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6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阿司匹林(ASA)对川崎病的疗效。结论46例患儿中典型川崎病42例,非典型川崎病4例,典型病例有发热,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皮疹,指(趾)端硬肿,肛周脱皮;发热是最早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心脏冠状动脉病变可为该病确诊提供强有力的佐证。IVIG和ASA对KD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正确诊治KD。方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96例KD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临床表现出现频率依次是:发热、粘膜改变、颈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皮疹、四肢变化。②大剂量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1g/kg单剂、两剂及2g/kg单剂3组在冠状动脉病变恢复率及新病变发生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后4周冠状动脉扩张恢复情况:轻度38例完全恢复17例(44.7%),中度30例完全恢复7例(23.3%),重度8例均未恢复。结论KD是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要重视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要重视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王凤荣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6,12(2):329-33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诊断缺乏特异性。我院于1988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23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KD患儿均为住院患儿,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4例,女9例,男:女为1.56:1。发病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3.5±1.4)岁。年龄分布:~1岁1例,~3岁14例,~6岁5例,~10岁3例。四季均有发病,冬春季为主。发病季节分布:1~3月12例,4~6月6例,7~9月2例,10~12月3例。1.2症状和体征(1)发热23例(23/23,100%),热程较长,7~20d,平均(10.1±2.5…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最严重的是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破裂等致死性并发症。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我院2008年—2009年共收治川崎病患儿3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1984年9月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彤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6):985-986
目的分析川崎病(KD)的临床资料,探讨KD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KD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及发生率;总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阿司匹林(ASA)对KD的疗效。结果56例中,持续发热、唇和口腔粘膜改变、双球结膜充血、手足硬肿、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发性皮疹、肛周脱屑的发生率分别为100.00%、76.79%、69.64%、64.29%、55.36%、53.57%、39.29%。病程4~9天内发生心脏冠状动脉病变达45%。所有患儿均接受ASA治疗,IVIG治疗后48h退热48例,4例在用第2剂IVIG后36h退热,2例加用糖皮质激素并于2天内退热;2例于3~7天内自行退热。结论发热、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皮疹(包括出现卡斑红)、双眼球结膜充血、唇和口腔粘膜改变是川崎病的早期主要临床表现。心脏冠状动脉的病变可为该病确诊提供有力的佐证。IVIG和ASA对KD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7.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6,(5):512-513
目的分析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在临床工作中避免误诊及漏诊。方法对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断的17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最早出现及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眼球结膜充血、一过性全身皮疹、口唇潮红皲裂,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CT)增高、卡疤硬结有早期诊断价值,多合并有肝功能损害,冠状动脉扩张最早出现在发病后4d,最迟10d。结论在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应注意结合患儿的辅助检查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及时、准确的诊断川崎病,避免误诊及漏诊。早期、足量的使用丙种球蛋白(IVIG),可避免冠状动脉扩张形成冠状动脉瘤。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401-1402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旨在提高IKD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8例IKD患儿和98例典型KD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特点及心脏超声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发病比较无性别差异,但IKD组发病年龄偏小;IKD组发热持续时间偏长;IKD组在发病急性期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病变等典型症状少于典型KD组,而卡疤再现红肿、肛周脱屑则高于典型KD组;IKD组WBC、CRP升高较典型KD组明显;IKD组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高于典型KD组。结论:IKD患儿发病年龄小、发热时间较长、卡疤再现红肿及肛周脱屑发生率高、WBC及CRP升高明显、CAL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崎病(KD)临床特征、易被延误诊断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2例KD中典型59例,不典型13例,男49例,女23例,男女比例为2.1∶1,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岁。<1岁22例,1~3岁29例,3~5岁14例,5~8岁7例。发病10d内确诊62例,发病10d后确诊10例。并发冠脉损害者19例,其中冠脉扩张16例,冠脉瘤3例。发病10d内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62例,发生冠脉损害13例,发生率为21%,10d后应用IVIG10例,发生冠脉损害4例,发生率为40%。结论:小儿川崎病症状不典型、对本病认识不足是导致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早期应用IVIG可明显降低冠脉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21例川崎病分析揭示:川崎病以持续发热5日以上,结膜充血,口咽变化,手足硬肿,掌跖发红及恢复期指端膜状脱皮,躯干部多形红斑及颈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它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常侵犯冠状动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治疗以抗凝药物阿斯匹林为主。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属于一种原因不明的自限性血管炎综合征,好发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指(趾)末端肿胀和膜状脱皮等特征。若未及时诊断和治疗,15%-30%发生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可致猝死,可见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现将2003年~2005年我们收治的15例川崎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IS)是幼儿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临床特点为急性持续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最明显的是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破裂等致死性疾病。我院从2002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20例,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及室壁瘤切除术治疗一例患心肌缺血、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巨大室壁瘤、心力衰竭的2.5岁川崎病患儿.术后患儿心排血量增加,心力衰竭症状消失,术后1个月时,心功能恢复到纽约心脏协会标准(NYHA)Ⅰ级.术后随访6年,心功能保持在Ⅰ级,生长发育正常.CABG是治疗幼儿川崎病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有一些特殊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4.
15.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小儿时期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发热伴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恢复期指(趾)端特异性膜状脱皮。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阿斯匹林常规治疗可降低冠脉损害的发生率,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进一步降低冠脉损害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我科2001~2005年收治川崎病17例,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斯匹林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KD)亦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它是一种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本病于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率先报道,随后该病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KD部分病例可累及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狭窄与闭塞。现将我院儿科近5年来收治的川崎病42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疗效观察。方法:分析10例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特点、预后与转归。结果:经上述治疗10例,效果佳。结论:给予阿司匹林加单次丙种球蛋白大剂量早期应用临床表现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19.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告,曾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小儿出疹性疾病,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同时易并发冠状动脉损害。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已成为儿科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有研究证实导致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最可能原因是延误诊治,现将我科2002~2007年10月收治的23例患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对2002年8月-2007年8月我院收治的3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川崎病发病年龄以幼儿多见,81%在1~6岁.早期无特异性检查方法,采用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随访2年无一例死亡,无冠状动脉瘤形成.结论 加强对川崎病的认识,尽早进行规范治疗及加强随访是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