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肾脏功能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急性肾损伤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性AKI患者,观察其28 d及90 d肾功能及临床转归。根据90 d肾功能转归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恢复组及肾功能未恢复组,通过两组间对比,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早期预测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这些因素对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AKI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 共纳入49名患者,肾功能恢复组24人,肾功能未恢复组25人。整体脓毒症相关AKI患者肾功能恢复率为49%,感染来源以肺部感染最常见。基线水平对比提示年龄、有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疾病史、诊断脓毒症AKI后24 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肾外器官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分期、脏器衰竭个数 ≥ 3个、血小板计数、乳酸浓度、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少尿、机械通气、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入组即刻尿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血肝脂肪酶结合蛋白(liver fatly acid binding protein,LFABP)浓度与肾功能恢复有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影响脓毒症AKI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因素有机械通气、脏器衰竭个数、APACHE Ⅱ评分、KDIGO分期、少尿、低蛋白血症、血NGAL、尿TIMP-2。其中APACHE Ⅱ评分、肾外脏器SOFA评分、血NGAL、尿TIMP-2对肾功能恢复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肾外SOFA评分、脓毒症AKI诊断即刻血NGAL、尿TIMP-2浓度可有效预测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重症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MODS患者行CRRT的临床资料,根据存活时间是否超过15 d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对器官衰竭数目及类型、APACHEⅡ评分、从出现肾功能不全至开始行CRRT的时间、行CRRT总时间及临床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年龄、性别、原发病类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在器官衰竭数目及类型、APACHEⅡ评分、从出现肾功能不全至行CRRT时间、治疗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CRRT为MODS的急救手段之一,早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和剂量应用CRRT可提高MODS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ICU中行CBP治疗的MODS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检查、疾病危重度评分等,对比分析CBP治疗前后临床参数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共收集进行CBP治疗的MODS患者401例,患者ICU期间行CBP治疗的主要指征为:氮质血症(62.3%)、少尿或无尿(51.4%)、急性肺水肿(27.9%);②通过CBP治疗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中心静脉压、血肌酐、APACHEⅡ评分降低,氧合指数(PO2/FIO2)升高;③死亡组患者年龄大、衰竭器官数多、A-PACHEⅡ评分高,病情更为危重;④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CBP治疗前衰竭器官数、APACHEⅡ评分为临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BP能改善ICU中MODS患者的预后;有条件应及时转入ICU进行病情监测和CBP等多脏器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合并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AKI分期标准将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分为A(AKI—Ⅰ期组)、B(AKI—Ⅱ期组)、C(AKI-Ⅲ期组)三组,比较三组患者CRRT后肾功能恢复及患者死亡率。结果A组CRRT后87.5%(14/16)患者肾损害平稳恢复,2例加重进入B组,但元死亡;B组CRRT后62.5%(20/32)患者肾损害稳定恢复,12例肾损害加重进入C组,死亡率18.7%(6/32);C组CRRT后30.4%(14/46)肾损害逐渐恢复,32例加重进入ARF期,其中18例死亡,死亡率39.1%(18/46)。A、c及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合并AKI患者早期行CRRT有可能阻止肾损害加重并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围术期肾脏保护和降低住院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8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发生CS?AKI且接受CRRT患者共36例,按出院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资料,对比分析CRRT前和CRRT 24 h后相关指标变化,并对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36例中男24例,女12例,存活组25例,死亡组11例,院内死亡30.56%。死亡组和存活组CS?AKI患者行CRRT 24 h后肌酐、尿素氮、乳酸和血管活性肌力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较CRRT前明显下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评分仅在存活组CRRT 24 h后有明显下降。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前LVEF和NYHA Ⅲ?Ⅳ级患者比例,术后第1天的白细胞计数、MODS评分、VIS,CRRT前MODS评分、VIS,CRRT 24 h后MODS评分、VIS,术后合并出血、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比例,以及AKI到CRRT间隔时间,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RT前VIS高、CRRT 24 h后MODS评分高、合并出血、以及AKI至CRRT时间长是CS?AKI行CRRT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CS?AKI,CRTT治疗确切有效,应尽早上机,尤其建议应在MODS发生之前开始实施。重视高危患者,术后积极处理出血、MODS等并发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血液滤过是治疗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AKI 患者的最有效手段,但是临床上治疗时机尚无统一标准,参照传统肾功能衰竭时的"血液透析"标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从2011-2013年60例合并AKI 的MODS 患者,在开始血液滤过治疗时肾功能状态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进行分析,探讨RIFLE 分级结合APACHEⅡ对指导合并AKI 的MODS 患者血液滤过治疗时机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功能转归。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转归时病情,分为A组(死亡)、B组(肾功能无改善)、C组(肾功能改善)3组,对于肾功能转归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6例感染源自肺部,84例近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急性肾损伤(AKI)分期方面,16例1期,56例2期,56例3期,64例合并脓毒性休克。104例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3组在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评分、真菌培养阳性率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U期间,3组的CRRT持续时程、气管插管例数等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ac水平、MODS评分、CRRT持续时间为患者肾功能转归的相关因素。结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主要感染途径为肺部,其预后与CRRT持续时程、Lac水平及MODS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8.
