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活血化瘀类方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方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3,6h脑组织匀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一氧化氮,Na^+-K^+ ATP酶的变化及活血化瘀4古方对其影响并比较4种古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结果: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能提高脑缺血损伤大鼠SOD,Na^+-K^+ ATP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一氧化氮的含量(P&;lt;0.05,0.01),其作用补阳还五汤比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强(P&;lt;0.05,0.01)。病理损伤程度: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组和补阳还五汤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均较轻,补阳还五汤组(通窍活血汤组(血府逐瘀汤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对缺血大鼠脑有保护作用。以补阳还五汤作用最强,通窍活血汤次之,血府逐瘀汤较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感觉运动功能和脑损伤的长期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6/08在浙江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取33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补阳还五汤组(n=12)、缺血组(n=11)和假手术组(n=10)。前2组采用线栓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血管,不插栓线。补阳还五汤组:从缺血前7天开始按13.3g/kg剂量灌服补阳还五汤水煎剂(补阳还五汤处方来源于《医林改错》,成分:黄芪120g,当归6g,川芎4.5g,赤芍4.5g,地龙3g,红花3g,桃仁3g,药材购自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门诊部并经鉴定,煎2次,40min/次,合并后浓缩为含生药2g/mL),持续到缺血后14d,1次/d;其余各组同时灌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时间同补阳还五汤组。②通过肢体放置实验[包括7个步骤。评分标准:正常,2分;延迟(2s)和/或不完全,1分;不反应,0分]在缺血后1~7,10,14,21和28d评价前后肢对触觉和本体感觉的反应。通过横木行走实验(用噪音刺激大鼠跨过横木。评分标准:大鼠不能呆在横木上,0分;大鼠能呆在横木上但不动,1分;大鼠试图跨过横木但摔下,2分;大鼠跨过横木,但损伤的后肢滑落次数超过50%,3分;超过1次但不到50%,4分;仅滑落1次,5分;顺利通过,6分)评价运动的协调和整合缺损。通过黏胶揭除实验(评分标准:1分为≤10s;2分为10~19s;3分为20~29s;4分为30~39s;5分为40~49s;6分为50~59s;7分为≥60s)评价躯体感觉功能。2块同面积的医用胶布分别贴在两前肢腕部腹侧面作为触觉刺激,记录大鼠揭除胶布的潜伏期。③缺血后第29天处死大鼠,取脑,冠状冰冻切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测定梗死体积。④肢体放置和横木行走实验结果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黏胶揭除实验结果和梗死体积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大鼠33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肢体放置实验评分:缺血后1~10,14,21,28d缺血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u=0~9,P<0.01)。补阳还五汤组大鼠在缺血后1~7,10,14d明显高于缺血组(u=4.5~35,P<0.05~0.01)。②横木行走实验评分:缺血后1~7d缺血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u=0~10,P<0.05~0.01)。缺血后1~3d补阳还五汤组明显高于缺血组(u=26.5~31,P<0.05)。③黏胶揭除实验评分:缺血后1,7,14,21,28d缺血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56~21.91,P<0.05~0.01)。缺血后1,7,14,21d补阳还五汤组明显低于缺血组(t=2.36~3.88,P<0.05~0.01)。④脑梗死体积:缺血后29d,补阳还五汤组明显小于缺血组[(95±25),(123±22)mm3,t=2.75,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大鼠长期感觉运动功能,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长期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储利胜  邵亮  孟丁瑜  李建浩  孙吉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56-58,i000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感觉运动功能和脑损伤的长期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6/08在浙江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取33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补阳还五汤组(n=12)、缺血组(n=11)和假手术组(n=10)。前2组采用线栓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血管,不插栓线。补阳还五汤组:从缺血前7天开始按13.3g/kg剂量灌服补阳还五汤水煎剂(补阳还五汤处方来源于《医林改错》,成分:黄芪120g,当归6g,川芎4.5g,赤芍4.5g,地龙3g,红花3g,桃仁3g,药材购自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门诊部并经鉴定,煎2次,40min/次,合并后浓缩为含生药2g/mL),持续到缺血后14d,1次/d;其余各组同时灌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时间同补阳还五汤组。②通过肢体放置实验[包括7个步骤。评分标准:正常,2分;延迟(2s)和/或不完全,1分;不反应,0分]在缺血后1-7,10,14,21和28d评价前后肢对触觉和本体感觉的反应。通过横木行走实验(用噪音刺激大鼠跨过横木。评分标准:大鼠不能呆在横木上,0分;大鼠能呆在横木上但不动,1分;大鼠试图跨过横木但摔下,2分;大鼠跨过横木.但损伤的后肢滑落次数超过50%,3分;超过1次但不到50%,4分;仪滑落1次,5分;顺利通过,6分)评价运动的协调和整合缺损。通过祜胶揭除实验(评分标准:1分为≤10s;2分为10-19s;3分为20-29s:4分为30-39s;5分为40-49s;6分为50~59s;7分为≥60s)评价躯体感觉功能。