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高血糖应激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人自2002年6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以来,对糖尿病患者血糖>13.3mmol/L的高血糖应激状态分别实行了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治疗和每日多次点时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疗效观察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0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CSII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40岁,病程0~15年,对照组MSII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龄43岁,病程0~15年,两组在治疗前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HbAIc)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较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CSII)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接受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Ⅱ)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ultiple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MSⅡ)治疗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接受CSⅡ和MSⅡ治疗2周,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SIM),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CSⅡ组SIM(26.98±11.99)较MSII组SIM(22.14±9.00)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42)。 结论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泵(CSⅡ)是近年发展的一种胰岛素注射技术,由于胰岛素泵模拟正常人体胰岛素β细胞胰岛素分泌方式,因此更符合生理需要,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少,更利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我科自2002年~2005年对136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解放军第117医院的糖尿病患者共85例,均为血糖控制较差,需住院胰岛素调整或治疗者。男4 2例,女4 3例,年龄14~80岁(5 6 3±12 5岁)。患者随机分为MSⅡ组:共4 5例,男2 2例,女2 3例,年龄33~80岁(5 6 0±10 0岁) ;CSⅡ组:共4 0例,男2 0例,女2 0例,年龄14~78岁(5 6 1±14 1岁)。用SureStep血糖仪(美国强生公司)测定末梢血糖。每日三餐前、餐后2h、睡前和1Am共测血糖8次。MSⅡ组用优泌林R分别于早、中餐前皮下注射,70 /30优泌林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监测血糖情况调整三餐前胰岛素剂量,每次调整2~4U。CSⅡ组用H TRO…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皮下注射(CSII)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两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0例糖尿病酮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组(CSII组,n=30)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CSII组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均低于MSII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以及血糖平均值均低于MSII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3%(4/30),低于MSII组的3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可缩短酮体转阴时间,更快、更好地控制糖尿病酮症患者的血糖,并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其临床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的MSII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讨糖尿病采取胰岛素泵和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胰岛素泵组和胰岛素笔组,每组都有46例患者。胰岛素泵组给予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笔组给予常规注射笔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控制时间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胰岛素泵组胰岛素用量少于胰岛素笔组,血糖控制时间短于胰岛素笔组(P<0.05);胰岛素泵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17%,显著低于胰岛素笔组的13.04%(P<0.05)。结论糖尿病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相比于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能缩短血糖控制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胰岛素四针强化注射或预混胰岛素治疗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六安市人民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胰岛素四针强化注射或预混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A组,空腹C肽、餐后1 h C肽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A组、胰岛素用量少于A组、缓解率高于A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胰岛素四针强化注射或预混胰岛素治疗比较,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初发或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调整血糖,观察其效果及安全性。结果328例糖尿病患者血糖迅速达标。结论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能使血糖迅速达标,安全可靠,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术期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疗效与效益。方法选取610例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观察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h血糖(PBG2h)、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待手术时间、总住院天数和日平均费用、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CSII组血糖控制优于M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II组(P<0.01),血糖达标时间、待手术时间、总住院天数,CSII组较MSII组均明显缩短(P<0.05),CSII组日平均费用较MSII组稍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费用较MSII组有所降低但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在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应用疗效及效益方面优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对初发2型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人,分为MSII组(26例)和CSII组(38例),其中MSII组中女性14例,男性12例,CSII组中女性18例,男性20例,CSII和MSII两组的年龄、空腹C肽、空腹血糖、BMI、HbA1c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入院后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帮助胰岛细胞功能恢复.治疗的目标血糖值为三餐前血糖在3.6~6mmol/L之间.达到目标血糖值后全天胰岛素的总剂量小于30U,则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物;若全天胰岛素的剂量仍大于30U,则继续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1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改为口服降糖药物的比例.结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1月后两组中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CSII组为81.5%(31/38),其中10例已经完全停用磺脲类药物;MSII组为30.8%(8/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的CSII组餐后2h C肽较MSII组明显增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受损有关,在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迅速恢复细胞功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使更多的初诊2型糖尿病人改为口服用药,且血糖仍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1.
