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诊治价值。[方法]对30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使用内镜逆行胰胆道造影(ERCP)、乳头切开、取石、狭窄段扩张、放置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等诊疗方法。[结果]30例患者共行53次ERCP。狭窄24例,其中鼻胆管引流17例,内支架引流5例,放置鼻胆管失败2例。胆漏1例使用鼻胆管引流。狭窄合并结石1例,内镜乳头切开、取石、引流。胆泥3例,其中2例合并狭窄,行网篮取出胆泥合并鼻胆管引流。1例未完成诊断。其治愈率为63%。所有病例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经内镜诊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进步,器官保存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使得大多数移植中心的供肝存活率超过80%,但胆道并发症仍然是肝移植术后重要的死亡原因,占15%~34%。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在10%~35%,早期70%以上的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目前随着胆道治疗性内镜技术的进展,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大多数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治疗。ERCP不仅操作简便,患者容易接受,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能对早期胆道并发症的类型、部位和病变严重性作出准确的评估。可以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对这一问题探讨,直接关系到肝移植的预后,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对原位肝移植术后疑有胆道并发症(梗阻性黄疸)的12例患者进行ERCP。结果显示胆总管狭窄(梗阻)9例(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胆总管扩张1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变细1例。内镜下作胆总管气囊扩张、取石、放置金属胆总管内支架1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3例。留置鼻胆管引流2例。结论ERCP可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大多数肝移植术后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对原位肝移植术后疑有胆道并发症(梗阻性黄疸)的12例患者进行ERCP。结果 显示胆总管狭窄(梗阻)9例(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胆总管扩张1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变细1例。内镜下作胆总管气囊扩张、取石、放置金属胆总管内支架1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3例,留置鼻胆管引流2例。结论 ERCP可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大多数肝移植术后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远期尽早应用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技术在诊断与治疗胆道远期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4年12月~2006年5月间12例肝移植术后远期临床上怀疑胆道并发症而未明确诊断的病例,对其临床资料、ERCP的应用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肝移植术后远期临床上怀疑胆道并发症患者,首选行ERCP,均明确诊断为胆道并发症;12例患者共行ERCP 21例次,肝内胆管狭窄2例,1例伴胆泥形成;肝外胆管狭窄4例,2例伴胆泥与胆石形成;吻合口狭窄6例,1例伴胆泥形成,2例伴胆石形成.针对不同的诊断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12例均治疗成功,仅1例出现淀粉酶升高.结论 肝移植术后远期临床上怀疑胆道并发症的患者应尽早行ERCP;ERCP对胆道远期并发症诊断与治疗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道术后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胆道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实施ERCP,确定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结果 58例诊断与治疗成功率100%。未发生与内镜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无消化道穿孔及死亡,内镜治疗后出现轻型急性腹腔炎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 ERCP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具有诊断明确、疗效确实、微创、并发症少且容易控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技术已成为临床治疗终末期肝胆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常发生胆道并发症,严重影响移植疗效。经内镜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已成为临床一线的治疗手段,但操作较为困难且繁复。近年来我科采用内镜技术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千余例次,取得一些有益的经验。本文回顾总结了肝移植术后各型胆道并发症的内镜治疗策略、处理方法和技巧,可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剑波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2):998-1001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价值。方法胆道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患者63例,经过ERCP检查明确病因后,对胆管结石者行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或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取石;对乳头炎性狭窄者行EST或EPBD治疗;对乳头旁憩室压迫肝胰壶腹者行EPBD治疗;对乳头肿瘤和胆管肿瘤者行内镜胆管内支架引流(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或内镜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ose-bile drainage,ENBD);胆管中段狭窄行ERBD;对术后胆瘘者行ENBD治疗。结果61例(96.82%)ERCP成功;未发现胆管内异常3例;胆总管内结石34例,31例内镜下取石成功;乳头炎性狭窄5例,经EST或EPBD治疗1次成功;胆管中段狭窄7例,均行ERBD成功;3例乳头肿瘤和3例胆管肿瘤患者经ERBD或ENBD后黄疸明显减退;胆囊切除术后胆瘘2例,行ENBD后治愈,避免再次手术。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5%。结论ERCP能明确胆道术后的并发症并能有效地进行相应的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MRCP影像学表现。【方法】 根据PTC或ERCP检查、病理结果及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胆管病变(ITBL)32例和吻合口狭窄(AS)9例患者,对其MRCP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根据胆管病变累及的部位和范围将ITBL分为肝门型(Ⅰ型)、弥漫型(Ⅱ型)和肝内型(Ⅲ型)。Ⅰ型15例,MRCP示胆总管、肝总管、汇合部、左右肝管及其二级分支胆管显影不良或不显影。Ⅱ型13例,MRCP示广泛性肝内、外胆管不规则狭窄或扩张,胆管间断显影。Ⅲ型4例,MRCP示仅肝内胆管不规则、节段性扩张,扩张不成比例、粗细不均呈“串珠”样。ITBL组中伴有供肝肝总管、汇合部及左和(或)右肝管管腔内胆泥形成25例(78.1%,25/32),MRCP上表现为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影。