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心饮拆方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清心饮是根据我院国家级名老中医陆芷青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经验而拟定,其组方法则即益气养阴、活血化癌、清心解毒。长期的临床观察证明具有明显疗效。前期实验研究表明清心饮能够明显减轻vMC小鼠血清CK,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清心饮能够明显减轻vMC小鼠心肌的炎症反应和稳定心肌细胞的微观结构。此外,清心饮能够明显降低vMC小鼠脾脏中异常增高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同时可以明显抑制VMC小鼠血清ICAM—I、TNF—α及IT—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血清TNF—α、IL—6、IFN—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及参白口服液防治作用。方法:给BALB/C小鼠接种嗜鼠心肌柯萨奇B3病毒(CVB3m)诱发VMC,在接种后3、7、14、20、30d动态对照观察TNF-α、IL-6、IFN-γ(ELISA法)的变化情况。结果:CVB3mVMC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增高,呈现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结论:TNF-α、IL-6、IFN-γ的变化可能参与VMC的发生和发展,参白口服液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七总甙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TNF-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三七总甙对VMC的作用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CVB3建立VMC小鼠动物模型.分组给药,观察小鼠心肌炎细胞浸润、心肌坏死的情况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心肌TNF-α mRNA表达.结果:三七总甙干预组小鼠心肌的炎细胞浸润和心肌坏死较VMC组明显减轻,三七总甙干预组TNF-α mRNA表达及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VMC组.结论:三七总甙对VMC有治疗作用,减低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VMC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浸润细胞穿孔素表达的干预作用;探讨人参皂甙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最佳剂量,为清心饮的新药开发提供质控技术支持。方法:选用雄性、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玉丹荣心丸组、人参皂甙高剂组、人参皂甙中剂量组、人参皂甙低剂量组,每组20只。腹腔注射CVB3病毒(Nancy株,TCID50=10^-5)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正常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中药灌胃。灌胃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变化,并记录小鼠体重。10天后采集血清心肌标本。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穿孔素表达;用改良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变化;用病理积分描述心肌病理改变。结果:(1)人参皂甙中、低剂量组小鼠心肌的穿孔素表达比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玉丹荣心丸组、人参皂甙高剂量组小鼠心肌的穿孔素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人参皂甙中剂量组血清cTnI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3)人参皂甙中低剂量组病理改变比模型组明显减轻,病理积分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中、低剂量人参皂甙可抑制穿孔素的表达,高剂量人参皂甙干预穿孔素表达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中、低剂量人参皂甙对急性VMC的作用的疗效较好,其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穿孔素表达有关;(3)用人参或人参皂甙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时,宜采用中小剂量或配伍其他中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鼠单纯疱疹病毒I型心肌炎细胞凋亡与TGF—β1表达的关系。方法与结果:通过给BALB/C小鼠腹腔接种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诱发病毒性心肌炎(VMC),感染病毒3-35d,病毒性心肌炎(VMC)检出率为91.67%。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发现:78.33%感染病毒鼠心肌中发现凋亡细胞,71.67%有TGF—B.的表达,二者之间分布区域一致。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参与HSV-1诱导的VMC的发生、发展,而TGF—β1可能参与VMC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养心透毒方对柯萨奇病毒(CVB3)感染小鼠造成的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eLa细胞培养的CVB3制成悬液,测定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小鼠腹腔接种CVB3培养液建立VMC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辅酶Q10(CoQ10)组,养心透毒方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4周。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IgG和IgM阈值,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cTnT)、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组织匀浆测定心肌IL-2和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的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养心透毒方低、高剂量组IgM、IgG阳性的动物数均少于模型组。模型组心肌组织及血清IL-2、TNF-α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组织有明显病理改变。养心透毒方可使小鼠心肌组织坏死程度减轻,心肌炎症浸润减少,降低组织和血清的IL-2和TNF-α含量(P<0.05)。结论 养心透毒方能减少小鼠CVB3病毒的感染率,降低组织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对小鼠早期VMC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娟  程志清 《中医药学刊》2010,(12):2548-255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作用,观察三参饮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三参饮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MMP-9、TIMP-1在心脏组织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示,三参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的MMP-9表达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三参饮各剂量组的TIMP-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三参饮防治VMC心脏组织中胶原纤维增生的作用可能与调整胶原降解系统-MMP-9、TIMP-1的平衡作用有关。