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GL)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多发于胃窦、胃体部,低度恶性和早期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较好.结论 重视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是治疗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邓志勇  李海  张阳  陈芳  丁敏  陈金珍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1):1436-1437
目的:分析原发于胃粘膜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胃原发性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恶性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菌的关系。方法:采用HE光镜诊断结合免疫酶标结果,回顾性分析15例胃原发性粘膜相关恶性淋巴瘤的分类、分型。结果:本组恶性淋巴瘤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误诊时间为半个月~2年,平均2个月。其中B细胞肿瘤来源为80%(12/15),占同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预后虽较其他类型淋巴瘤好,但重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结论:免疫组化检测或基因表型分析在恶性淋巴瘤的分型及其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胃粘膜恶性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1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曦 《浙江肿瘤》1999,5(2):104-105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要点,以及肿瘤切除的相关问题和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法)对1970年至1993年至2月诊治的12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经过6年4个月的中位随访期,5年总生存率为50%,(结论)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临床诊断较难,肿块多生长迅速,但对皮肤,肌肉,腋淋巴结浸润少,无需选择报告手术,对肿瘤〈5cm者可行肿块切除术,〉5cm者行乳腺切除手术,腋窝  相似文献   

4.
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唐耀华,吴美生,杨立,伍尤华,王肇炎,彭继繁消化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以往首外科治疗。现报告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使巨大肿块、侵犯部位广泛难治的胃、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获得较长无病生存期,现报告如下。例1男,24岁。...  相似文献   

5.
王存德 《癌症》1997,16(4):288-288
原发性眼部恶性淋巴瘤2例临床与病理分析王存德关键词眼肿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图号R739.7原发性眼部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1992年12月至1996年2月我院收治并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2例,现将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介绍如下。例1:女,46岁,住...  相似文献   

6.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后放射和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美芳  徐怀玉 《肿瘤》1994,14(3):160-161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后放射和化疗疗效分析宋美芳,王国民,徐怀玉,朱惠莉上海华东医院放疗科(上海200040)上海华东医院内科本文报道本院自1975~1991年12月间综合治疗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不包括胃何杰金氏病)31例,进行手术后放疗和化疗,对疗效...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误诊率高的原因,总结出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68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前误诊率高达78%,单纯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同期胃癌病人,术后加化疗和/或放疗,则术后5年生存率达83.6%。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术前应采用纤维胃镜、气钡造影和CT等手段明确诊断,以免误诊为晚期胃癌放弃手术,治疗应采用手术配合术后化疗和/或放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不适、消瘦、腹部肿块为主,术前误诊率为35.7%,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9.5%,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5.6%。结论:胃原发性淋巴瘤是误诊率较高的胃部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型、分期及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认识及早期确诊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不适、消瘦、腹部肿块为主,术前误诊率为35.7%,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9.5%,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5.6%。结论:胃原发性淋巴瘤是误诊率较高的胃部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型、分期及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认识及早期确诊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王荣  范奇 《世界肿瘤杂志》2005,4(4):286-287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及内镜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近十年来3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病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上腹痛最常见,其次为上消化道出血等。胃镜表现:病变发生2个以上部位多见,其次为胃体、胃窦等,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90.3%。结论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镜下形态多种多样,其中累及2个以上部位者多见,病变范围较大。胃镜活检加免疫组化病理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Hp感染与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2例柳强①孙承军张熙曾天津市肿瘤医院胸科(天津市300060)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罕见,症状及胸片多不典型,纤支镜又难以发现,故误诊率极高。现报告2例如下。例1,男,58岁,1986年4月开始咳嗽,咳痰2个月,痰中带血块20天。于...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胃淋巴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误诊率为33.3%,手术切除率为97.2%.手术加化疗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0.0%,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33.3%.结论:胃镜活检能有效降低胃原发性淋巴瘤的误诊率.针对原发灶部位、大小、病理分期不同,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误诊原因和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收治的18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以上腹部不适、上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为主要临床特征,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3.3%。其中术前确诊7例,均在胃镜下确诊。16例获得随访,5a生存率为56.3%。病理诊断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B细胞性淋巴瘤14例,T细胞性淋巴瘤3例。16例行辅助性CHOP化疗,总有效率为93.4%。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和辅助性化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细胞学、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技术研究了12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结果表明其中无核裂细胞型4例,核裂细胞型3例,淋巴浆细胞样型5例。免疫组化标记证实12例均系B细胞性淋巴瘤。本文讨论了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生率低,术前较难诊断。本文报告12例,半数病人术前得到明确诊断,经手术和化疗,已有6例生存超过五年。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2例段国祥,程远军,张同法,杜顺堂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极为罕见,我院近20年共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60岁,因活动时左上腹疼痛2月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正常,左上腹可触及肿块,质硬,无结节...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19例临床分析吴国柱1马振君1杨丽军2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比较少见,1978年10月—1997年10月我们共收治19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3岁~65岁,...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28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确诊的28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恶性淋巴瘤中,胃13例(46.4 %),小肠5例(17.9 %),回盲部7例(25.0 %),结肠3例(10.7 %)。临床表现均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术前内窥镜对胃、大肠淋巴瘤的诊断率为42.9 %(9/21),消化道造影结合CT对小肠淋巴瘤诊断率40.0 %(2/5)。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以胃部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回盲部;仅根据临床表现很难与胃肠道的其他疾病相区别。内窥镜检查是诊断胃、大肠淋巴瘤的主要检查手段,应注意多部位、多点、深取活检,同时配合刷检。消化道造影是诊断小肠淋巴瘤的重要检查手段,与CT检查结合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必要时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双侧睾丸恶性淋巴瘤一例报告广东省梅县人民医院(梅县514011)钟国英,何桂新,杨志雄原发性双侧睾丸恶性淋巴瘤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0岁,农民。因双侧睾丸进行性肿大2年于1995年4月21日入院治疗。患者除自觉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腹痛,纳差,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消瘦等。本病误诊率达87.5%,极易误诊为胃低分化腺癌。手术切除率高,均获手术切除。EI期病例多,3,5年生存率为86%,69%。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提高正确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