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梗死MRI表现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抑郁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 经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81例,按部位划分为丘脑组、内囊-基底节组、小脑组、脑干组,另选MRI表现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智力状态试验(MMSE)和哈金斯基缺血指数量表(HI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进行测试,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丘脑组、内囊-基底节组、小脑组、脑干组与对照组相比智能下降显著;内囊-基底节组HAMD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左侧梗死组的HAMD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左右两侧病灶组相比,左侧组智能明显低于右侧,两组抑郁得分无显著性差异;抑郁组的智能显著低于非抑郁组.结论 丘脑、内囊-基底节、小脑、脑干部位的梗死导致血管性痴呆,其中左侧病灶组和抑郁组患者更易发生痴呆;内囊-基底节病变组及左侧梗死患者更易患卒中后抑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18 F-脱氧葡萄糖(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的影像特点。方法静脉注射18F-FDG 45min后行脑断层显像,获得脑显像特征,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22例AD患者可见双侧颞、顶、额叶对称或单侧优势半球的颞、顶、额叶异常代谢灶。20例VD患者除皮质各叶显示异常代谢灶外,合并基底节、丘脑、枕叶异常代谢灶,与基础病变(头颅CT或MRI定位)一致。结论18F-FDGSPECT可作为鉴别诊断AD、VD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引起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iton,HI)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和早期经静脉抗凝,溶栓治疗对HI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1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HI分为HI组(49例)、非HI组(111例),对两组病人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既信高血压史、脑卒中发生7天内平均血压、、硬死部位、梗死指数)及早期经静脉抗凝溶栓治疗对HI形成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I的发生与年龄、梗死指数有关。(2)经静脉抗凝溶栓治疗不增加HI发生率,但易出现脑实质内血肿。结论:HI的形成与梗死区血流再通,梗死面积及伴发脑水肿压迫周围毛细血管、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关,提倡脑梗死发生后6h内给予经静脉抗凝溶栓治疗,但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HI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在溶栓时间窗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阿替普酶针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单用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14d行CTP检查,评估大脑中动脉(MCA)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的变化情况,对比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梗死中心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较治疗前增加,平均通过时间(MTT)缩短,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梗死灶周围CBV、CBF较前均增加(P0.05),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梗死中心、梗死周围的相对脑血容量(rCBV)和相对脑血流量(rCBF)均较前明显增加(P0.05),其中梗死灶周围rCBV的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p和Vm明显增高,血清NSE水平降低显著,NIHSS评分也降低明显(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能显著改善脑梗死中心及周围区域的组织灌注,且改善梗死周围区域组织灌注更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脑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脑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脑^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显像的特点。方法 分别对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GD组)及1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脑^18 F-FDGPET显像,按年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总分和性别构成配对,用统计参数图第2版软件比较两组间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的差别。结果 GD组较对照组在双侧尾状核、额下回、颞上回、额中回,右侧核外、额上回、舌回和左侧扣带回、中央前回等脑区局部葡萄糖代谢减低(均P〈0.005)。GD组无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增加的脑区。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存在基底节区、前额叶、颞叶和边缘系统的局部葡萄糖代谢下降。  相似文献   

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66例TIA患者进行10例追踪观察,分梗死组与非梗死组,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0年间TIA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IA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间歇期,梗死组分别多于、长于、短于非梗死组,前者P<0.05,后二者均P<0.01。治疗组脑梗死发生率低于非治疗组(P<0.05),而高于对照组(P<0.01)。发生脑梗死年限治疗组迟于非治疗组,而早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TIA是发生脑梗死的危险信号,应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针刺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39例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2组针刺配方相同,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NIHSS评分,经统计学处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疗效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疗效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对照差异显著( 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针刺对脑梗死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治疗可以使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改善,且优于非帕罗西汀联合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
