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乌风湿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尚荣  卢文 《新中医》1995,27(11):37-37
草乌风湿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4例谢尚荣,卢文,李树林,卢宇主题词关节炎,类风湿性/中医药疗法,草乌风湿酒/治疗应用,祛风湿药〔剂〕,治疗应用,活血祛瘀药〔剂〕,治疗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乃人群中多发病之一,目前治愈率还很低,笔者以草乌风湿酒治疗本病74...  相似文献   

2.
夏俊杰 《陕西中医》1997,18(2):73-74
<正> 我院主任中医师朱晓鸣擅治风湿痹证,独具匠心,组方用药注重活血散瘀,临床疗效卓著,兹就跟师学习期间朱老师活血散瘀法用药规律介绍如下。 1 常用药物 风湿痹证的发生,是因风寒湿邪侵袭,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肌肉、筋骨、关节等处疼痛或肿大,因此,治疗此病,既要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又要活血通络,才能气血畅通,驱除病邪,故处方用药多配伍活血药物,如川芎、红花、当归、鸡血藤、乳香等。 川芎辛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外彻皮毛,旁达四肢,无论风寒湿盛或风湿热邪所致,均可  相似文献   

3.
<正> 痹病相似于现代风湿病范畴;此病分布面广,发病率高,病程冗长,缠绵难愈。现代中西医虽有各治疗手段与药物,只能止暂时之痛,停药则易复发,均难在短期内治愈,且有疗程长、疗效慢、花费大之弊端。根据畲医学"扶正祛邪"之理念,众采古今名家之精华,在古方的基础上反复精研,加以改进,不断完善,用中畲药研制成"祛痹健身胶囊"。本品具有祛邪扶正、通络活血,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痛痹之功;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不影响胃肠与心肝肾功能。服后使患者气血旺盛,血脉流  相似文献   

4.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病机为脾肾两虚,《金匮要略》虚劳病机为气血阴阳俱虚,虚实寒热错杂,二者病机相似,故RSA可从虚劳论治。虚劳以虚为本,故补益脾肾为其基本治则,但虚劳又有夹瘀、夹痰、虚寒、虚热的不同,治疗时张仲景遵循"补不足,损有余"的原则,采用薯蓣丸补益气血,大黄■虫丸活血祛瘀,瘀祛生新,则胞宫得养;酸枣仁汤清热养血,热清血和胎自安;辅以祛风邪之品治疗虚劳风气百疾。正虚为主者扶正为主,佐以祛邪,正复邪自祛;以邪实为主者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邪祛则正自复。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认为 ,妇人以血为本 ,血赖气行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 ,气带血动 ,气血调和 ,则五脏安康 ,经脉通畅 ,冲任充盛。若气血失调 ,则影响冲任为病。因此 ,理气活血药在治疗妇科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用理气活血治疗妇科疾病 ,首先要分辨病在气分还是在血分 ,然后确定其治法和要选择的药物。1 病在气分者 ,应用理气药为主 ,并佐以养血活血之药临床常见的有气虚、气陷、气郁、气逆之不同 ,用药原则应当虚者用补气药 ,陷者用升举药 ,郁者用行散药 ,逆者用平降药治之。1.1 气虚者 ,症见身体虚弱 ,四肢无力 ,倦怠 ,胸…  相似文献   

6.
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对气血理论和脏腑结构作了新的阐述,对活血祛瘀疗法有其独到之处。现就其活血祛瘀疗法的要点和机理作初步探讨: 一、活血祛瘀疗法的运用要点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记载了自创方剂和修改古方共33首,全书用药计80余种,活血祛瘀药占三分之一。其立论重在气血,辨证注重虚实,审因多责瘀血,治疗善于补气活血。 (1)活血祛瘀首辨病位:王氏在运用活血祛瘀疗法时,首先辨别病位,知其瘀在何处而  相似文献   

7.
屈家祥 《中医杂志》2002,43(3):193-193
目的:观察祛风湿药对偏瘫患者血流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1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大秦Qiu汤加减,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血流流变学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仅个别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粘度低切值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风湿药有有改善血液循环和祛瘀血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祛风湿药对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1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大秦艽汤加减,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仅个别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粘度低切值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风湿药有改善血液循环和祛瘀血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宝贵教授在临床中治疗痹证抓住病机,灵活用药,善用辛散苦燥之药并加入风药以祛风湿、通经络治疗痹证,使全身气血畅通,达到活络止痛的目的,在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诊治可参考脏腑风湿理论中顶焦神系脏腑风湿病。仝小林院士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或气血不和、腠理疏松,或脏腑功能异常,进而感受外邪。并且指出若治不及时或治不得法则病邪伏留于体内,日久与生成的痰瘀等病理产物胶着,进而形成顽疾。本案癫痫患者身体素虚,正气不足,又感受寒湿等外邪,且久病伏邪与痰瘀胶着,在透邪散邪、活血通络、固护脏腑的总治则指导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王勋锋 《陕西中医》2009,30(8):1002-1002
目的:观察祛风湿、温补肾阳、活血祛瘀类中药配合红外线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热敷酒醋方外敷配合红外线治疗骨性关节炎5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湿,温补肾阳,活血祛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第十二章活血祛瘀药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本类药物适用于血行障碍、瘀血阻滞引起的多种疾病。如血瘀经闭、产后瘀阻、症瘕痞块、跌打损伤、瘀血作痛、风湿痹痛、疮疡肿毒、瘀血阻滞的出血证等。应用本类药物时,常配伍行气药,“气行则血行”,可以增强疗效。如寒凝气滞血瘀者,当配伍温里药;风湿痹痛,当配伍祛风湿药;  相似文献   

