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人卵巢癌细胞株COC_1和COC_2来源的患者癌性腹水(AS_1,AS_2)、癌细胞无血清条件培养液(SFCM_1,SFCM_2)及荷瘤裸鼠血清(NS_1,NS_2)对植物血凝素(PIIA)和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作用,及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关系。结果:AS_1和AS_2对PBMC增殖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SFCM和NS也具有明显抑制PBMC增殖的作用;但在浓度很低时,SFCM_2对PHA诱导,SFCM_1、NS_1和NS_2对IL-2诱导的PBMC增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上述作用特点与TGF-β作用相似,并可被抗TGF-β中和抗体部分阻断。提示:人卵巢癌细胞可通过产生TGF-β,抑制宿主免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的雌激素作用下,卵巢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分泌调节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利用Western斑点杂交与3H-胸腺嘧啶核苷酸掺入率测定技术,检测体外不同浓度(10-13mol/L~10-5mol/L)的17-β雌二醇(E2)作用下,卵巢癌AO与3AO细胞株TGF-β1的分泌量及其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AO细胞在E2的作用下,TGF-β1的分泌量及细胞增殖状况均呈剂量浓度反应,在低浓度(10-13mol/L)和高浓度(10-5mol/L)的E2作用下,TGF-β1的分泌量明显增加,而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两者呈负相关。3AO细胞在同样处理下,TGF-β1的分泌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而细胞增殖则呈剂量浓度反应,两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O细胞存在TGF-β1的自分泌环调节机制,在体外受到雌激素的调节,该机制可能参与了细胞的增殖调节。而同样条件下,3AO细胞的TGF-β1的自分泌不受雌激素的调节,且与细胞增殖调节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的雌激素作用下,卵巢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泌调节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estern斑眯杂交与^3H-胸腺嘧啶核苷酸掺入率测定技术,检测体外不同深度(10^-13mol/L-10^-5mol/L)的17-β雌二醇(E2)作用下,卵巢癌AO与3AO细胞株TGF-β1的分泌量及其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AO细胞在E2的作用下,TGF-β1的分泌量及细胞增殖状况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凋亡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卵巢癌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的机理。方法:利用DNA电泳、PI染色、末端酶缺口掺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法,观察了经TGF-β1作用后,HO-8910细胞凋亡的现象,并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细胞中c-myc基因表达进行了相对定量动态分析。结果:TGF-β1(20ng/ml)作用36小时后,细胞中DNA出现缺口标记,48小时后,被标记的细胞数达到75.55%,PI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也表明此时存在凋亡细胞小峰;60小时后,DNA电泳出现明显的梯状(ladder)条带;同时,自9小时始,细胞内c-myc基因的表达开始下降。结论:TGF-β1在体外能诱导HO-8910细胞产生凋亡,细胞凋亡可能发生于G0/G1期。同时提示c-myc基因的表达抑制及cAMP含量的升高,对TGF-β1作用后HO-8910细胞产生凋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初乳中生长活性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3H胸腺嘧啶掺入技术及一系列生化、分离鉴定手段,分析测定了人初乳中生长活性因子的组成与性质。结果:(1)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可促进体外培养的NIH-3T_3细胞的DNA合成,且培养液在含0.5%(V/V)初乳时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与含3.0%小牛血清相同。初乳每毫克蛋白促细胞DNA合成的作用比牛血清高20倍。(2)人初乳、成熟乳和牛初乳的生长活性因子比较,人初乳中生长活性因子最为丰富,含有两类生长活性因子,分别为初乳酸性生长因子(CAGF)和碱性生长因子(CBGF)。(3)上述两种因子对尿素和盐酸具稳定性,其中CAGF不能被巯基乙醇灭活,而CBGF可被巯基乙醇灭活。提示:CAGF为表皮生长因子样因子;CBGF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样因子。这两类生长活性因子均可促进和维持细胞的正常增殖与分化。  相似文献   

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人卵巢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人卵巢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XTT比色法,检测G-CSF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3AO及GAOV3生长的影响;对有影响的细胞株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和G-CSF受体的检测,观察外源性G-CSF对该细胞株的裸鼠皮下瘤生长的影响。结论G-CSF对所检测的卵巢癌细胞株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野生型p53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野生型p53(wt p53)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将含有人全长wt-p53基因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EP4/p53和空载体质粒pCEP4分别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株,分别命名为SKOV3-pCEP4/p53细胞(C组)、SKOV3-pCEP4细胞(B组),另设SKOV3细胞为正常对照组(A组)。观察细胞体外生长情况和凋亡变化。结果:外源性p53基因在C组细胞中获表达,细胞生长曲线显示p53的导入使SKOV3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C组平均细胞集落数(18.6±1.8个)少于A组(24.3±2.2个)和B组(22.7±2.6),差异有显著性(P(005)。MTT法检测C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A、B组。C组细胞G0~G1期百分比(57.79%)及凋亡细胞百分比(13.91%)均高于B组(46.02%、2.08%)和A组(43.62%、0)。结论:wt-p53基因可介导SKOV3细胞G1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体外生长。  相似文献   

8.
