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术中自体血回输致凝血功能障碍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体血回输用于抢救危重出血病人有其优越性 ,但自体血回输特别是术中自体血回输也有很多并发症 ,本文以 5例患者对术中自体血回输所致凝血功能障碍予以分析报告。临床资料本组 5例患者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53岁。均诊断为外伤性脾破裂 ,其中 1例无合并症 ,为 5岁之女性患者 ,术中自体血回输2 50 ml左右 ,其余 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其它合并损伤 ,术中分别自体血回输 1 0 0 0~ 2 50 0 ml不等。回收血为防止凝结用 1 0 %枸橼酸纳溶液抗凝 [1]。 5例患者自体血回输后术中未见明显凝血异常 ,而术后发现腹腔引流出较多量的鲜血 ,…  相似文献   

2.
回输不同数量自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对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进行自体血回输,术中出血量在500~1000ml患者13例为Ⅰ组;选择术中出血量大于1000ml患者8例为Ⅱ组。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测定自体血回输前、回输3d后静脉血和经洗涤处理的自体血的红细胞标本补体受体CR1(CD35)、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CD58)及CD59分子的阳性率及几何平均荧光强度。结果两组患者回输前、回输后红细胞与回收红细胞CD35、CD58及CD59平均荧光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Ⅱ组回输前、回输后红细胞CD35阳性率明显高于回收血红细胞(均<0.05),Ⅰ组回收红细胞与回输前、后红细胞CD35、CD58及CD59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各时段免疫分子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少量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术后红细胞天然免疫功能均无不良影响,自体血回输不存在异体输血样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6):579-581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颅脑手术治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颅脑手术治疗且术中有输血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观察组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治疗,而对照组术中采用异体输血治疗。结果:(1)手术前,两组患者血常规、凝血指标、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观察组RBC、Hb、IL-6、IFN-γ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5,P=0.0265)。结论:颅脑手术治疗患者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的疗效良好,具有RBC及Hb维持效果好、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感染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对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顾客大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回收式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分别取抽取患者术前、输血1 h后以及输血24 h后的静脉血,测定样品的血常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即APTT),凝血酶原时间(即PT),纤维蛋白原(即FIB)以及活化凝血时间(即ACT),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回收式自体输血组与异体输血组患者在输血1h后,其APTT、PT、ACT指标均有所延长,FIB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内,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似,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均在正常范围内,在临床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量自体血回输应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后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回收血量>1000ml)40例,其中宫外孕破裂出血24例,脾破裂5例,脾脏合并肝脏破裂2例,肠系膜血管破裂3例,骨盆骨折合并股骨骨折6例。记录术中出血量及回收量,同时观察自体血回输前(T1)、回输后24小时(T2)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电解质的变化,并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每例自体血回输后送检血培养及药敏。出血量大于2000ml以后,根据情况酌情给予异体红细胞及血浆、凝血因子输注。结果:40例患者中有5例(占比12.5%)出血量>2000ml,同时予输注异体红细胞及血浆。有5例患者术后送往ICU病房,1例患者因失血过多死亡。回输后与回输前相比,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所提升,血小板数量有所减少(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有所延长、纤维蛋白原有所增加(P>0.05)。回输前后电解质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血回输期间及回输后均未出现溶血、细菌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在严格掌握自体血回输指征情况下,对失血性休克病人应用自体血回输大量自体血可以及时有效扩容抢救生命,节省大量血液资源,同时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骨盆手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将60例骨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组(A组)和非自体血回输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血常规、凝血功能、总输血量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结果:A组总输血量为(1039±173)ml,B组总输血量为(1608±275)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两组血细胞比容、血小板及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白细胞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能有效补充术中失血,对血液成分无明显影响,减少了输入异体血的并发症,节约了医疗费用,值得在骨盆手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将术中出血回收,经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再分离、净化处理后回输.结果 170例颅脑手术中51例因失血过多,在输注自体血基础上输异体血300 ml,术中、术后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自体血在颅脑外科应用效果较好,既解决血源紧张,又避免疾病传播,特别适用于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手术如海绵颅血管瘤、颅内动脉瘤夹闭、脑动静脉畸形、脑膜瘤、听神经鞘瘤等,因快速将患者血液回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自1985年10月至1996年12月对36例颅脑外伤术中大出血病人进行失血回输,其中31例回输自体血标本进行了血液学检查,22例血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血液质量优于腹腔脏器破裂的积血,临床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8~61岁;交通肇事19例,钝器例7例,锐器伤4例,坠落伤6例。出血源:上矢状窦破裂16例,横窦破裂6例,硬膜中动膜断裂8例,侧裂血管破裂6例。  相似文献   

12.