2块同面积的医用胶布分别贴在两前肢腕部腹侧面作为触觉刺激,记录大鼠揭除胶布的潜伏期.③缺血后第29天处死大鼠,取脑,冠状冰冻切片,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测定梗死体积。④肢体放置和横木行走实验结果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黏胶揭除实验结果和梗死体积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大鼠33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肢体放置实验评分:缺血后1—10,14,21,28d缺血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u=0-9,P〈0.01)。补阳还五汤组大鼠在缺血后1~7,10,14d明显高于缺血组(u=4.5-35,P〈0.05-0.01)。②横木行走实验评分:缺血后1~7d缺血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u=0-10,P〈0.05~0.01)。缺血后1~3d补阳还五汤组明显高于缺血组(u=26.5~31,P〈0.05)。③黏胶揭除实验评分:缺血后1,7,14,21,28d缺血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56~21.91,P〈0.05-0.01)。缺血后1,7,14,21d补阳还五汤组明显低于缺血组(t=2.36-3.88,P〈0.05-0.01)。④脑梗死体积:缺血后29d,补阳还五汤组明显小于缺血组[(9.5&;#177;25),(123&;#177;22)mm^3,t=2.75,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大鼠长期感觉运动功能,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刘柏炎  蔡光先  林琳  曾序求  丁志高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32-4533,i004
目的:观察中药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2h,1,3,5,7d处死动物,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缺血后各组NSC的激活。另取5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正常大鼠脑组织中存在少量NSC,主要分布在皮质区;脑缺血后,NSC增殖,以皮质、缺血周围区增加明显,健侧海马区可见NSC激活;1d开始增多,5d达高峰,模型组1,3,5,7dNSC数分别为(10.3&;#177;1.3),(14.2&;#177;1.7),(18.3&;#177;1.2),(16.4&;#177;1.6)个,补阳还五汤则分别为(10.8&;#177;1.1),(15.4&;#177;1.4),(23.5&;#177;1.1),(22.0&;#177;1.4)个,两组比较NSC数在5,7d时间点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NSC激活、增殖。补阳还五汤能促进NSC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于术后12h,1,3,5,7d处死动物,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缺血后各组NSC的激活。另取5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正常大鼠脑组织中存在少量NSC,主要分布在皮质区;脑缺血后,NSC增殖,以皮质、缺血周围区增加明显,健侧海马区可见NSC激活;1d开始增多,5d达高峰,模型组1,3,5,7dNSC数分别为(10.3±1.3),(14.2±1.7),(18.3±1.2),(16.4±1.6)个,补阳还五汤则分别为(10.8±1.1),(15.4±1.4),(23.5±1.1),(22.0±1.4)个,两组比较NSC数在5,7d时间点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NSC激活、增殖,补阳还五汤能促进NSC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对沙土缺脑缺血损伤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沙土鼠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48小时取前脑皮测定Na^ -K -ATP酶,Ca^2 -ATP酶,Mg^2 -ATP酶和乳酸。结果:缺血-再灌注后48小时脑组织Na^ -K -ATP酶,Ca^2 -ATP及Mg^2 -ATP酶活性均降低,而乳酸含量无明显变化。腹腔注射补阳还五汤可防止缺血-再灌注48小时后脑组织Na^ -K^ -ATP酶活性的降低,而对Ca^2 -ATP酶及Mg^2 -ATP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脑缺血后的神经细胞损伤与脑内能理代谢障碍有一定的关系,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调节脑组织能量代谢而发挥抗抗脑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一氧化氮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是近10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其在脑缺血过程中对神经细胞的损伤的何保护性作用?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对病理改变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开放实验。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研究室;研究对象:Wistar大鼠7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50g,由本校实验动物部提供。干预:利用N-硝基-左旋-精氨酸(N-nitro-L-arginine,NNLA)干预局灶性大鼠脑缺血模型。主要观察指标:通过光、电镜及未端脱氧核糖核酸介导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未端标记(terminaldeoxyribonucleotidetransferase-mediateddUTP-biotinnickend-labeling,TUNEL)法观察局灶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缺血再灌1d时光镜下皮质、海马区均可见神经细胞呈坏死样改变;电镜下半影区神经细胞的改变仅见于核染色质凝集(类似凋亡小体)和小胶质细胞核变形,以细胞凋亡为主;小剂量给予NNLA干预后坏死和凋亡的病理改变均较手术对照组轻(P<0.01)。TUNEL显示与病理改变结果一致(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调节一氧化氮生成量在适当范围,可以保护、防止神经细胞进一步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观察自制复方中药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并与步长脑心通药物进行对照.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完成.将176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①假手术组:只分离、暴露血管,不结扎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不插入尼龙鱼线,5g/L羧甲基纤维素钠液灌胃.