在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进行三参饮干预,可有效防治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慢性期Th细胞凋亡的部分调控机制,并观察清心Ⅱ号对这一环节的干预作用。课题的完成将为进一步阐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及清心Ⅱ号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方法:按照文献方法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清心Ⅱ号治疗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治疗组给予清心Ⅱ号水溶液灌胃。疗程结束后分别采集T细胞和Th细胞,透射电镜观察T细胞凋亡;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NF-κB,caspase-3,caspase-9蛋白在Th细胞上的表达。结果:(1)在VMC慢性期,各组均可见凋亡的T淋巴细胞,相对而言,模型组凋亡细胞数量较多。(2)与正常组比较,慢性期小鼠Th细胞凋亡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Th细胞凋亡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较,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1)。(3)NF-κB,caspase-3,caspase-9蛋白在Th细胞上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caspase-3,caspase-9和NF-κB蛋白在Th细胞上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较:治疗组caspase-3和NF-κb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而caspase-9的表达则未受到抑制。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慢性期存在Th细胞过度凋亡的现象;清心Ⅱ号干预后Th细胞过度凋亡的现象受到抑制,这一作用的途径可能是清心Ⅱ号抑制了NF-κB,caspase-3在Th细胞上的表达,但未显示出对cspase-9蛋白表达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清心饮对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心饮是我院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VMC)的验方 ,近期来我们进行清心饮对实验性 VMC的药效学研究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 :BALB/c4~ 6周龄的雄鼠 ,体重 14± 2 g,由上海中科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病毒 :柯萨奇 B3 病毒(CVB3 ) ,Nancy株 ,由上海医科大学病毒性心脏病研究室提供 ,在 Hep- 2细胞上测定其 50 %组织感染率(TCID50 )为 10 -11。药品 :清心饮 (由生晒参、麦冬、丹参、瓜蒌皮、银花、黄连等组成 ,每 ml含生药 1g,工艺为水煎醇提 ,由浙江中医学院制剂研究室提供 ) ;芪冬颐心饮 ,吉林道化白山制药厂生产 (95)卫准 …  相似文献   

10.
程志清  黄超岚 《中医药学刊》2006,24(9):1598-1601
目的:观察清心胶囊不同剂量对病毒性心肌炎(VMC)恢复期的疗效,明确有效治疗剂量和量效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免疫调节机制,为临床应用与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5—6周Balb/c小鼠,先分出正常组(N组),腹腔注射无病毒Eagle's MEM液0.1mL。其余小鼠予0.1mL含CVB3的Eagle's MEM液,12天后再均分为模型组(M组)、清心胶囊高(Q1组)中(Q2组)低(Q3组)剂量治疗组、玉丹荣心丸阳性对照组,当天开始给药,连续给16天后处死。采用光、电镜观察心肌病理改变,并检测血清SOD、MDA、IL-2、IL-4 cTnI水平。结果:(1)M组小鼠心肌病变明显,治疗组病变明显减轻,正常组无明显病变。(2)与M组比,各治疗组MDA显著降低(P〈0.05),Q1、Q2组SOD显著升高(P〈0.05);与N组比,各治疗组MDA、SOD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与M组比,各治疗组cTnI显著降低(P〈0.05);与N组比,各治疗组cTn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与模型组比,治疗组IL-2显著降低(P〈0.01),IL-4显著升高(P〈0.05)与N组比,治疗组IL-2、IL-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心胶囊对VMC恢复期小鼠有显著疗效,且与剂量呈一定相关性,中高剂量疗效最佳;清心胶囊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心莲子饮治疗儿童隐匿性肾炎血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中药)和对照组(西药),治疗组以清心莲子饮加减,对照组以潘生丁每日3mg/Kg,分3次口服,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每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Cr,BUN,β2-M及尿AIB,IgG,β2-M变化及与疗效间关系。结果:治疗组34例,总有效率73.53%。对照组28例,总有效率28.57%,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1)清心莲子饮治疗儿童隐匿性肾炎血尿疗效明显优于潘生丁对照组。(2)治疗组治疗后尿AIB,IgG显著降低。提示清心莲子饮在治疗肾炎血尿同时也减轻了蛋白尿,其机理是否与改善肾小球屏障功能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慢性期Th细胞凋亡的部分调控机制,并观察清心Ⅱ号对这一环节的干预作用。课题的完成为进一步阐明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发病机制及清心Ⅱ号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方法:按照文献方法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清心Ⅱ号治疗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治疗组给予清心Ⅱ号水溶液灌胃。疗程结束后分别采集T细胞和Th细胞,透射电镜观T细胞凋亡;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细胞凋亡;并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NF-κB,caspase-3-9蛋白在Th细胞上的表达。结果:在VMC慢性期,各组均可见凋亡的T淋巴细胞,相对而言,模型组凋亡细胞数量较多。②与正常组比较,慢性期小鼠Th细胞凋亡有显著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Th细胞凋亡也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较,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③NF-κb,caspase-3-9蛋白在Th细胞上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caspase-3caspase-9和NF-κB蛋白在Th细胞上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较:治疗组caspase-3和NF-κB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而caspase-9的表达则未受到抑制。