李平  郭伟  陈翠  陶小根 《安徽医学》2020,41(9):993-997
目的 探讨持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重症医学科接受CRRT治疗的70例脓毒症AK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CRRT治疗后随访28 d是否存活,将其分为存活组(22例)与死亡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病、CRRT启动时间及频率、平均动脉压(M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始MAP、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是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RRT是抢救脓毒症AKI的重要手段,APACHE Ⅱ评分与SOFA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对评估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Ⅲ预测ICU中急性肾损伤(AKI)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中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318例AKI合并MO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受试者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后肾功能未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86例接受CRRT治疗的AK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RRT治疗,观察其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患者经CRRT治疗后肾功能未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AKI患者经CRRT连续治疗3个月后,肾功能未恢复者42例,占48.84%,肾功能恢复者44例,占51.16%;肾功能未恢复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22分、合并糖尿病、存在慢性肾脏病、少尿或无尿、未用血管活性药物占比均高于肾功能恢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22分、合并糖尿病、存在慢性肾脏病、少尿或无尿、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均为AKI患者经CRRT治疗后肾功能未恢复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22分、合并糖尿病、存在慢性肾脏病、少尿或无尿、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均为AKI患者经CRRT治疗后肾功能未恢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彭艳  邹鑫森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6):3268-3273
背景 严重多发伤患者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组织损伤、休克、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等导致急性肾损伤(AKI)发病率高达18%~26%,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作为防治AKI的主要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目前对于严重多发伤合并AKI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尚未确定。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进行CRRT对严重多发伤合并AK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AKI后RIFLE分级I期进行24 h CRRT,对照组在AKI后RIFLE分级F期进行CRRT,在CRRT 24 h 期间均给予枸橼酸钠抗凝或无肝素治疗。记录患者入院后一般临床资料,CRRT前患者的手术情况、休克情况和大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患者CRRT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相关指标,以及患者术后10 d内的预后效果指标。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性别、年龄、血清肌酐、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致伤病因及致伤部位在头/颈、面、胸、腹/盆腔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致伤部位在四肢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RT前手术情况、休克情况和大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收缩压、呼吸频率、脉搏、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脉搏、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0 d内肾功能完全恢复、再次行CRRT、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多发伤合并AKI早期进行CRRT,能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群蜂螫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对肾内科收治的群蜂螫伤致ARF合并MODS病人25例,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间断血液透析(IHD)治疗。分析其肾脏及肾外表现,治疗及预后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分别发生肝脏,心脏,胃肠道,凝血,代谢或呼吸功能障碍。所有病人均接受规律血液透析,其中有13例患者接受从20~170小时不等的CRRT治疗。7~28天所有病人进入多尿期。1例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死于MODS,余病人均好转出院。结论群蜂螫伤致ARF并MODS患者预后严重,CRRT联合IHD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MO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CRRT组及联合组各20例。CRRT组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方式治疗72 h,联合组在CRRT治疗基础上每24 h进行2 h HP治疗,检测患者一般情况(HR、MBP)、心/肾功能指标(BUN、SCr、CO_2C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R降低,MBP升高,且联合组改善优于CRRT组(P<0.05),2组BUN、SCr下降,CO_2CP升高(P<0.05),而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8、72 h后,血清中TNF-α、IL-1、IL-6、IL-8水平均下降(P<0.05)。联合组治疗72 h后较CRRT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对于MODS合并AKI患者,CRRT联合HP较单用CRRT对改善心、肾功能及清除炎性因子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对多脏器功能衰竭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1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膜透析前后血钾离子(K^+)、碳酸氢根(HCO3^-)、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压及尿量等水平的变化,探讨腹膜透析治疗AKI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本组1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9-77岁,平均年龄52.1岁。原发病:颅脑损伤1例,脑血管意外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1例,肾移植术后1例,溶血尿毒综合征(HUS)1例,狼疮性肾炎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4例,其中儿童患者1例。AKI分期:AKIⅡ期3例,AKIⅢ期9例。本组患者的转归与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数目有关,2个器官功能障碍6例,存活6例(存活率100%),3个器官功能障碍4例,存活3例(存活率75%);3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2例,存活1例(存活率50%)。7例患者脱离透析治疗,3例患者继续维持性PD。本组存活率为83.3%。腹膜透析1周后,血尿素及肌酐控制在满意水平,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纠正,生命体征较前稳定,腹膜透析超滤量1400-2400 ml,平均2100 ml。