13.
中药熏蒸作为传统中医外治疗法的一个分支,借助药物与水沸腾后产生的气体和热量对患者局部及全身进行熏蒸,使药效游走于经络肌理之间,起到活血通络、抗炎、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祛瘀消肿等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熏蒸疗法用药广泛,药物组成多变,多采用芳香浓烈、刺激走窜之药物,多以行气血、祛风湿、强筋骨类药物为主。本文结合熏蒸疗法对各类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痹症等疾病的临床研究报道,重点从熏蒸疗法历史沿革、作用机制和原理、临床作用以及辨证用药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中药及民族药熏蒸疗法的临床合理应用以及药物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鸣鹤教授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家,对风湿病诊治独具特色,经验丰富,疗效颇佳。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张老师治疗风湿病经验介绍如下。1巧妙配伍,注重清热解毒风湿性疾病泛指中医之痹症。尤在泾《金匮翼》曰:“痹者闭也,以经络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疼痛为痹证的主要症状之一,引起疼痛的病因有邪气痹阻经络之“不通则痛”;气血不足之“不荣则痛”;另外,风湿类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炎性反应,张老师认为有炎即有热,热与毒相伴,因此提出“因炎致痹”、“因炎致痛”的观点,临床上注重运用清热解毒法。这里之“注重”含义有二…  相似文献   

15.
李国平  刘天骥 《新中医》1995,27(11):38-39
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96例李国平,刘天骥主题词关节炎,类风湿性/中医药疗法,祛风湿药〔剂〕/治疗应用,补益药〔剂〕/治疗应用类风湿关节炎顽固难愈,临床治疗颇感棘手。我们自1990年以来,运用中医药内服、熏洗、贴膏的综合疗法治疗本病96例,临床疗...  相似文献   

16.
少阳病成因,不外本经受邪或他经传入两种,本经受邪多因素体虚弱、抗邪无力、外邪直接侵犯少阳而成,或邪从经入腑。少阳病治疗得法,多枢机畅利,表解里和而愈;若失治误治则每致传经,或伤津而入阳明之腑。此外,尚有变生结胸、痞证及气血耗伤见悸而惊者。历代医家之和解少阳剂总以仲景大、小柴胡汤为肇基,师其法而加减化裁,使其疏利三焦气机,透达邪热,配清热药、化痰和胃药、补气药、调和营卫药、泻下药等,配伍方法既不违背少阳病禁下的治疗原则,又符合少阳兼夹阳明热结的客观实际,是治疗少阳兼夹病证与和解方剂配伍方法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林昌松教授临床从事中医药治疗风湿病30余年,在采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有较独特的经验。林昌松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为“风湿瘀阻,肝肾不足,筋伤骨损”,与“湿”“瘀”“虚”有关;治疗当辨活动期与缓解期。活动期以“祛风湿”为主,多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旨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缓解期以“通血脉,强筋骨”为 主,选用断藤益母汤治疗,在祛风湿的基础上,加强通利血脉。常见兼证为湿邪下注及气血不足,可分别采用五苓散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八珍汤等。林昌松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祛风湿,通血脉,强筋骨”为治则,同时审因立法,三因制宜,既病防变,已病防残,重视患者的健康宣教、心理治疗、运动疗法、用药后随访等,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活血通痹液治疗风湿类疾病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提高风湿病的疗效,探讨养血活血药对风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具有祛风除湿、养血活血作用的活血通痹液治疗观察,并与风湿圣药治疗的患者对照。结果:治疗组无论是对风湿病还是对甲襞微循环异常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显示了养血活血药的治疗作用及优越性。结论:在祛风湿药中适当加入养血活血药能显著提高疗效,并能改善甲襞微循环,对风湿病的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归痛风胶囊治疗原发性痛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本鸿 《陕西中医》2008,29(4):442-444
目的:观察祛风湿、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尿酸变化。方法:采用当归痛风胶囊(当归、制马钱子、制川乌、制草乌、独活、木瓜、牛膝、白芍、黄柏、丝瓜络、川芎、萆等)治疗本病56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祛风湿,活血祛瘀,通痹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胆石症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仲云 《河南中医》1996,16(3):168-168
胆石症辨治体会孙仲云江苏省东台市纺织机械厂卫生所(224200)主题词胆结石/中医病机胆结石/中医药疗法祛寒药[剂]/治疗应用活血祛瘀药[剂]/治疗应用胆石症是常见病之一,目前西医以手术为主,但其适应症较窄,病人不易接受。中药治疗胆石症有独特疗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