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镇静镇痛(PCSA)在玻璃体和斜视手术中应用。[方法]玻璃体切割术和斜视矫正术病人共68例,随机分入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PCSA组(P组)和单纯局麻组(C组)。每组34例,其中两类手术各占17例。P组局麻并以PCSA辅助。术中观察收缩压、心率、呼吸、镇静评分、病人合作度评分、满意度评分、疼痛评分及术中眼心反射和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与基础值比较,P组仅术中10min的收缩压、心率升高;C组术中各时点均显著升高;P组呼吸频率下降。术中P组镇静评分、合作度和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C组,而疼痛评分、躁动、呻吟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两组眼心反射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术后4h疼痛评分P组显著低于C组,术后8h两组疼痛评分无差异。[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PCSA应用于玻璃体及斜视手术能提高病人术中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局麻甲状腺手术病人自控镇静镇痛(PC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拟行局麻甲状腺手术病人96例,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D组)常规术前用药及术中强化麻醉+局麻;余3组行PCSA+局麻,PCSA药物配伍为均含异丙酚5mg/ml外,另复合舒芬太尼0.625μg/ml(S1组)、0.875μg/ml(S2组)、1.25μg/ml(S3组),于术前半小时以负荷剂量、每小时持续剂量及病人自控镇痛(PCA)剂量均为0.04ml/kg、锁定时间为3min的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病人自控镇静镇静(LCP)模式给药。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PCSA。监测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焦虑评分(AVTV)、镇静评分(OAA/S)、脑电双频指数(BIS)、疼痛评分(VAS)、病人按压PCA键总次数(D1)与实际进药次数(D2)并计算其比值D1/D2,以及SpO2、MAP和HR。比较各组病人的满意度。结果除D组外,PCSA3组术前均达到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术中基本达到稳定的清醒镇静状态,而D组有部分病人镇静不足或镇静过度,镇静评分OAA/S与.BIS值的相关系数PCSA3组明显高于D组(P<0.01)。术中VAS最高评分S2组和S3组低于D组(P<0.05,P<0.01),且S2组和S3组D1/D2比值低于S1组。MAP、HR比较:D组手术前、中、后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或P<0.01),S1组术中高于基础值(P<0.05),S2及S3组各时间点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差异。SpO2:SpO2<95%的发生率分别为16.7%(D组),0(S1组),12.50%(S2组),25.0%(S3组)。PCSA3组病人满意度及术者对病人的合作评分均高于D组(P<0.01)。结论局麻下甲状腺手术应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PCSA是可行的,病人的舒适度及合作度得以提高,合理的药物配伍剂量和给药参数能提高疗效,减少可能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病人超前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骨科手术病人不同时机舒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以探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择期骨科全麻术后舒芬太尼PCIA病人6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超前镇痛Ⅰ组(P Ⅰ组),麻醉诱导前5 min静注舒芬太尼0.08 μg/kg,手术结束前30 min开始PCIA;超前镇痛Ⅱ组(PⅡ组),手术结束前30 min开始PCIA;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拔管后开始PCIA.记录术后1,4,24和48 h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舒芬太尼用量、病人自控镇痛(PCA)总按压次数、PCA有效按压次数、并发症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 术后1 h,P Ⅰ组和PⅡ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P Ⅰ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舒芬太尼用量P Ⅰ组、PⅡ组、C组依次增多,PCA总按压次数P Ⅰ组少于PⅡ组和C组(P<0.05),P Ⅰ组腹胀和尿潴留发生率低于C组(P<0.05).术后72 h病人满意率PⅠ组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5 min静注舒芬太尼0.08μg/kg、手术结束前30 min开始舒芬太尼PCIA的超前镇痛与术后开始的PCIA相比,镇痛效果更好,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术后无线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成人心脏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组(DS组)、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40例.DS组配方为地佐辛0.3 mg/kg与舒芬太尼1.5 μg/kg;S组为舒芬太尼3 μg/kg,两组均加盐酸昂丹司琼10 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6 ml.皮下给药速度2 ml/h.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点VAS评分、镇静程度评分(Ramsay)及72 h内PCSA有效按压次数、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总体满意度.结果 两组VAS、Ramesy镇静评分及PCSA有效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优于S组,且不良反应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后PCSA无线镇痛效果确切可靠,患者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张振英  张宏利  郭素香 《西部医学》2010,22(9):1693-169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在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腹部手术患者45例术毕分三组,A组间歇按需肌注杜非合剂镇痛;B组舒芬太尼3.0μg/kg+2%盐酸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至100 ml;C组舒芬太尼3.5μg/kg+2%盐酸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总量100 ml。B、C组行PCSA并于术后3、8、24、48及72 h观察,并比较休息、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r/VASc)评分及Ramsay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总体满意度评分;生命体征:SBP、DBP、HR、SPO2;并发症: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结果 VAS(休息/咳嗽)评分在术后72小时C组显著低于A和B组(P〈0.05);术后镇痛生命体征平稳,Ramsay评分、肛门排气时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镇痛满意度评分C组显著高于A和B组(P〈0.05)。结论 3.5μg/kg舒芬太尼PCSA在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副反应少且对胃肠功能的恢复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经皮下舒芬太尼病人自控镇痛(PCSA)用于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MVD)病人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MVD患者62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病人自控皮下镇痛组(PCSA组,30例)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32例).