②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5g/L羧甲基纤维素钠液灌胃.③中风康1.88g/mL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18.8 g/kg中风康灌胃(由枸杞子、怀牛膝、川芎、水蛭、地龙、橘络、胆南星、石菖蒲、冰片等药物组成).④中风康0.94 g/mL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0.94g/kg中风康灌胃.⑤步长脑心通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0.33g/kg步长脑心通灌胃.假手术组每时间点取8只大鼠,其余各组每时间点取9只大鼠,于脑缺血6,12,24,48 h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结果:模型组,中风康1.88g/mL组,步长脑心通组,中风康0.94g/mL组分别死亡1,2,2,3只,造模失败3,2,2,1只,进入结果分析数量为每组大鼠32只,每时间点各8只.①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局灶性脑缺血6 h模型组梗死灶体积迅速扩大,随缺血时间延长,梗死灶体积缓慢进展,24 h达到高峰,至48 h梗死灶略有缩小;各治疗组梗死灶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以中风康1.88 g,/mL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或P<0.01),且缺血6 h中风康1.88g/mL组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步长脑心通组[(88±31),(136±35)mm2,(p<0.01)].②各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局灶性脑缺血6 h,模型组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局灶性脑缺血24 h和48 h,中风康1.88 g/mL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20.69±3.52),(24.89±3.13)μmol/g;(17.15±4.07),(22.37±3.04)μmol/g,(P<0.05或P<0.01)],局灶性脑缺血48 h,步长脑心通组一氧化氮含量亦明显低于模型组[(1827±3.35),(22.37±3.04)μmol/g,(P<0.05)].结论:中风康可通过降低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减轻细胞毒作用,缩小梗死灶体积,能有效的减轻局灶性脑梗死引起的缺血性损伤,其疗效优于步长脑心通.  相似文献   

9.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研究发现,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强实验动物学习、记忆等的能力。但其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中总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脑保护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锦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和机能中心实验室,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4-03/08在锦州医学院机能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锦州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每组8只。方法:①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乙醚麻醉,颈正中切口,两边颈总动脉用微动脉夹夹闭30min后去除动脉夹,恢复动脉血流。对照组只分离两边颈总动脉,不夹闭。②模型组和对照组:在夹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同时及再灌注后每隔24h分别按40mg/kg剂量腹腔注射蒸馏水、低和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及尼莫地平组按10,40,2mg/kg剂量腹腔注射葡萄籽原花青素及尼莫地平。再灌注72h后断头取脑,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的酶活力,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含量。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小鼠40只,每组8只。①总抗氧化能力:模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8.145,P=0.000),而低、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高于模型组(t=6.313,8.956,4.14,P<0.01)。②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2.541,P<0.01),而低、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t=2.231,8.956,7.260,P<0.05~0.01)。③丙二醛含量: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7.883,P<0.01),高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治疗组及尼莫地平治疗组又明显低于模型组(t=5.234,4.518,P<0.01)。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对抗脂质过氧化以及降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观察自制复方中药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并与步长脑心通药物进行对照。方法:实验于20014-09/12在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完成。将176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①假手术组:只分离、暴露血管,不结扎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不插入尼龙鱼线,5g/L羧甲基纤维素钠液灌胃。②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5g/L羧甲基纤维素钠液灌胃。⑨中风康1.88g/mL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18.8g/kg中风康灌胃(由枸杞子、怀牛膝、川芎、水蛭、地龙、橘络、胆南星、石菖蒲、冰片等药物组成)。④中风康0.94g/mL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0.94g/kg中风康灌胃。⑤步长脑心通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0.33g/kg步长脑心通灌胃。