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新生儿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阻塞原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外周中心静脉导管阻塞的原因及预防阻塞的护理防范对策。方法所有病例统一采用1.9Fr规格(PICC)单腔导管,选择经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途径置入导管,用于NICU需较长时间输液的患儿。结果共86例成功建立中心静脉通道,置管时间最长91d,最短4d,平均16d。发生阻塞13例,占15.1%,2例因未能复通而被迫拔管,占全部患儿的2.3%。结论导致导管阻塞有血管、药物等因素,也与护理操作不当有关系。保持正压冲管,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熟练掌握使用技术等可较好地预防导管阻塞,避免因此而拔管。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其头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自从1912年德国医生(Dr.Bleichroder)将一根导管通过臂部置人中心静脉以后,迄今为止,PICC已经发展成为材质优良、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中长期静脉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3.
杨凤妹 《右江医学》2006,34(1):108-108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还可用于NICU的患者[1]。PICC有许多优点,近年来,经临床护理和观察研究,发现PICC可以作为连续外周静脉穿刺的第一选择置管[2]。操作简便,不良反应低,患者易于接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54例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9例。年龄36~78岁,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或两者以上同时合并发生,恶性肿瘤占9例。2.操作方法①选用美国B-D公司PICC穿刺包一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规范化培训对降低肿瘤患者堵管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0年我科行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145例,2009年的67例作为对照组、2010年的7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经过规范化培训和未经规范化培训的护士为患者护理PICC,防止堵管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堵管发生率及未通致拔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导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可降低PICC堵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导管,起到外周血管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操作快速、简便、创伤小,可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了解并合理应用PICC导管,掌握正确操作技术,合理用药,严密观察,防止导管堵塞,延长导管留置时间,能够为需要长期输液且静脉条件差的患者提供良好的静脉通道,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从而充分发挥PICC置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在普外科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y inserted central cathcte,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的穿刺过程,降低了中心静脉的穿刺风险和感染机率,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无需麻醉、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并可由护士独立操作完成等优点,广泛在临床中应用.普外科危重患者多,大手术多,临床补液量大,部分患者术后需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7.
王敏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79-880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起着“人工胃肠”作用的治疗措施。胃肠外营养支持在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如消化道瘘、急性重症胰腺炎等,以禁食、水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疾病。建立1条有效的静脉通路是实施TPN的首要条件。传统的方法有外周静脉营养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营养,两者均有一些不足,如并发症多、易破坏静脉、输入困难等,而影响TPN的实施。我科应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简称PICC)进行TPN,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u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1]。从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为降低其导管堵管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2],我科对PICC置管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其优点为穿成功率高,使用时间长(一般为3~6个月),感染率低,便于护理,而且液体流速不受体位影响,特别适用于长期输液、化疗患。2004年10月,我科应用PICC进行化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PICC系指经外周血管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以来,由于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更好的保护血管,置管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无需局麻及缝针固定,而且由护士独立操作完成,在我科开展以来,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侯小娟  李琳  宋茜  文君 《医学争鸣》2002,23(6):567-567
1 对象和方法  1999- 0 6 / 1999-~ 12采用美国 BD公司生产的导管对 10例患者行 PICC. 1物品准备 :穿刺包 1个 ,手套2付 ,10 0 m L 肝素盐水 1瓶 . 2穿刺部位 :常选择肘部头静脉 ,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为插管部位 . 3操作步骤 :按 Abi-Nader介绍的方法 [1 ] ,在预先选择好的部位 ,先测量置入导管的长度 ,上臂外展角度 90°,由穿刺点至锁骨头距离 ,消毒范围由上臂中段到前臂中段 ,据测得的静脉长度剪去多余导管 ,扎止血带 ,插入引导套管 ,拔出针芯后插入选择好的导管 ,插至预定的长度 ,拔出引导套管和金属导丝 ,抽回血 ,再用肝素盐水 10…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其操作简便、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喜爱,尤其需长期输液的肿瘤患者。近年来,我科使用PICC较好地解决了患者化疗及营养支持等治疗,但也有少数患者因各种原因未完成治疗而拔管。现对我科3年来发生的42例PICC患者非正常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置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以提高置管的成功率。方法:对85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结果:79例1次穿刺成功;3例2次穿刺成功;2例因送管困难而无法达到上腔静脉,作为中长路导管使用;1例穿刺失败。结论:准确的判断、有效的处理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梁静 《大家健康》2016,(5):220-220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作用于肿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结果: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上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P <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实施 PICC 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静脉输液的有效途径,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至上腔静脉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反复静脉穿刺的问题,尤其适用于急危重症抢救和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本科应用PICC治疗22例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肿瘤病人化疗周期长,消耗大。后期病人一般病情较重,输液量大且时间长。外周静脉因化疗药物、高渗透性药物的刺激,导致脆性增加,循环差,易造成重复穿刺、外渗等。随着静脉留置针技术的开展,减轻了肿瘤病人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减轻了护理人员因反复穿刺所致的无效工作量;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我科自2000年1月开展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英简称:PICC)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rtheter,PICC)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血管定位准确,留管时间长等特点,常用于需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化疗药物、高渗透性及粘稠药物的患者,它是一种很好的为患者提供长期治疗和营养的途径[1],但同时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现对我科2007年9月-2008年9月58例应用PICC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能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输液治疗,所引起的静脉炎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评估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并施以正确的预防及护理,加强出院指导,可最大限度满足临床需要,避免病人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前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对PICC穿刺后的并发症护理研究的近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许华蔡静  单世君 《吉林医学》2014,(12):2691-2691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PICC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