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公认的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1],但由于设备和技术条件限制以及有创和费用相对较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接受,不可能作为常规的检查手段,而无创、价廉的颈动脉超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已成为临床最常用的冠心病的诊断方法.本文以冠状动脉大血管造影的结果作对照,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冠心病大动脉病变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影像学诊断分为有创与无创性诊断两种,有创性诊断即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血管内超声波法(IVUS),无创性影像学诊断冠心病是心脏影像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介绍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心脏CT、磁共振成像以及相应的负荷试验,以探讨冠心病诊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 对其早期诊断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和预后.超声心动图以其实时、无创、可重复检查等优势,在其诊断方面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就是一种可以无创地定量评价局部心肌及整个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应用TD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先进仪器的功能,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创伤性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探讨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15 0例临床症状明显,年龄>6 0岁以上,心电图显示有缺血性改变,诊断冠心病人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冠状动脉狭窄和室壁运动异常者,再进一步有创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进行对照。结果:15 0例临床初诊冠心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出14 2例为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右冠状动脉主干狭窄明显,共78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4 9例,双冠状动脉主干狭窄15例,全部经有创心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了12 7例冠心病的诊断。部分病人并行支架手术。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照,肯定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多谱勒超声(TCD)联合应用诊断颈内动脉(ICA)狭窄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ICA狭窄患者,共64例,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和联合检查,根据结果分为A组、B组和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联合方法诊断率明显比单一方法诊断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ICA狭窄时,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与TCD检查,能够极大的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超声对于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7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的超声表现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的IMT(mm) 以及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偏高;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的超声病理学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检查有助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而且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准确率高的诊断冠心病颈动脉斑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建军 《海南医学》2010,21(12):1-3
冠心病影像学检查方法分为有创和无创两大类,有创性方法包括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无创性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和心肌声学造影(MCE)、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放射性核素检查即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等,通过无创性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是心脏影像学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综合分析评价上述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探讨目前冠心病影像学诊断中检查方法的优选问题。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冠心病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的辅助检查。近年来有关冠心病诊断的各种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是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最有效、最重要的非侵人性诊断技术之一,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肌代谢显像。螺旋CT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对冠状动脉钙化检测的效用和效率,特别是应用积分系统进行的定量分析。电影扫描和血流扫描还可评价室壁运动,定量评估心室功能,了解心肌和冠状动脉血流灌注状况,在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断、冠状动脉搭桥和PTCA治疗后的随访中均有重要价值。二维超声心动图和Doppler超声心动图技术现已普遍用于冠心病的诊断。血管内超声是近年来发展并应用于临床的一项全新的超声技术,但有创、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普遍应用。冠状动脉造影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冠心病的有创技术,被公认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亦属有创性技术。  相似文献   

9.
朱兵 《新疆医学》2001,31(4):347-349
下肢血管疾病主要是通过临床检查和造影检查来进行诊断,血管造影技术虽然被认为是准确的诊断手段,但为有创性检查,其损伤性、致栓的可能性和碘剂过敏等原因,对疾病及治疗后的随访观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几年来,随着血管无创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测仪(PVL)、彩色多普勒超声(CFI)、彩色双功能超声显像(CFDl)等多种检查方  相似文献   