于手术结束时放置PCA泵并注射负荷量,记录术后1h、6h、12h、24h、48h、72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生命体征、不良反应以及PCA需求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及结束PCA后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间镇痛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间点间需求按压和有效按压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束PCA后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均较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PCSA和PCIA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而PCSA更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用于下肢骨折手术后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Ⅱ级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1组(舒芬太尼2.5μg/kg)、S2组(舒芬太尼3.0μg/kg)和S3组(舒芬太尼3.5μg/kg),每组30例。舒芬太尼背景剂量为1.5ml/h,自控镇痛(PCA)1.5ml/次,锁定时间为5min。记录3组术后2、4、6、8、12、24、48h镇痛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患者48h后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S2、S3组患者镇痛评分明显低于S1组(P0.05),S1组镇痛效果不理想;3组患者术后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MAP、HR、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3组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明显多于S1、S2组(P0.05);3组中,S2组的总体满意度最高(P0.05)。结论:3.0μg/kg舒芬太尼用于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后PCSA镇痛效果完善,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且不良反应少,总体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患者自控镇静止痛在局麻眼底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局麻眼底手术患者应用异丙酚自控镇静止痛(PCSA)的优越性.方法择期局麻眼底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PCSA组(n=20)和对照组(n=20).PCSA组术中通过按压手柄的方法用韩国Automed2300泵进行自控镇静止痛.药物配置:异丙酚200mg 芬太尼0 1mg为一单元,静脉注入.参数设定:按异丙酚量计算,负荷量0.5mg/kg,背景速度0 5mg·kg-1·h-1,单次按压剂量2ml,锁定时间3min;对照组手术开始时即以异丙酚 芬太尼(配方同上),按异丙酚5mg·kg-1·h-1量持续泵入.观察项目:手术开始20min、1h、2h及术毕时刻,分别评定镇静评分(OAA/S,警觉/镇静评分)、患者合作评分,脑电双频指数(BIS)、血压、心率、SO2值.术毕询问患者的满意度(VAS).结果PCSA组术中各点镇静评分及BIS值均低于对照组,合作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CSA组异丙酚和芬太尼的用量低于对照组,而且在PCSA组中用药量个体差异较大.结论自控镇静止痛是一种适用于不同患者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病人皮下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病人皮下自控镇痛(PCSA)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6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病人,年龄28~63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A组(n=20):术后镇痛给与0.04μg/kg·h舒芬太尼;B组(n=20):术后镇痛给与0.06μg/kg·h舒芬太尼;C组(n=20):术后镇痛给与0.08μg/kg·h舒芬太尼。手术结束前30min给与负荷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手术结束后于病人三角肌处埋针置管连接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4h、8h、16h、24h、48h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间VAS评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Ramsay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多于A组和B组(P〈0.05)。结论0.06μg/kg·h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病人皮下自控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傅朝文  周康华  张羽 《西部医学》2011,23(10):1879-1880,1882
目的观察普胸外科手术后舒芬太尼复合高乌甲素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普胸外科手术后的病人分为3组(n=20):Ⅰ组舒芬太尼组,Ⅱ组高乌甲素组,Ⅲ组舒芬太尼复合高乌甲素组,观察术后疼痛、镇静、情绪、睡眠评分,监测BP、HR、RR、SPO2和不良反应,并记录镇痛泵输注情况及按压次数。结果 3组中镇静、睡眠质量、情绪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BP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Ⅱ组HR低于其他两组(P〈0.05),Ⅲ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PCIA泵按压次数Ⅲ组最少。结论普胸外科手术后舒芬太尼复合高乌甲素静脉镇痛效果更确切,安全系数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手术在复杂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杂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复杂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50.2±10.7)岁,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7例,肿瘤直径(6.1±1.0) cm, R.E.N.A.L.评分平均(9.3±1.3)分。患者均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的“杂交”手术方式进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即在后腹腔镜下完全游离肾和肾蒂血管,预置肾动脉,然后取12肋下长约10~12 cm的切口进行开放手术,阻断肾动脉,直视下切除肿瘤、缝合创面。记录手术时间、肾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资料以及术后肾功能随访情况。结果: 16例均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164.9±23.6) min,肾缺血时间(32.4±6.2) min,术中出血量(204.0±125.1) mL,引流管拔除时间(4.1±1.0)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9±1.5) d。术后发生Clavien Ⅲ级以上并发症2例:1例集合系统损伤;1例患者因术后出血,再次急诊手术探查止血。