假手术组每时间点取8只太鼠,其余各组每时间点取9只大鼠,于脑缺血6,12,24,48h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结果:模型组,中风康1.88g/mL组,步长脑心通组,中风康0.94g/mL组分别死亡1,2,2,3只,造模失败3,2,2,1只,进入结果分析数量为每组大鼠32只,每时间点各8只。①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局灶性脑缺血6h模型组梗死灶体积迅速扩大,随缺血时间延长,梗死灶体积缓慢进展,24h达到高峰,至48h梗死灶略有缩小;各治疗组梗死灶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以中风康1.88g/mL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或P〈0.01),且缺血6h中风康1.88g/mL组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步长脑心通组[(88&;#177;31),(136&;#177;35)mnt(P〈n01)]。②各组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局灶性脑缺血6h,模型组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开始升高,24h达到高峰;局灶性脑缺血24h和48h,中风康1.88g/mL组一氧化氮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20.69&;#177;3.52),(24.89&;#177;3.13)μmol/g;(17.15&;#177;4.07),(22.37&;#177;3.04]μmol/g,(P〈0.05或P〈0.01)],局灶性脑缺血48h,步长脑心通组一氧化氮含量亦明显低于模型组[(1827&;#177;335),(2237&;#177;3D4)μmol/g,(P〈0.05)]。结论:中风康可通过降低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减轻细胞毒作用,缩小梗死灶体积,能有效的减轻局灶性脑梗死引起的缺血性损伤,其疗效优于步长脑心通。  相似文献   

11.
背景已知脑缺血后再恢复血流可使脑损伤加重,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证实中药的活血化瘀成分能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观察活血化瘀4个最基本中药(红花、桃仁、川芎、赤芍)作为施加因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脑组织匀浆的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补体等免疫指标变化的影响,并验证其量效和时效关系.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盲法评估.单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1-01/2002-12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选择成年雌性SD大鼠138只,体质量280~300 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红花、川芎、桃仁、赤芍为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按1112比例制成含2.5 g/mL生药汤剂(活血化瘀药).干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经2 h大脑中动脉阻断后再灌注24 h).138只大鼠随机分6组,每组23只.假手术组结扎各血管,不阻塞大脑中动脉.灌药1组术前30 min灌胃给予2g/kg活血化瘀药.灌药2组术前30 min灌胃给予2.5 g/kg活血化瘀药.灌药3组术前连续7 d灌胃给予2g/kg活血化瘀药.灌药4组术前连续7 d灌胃给予2.5g/kg活血化瘀药.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①全部大鼠清醒后于缺血2 h再灌注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分制,0~1分为神经功能轻度缺损,2~4分为神经功能重度缺损).②再灌注24h后从各组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脑匀浆、血清C反应蛋白,补体C3,C4水平及血清IgG含量.③再灌注24 h后从各组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麻醉后迅速断头取脑,然后在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计算脑组织含水量.④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⑤再灌注24 h后从各组大鼠中随机选取3只,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 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②各组大鼠脑匀浆、血清C反应蛋白及补体C3和C4水平及血清IgG含量.③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细胞形态.④各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3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灌药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24 h后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13%,48%,X2=6.571,P<0.05).②脑组织含水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低于对照组(P<0.05).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1).③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1).④血清补体C3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1).⑤血清补体C4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和灌药3组(P<0.05).⑥血清IgG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P<0.05).⑦脑匀浆C反应蛋白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t=5.626~17.929,P<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 (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P<0.05).⑧脑匀浆补体C3水平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P<0.01).⑨脑匀浆补体C4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和灌药3组(P<0.01).