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慢性期存在Th细胞过度凋亡的现象;清心Ⅱ号干预后Th细胞过度凋亡的现象受到抑制,这一作用的途径可能是清心Ⅱ号抑制了NF-κB,caspase-3在Th细胞上的表达,但未显示出对caspase-9蛋白表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五种中药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五种中药(黄芪、枸杞、蒲公英、苦参、肉苁蓉)提取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的分泌、小鼠脾淋巴细胞IL-2生成、NK细胞活化、T细胞亚群变化等指标评价五种中药单味提取物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本实验使用的五种中药均可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巨噬细胞产生IL-1,淋巴细胞释放IL-2,活化NK细胞,T细胞表面标志CD3、CD4、CD8表达增加。结论:五种中药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柴琥清心饮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的效应及机理。方法:以疏利三焦、清心解毒之法的柴琥清心饮为主治疗52例VMC患儿,并与能量合剂为主的一般疗法32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1.2%)高于对照组(53.1%),Ridit分析,P<0.01;治疗组提高心功能短轴缩短率(FS)及射血分数(EF)优于对照组(P<0.01)。柴琥清心饮对T细胞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用药后可使患儿的CD_3和CD_4/CD_8比值趋于正常。结论:柴琥清心饮具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改善左心功能和调节细胞免疫可能是其取得疗效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灵芪安神口服液对免疫抑制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的调节,我们给环磷酰胺抑制小鼠模型灌服灵芪安神口服液共7天。实验结果表明,灵芪安神口服液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的抑制,使环磷酰胺抑制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提高;而使环磷酰胺抑制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降低。提示:灵芪安神口服液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抗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灵芪安神口服液对免疫抑制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的调节,我们给环磷酰胺抑制小鼠模型灌服灵芪安神口服液共7天。实验结果表明,灵芪安神口服液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抗氧化作用的抑制,使环磷酰胺抑制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提高;而使环磷酰胺抑制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降低。提示:灵芪安神口服液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抗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参白口服液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IN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NO与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参白口服液的防治作用。方法:给BALB/C小鼠接种嗜鼠心肌柯萨奇B3病毒(CVB3m)诱发VMC,在接种后3、7、14、20、30d动态对照观察VMC的检出(光、电镜)及小鼠心肌组织INOS表达(免疫组化)情况。结果:CVB3m可引起VMC,受检心肌中INOS的阳性率表达为95.8%,中药组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NO的变化可能参与VMC的发生和发展,参白口服液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芪水溶性黄酮类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黄芪水溶性黄酮类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毒”法和“MTT”法,通过观察小鼠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初步研究黄芪水溶性黄酮类(AF)对氢考(HC)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和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AF能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T细胞总数及L3T4^ 、Lyt2^ 细胞百分率和L3T4^ /Lyt2^ 细胞比值,并可恢复至正常水平;AF能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且本身具有丝裂原的作用。结论:AF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芪附汤及其组方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芪附汤及其组方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受氢化可的松(HC)免疫抑制动物的模型,应用芪附汤及其组方以免疫抑制小鼠进行治疗,观察其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芪附汤可明显增可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的活性,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花环形成率,脾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及白介素-2(IL-2)的活性,增强红细胞免疫复合物(BRC-IC)花环形成率和脾细胞增殖反应,黄芪水煎液能促进免疫抑制小鼠的腹腔Mφ的活性和IL-2的活性。增强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但作用不及芪附汤,附子水煎液能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与黄芪水煎液相近,结论:芪附汤能增强受HC免疫抑制小鼠的各项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颗粒酶B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病变的影响,进一步阐明VMC的发病机理和清心胶囊治疗VM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2只5~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各26只。于第11天处死小鼠取出心脏观察心肌病变,并以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心肌组织中均检测到颗粒酶BmRNA的表达,且模型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中颗粒酶B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7333±3.1043、0.8000±0.9487个/高倍视野(P<0.01);正常组心肌中未检测到颗粒酶B的表达。结论:心肌浸润细胞中颗粒酶B的表达可能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中起一定作用;清心胶囊对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机理,还可能与其能够抑制活化的CTL和NK细胞中颗粒酶B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的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