随着输血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血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输血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节约用血和安全用血已成为输血工作中一个重要问题。我科2002年应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16例骨科患者行血液回收,并将回收的血液经分离清洗后回输给患者,达到了减少血液丢失、节约异体血、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同时降低了输注异体血的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解决血源紧张以夏减少输血并发症,应用Medtwnicaul酵血液回收机共对48例脊柱痰忠手术患者进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预计出血量超过600ml,无自体血液回收禁忌证患者48例,术时接好血液回收机,在术中或手术结束时将浓缩红细胞回输给患者,与38例同期手术相对比。结果 ①自体血回收率达到65.3%,76.1%的患者术中不用再输库血;②98.4%的患者术后Hb及Hct测定趋于正常,术后7d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③自体血回输对术后凝血功能影响不大。结论 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进行术中自体输血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脊柱前路手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48例脊柱前路手术患者,应用Cell—Saver自体血液回输机,收集手术野的血液,经抗凝、滤过、清洗、浓缩后回输给患者。测定手术前后将回输血前后患者血液作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数(PLT)、凝血酶原时间(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等检测。结果 术后24hRBc、Hb、Hct、PLT、较术前降低(P〈0.01),PT、APTT较术前延长(P〈0.01),但基本在正常范围以内,未补充凝血因子,3例补充了异体血,所有患者无输血反应,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结论 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获得洗涤的红细胞能有效地补充术中失血,减少了输入异体血的并发症,并且节约了医疗费用,值得在脊柱前路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野出血,经处理后回输给患者.结果 应用自体血回收,使75.8%的患者避免了术中、术后异体血的输入,术后血液检测及凝血功能指标正常.结论 自体血回输可使需输血的骨科手术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带来的潜在危险,节约了血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比较术中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肿瘤患者围术期机体内环境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直肠癌、结肠癌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输异体全血400mL;B组于手术切皮前放血400mL,同时输入等量羟乙基淀粉,术中自体血回输给患者。结果A组输血后1h及术后24hpH值和HC03一下降较B组明显(P〈0.05);B组稀释后Hb明显低于A组(P〈O.05);血常规其余各值、PT、APTT、FIB在各测定点两组变化一致,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有利于维持肿瘤患者围术期内环境稳定,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相比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自体血回输对骨科手术患者血常规和出血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  方平  黄河 《重庆医学》2008,37(17):1932-1933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对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骨科择期手术患者62例,分为3组,A组20例采用异体输血,B组24例为小于1 000mL的自体血回输,C组为18例大于1 000mL 自体血回输.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和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输血后血小板计数与A、B组输血后相比明显降低(P<0.05),出血时间明显延长(P<0.05);C组与A、B组输血前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量自体血回输对机体凝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机体凝血状态和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大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回收式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分别取术前、输血后1h及输血后24h的静脉血,测定血常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活化凝血时间(ACT),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输血后第1天、第5天两组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并计算CD4^+/CD8^+值。结果输血后1h两组APTT、PT、ACT均延长.FIB和血小板计数均降低(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异体输血组输血后第1天和第5天CD3^+、CD4^+、NK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回收式自体输血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与异体输血相似。回收式自体输血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脾破裂腹腔内出血术中血液回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诊手术治疗脾破裂腹腔出血80例,术中将术野内体腔中积血及手术区渗血作为血源,经过血液回收装置行抗凝、过滤、离心、洗涤等处理后回输给患者。结果:80例患者麻醉、手术均顺利。术中回输自体血10800ml,平均1350ml。其中2例术后96h死亡,为脾破裂合并其他器官损伤,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所致。1例出现血红蛋白尿。结论:自体血液回输是一种简便、实用、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可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更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科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机回收术中失血,抢救急症大出 血病人30例,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病人,男20例,女10例,年龄18 -54岁,体重40-85kg,其中宫外孕破裂3例,肝脾破裂10 例,骨股干骨盆骨折12例,产后大出血4例,股动脉破裂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