结论腹膜透析对多脏器功能衰竭并急性肾损伤具有满意的疗效,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器官衰竭数目及原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严重脓毒症不同程度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按照患者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时 AKI分期分为3组(A组为 AKI 1期,B组为 AKI 2期,C组为 AKI 3期),比较3组患者达多尿期(尿量>400 mL/d)时间、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比率、血肌酐恢复至基础水平的时间、CRRT 治疗时间、ICU的住院时间、ICU的治疗费用及28天生存率。结果 A组肾功能恢复率为100%(18/18),28天生存率为100%(18/18);B组肾功能恢复率为91.30%(21/23),28天生存率为91.30%(21/23);C组肾功能恢复率为61.54%(16/26),28天生存率为73.07%(19/26)。A、B组肾功能恢复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C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B组及B组与C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组与C组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达多尿期时间及血肌酐恢复至基础水平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B组与C组CRRT治疗时间、ICU住院时间及ICU治疗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 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RT治疗时间及 ICU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严重脓毒症合并 AKI,在早期(AKI 1期、2期)开始行 CRRT治疗,有利于肾功能早期恢复,并能显著改善肾功能,缩短CRRT治疗时间及 ICU的住院时间,减少 ICU的治疗花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6月接受CRRT治疗的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39例,162例次,通过分析比较其开始CRRT治疗时间,治疗次数及治疗前后血生化、血常规及生命体征变化,探讨CRRT在MOD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入选患者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平稳,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较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 CRRT能显著改善MODS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其抢救成功率,临床疗效确切,为抢救MODS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在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nnctionsyndrome,MODS)的热射病(heatstroke,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15日一2010年8月30日在我院应用CRRT治疗合并MODS的19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CVVH方法,CVVH置换液初始温度为28(2~32℃持续2—2.5h,之后置换液维持36℃。监测生命体征,在CVVH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血样,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SGOT)及动脉乳酸(Lac)。【结果】15例痊愈或好转,4例死亡。经CRRT治疗患者的核心温度由(41.6±0.3)℃下降至(36.8±0.2)℃(P〈0.05)。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APACHEll评分、氧合指数(PO2/FIO2)与CVVH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P〈0.05)。血清肌酐、尿素、肌红蛋门、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动脉乳酸显著降低(P〈0.05)。在CRRT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发生。【结论】CRRT降低热射病患者核心体温的效果确切、安全,可有效清除肌红蛋白、肌酐及清除炎症细胞因子,支持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CRRT治疗合并多脏器功能不拿的热射病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科危重病人并发急性肾功能损伤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普外科ICU收治的发生急性肾功能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2例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呼吸衰竭、MODS、休克的死亡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合并MODS(P=0.005)和呼吸衰竭(P=0.020)是与死亡率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伴MODS的患者,衰竭器官数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外科危重病人急性肾功能损伤的死亡率很高,合并MODS和呼吸衰竭是死亡的显著性相关因素,对于高危患者,立足预防,早期综合治疗,尽可能的阻断或减缓MODS的进程,改善呼吸功能,对于提高生存率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在老年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政  王明莉  李明鹏  张勇  唐小琰  骆强 《四川医学》2009,30(10):1554-1557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治疗抢救老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20例患者均行CVVHDF及综合性治疗,其中AKIⅡ级5例,AKIⅢ级15例,并比较Ⅱ级组、Ⅲ级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20例治愈12例(60%),有效3例(20%),1例好转,4例死亡(20%);〉50%患者有呕心、呕吐、心肌缺血等。CVVHDF治疗反应较好,Ⅱ级组治愈率高,肾功能恢复优于Ⅲ级组(P〈0.05),少尿期短于Ⅲ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VVHDF治疗抢救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成功率高,对复杂、高危性、高龄的AKI,尤其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yndrome,MODS)者,提倡早期行CVVHDF治疗,同时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营养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病因、临床生理特征、病死率以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均在诊断MODS当天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及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其他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起病至确诊时间、既往慢性疾病史、RICU滞留时间、脏器损伤数目、血气分析指标(A—aDO2,RI)、乳酸(Lac).[结果]69例MODS患者主要致病因素为中毒(46.74%)及重症感染(18.48%).生存组与死亡组起病至确诊时间、RICU滞留时间、APACHEII评分及MODS评分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A-aDO2,RI,Lac值明显高于生存组(P〈O.05).MODS患者的病死率与发病至确诊时间、脏器损害数目呈正相关(P〈0.05).MODS患者最易受累器官为肺(81.16%),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62.32%)及心脏(52.12%),累及心脏病死率最高(58.33%),死亡率高于中枢神经系统(48.84%)及肺(46.43%).Logistic回9-5分析结果显示,脏器损害数目、Lac是影响MO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中毒为MODS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MODS患者最易受累器官为肺,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累及心脏病死率最高,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及肺.脏器损害数目、APACHEII评分、MODS评分、Lac、A—aDO2及RI可作为影响MODS预后的危险因素,其中脏器损害数目、Lac可作为影响MOD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