利用体外培养系统,通过^3H-TdR掺入和MTT法观察了甾体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与一氧化氮(NO)在培养的人子宫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增殖中的作用。结果:雌激素对HUASMC的DNA合成和细胞增殖无影响。孕激素和ET-1可促进HUASMC DNA合成和细胞增殖,其作用呈剂呈依赖性。孕激素可明显增强HUASMC对ET-1的反应,NO供体硝普钠(SNP)抑制HUASMC DNA合成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对卵巢癌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卵巢癌细胞株体外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的方法,观察了卵巢癌细胞株CAOV3和OCVAR3在加入含有不同浓度17-β E2培养液后细胞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癌细胞在加入17-β E2前后雌激素受体表面的影响。结果 (1)浓度为0.25~5.00nmol/L的17-β E2,可轻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erbB2反义核酸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pUC-erbB2和pDOR-neo质粒,构建了含反义erbB2cDNA3.8kb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DOR-erbB-neo,经脂质体转染erbB2高表达的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再经G418(一种新霉素类似物)筛选得到新霉素抗性细胞,命名为SKOV3-A2。结果: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表明,反义erbB23.8kb已完全整合到SKOV3细胞中,与亲本细胞及转染pDOR-neo的对照组细胞相比,SKOV3-A2的生长和DNA合成均受到抑制,且对5-氟尿嘧啶(5-FU)及顺铂(DDP)的药物敏感性明显增加。结论:c-erbB2反义核酸在卵巢癌基因治疗中有一定作用;c-erbB2癌基因可能与卵巢癌细胞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癌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新方法。方法提取卵巢癌细胞(COC1和COC2n)可溶性抗原(TSA),用TSA和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共同诱导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用CTL于体外杀伤COC1细胞和裸鼠体内抑制COC2n移植瘤的生长,体外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淋巴因子和抗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进行比较,体内和CD3AK细胞进行比较。结果CTL、CD3AK和LAK对COC1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分别为79.4%、52.1%和51.7%(P<0.01)。在体内,CTL与CD3AK和未经处理的对照组比较,卵巢癌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的第9天,肿瘤平均体积分别为44.4±24.2mm3、118.8±40.0mm3和443.0±158.7mm3(P<0.01),裸鼠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8.5天、25.5天和17天(P<0.01)。结论本方法诱导产生的CTL,在体内、体外对卵巢癌细胞均有较高的细胞毒作用,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为卵巢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羟甲基无环鸟苷(GCV)对携有Ⅰ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基因(HSV1-tk)的人卵巢上皮癌AO细胞的体内杀伤效应。方法:于裸鼠背部左右两侧皮下分别接种AO细胞及携有HSV1-tk基因的AO细胞(AO/HSV1-tkc),成瘤后每日腹腔注射GCV。结果:经GVC治疗后,裸鼠背部两侧肿瘤平均重量分别为:左侧AO肿瘤0.681g;右侧AO/HSV1-tkc肿瘤0.087g。经GCV作用后仍然存活的多数AO/HSV1-tkc细胞胞浆呈肥大、坏死表现。但其核内染色质却多呈异染色质状态。结论:GCV在裸鼠体内代谢后仍可高效杀伤携有HSV1-tk基因的卵巢癌细胞,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但仍然存活的肿瘤细胞增殖活跃,如加用S期特异的化疗药物可能进一步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探讨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与转化生长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体外人卵泡膜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用TGFα和TGFβ1联合作诱导体外无血清培养的人卵泡膜细胞发生凋亡,利用光镜,电阄,琼脂糖凝胶电泳从形态学、生化指标方面进行凋亡和粘附细胞分析及筛选激光细胞仪观察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14.