⑩脑组织充血水肿情况对照组炎症反应明显,灌药组脑水肿、病理损害较对照组轻,(11)假手术组超微结构正常;对照组皮质坏死边缘区的细胞、毛细血管、髓鞘水肿明显,神经元细胞器减少,灌药3,4组细胞膜界限清楚,结构完整,线粒体丰富,大小均匀,有髓纤维形态正常,灌药1,2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①给予活血化瘀药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用药时间长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提示用药时间长能更好地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②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可使大鼠脑匀浆和血清中补体C3和C4水平明显降低,血清IgG含量降低,说明该药可通过启动补体系统而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C反应蛋白也明显降低,更进一步提示该药可抑制炎症反应.③用药时间越长脑损伤越轻,且用药剂量2.5g/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背景:已知脑缺血后再恢复血流可使脑损伤加重,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证实中药的活血化瘀成分能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观察活血化瘀4个最基本中药(红花、桃仁、川芎、赤芍)作为施加因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脑组织匀浆的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补体等免疫指标变化的影响,并验证其量效和时效关系。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盲法评估。单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1-01/2002-12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研究所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选择成年雌性SD大鼠138只,体质量280-300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红花、川芎、桃仁、赤芍为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按1:1:1:2比例制成含2.5g/mL生药汤剂(活血化瘀药)。干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经2h大脑中动脉阻断后再灌注24h)。138只大鼠随机分6组,每组23只。假手术组:结扎各血管,不阻塞大脑中动脉。灌药1组:术前30min灌胃给予2g,/kg活血化瘀药。灌药2组:术前30min灌胃给予2.5g,/kg活血化瘀药。灌药3组:术前连续7d灌胃给予2g/kg活血化瘀药。灌药4组:术前连续7d灌胃给予2.5g/kg活血化瘀药。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①全部大鼠清醒后于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分制,0~1分为神经功能轻度缺损,2-4分为神经功能重度缺损)。②再灌注24h后从各组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脑匀浆、血清C反应蛋白,补体C3,C4水平及血清IgG含量。③再灌注24h后从各组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麻醉后迅速断头取脑,然后在11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计算脑组织含水量。④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⑤再灌注24h后从各组大鼠中随机选取3只,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②各组大鼠脑匀浆、血清C反应蛋白及补体C3和C4水平及血清IgG含量。③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细胞形态。④各组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3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灌药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24h后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13%,48%,X^2=6.571,P〈0.05)。②脑组织含水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低于对照组(P〈0.05)。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1)。③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1)。(多血清补体C3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1)。⑤血清补体C4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和灌药3组(P〈0.05)。⑥血清IgG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P〈0.05)。⑦脑匀浆C反应蛋白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t=5.626-17.929,P〈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P〈0.05)。⑧脑匀浆补体C3水平: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P〈0.01)。⑨脑匀浆补体C4含量:假手术组和灌药各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灌药3组低于灌药1组(P〈0.01)。灌药4组低于灌药2组和灌药3组(P〈0.01)。⑩脑组织充血水肿情况:对照组炎症反应明显,灌药组脑水肿、病理损害较对照组轻,(11)假手术组超微结构正常;对照组皮质坏死边缘区的细胞、毛细血管、髓鞘水肿明显,神经元细胞器减少,灌药3,4组细胞膜界限清楚,结构完整,线粒体丰富,大小均匀,有髓纤维形态正常,灌药1,2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①给予活血化瘀药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用药时间长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提示用药时间长能更好地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②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可使大鼠脑匀浆和血清中补体C3和C4水平明显降低,血清IgG含量降低,说明该药可通过启动补体系统而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C反应蛋白也明显降低,更进一步提示该药可抑制炎症反应。③用药时间越长脑损伤越轻,且用药剂量2.5g/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脑缺血时大量的自由基生成,使脑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导致细胞及细胞屏障损害,神经元坏死或凋亡,引起和加重缺血脑组织水肿.