题目:电针天枢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PET脑成像研究 目的:运用脑功能成像正电子发射扫描技术(PET),观察D-IBS患者在直肠扩张刺激下脑内脏感觉中心的功能变化,以及电针天枢穴对内脏感觉中心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天枢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方法:6例D-IBS患者(4例男性,2例女性),其中4例行静息状态、直肠气囊扩张、直肠气囊扩张加电针天枢穴三状态下18F-FDG PET脑显像,2例行直肠气囊扩张、直肠气囊扩张加电针天枢穴两状态下18F-FDG PET脑显像,应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对患者静息状态和正常人静息状态、自身直肠气囊扩张前后、电针天枢穴前后脑PET图像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的差异,P值设为0.001。 结果:① 与正常人对照,D-IBS患者存在双侧颞上回、右枕中回、右额上回、双侧额中回等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增强,但内脏感觉中心并没有增强的表现;② 直肠气囊扩张前后对照,直肠疼痛刺激能使额前皮质、左侧扣带回、中央前后回、颞回等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增强,出现了内脏感觉中心如扣带前回等的激活;③ 电针天枢穴前后对照,电针天枢穴能使左侧扣带回、右侧脑岛、右侧海马旁回、楔前叶、右侧尾状核等脑区葡萄糖代谢降低,内脏感觉中心区域葡萄糖代谢明显降低。 结论:① IBS患者存在内脏敏感性异常,尤其是中枢内脏感觉网络的扣带前回、额前皮质等敏感性有升高的趋势。这可能是临床IBS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发生的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② 电针天枢穴可以降低扣带回等内脏感觉中心的葡萄糖代谢率,该作用可能是电针天枢穴有效缓解IBS腹痛、腹泻等症状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电针天枢穴能削弱内脏高敏感性的原理,可能存在两条途径:一、在脊髓层面抑制内脏疼痛信息的上传;二、在丘脑层面通过整合内脏疼痛信息,抑制内脏感觉信息的上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磁共振波谱在脑胶质瘤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02—2012-12收治的42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研究。在进行放疗前后1周分别对患者进行MRI平扫和增强剂磁共振波普检查。同时对患者肿瘤周围水肿及肿瘤强化区域设置兴趣区,并计算化疗前、后相关代谢产物的浓度和比值改变情况。结果患者肿瘤增强区域NAA值升高,而肿瘤周围水肿区域的Cho值下降且NAA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肿瘤增强区域和水肿区域,其Cho/Cr比值比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放疗后,患者肿瘤增强区域和肿瘤周围水肿区域的Cho/NAA和NAA/Cr比较与治疗前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放疗前,脑胶质瘤患者肿瘤强化区域Cho/Cr值为(3.37±1.94),放疗后为(2.27±0.99),两者比较(P〈0.05)。肿瘤周围水肿区域在放疗前Cho/Cr值为(1.91±0.64)与放疗后(1.47±0.57)比较(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波普检测能够有效显示脑胶质瘤患者肿瘤周围水肿区及肿瘤强化区在放疗后所发生的早期代谢变化,能有效反映患者的放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CT灌注扫描评价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到本院就诊并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216例,其中108例(常规治疗组)采取传统的基础药物治疗,其余108例(尤瑞克林组)在基础用药前提下配合使用尤瑞克林静滴,分别在治疗前后对216例患者进行CT灌注扫描.记录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脑灌注扫描指标相对值及梗死面积.结果 (1)尤瑞克林组总有效率达87.04%,常规治疗组64.82%(P<0.05).(2)脑梗死区域的血液灌注得到明显改善,尤其半暗带区域改善更为显著,rCBF、rCBV和rTTP值得到显著提高(P<0.05).(3)尤瑞克林组患者治疗前后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 通过CT灌注扫描,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更具有特异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神经节苷脂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9-02~2011-02采用高压氧加神经节苷脂治疗60例急性脑梗死后认知能障碍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52~73岁;病程均<2周。入组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学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无高压氧治疗禁忌证;神志清楚或经治疗后意识转清;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有认知功能障碍。60例患者中多发性梗死26例,脑叶梗死24例,基底节脑梗死1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组、高压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系统萎缩-帕金森亚型和多系统萎缩-小脑共济失调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l8F-FDG PET)显像的特征差异。方法收集8例多系统萎缩-帕金森亚型患者和17例多系统萎缩-小脑共济失调亚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包括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部分(UPDRS Ⅲ)评分和Hoehn-Yahr分级的运动症状评估,认知功能、抑郁、嗅觉、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紊乱等非运动症状评估,以及基于l8F-FDG PET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的特征差异。结果多系统萎缩-帕金森亚型与多系统萎缩-小脑共济失调亚型患者UPDRS Ⅲ评分(P=0.004)及Hoehn-Yahr分级(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非运动症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系统萎缩-帕金森亚型在基底节(尤其是后壳核)脑葡萄糖代谢(P<0.001)、小脑及顶枕叶呈低代谢,多系统萎缩-小脑共济失调亚型基底节脑葡萄糖代谢未见减低,仅在小脑和枕叶呈低代谢。结论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特征异质性大,l8F-FDG PET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特征差异可为深入研究多系统萎缩的发病机制、开发更精准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无症状脑梗死的脑血流与影像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症状脑梗死(SB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头部CT、MRI、SBI患可见白病和皮质区域的脑代谢明显增加,如无明显痴呆,则白质疏松患白质和皮质区域的脑代谢正常。MRI所见光滑边缘的病灶多为血管周围间隙扩张,而不规则性边缘的病灶多为腔隙梗死。血管周围间隙扩张一般多位于壳核,而腔隙梗死则多见于丘脑。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穴位常配伍使用,但目前以健康人穴位穴位配伍针刺后进行脑功能成像的研究报道较少。实验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观察穴位配伍针刺后各脑区的不同激活现象。选用外关穴(SJ5)为主穴,针刺同名同经穴--支沟穴(SJ6)、表里经穴--内关穴(PC6)、同名异经穴--阳陵泉(GB34)以及非穴配穴(sham point),并实时进行fMRI脑部扫描,分析比较各组脑区的激活概率、激活数量以及激活强度。结果证实,不同的穴位配伍对于脑区的激活有所不同,单纯针刺外关穴,能较为集中激活右侧小脑,配伍其他穴位后,能不同程度地激活不同脑功能区,此激活作用与不同穴位配伍组合有关。