探讨卵巢癌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瓣方法。方法 提取卵巢癌细胞可溶性抗原,用TSA和抗CD3单克隆抗体共同诱导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用CTL于体外杀伤COC1细胞和裸鼠体内抑制COC2n移植瘤的生长,体外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淋巴因子和抗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细胞进行比较,体内和CD3-AK细胞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和癌胚抗原(CEA)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卵巢肿瘤61例和健康女性35例的SF、β2-MGfoCEA水平。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SF、β2-MG和CEA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Ⅲ~Ⅳ期者SF高于Ⅰ~Ⅱ期者;SF和β2-MG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Ⅰ~Ⅱ期患者的诊断敏感性达63.64%。结论SF和β2-MG测定简单易行,是卵巢恶性肿瘤的良好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卵巢癌细胞浸润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卵巢癌细胞的浸润性。方法:采用膜浸润培养系统(MembraneInva-sionCultureSystem.MICS)及重建基底膜模式(ReconstructionofBasementMembrane)定量研究卵巢癌细胞的浸润性。用细胞外介质胶(metrigel)涂布微孔碳素膜构成重建基底膜形成酷似活体中癌细胞所处的环境,以真实定量地反映癌细胞的浸润力。结果:用以试验的6种卵巢癌细胞株Bixler、Bix3、Bix2NMB.Hey、DK2NMA及SKOV-3浸润基底膜的能力不同,Bixler浸润能力最强,为10.44%。Hey次之,为8%,Bix3最弱。仅为0.63±0.08%。卵巢癌细胞株的浸润性与尿激酶类纤溶激活因子(uPA)的基因转录表达有关,与克隆刺激因子(CSF-1)的基因转录表达高度相关,r=0.P<0.01。以外源性CSF-1处理癌细胞。则uPARNA转录及该细胞的浸润性均增加2倍,说明卵巢癌细胞的浸润性受uPA介导及CSF-1调控。外源性uPA抗体处理使卵巢癌细胞株的浸润能力阻断50%。结论:卵巢癌细胞具有分泌uPA的能力,是其具有浸润性的重要机制,但不是全部机制。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脂质体—硫代磷酸化修饰的C-erbB2反义脱氧寡核苷酸(C-erbB2sulfide-ODNs)作用后的卵巢上皮癌细胞在裸鼠皮下的成瘤能力及形态学变化。方法:利用离体途径将C-erbB2sulfide-ODNs导入卵巢上皮癌细胞,然后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并计算抑瘤率。用透射电镜观察肿瘤形态变化。结果:经脂质体-C-erbB2sulfide-ODNs作用后的卵巢上皮癌细胞在裸鼠皮下成瘤能力降低,最大抑瘤率可达41.7%。超微结构显示实验组肿瘤细胞异染色质增多,分化增高。结论:C-erbB2癌基因的反义调控能降低卵巢上皮癌的成瘤能力,抑制肿瘤生长,在卵巢上皮癌的基因治疗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长因子与卵巢功能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组织要产生IGFs,TGF-βs、EGF及TGF-α,并存在其特异性受体,它们通过旁分泌和/或自分泌方式参与卵巢功能的调节。总的趋势是IGFs,EGF和TGF-α刺激卵巢颗粒细胞增生和分化,增加E2和P的合成及分泌,促进卵子成熟发育,TGF-βs则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转染联合抗病毒药物羟基无环鸟苷(GCV)对人卵巢癌细胞系的杀伤效应。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SV-TK基因的DNA序列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NSX的HindⅢ位点,构建重组体pLNS/HSV-TK,并采用磷酸钙介导贴壁细胞基因转染法将重组体导入PA317包装细胞,建立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分泌细胞株PA317/TK。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HSV-TK/GCV系统对人类卵巢癌AO细胞系的生长抑制率。结果: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S/HSV-TK能有效地将HSV-TK基因导入AO细胞系内并使其获得对GCV的敏感性。当培养液内GCV达40μmol时,其对转HSV-TK基因后AO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98.0%。结论:AO细胞转染HSV-TK基因后,能有效地被GCV杀灭。  相似文献   

20.
羟甲基无环鸟苷对携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丛剑  张惜阴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12):709-711,I044
目的:观察羟甲基无环鸟苷(GCV)对携有I型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淀核苷激酶基因(HSV1-tk)的人卵巢上皮癌AO细胞的体内杀伤效应,方法;于裸级部左右两侧皮下分别接种AO细胞及携有HSV1-tk基因的AO细胞(AO/HSV1-tkc),成瘤后每日腹腔注射GCV。结果:经GVC治疗后,裸鼠背部两侧肿瘤平均重量分别为:左侧AO肿瘤0.681g;右侧AO/HSV1-tkc肿瘤0.087g。经GCV作用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