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螺内酯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强效利尿剂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强心类药物地高辛等),同时给予螺内酯20 mg/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螺内酯,60 mg/d。观察两组患者左室重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螺内酯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剂量螺内酯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螺内酯组34例和大剂量螺内酯组36例,观察2组用药量、用药前后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大剂量螺内酯组螺内酯、氢氯噻嗪的使用量均多于小剂量螺内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剂量螺内酯组呋塞米的使用率为30.5%高于小剂量组的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时,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I)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大剂量螺内酯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小剂量螺内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高血钾,无严重肾功能损害。结论大剂量螺内酯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钟惠德 《江西医药》2014,(4):322-323,325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方法将62例CHF随机均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及血生化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7.41%,心功能改善有效率83.87%;对照组水肿减轻不明显,心功能改善有效率38.7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LVEDD、LVESD缩小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LVEF、FS比较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CHF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螺内酯可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螺内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高钾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心力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大剂量螺内酯治疗,治疗组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90.0% (P>0.05),两组患者LVEF、LV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心功能,而小剂量的应用又能有效降低高血钾危险,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内酯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上述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强心药物等。在以上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螺内酯每天20~40mg,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双氢克尿噻每天25~50mg。疗程为3个月。用药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特别是观察血钾的改变情况;采用心脏超声检查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定期检查电解质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也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钾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钾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不影响血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心衰患者 4 2例 ,心功能 (NYHA)分级为Ⅱ~Ⅳ级 ,均接受利尿剂、洋地黄、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 ,随机分为 2组 :螺内酯组 2 1例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 2 0mg ;对照组 2 1例 ,除不给予螺内酯外 ,余处理与治疗组相同。动态观察心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1个月NYHA分级变化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3个月血清BNP 32浓度。同时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螺内酯组和对照组治疗 1个月后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 .7%和 76 .2 % (P <0 .0 5 ) ,显效率分别为 6 1.9%和 4 2 .9% (P <0 .0 5 )。两组患者治疗 1个月后 ,NY HA分级均有所改善 ,但螺内酯组治疗后改善显著(P <0 .0 5 )。治疗后螺内酯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 (P <0 .0 5 )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降低 (P <0 .0 5 )。治疗后 2组血清BNP水平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但螺内酯组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 <0 .0 1)。螺内酯组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降低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呈负相关 (r =- 0 .4 2 ,P <0 .0 5 ) ,而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呈正相关 (r =0 .6 0 ,P <0 .0 5 )。结论 :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11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55例,两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小剂量组给予螺内酯20mg/d,大剂量组给予螺内酯60mg/d,经治疗6个月后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和检测血浆BNP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均有明显好转(P〈0.01);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LVEF(31.23±3.61)%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LVEF(30.33±3.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LVEF(39.37±8.30)%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LVEF(45.17±5.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血浆BNP(973.25±256.23)pg/ml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血浆BNP(991.07±211.3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血浆BNP(324.12±122.43)pg/ml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血浆BNP(200.58±145.11)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后比小剂量组下降更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和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采用大剂量螺内酯可以降低BNP水平,明显改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在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行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保守治疗,给观察组患者给予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时间、病情改善的情况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与治疗前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病情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96%)与对照组(3.92%)差异不明显(P> 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心脏搭桥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效果明显,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探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组予常规治疗结合小剂量瑞舒伐他汀5 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量2组血浆NT-proBNP、炎症因子(IL-6、IL-10、hs-CR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最大流速比值(E/A),并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判断疗效。小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后,NT-proBNP及炎症因子(IL-6、IL-10、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 LVEDD显著降低(P< 0.05),而LVEF和E/A显著升高(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瑞舒伐他汀能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吴东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76-17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左室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2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有助于心力衰竭改善左室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2例实行沙库巴曲缬沙坦+常规治疗,对照组41例实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血浆脑钠肽(BNP)变化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A)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VEF、LVESD、LVEDD、E/A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予以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80.0%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研究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重量指数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对心脏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达格列净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在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心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记录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FPG、2 h PG水平均有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水平均有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均有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P>0.05),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老年人(〉60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加螺内酯(治疗组)和不加螺内酯组(对照组)。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6min步行距离,血钾、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肾功能。结果6个月后治疗组6mill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213.4-21)mVS(165±15)m,OP〈0.05);血清K无明显增高(4.9±O.14)mmol/LVS(4.3±0.16)mmol/L,(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4s±6)mmvs(52±10)mm,(P〈0.05);治疗组病死率及再住院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螺内酯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钾无明显增高,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颜安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80-268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螺内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采用B超检测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等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36/38),对照组分别为16例、13例、9例、76.3%(29/3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和心率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滕凌 《黑龙江医药》2015,(3):560-56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后,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率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及心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14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治疗1年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率,心房颤动复发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B型脑钠肽情况。结果治疗组心房颤动复发率达12.5%、慢性心房颤动发生率达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和23.0%(P〈0.05);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B型脑钠肽情况改善显著,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视力下降、肺纤维化、咳嗽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能较好维持窦性心律,对心脏的重构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终末期心脏结构与功能,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单纯性糖尿病患者和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性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EDV)、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ESV)、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室肥厚(LVH)等左心室结构相关指标以及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与A峰比值(E/A)等左心室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左心室结构相关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ESV和EDV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VDs、LVH和LV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心功能指标LVEF、FS、E/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终末期超声心动图会表现出左房扩大和左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用于评价糖尿病肾病患者终末期心脏结构与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对血浆钠尿肽(BN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心内科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患者均行药物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在治疗后24h、3d、7d、21d对患者行血浆BNP检测,比较两组NB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BNP水平均明显升高,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BNP水平均下降,观察组较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可降低患者BNP水平,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该院肾脏内分泌门诊及住院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3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32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32例。另选择3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SDM组、EDN组、CDN组)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采集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静脉血和24h尿。检测各组血清中sVCAM-1水平、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等。结果治疗前,血清sVCAM—1水平在SDM组、EDN组及CDN组中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内酯治疗12周后,三组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及UAE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能显著降低DN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及UAER,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