目的通过观察白藜芦醇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脑含水量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医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10/2002-07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完成.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缺血前30 min,经颈外静脉注射6 g/L白藜芦醇甙(12 mg/kg)溶液.假手术组大鼠仅在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阻断血流.缺血模型组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与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以同样方式、剂量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2 h在麻醉状态下快速断头取脑.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其余8只大鼠测定脑组织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方法应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以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化学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化学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以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并按Folin-酚试剂法标定蛋白含量,所有操作均严格按说明书进行.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②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③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缺血模型组[(226.43±8.69),(193.37 ±11.14)NU/mg;(244.38±12.34),(211.71±16.50)μkat/g;(59.85±9.67),(35.51±7.67)μkat/g,(q=4.38~10.45,P<0.01)].②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脑含水量明显低于缺血模型组[(6.38±0.54),(8.63±0.78)μmol/g;(78.72±0.43),(80.41±0.64),%,P<0.01].③白藜芦醇甙有降低缺血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趋势,但与缺血模型组非常接近[(12.00±1.00),(12.84±1.17)μkat/g,P>0.05].④病理学组织检查显示,白藜芦醇甙能减轻缺血所导致的脑水肿.结论白藜芦醇甙能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或减轻脑水肿形成,保护细胞膜功能,减轻缺血神经元功能损害,对局灶脑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白藜芦醇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苷(P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将健康成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缺血前PD处理组。测定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PD能明显提高缺血脑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脑水肿,并有降低缺血脑组织中NOS活性的趋势,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PD能改善脑缺血造成的大鼠脑组织损伤。结论 P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效的拮抗自由基损伤,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黄斌  王兴勇  匡凤梧  卢仲毅  许峰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178-180,F0003
背景:脑缺血时大量的自由基生成,使脑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导致细胞及细胞屏障损害,神经元坏死或凋亡,引起和加重缺血脑组织水肿。目的:通过观察白藜芦醇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脑含水量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医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10/2002—07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研究所完成。将48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缺血前30min,经颈外静脉注射6g/L白藜芦醇甙(12mg/kg)溶液。假手术组:大鼠仅在麻醉状态下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予阻断血流。缺血模型组: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与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以同样方式、剂量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后2h在麻醉状态下快速断头取脑。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其余8只大鼠测定脑组织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方法:应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以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化学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化学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以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并按Folin-酚试剂法标定蛋白含量,所有操作均严格按说明书进行。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②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③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缺血模型组[(226.43&;#177;8.69),(193.37&;#177;11.14)NU/mg;(244.38&;#177;12.34),(211.71&;#177;16.50)μkat/g;(59.85&;#177;9.67),(35.51&;#177;7.67)μkat/g,(q=4.38~10.45,P〈0.01)]。