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对10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其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34例对照组患者(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定有无责任病灶。结果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62.9%,高于对照组41.2%(P〈0.05);脑梗死组患者2级以上斑块检出率41%,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0.6%(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发生在梗死病灶的同侧占72%,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居多占52%。非均质斑块,峰值流速、搏动指数与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密切相关,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可作脑梗死的预警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急性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梗死部位及脑白质病变(WML)的关系。方法根据头颅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CI组(68例)和CI+WML组(27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并选取同期体检25例老年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CI组和CI+WM L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析梗死部位以及脑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CI组患者MoCA 总分为(23.4±2.8)分,CI+ WML组为(20.3±2.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I组和CI+WML组分别有42例(61.8%)和23例(85.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CI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CI+WML组(P<0.05)。大脑皮质梗死患者视空间与执行、命名、注意与计算、语言、抽象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丘脑、基底节梗死患者视空间与执行、延迟回忆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脑皮质梗死患者常有视空间与执行、命名、注意与计算、语言、抽象认知功能障碍,丘脑、基底节梗死患者多有视空间与执行、延迟回忆功能障碍,合并WM L可加重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卒中与便秘5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与便秘的关系。方法 57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ATI)组23例;腔隙性梗死(LI)组23例;脑出血(ICH)组11例,观察各组便秘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脑卒中者第1周便秘发生率50.88%,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对照组(P〈0.05)。基底节区脑卒中者便秘发生率57.1%,明显高于非基底节卒中者(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常发生便秘,基底节区脑卒中者便秘发生率较非基底节区脑卒中者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及其严重程度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产生脑水肿 (CE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8 月至 2020 年 10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发病 24 h 内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患者入院后的头颅影像学检查资料,评估患者脑 梗死 CED 程度及 EPVS 等级。将患者分为有水肿组与无水肿组,研究患者 EPVS 与 CED 之间存在的关联 性。进一步将患者 CED 程度分为 CED1、2、3 三组,EPVS 分为轻、中、重三组,分析影响 CED 严重程度的 因素及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342例,男性216例,女性126例,年龄(66.47±12.10)岁。 有水肿组的心房颤动比例、NIHSS 评分、脑白质高信号、EPVS 等级均明显高于无水肿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NIHSS 评分、EPVS 中重度与发生水肿呈正相关(β=0.067、 0.916,P=0.013、0.003),即水肿发生风险增加(OR=1.069、2.500)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患者不同程度 水肿分组的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s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EPVS 程度是导致中、重度水肿的独立危险因 素(P< 0.05),且随着 EPVS 程度的加重,发生水肿风险增加(中度水肿组OR=4.692、5.100,P=0.015、0.026; 重度水肿组OR=9.432、13.099,P=0.008、0.009)。结论 EPVS 是患者发生 CED 的独立危险因素,EPVS 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 CED 的影像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病灶部位的影像学特征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经头颅磁共振明确病灶部位,影像学分型分为:前循环皮质、基底节、放射冠和后循环梗死;再根据病情有无进展分为非进展性和进展性脑梗死。比较各影像学亚型脑梗死在非进展性和进展性脑梗死组间的分布差异,并分析梗死亚型与是否进展的相关性分析,然后进一步回归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50例患者入选,其中非进展性脑梗死99例,进展性脑梗死51例;其影像学分型中,发生在皮质为46例,放射冠25例,基底节47例,后循环32例。不同影像学亚型脑梗死在非进展性和进展性脑梗死组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9.239,P=0.001),其中,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在前循环皮质的几率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前循环皮质梗死与是否进展性间的相关性分析,其R和P值分别为0.170、和0.026;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的影像学亚型与其有关(P=0.002),表现为前循环皮质梗死发生梗死进展的可能性较其它亚型显著增加,即使经年龄、血糖等相关因素校正后,此种趋势依然存在(P=0.014)。结论梗死部位与其是否进展密切相关,发生在前循环皮质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18)F-FDG PET显像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脑葡萄糖代谢及其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显像的影像学特征和PET诊断标准。方法 静脉注射18F-FDG后行脑断层显像,检查13例 AD、13例非AD痴呆及13例正常人。获得纹状体、丘脑、黑质、顶叶、颞叶、额叶、枕叶、海马单位面积放射性计数与小脑计数的比值(Rcl/cb),进行半定量分析,并与MR进行对照。结果AD患者PET异常率为100%,MR异常者占10/13。PET显像特征:①对称性双侧颞顶叶及海马伴额叶或枕叶代谢减低占9例(9/13);②双侧颞叶对称性代谢减低伴海马或额叶代谢下降占3例(3/13);③双顶叶对称性代谢降低1例(1/13)。12例(12/13)非AD痴呆表现为不对称、多发性代谢降低,降低区位于黑质、纹状体、丘脑及脑皮质区,MR异常率为11/13。结论 在除外脑内结构特异性损害基础上,PET发现对称性双颞顶叶、海马或颞叶、顶叶,伴或不伴枕叶、额叶代谢下降,可诊断AD。PET对AD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