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方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模型的疗效及对血清IgE、IL-4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辛芩颗粒组、经方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3.2,1.6,0.8g/kg),每组10只。对除正常对照组外的5组大鼠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给药,经方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采用薯蓣丸浓缩水煎液灌胃,辛芩颗粒组给予辛芩颗粒灌胃。治疗14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gE、IL-4含量。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各组行为学评分及血清IgE、IL-4含量较模型组均有降低(P<0.05);与辛芩颗粒组相比,中剂量组血清IgE、IL-4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方薯蓣丸对AR大鼠模型的疗效显著,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IgE、IL-4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宣肺通窍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宣肺通窍汤联合西替利嗪组)和对照组(西替利嗪组)各30例,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流涕、鼻塞、鼻痒、喷嚏等)的疗效,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17、IL-10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IL-17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IL-10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通窍汤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3.
观察针灸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FN-γ、IL-4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的相关性,探讨针灸治疗的免疫学机制.选择3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为针灸治疗组,在治疗前、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的评定,分别检测血清IFN-γ、IL-4的含量.并设3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结果:①治疗前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二者比值与健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2个疗程结束后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IL-4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且二者均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FN-γ/IL-4比值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升高且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IFN-γ水平与患者症状、体征呈明显负相关(P<0.01),IL-4水平与患者症状、体征呈明显正相关(P<0.01).提示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患者体内IFN-γ、IL-4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纠正失衡的Th1/Th2的细胞因子网络而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L-34、IL-10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AR组,60例非变应性鼻炎作为NAR组,并选取同期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取三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34(IL-3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R组与NAR组的血清IL-4、IL-34均高于对照组,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AR组的血清IL-4、IL-34高于NAR组,IL-10低于NAR组(P<0.05);Roc分析血清IL-4、IL-34和IL-10对AR患者具有诊断价值(P<0.05)AR患者血清IL-4与血清IL-34呈正相关(r=0.344,P<0.001),血清IL-10与血清IL-34呈负相关(r=-0.234,P=0.022)。结论 血清IL-4、IL-34以及IL-10水平异常升高与A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敏康颗粒对肺气虚变应性鼻炎(AR)大鼠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的影响,从而分析鼻敏康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肺气虚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鼻黏膜中IL-4、IL-12的含量,观察鼻敏康颗粒对鼻黏膜T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组与中药治疗组IL-4水平均降低,IL-12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鼻敏康颗粒可下调肺气虚AR大鼠鼻黏膜IL-4水平、上调IL-12水平,通过平衡细胞因子水平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鼻敏康对气虚风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4(IL-4)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气虚风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鼻敏康)、对照组(辛芩颗粒),每组各40例,两组总疗程为21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血清中IL-4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0.0%,且两组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总IL-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观察表明鼻敏康能显著缓解气虚风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其生活质量,其有效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4水平有关,表明鼻敏康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影响,揭示小青龙汤治疗AR的部分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变应性鼻炎模型对照组、小青龙汤治疗组、开瑞坦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方法制作AR大鼠模型,观察小青龙汤治疗后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明显升高,小青龙汤治疗组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小青龙汤治疗AR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IL-4含量和提高IFN-γ含量,从而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减轻AR的症状或减缓AR的发作,以达到治疗AR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剂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L-4及IL-10水平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雷他定片,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两组患者均治疗28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同时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4水平与IL-10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IL-4水平较低(P<0.05),血清IL-10水平较低(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4与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芪柴煎剂(自拟方)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血清IL-4、IFN-γ的影响,探讨其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的作用疗效。方法:应用卵清蛋白将实验大鼠制作成变应性鼻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芪柴煎剂低剂量组(B组)、高剂量组(C组)、地氯雷他定组(D组)、模型对照组(E组)各8只。连续14 d分别给予对应的药物,A组、E组以蒸馏水替代。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4、IFN-γ的含量。结果:各实验组血清IL-4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柴煎剂低剂量组IL-4含量高于芪柴煎剂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血清IFN-γ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柴煎剂低剂量组、地氯雷他定组IFN-γ含量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柴煎剂能够下调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L-4水平;上调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10.