术后第1天平均血肌酐水平为(126.3±26.4) μmol/L ,与术前(74.3±16.9) μmol/L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为(92.6±18.2) μmol/L、术后3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为(80.8±18.4) 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够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适用于部分经过选择的复杂肾肿瘤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门诊甲状腺手术在带来巨大社会效应的同时,其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文中通过对比门诊甲状腺手术(outpatient thyroid surgery,OTS)及住院甲状腺手术(inpatient thyroid surgery,ITS)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探讨开展OTS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共收治95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分为OTS组(45例)和ITS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留院时间及总医疗费用等。结果 2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2.86±15.11)min和(41.75±12.37)min;手术切口长度(4.37±0.96)cm和(4.52±1.04)cm;术中出血量(11.58±5.40)ml和(12.14±4.98)ml;术后留院时间(19.23±4.11)h和(47.04±11.04)h;总医疗费用(13251.46±1809.34)元和(17187.37±1653.46)元;2组患者术后均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手足抽搐等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TS组较ITS组明显缩短了留院观察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P<0.05)。结论在有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专业人员配置等条件下,开展OTS安全可行,并可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关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在微创内镜手术中应用。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结果机器人辅助的内镜手术已成功应用到外科手术的各个领域并显现出独特优势。结论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弥补了传统内镜手术系统的缺点,为进一步完善内镜手术提供了新的途经,并有利于远程手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胸部疾病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经验并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原则和发展方向。方法对我院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VATS治疗的305例胸部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均在静吸复合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进行。结果30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并发症(血胸3例)发生率为0.98%(3/305)。结论VATS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对美容影响小的优点.可列为自发性气胸、血气胸、肺大疱的首选治疗术式。目前VATS临床应用有局限性,尚不能完全代替常规开胸手术,应严格掌握VATS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KTP激光泪道成形术对泪道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带针芯9号泪道探针,探至泪道阻塞处,拔出针芯插入KTP激光光导纤维,发射激光清除阻塞,疏通泪道。结果:术后随访1~24个月,疏通率为100%,治愈率为93.47%。结论:KTP泪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易掌握、有效治疗泪道阻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36例,其中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术20例;凝固性血胸清除、纤维膜剥脱术4例;纵隔肿瘤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术2例;肺楔形切除术3例;胸膜间皮瘤切除术1例;广泛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活检术1例;肺癌胸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胸术2例。治疗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纤维支气管镜指导下的双腔气管插管技术和肺功能差者单肺通气时采用CPAP法预防、纠正低氧血症是VATS手术成功的前提和条件。VATS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和对美容影响小的优点。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可列为首选治疗术式。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是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目前VATS临床应用有局限性,不能代替常规开胸手术,对手术操作难度大的病变或较大的肿瘤仍选择常规开胸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骶骨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8例患者无术中死亡,2例切口皮缘缺血,1例术后早期脑脊液漏。随访8例,时间6个月~4年,无复发及死亡。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切除骶尾部肿瘤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便于术中保护骶神经根,重建骶腰椎。  相似文献   

18.
王欣  成九梅  段华 《北京医学》2011,33(11):908-910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降低其发生的措施.方法 总结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36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97例中,发生并发症39例,发生率为1.05%.穿刺所致动脉损伤出血5例,占12.82%;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14例,占35.90%,其中膀胱损伤4例,输尿管损...  相似文献   

19.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是外科手术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医学生将来能否成为合格外科医生的重要环节。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手术操作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医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不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术)、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Rutkow术)和开放TEP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行Lichtenstein术)52例,B组(行Rutkow术)36例和C组(行开放TEP术)12例。所有患者以电话或门诊的形式随访5~36个月,平均24个月,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周内恢复正常非限制性活动人数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chtenstein术、Rutkow术和开放TEP术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均显著,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有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