王希英 《西南军医》2009,11(3):487-488
目的比较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SII组)与常规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在疗效、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差异,探讨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的护理。方法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CSII组38例和MSII组40例,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所需天数、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种方法均能使血糖达标。但CSII组达标所用天数及胰岛素用量均少于MSII组(P〈0.01),CSII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MSII组(P〈0.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能迅速、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且简单方便,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肖磊  刘晓敏  姚丽  高雅辉  艾星 《武警医学》2020,31(10):885-887
 目的 分析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对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住院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空腹血糖≥8 mmmol/L或餐后2 h 血糖≥12 mmmol/L。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依据FGM实时葡萄糖值及图谱每日多次调整胰岛素量,对照组每日多次指血糖监测(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MMB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血糖达标时间和术后第1、2、3天达标率。结果 观察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观察。观察组日人均调整血糖次数(2.20±0.77)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0±0.45)次。两组术后第1、2天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血糖达标时间[(4.72±2.39)d、(2.59±1.1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21±2.46)d、(3.57±1.23)d],术后第1、2日观察组血糖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2、3天血糖达标率(48.3%、7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7.9%、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M对围术期应用4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MMBG,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象及方法 (1)对象: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33例,男19,女14,年龄22~74岁,病程2个月~20年。正常对照组30名是年龄与糖尿病组相匹配的献血员和健康体检者。(2)方法:患者及正常人于晨6时抽取空腹血标本测定cAMP、cGMP,患者同时测血糖及胰岛素,血糖测定用邻甲苯胺法,胰岛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每天21:3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三餐时第一口饭嚼服阿卡波糖;对照组每天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共治疗12周,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4周,两组FBG、2hPBG均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血糖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好,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在合并感染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合并感染的T2DM患者,CSII组和MDI组各32例,均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单位体重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治疗日平均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治疗平均日费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位体重胰岛素用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诺和锐+甘精胰岛素多点注射在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治疗有着与胰岛素泵相似的治疗优点,且费用较低,使用方便,可作为胰岛素泵替代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贾晓炜  栾进 《武警医学》2017,(5):483-486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直接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妊娠糖尿病患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疗效.方法 选择妊娠糖尿病162例,分为胰岛素泵组与皮下注射胰岛素组(注射胰岛素组).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观察两组血糖、胰岛功能、血脂和生存质量分数,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相关指标、C肽、血脂均得到有效控制.但从两组对比可以看出,在C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ean of daily differences,MODD)这些指标上,胰岛素泵组与注射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胰岛素泵组各指标的相对偏差都较注射胰岛素组小.在对血糖漂移率和低血糖发生率控制上,胰岛素泵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注射胰岛素组(P<0.05),但是胰岛素泵组对高血糖率的控制更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胰岛素泵组优于注射胰岛素组(P<0.05).胰岛素泵组对患者的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改善明显.结论 与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胰岛素泵的疗效更好,且可使GDM患者血糖维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减少对母婴的近期及远期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应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糖尿病足患者126例,随机分为CSII组和MSII组,CSII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优泌林R加餐前大剂量;MSII组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优泌林R及睡前注射优泌林N.对比治疗1个月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及糖尿病足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与MSI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SII组糖尿病足总有效率与MSI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控制更迅速、安全、稳定,且可迅速地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宋雪梅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51-1252
目的:平稳、快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效控制代谢紊乱,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病人多次注射要到素的痛苦。方法:应用诺和锐笔芯装于丹纳胰岛素泵中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52例。结果:5~7d后血糖控制理想(空腹血糖≤6.1mmol/L)22例,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6.1~7.2mmol/L)30例,患者血糖快速而平稳的下降,而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方面提供了安全、可靠、方便及灵活性,熟练、正确掌握胰岛素泵的应用可减轻患者的病痛,简化治疗疗程,胰岛素泵是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次胰岛素注射法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FPG、2hPG血糖指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分别为30.0%,64.0%;而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7.1±1.4)天,(3.3±0.5)天;治疗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FPG、2hPG等血糖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等血糖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血糖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9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3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入组患者根据体重(按BMI〉28为肥胖组、BMI〉24为超重组、BMI≤24为正常体重组)和年龄(≤40岁、41~50岁、≥51岁)将患者各分成3组,入院次日即开始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治疗前后均抽血查FPG、2HPG、HbA1C、FINS,治疗结束后对治疗前后及各组间的数据在SPSS13.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周后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第二周开始即有12例患者胰岛素开始减量,第3周陆续有52例患者胰岛素被动减量,至第3周结束时所有患者FPG、2HPG均控制良好,但仍有16例患者胰岛素无法减量,16例均为肥胖组患者。胰岛功能均有恢复,但以正常体重组和≤40岁年龄组效果更佳。胰岛素抵抗均有改善,但以肥胖组和≥51岁年龄组改善明显。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良好控制有深远影响,并且越年轻、越接近标准体重治疗效果越好,而随体重的增加血糖控制难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