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2011-01~2011-12间在我院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205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其作为观察组,经过三年治疗后,在2014年对这205例患者进行回访;然后选取同时期用传统抗组胺类药物联合激素治疗的205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整体疗效的差异,在治疗前后对这两组的患者进行免疫学检查,观察其免疫学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都超过85%,说明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免疫学功能检查显示,在治疗前后观察组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对照组这几种功能水平检测则没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对于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3.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由于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该病的治疗方法 多种多样,但却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由于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的高安全性和可靠疗效,渐渐成为AR的重要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诊断的40例对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经随机分组后,20例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20例行药物对症治疗。随访1年,观察记录治疗前后鼻腔症状评分、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药物使用评分。结果治疗后舌下免疫组各项评分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一种立足于改善患者免疫反应,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目的的,高效的,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前变应性鼻炎症状、变应性鼻炎体征评分评分分别为(7.4±2.1)分、(2.3±0.4)分,治疗后为(1.5±0.7)分、(1.2±0.2)分,对照组治疗前为(7.5±2.2)分、(2.4±0.4)分,治疗后为(2.1±0.6)分、(0.9±0.1)分,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为16.28%,对照组为13.9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谢利生  蒋银珠  黄群 《重庆医学》2013,(30):3622-3623,3625
目的观察舌下免疫治疗对螨虫引起的儿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方法选择由尘螨引起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儿61例。随机分为舌下含服组(A组)27例,常规药物组(B组)34例。观察治疗6个月、1、2年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比较两组疗程结束后疗效及停药2年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症状评分降为(3.70±1.54)分,高于B组(2.82±1.40)分,A组体征评分降为(1.19±0.68)分,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年时两组症状与体征评分均无进一步改变。停止治疗时,A组有效率74.07%,B组8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止治疗后2年内复发率A组29.63%,B组9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舌下含服对尘螨引起的儿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脱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疗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泰康仙林鼓楼医院门诊收治的37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资料,随访3年,共有6例患者失访,根据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疗程将364例患者分为1年组(n=118),2年组(n=144)和3年组(n=102),采用Spearman分析3组患者疗程与疗效的关系,比较3组患者药物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年组和3年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及症状总评分均低于1年组(P<0.05),3年组患者流涕、鼻痒评分及症状总评分均低于2年组(P<0.05);治疗后2年组(88.19%)和3年组(96.08%)的总有效率高于1年组(78.81%),P<0.05,3年组的总有效率高于2年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3组患者疗程与疗效呈正相关(r=0.825,P<0.001);治疗后,2年组和3年组药物评分均低于1年组(P<0.05),3年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低于2年组(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过去3年接受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未完成基础疗程的患者采取电话方式了解其不依从的原因,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的完全依从率为70.1%;儿童的完全依从率为84.6%,高于成人(64.16%,58.46%),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12,6.441,P<0.05);不依从的原因调查表明,效果不明显或无效占29.49%,工作忙或学业紧张占20.86%,症状消失或好转占12.23%。结论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的依从性不甚理想,其中儿童的依从性高于成人。调查结果提示治疗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免疫治疗的依从率,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应用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的依从性问卷调查表,筛选治疗1年以上的68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完全依从49例,依从性差19例;依从性差原因分别为治疗效果欠佳5例(26.3%)、症状减轻3例(15.7%)、工作和学习忙碌3例(15.7%)、出现局部或全身反应2例(10.5%)、对疾病认识不够2例(10.5%)、儿童害怕注射2例(10.5%)、医嘱交代不够理解2例(10.5%)。结论影响特异性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家庭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及社会支持因素等,在免疫治疗的过程中,针对上述相关因素采取一系列对策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Sn)效果及其在防治支气管哮喘中的意义。【方法】对167例螨过敏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检测各治疗时期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并评估其过敏症状的变化。【结果】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症状改善(P〈0.01);儿童变应性鼻炎SIT效果较成人好(P〈0.01)。此外,观察期满3年的49例接受系统免疫治疗的患者与未系统治疗患者23例发现,前者继发哮喘的几率低于后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合并有哮喘的AR患者经SIT后,哮喘症状体征有改善;患者血清,TIgE、SIgE和ECP在SIT治疗后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对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有明确变应原者,免疫治疗应予以考虑;检测患者血清,TIgE、SIgE和ECP可了解SIT的疗效;对变应性鼻炎进行SIT对防治哮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变应性鼻炎的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捷  余少卿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3):15-16,18