②缺血前白藜芦醇甙处理组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脑含水量明显低于缺血模型组[(6.38&;#177;0.54),(8.63&;#177;0.78)μmol/g(78.72&;#177;0.43),(80.41&;#177;0.64),%,P〈0.011。③白藜芦醇甙有降低缺血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趋势,但与缺血模型组非常接近[(12.00&;#177;1.00),(12.84&;#177;1.17)μkat/g,P〉0.05]。④病理学组织检查显示,白藜芦醇甙能减轻缺血所导致的脑水肿。结论:白藜芦醇甙能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或减轻脑水肿形成,保护细胞膜功能,减轻缺血神经元功能损害,对局灶脑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肝损伤后的肝脏的一种损伤修复反应,它不算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反应过程。其病程发展至后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当中,虽对其发病机制等研究取得很大进步,但就现代医学治疗上仍不能有效逆转其发展。中医经过长期临床研究在对肝纤维化的认识及治疗上有显著进展,导师熊明芳副主任中医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依据活血化淤法创立的化纤方为基础方治疗肝纤维有着不错疗效,收益甚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光镜、电镜观察,对比研究缺血前预高温和缺血后轻度高温、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早期脑组织病理形态演变的影响。方法6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轻度高温、常温假手术组,预高温、轻度高温、常温、亚低温缺血2h再灌注4h(O2R4)组及常温、亚低温缺血6h无灌注(O6R0)组(共8组,n=8),采用改良的Nagasawa局灶脑缺血模型,分别观察了脑缺血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结果与常温缺血组比较,轻度高温组脑缺血组织局部损伤加重,损伤范围最大;缺血前预高温和亚低温有改善脑缺血组织损伤的作用,该作用以亚低温O2R4组更明显,亚低温对O6R0组作用有限。结论轻度高温对缺血神经细胞向不可逆损伤和坏死演化、对损伤范围扩展均有促进作用;缺血前预高温和亚低温对暂时性脑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亚低温对持续性脑缺血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DNA氧化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研究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栓线法制备大脑中动脉再灌注大鼠模型,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4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8-OHdG在脑内的表达,并用寡核苷酸末端核糖核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标记DNA片段。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脑内偶见8-OHdG阳性细胞,缺血2小时再灌注2小时时,缺血区散在8-OHdG阳性细胞;再灌注24小时时,8-OHdG阳性程度达到高峰;48小时时,缺血区内的神经细胞显示中度的8-OHdG阳性,缺血区外的神经细胞为强阳性,此处的细胞TUNEL染色为阴性。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DNA氧化损伤比细胞死亡发生范围更加广泛,DNA氧化损伤并不一定导致细胞死亡。抗氧化治疗可能在限制脑缺血-再灌注时氧化应激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保护性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以及抑制细胞凋亡和坏死的膜相关蛋白Bcl-2的影响,并以曲克芦丁为阳性对照。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取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葛根素组曲克芦丁组4组各18只。①造模: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2h再灌注24h。假手术组不栓塞血管。②给药:葛根素组在术后即刻和术后12h腹腔注射葛根素150mg/kg(溶于3mL生理盐水中),曲克芦丁组在上述时间腹腔注射曲克芦丁125mg/kg,假手术组和缺血对照组在术后给予3mL生理盐水。③观察指标:再灌注24h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5分制,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cl-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的表达。结果:6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缺血对照组明显高于葛根素组和曲克芦丁组(3.7±0.5,2.0±0.6,2.7±0.5,P<0.01),葛根素组低于曲克芦丁组(P<0.05)。②Bcl-2阳性细胞率:葛根素组高于曲克芦丁组和缺血对照组(0.68±0.11,0.43±0.08,0.39±0.04,P<0.01)。③转化生长因子β1阳性细胞率:葛根素组高于曲克芦丁组和缺血对照组(0.50±0.08,0.33±0.09,0.26±0.05,P<0.05)。④脑梗死体积:缺血对照组明显大于其他组[(209±28)mm3,P<0.01],葛根素组小于曲克芦丁组[(130±17),(184±21)mm3,P<0.05]。结论:葛根素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效果优于曲克芦丁。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1和Bcl-2蛋白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作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常温组和亚低温组。造模后14d通过股静脉注射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ITC-dextran)标记微血管,结合共聚焦显微镜和3DDoctor3.5版软件分析梗死灶周围区微血管的直径、面积及血管分支数目,并采用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灶体积的变化。结果脑梗死后14d,梗死侧微血管直径明显小于对侧,但是血管分支数目及面积较对侧增加,且亚低温组梗死侧微血管直径、面积及分支数目明显大于常温组梗死侧;亚低温组梗死体积也明显小于常温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减小脑梗死灶体积并促进脑梗死后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