鼻炎喷剂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形态及组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炎喷剂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形态及组胺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鼻炎喷剂低剂量组、鼻炎喷剂中剂量组、鼻炎喷剂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采用卵清蛋白喷雾致敏造成大鼠AR模型,各治疗组采用相应药物滴鼻给药。治疗15 d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鼻黏膜形态改变,并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鼻黏膜组胺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可见鼻黏膜水肿、充血,炎症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各治疗组鼻黏膜病变明显改善。模型组鼻黏膜组胺含量升高,各治疗组组胺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鼻炎喷剂可减轻鼻黏膜病变、降低鼻黏膜组胺含量达到治疗AR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报道96例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PAR)患者组胺鼻粘膜激发试验。10~(-3)M组胺刺激一例下鼻甲粘膜后2min内的鼻分泌量PAR组,非变应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均较试验前增加。6min时PAR组鼻分泌量继续增加,而另二组已减少到和试验前无显著差异。初步认为组胺鼻粘膜激发试验在PAR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双抗夹心法检测了1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患者SIL-2R水平明显增高,P〈0.01。提示SIL-2R可能以某种方式参与变应性鼻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用病理切片的方法,动态观察我室所制胰岛素滴鼻剂对大鼠鼻粘膜无损害作用,甘油对大鼠鼻粘膜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手术加药物综合治疗对变应性鼻炎并鼻息肉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E(SIgE)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30例变应性鼻炎并鼻息肉病人应用手术加药物综合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血清粉尘螨、屋尘螨SIgE检测,并与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变应性鼻炎并鼻息肉病人治疗前血清中粉尘螨、屋尘螨SIgE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0.571、18.710,P<0.01);治疗后1、3、5周病人血清中粉尘螨、屋尘螨SIgE含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F=4.002、3.996,q=23.423~68.983,P<0.01);并且随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q=16.595~40.476,P<0.01).结论 变应性鼻炎并鼻息肉病人体内存在高浓度的SIgE,手术加药物综合治疗可使其血清中SIgE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应用ELISA法对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24例可疑变应性鼻炎、19例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及鼻分泌物总IgE含量进行检测,并与1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疑变应性鼻炎组和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组血清总IgE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鼻分泌物总IgE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讨论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4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造模组、地米组、川芎嗪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向其余3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复制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AA模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川芎嗪能够使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过高的TNF-α水平下降I,L-4和IL-10水平升高,并且能够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症状。结论:川芎嗪可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和抗炎作用。通过其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和抗炎作用,调节异常的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鼻分泌物嗜碱性细胞对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及辨证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4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鼻激发试验前后鼻分泌物嗜碱性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鼻分泌物嗜碱性细胞在激发试验后较激发试验前明显增高,且与鼻激发试验反应程度呈显著相关,中医辨证以肺虚兼热型嗜碱性细胞的阳性率最高。作为变态反应的一项诊断指标,鼻分泌物中嗜碱性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同时出现时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茵素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给予黄连素0.1g/kg.d灌胃治疗8周,检测葡萄糖耐量(OGTT)变化、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各观察值均与糖尿病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黄连素治疗组葡萄糖耐量(OGTT)显著改善,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下降。结论:黄连素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清异常,延缓其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其降血糖、清除自由基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应用Bp-ELISA和IgE-IRMA方法分别测定39例互隔交链孢霉变应性鼻炎患者和33例碱蓬花粉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结果表明,患者组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血清总IgE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郁金煎剂经纤维胃镜注入十二指肠上段后,观察血清胰泌素水平及十二指肠液申HC0_3~-浓度的变化。观察对象为3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结果表明:注入郁金前十二指肠液HCO_3~-的浓度为7.04±5.6mmol/L,注入后为22.4±8.4mmol/L;注入前血清胰泌素的浓度为70.36±43.5pg/ml,注入后为93.4±49.7pg/ml,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郁金煎剂有刺激胰泌素分泌的作用,使血清胰泌素水平升高,使十二指肠液申HCO_3~-浓度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