变应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是针对变应原脱敏的有效治疗,除了传统的皮下免疫治疗,近年来发展了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该方法的作用机制是由于口腔黏膜丰富的树突状细胞可以摄取变应原,形成封闭抗体达到脱敏效果,舌下免疫疗法还通过影响细胞因子分泌等发挥作用,安全性好,但也受到变应原的质量、剂量及应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该治疗方法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并有望成为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 ,将符合变应鼻炎标准并且粉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阳性的患者100例分为免疫治疗+药物组58例及单纯药物组42例;8周回访一次,共随访32周。结果免疫治疗+药物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较单纯药物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治疗+药物组患者中5例发生不良反应,没出现全身性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能显著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效果及其在防治支气管哮喘中的意义。【方法】对167例螨过敏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检测各治疗时期患者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并评估其过敏症状的变化。【结果】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症状改善(P<0.01);儿童变应性鼻炎SIT效果较成人好(P<0.01)。此外,观察期满3年的49例接受系统免疫治疗的患者与未系统治疗患者23例发现,前者继发哮喘的几率低于后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合并有哮喘的AR患者经SIT后,哮喘症状体征有改善;患者血清TIgE、SIgE和ECP在SIT治疗后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对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有明确变应原者,免疫治疗应予以考虑;检测患者血清TIgE、SIgE和ECP可了解SIT的疗效;对变应性鼻炎进行SIT对防治哮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已有100多年历史,是针对变应原致敏的对因疗法,在Ig 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疾病治疗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1-3]。国内外多个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认为[4-9],SIT在临床的应用不需要以药物治疗失败为前提条件,换言之,SIT应该是变态反应疾病的一线疗法。这一治疗理念改变了过去将SIT用作变应性鼻炎辅助疗法的旧思维,有力地提升了其临床治疗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等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按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后提取资料,应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904例患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1130例,常规药物治疗77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儿童鼻炎症状评分(RR=-1.75,95%CI:-2.45~-1.05,P<0.001)、成人鼻炎症状评分(RR=-2.35,95%CI:-3.82~-0.88,P=0.002)、儿童哮喘症状评分(RR=-1.35,95%CI:-1.68~-1.01,P<0.001)、成人哮喘症状评分(RR=-1.22,95%CI:-1.34~-1.10,P<0.001)、患...  相似文献   

16.
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用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特异性IgE测定在变应性鼻炎(AR)诊断和疗效判定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和素(BA)-ELISA法检测31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免疫疗法治疗前后血清特异性IgE(对螨、豚草、法国梧桐、霉菌、棉絮)的抗体水平,并与血清总IgE及变应原皮试进行比较。结果①PAR组的各种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变应原皮试有较高的符合率(76.1%-9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标准化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G4(specific IgG4,sIgG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安脱达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进行皮下免疫治疗,抽取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静脉血,检测血清sIgG4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1年后患者血清sIgG4水平增高(P<0.001)。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较好,sIgG4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外周血T调节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于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为AR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另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组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每周就诊1次,注射时间间隔30 min,每次注射一针,起始剂量20 U,剂量累计逐渐增加,15周后达到维持剂量;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5周及3年后进行疗效、生活质量评价,并观察外周血T调节细胞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周后、治疗3年后症状改善程度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8.9±1.2)分、(4.8±0.9)分、(2.5±1.2)分;对照组:(9.0±1.8)分、(4.5±0.8)分、(2.9±1.4)分],治疗15周以前对照组下降速度更快,治疗15周至治疗3年间观察组下降速度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0%(50/51)比86.7%(3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D4+CD25+T细胞比例观察组为(6.24±1.65)%,对照组为(6.28±1.46)%,治疗3年后观察组为(7.66±2.46)%,对照组为(6.32±1.56)%,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组[(8.44±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年后,观察组患者CD4+CD25+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CD4+CD25+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4+CD25hiT细胞比例与健康组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疗效确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CD4+CD25+T调节细胞功能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口服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41例,并设有对照组常规治疗47例.结果 近期疗效中药组有效率87.80%,对照组有效率68.09%,差异有显著性(χ2=4.85,P<0.05).结论 中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变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SIT)中集群免疫治疗耐受性.方法 随机选取60例变应性鼻炎以及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给予患者行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观察患者免疫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60例患者采用SIT治疗共注射14268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递增剂量中有577例出现速发局部不良反应,占64.18%,有9例出现速发全身性不良反应,占1.0%.有59例出现迟发局部性不良反应,占6.56%,有2例出现迟发全身性不良反应,占0.22%.剂量维持阶段,有491例出现速发局部不良反应,占92.81%,有9例出现速发全身性不良反应,占1.70%.有38例出现迟发局部性不良反应,占7.18%.在剂量递增阶段,PEF的值呈现上升的趋势,随后逐渐平缓,在15次后上升幅度明显增大.与无速发不良反应的患者相比,有速发不良反应的患者血清TIgE、屋尘螨sIgE以及粉尘螨sIgE值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行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集群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