10.
原平利  刘兵  王海昌 《吉林医学》2013,(35):7423-7424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连续1年内收入院高度怀疑冠心病的病例600例,常规行UCG检查,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UCG检查在行CAG检查之前,对比UCG和CAG检查结果。结果:UCG检查检出冠心病的敏感度79%,特异度86%,准确度83%。结论:UCG检查具有安全、无创、价廉、操作简单等优点,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临床多项无创检查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8例诊断或疑有冠心病的患者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超声心动图。以选择性CAG检查为金标准,比较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心电图、HS-CRP、cTnI、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MSCT冠状动脉成像、心电图、HS-CRP、cTnI、超声心动图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分别为88.24%、76.47%、70.59%、58.82%、41.18%,特异度为92.86%、89.65%、57.14%、78.57%、85.71%,阳性预测值99.77%、78.79%、77.47%、86.96%、87.5%,阴性预测值76.47%、46.67%、44%、44%、37.5%,准确度为89.58%、78%、65.31%、64.58%、54.17%。结论:多项无创检查指标均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而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目前对冠心病的影像诊断已取得了很大进步。有创性的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由于冠心病的防治费用及发病率均较高,有创性影像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常不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寻找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是当前大家十分关注的课题。目前无创性的影像检查方法主要有多排螺旋CT(MDCT)、电子束CT(EBCT)、MRI、核素显像(SPECT、PET)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国外研究结果表明在冠心病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是多种影像技术的联合应用,因为每种影像技术都有其作用和限制,只有联合应用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现将CT和MRI在冠心病诊断中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 ,对其早期诊断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和预后。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在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 ,目前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的无创性诊断仍然建立在对心室壁运动的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基础上 ,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都受影响。心肌组织多普勒成像 (tissue Dopplerim aging,TDI)或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tissue Dopplerechocardiography,TDE)是新近开发的心室壁运动定量、实时分析技术 ,是一种可以定量评价局部心肌及整个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全新的无创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是损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其发病率在中国人群中仍处于上升趋势,及早诊断冠心病并分析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冠心病的诊断技术发展迅速,影像学诊断技术更是种类繁多且进展迅速。冠心病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主要包括无创和有创两个方面。无创性诊断方法有多层螺旋CT、磁共振、核医学、心脏超声等;  相似文献   

15.
赖小今  朱峻  陶杰  李树森  周兴文  廖明松  邓旦  梁燕 《四川医学》2006,27(12):1215-1217
目的应用自动室壁分区运动分析技术(ASAM)及全方位超声心动图(FAM)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状态,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对比分析,以探讨ASMA-FAM技术在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ASMA-FAM技术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同一条件下用盲法对36例临床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对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ASMA及FAM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ASMA-FAM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别进行,随后对两项检查资料整合对比分析研究,了解ASMA及FAM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结果36例临床冠心病患者经ASMA及FAM检测均存在程度不同的RWM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相差显著(P<0.01);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与超声检测基本相对应的供血部位之血管狭小或阻塞,ASMA及FAM检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638,P<0.01)。结论ASMA-FAM技术在评价室壁运动状态直观准确、可信度强、便捷无创,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炳昂 《海南医学》2010,21(12):4-7
颈动脉超声检查简单无创、重复性好,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的首选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心、脑缺血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指导意义。ET技术、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和血管内超声等新技术将给颈动脉超声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脏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7例,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结果相符率。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冠状动脉狭窄42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符率95.45%(42/44),右冠状动脉狭窄55例,相符率110.00%(55/50),双侧冠状动脉狭窄20例,相符率86.96%(20/23)。结论冠心病的诊断过程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准确率较高、无创、安全性高、痛苦小等优点,临床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内分泌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上升,且女性患者相对预后更差.目前,冠状动脉造影(CAG)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CAG为有创检查,检查费用高,检查风险大,许多患者在心理上、经济上不愿意接受,且基层第一线医院缺乏CAG相关设备及技术,故提高、改善无创检查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以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回顾、总结了目前冠心病的无创诊断方法及其进展,力求对基层医生提高冠心病诊断有一定帮助.无创性检查方法简便、无创伤、重复性好、且价格低,适宜人群普查、初诊及随诊.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未能开展冠脉造影的基层医院,有效地结合无创检查方法可提高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心病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的特征表现,以此研究超声心动图临床诊断冠心病的要点和价值。方法选择3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0例研究对象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在超声心动图检查基础上增加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诊断出的狭窄和闭塞情况,分析冠心病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的特征表现,观察并记录3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300疑似冠心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表现,相应节段室壁的厚度表现正常,有部分的室壁已经变薄,观察患者心肌三层的结构十分清晰,有部分心内膜回声有明显增强;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32.7%,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基础上增加冠脉造影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34.7%,阳性检出率较高(c2=0.1343,P=0.7139)。结论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冠脉造影患者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冠脉造影术前的常规无创检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超声对于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的超声表现分型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的IMT(mm)以及斑块积分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偏高;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的超声病理学分型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而且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准确率高的诊断冠心病颈动脉斑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