,还应根据其不同的辨证分型予以相应的护理,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闭经药膳方     
月经周期是正常的生理周期,如发生改变,说明体内发生了某些疾病。因此,不能忽视月经的各种变化。闭经,指少女年过18周岁而未行经,或有行经史而停经3个月以上,排除妊娠和更年期者。  相似文献   

19.
崩漏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出现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历代医家对本病多有论述,多认为气血失调,冲任不固,五脏受损,经血妄行为本病致病之根。临床多以凉血收涩、益气养阴、补肾健脾疏肝为主。因瘀致崩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然崩漏出血量多,医者在治疗不专以活血化瘀之药治之,从而导致瘀血不去,崩漏不除。本文从诸医家对瘀血致崩的论述、瘀血崩漏形成的机理,来探讨"以活为止,以攻为补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莉 《广西中医药》2005,28(1):44-44
性质功效:清热凉血剂。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治病证:月经量多、崩漏、经期延长属血热者。证见阴道流血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或夹块,伴口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或弦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