伴有肝门部积液4例,胆汁湖3例。MRCP上AS主要表现为吻合口处局限性狭窄,上段管腔不同程度继发性扩张。AS组中胆管管腔内伴有胆泥形成3例(33.3%,3/9)。【结论】MRCP可全面观察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胆管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提供胆管病变的整体信息。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诊断及分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临床工作中一种简单、实用、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中的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总结10例因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而行ERCP诊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0例共行ERCP 13次(其中3例行6次检查),发现胆漏2例,胆总管结石2例,十二指肠乳头肌功能失调1例,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其中伴胆泥3例,胆管结石1例).十二指肠乳头肌功能失调的诊断是基于供受胆管均扩张同时存在肝酶异常,且经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后肝酶恢复正常.内镜治疗包括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4例,探条扩张3例,气囊扩张2例;放置胆道支架5例.内镜治疗的成功率为92.31%(12/1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正确、治疗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胆道并发症首选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胆道并发症仍然是原住肝移植术后常见的临床问题,常导致病人死亡或移植肝功能丧失,本文介绍了原住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及其类型,对其病因、预防、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在诊断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0 5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人行ERCP检查 ,其中 97例接受内镜治疗。结果 :首次ERCP检查的成功率为 97.1% (10 2 /10 5 ) ,为大多数病例提供准确的诊断 ,80例并发胆总管残余结石者采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PT)取石治疗 ,97.5 % (78/80 )获成功 ;9(9/13)例胆管漏采用EPT、鼻胆管引流或置入聚乙烯支撑架治疗 ,8例胆漏在治疗后 4 8h内关闭 ,疗效肯定。 8(8/11)例胆总管部分狭窄者行内镜放置聚乙烯支撑架。 7例近期取得良好的疗效 ,但远期疗效尚不确定。 1例胆总管完全闭塞仅行诊断性ERCP ;本组内镜诊断及治疗的早期并发症为4 .8% (5 /10 5 )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怀疑胆道并发症时 ,应及时行ERCP检查 ,对于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和胆总管部分狭窄 ,内镜介入治疗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肝移植术后不同类型的胆道并发症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诊治情况并随访10年。结果:3例患者肝移植后分别并发吻合口胆管漏伴狭窄、吻合口胆管狭窄伴胆石形成和单纯吻合口胆管狭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下鼻胆管引流术、取石术、大口径塑料支架或多根塑料支架置入,支撑引流10年,最终拔除塑料支架,2例吻合口胆管狭窄完全改善,1例吻合口胆管狭窄明显改善。结论:内镜是诊治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长期支架支撑可有效改善或治愈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14.
胡旭军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258-1260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并发症及处理,以提高ERCP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行ERCP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经过。结果发生并发症22例(12.6%),其中急性胰腺炎5例(2.9%),胆管感染7例(4.0%),出血6例(3.4%),穿孔2例(1.1%),网篮嵌顿1例(0.6%),塑料支架进入胆管1例(0.6%);所有患者经内科、内镜或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行ERCP时,急性胰腺炎、胆管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均可发生;并发症一旦发生,常规胆管引流、喷洒、钛夹止血及抗炎、抑制胰液分泌等内科治疗可以处理绝大部分ERCP并发症,但严重的出血、穿孔还需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肝移植早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50%,致死率20%-30%,被Calne称之为“技术上唯一弱点”(technical Achilles hell)。随着器官保存技术、外科技巧的提高、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胆道并发症处理经验上日臻成熟,其发生率及致死率大大降低,但发生率仍有8-25%,致死率1-5%,仍是肝移植的主要问题之一。其重建方式还未得到统一,处理上也不尽一致。本文着重阐述伴随着肝移植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世界各主要移植中心所采用的胆道重建方式,胆道并发症的各种致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其处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7.
沈贇  赵懿  姚喆  俞静娴 《微创医学》2023,(2):265-267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接受ERCP检查与治疗的35例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基于此归纳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出血1例,轻度胆道感染1例,高淀粉酶血症9例,再狭窄3例,其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14/35)。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为:1例患者因自身免疫性肝病复发死亡;3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结论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术中的护理质量,高质量的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适应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分析6例终末期肝病(包括1例小肝癌)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供肝均经动脉及门静脉双重灌注,胆道重建采用胆管端端吻合。结果,6例中2例出现胆道并发症:1例于术后6日出现胆漏,经调整右肝下引流管的位置,术后第31天胆漏停止,另1例于术后5周出现胆汁减少、胆栓形成,经胆道冲洗、口服溶石药及抗感染等治疗,胆汁引流恢复。认为对供者动脉充分灌注,胆道充分冲洗,尽量减少对供者胆管血供的损害,视情况放置T管是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关键,而术后胆道并发症多经非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9.
杨益兰  胡旭军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407-1408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临床处理胆胰疾病重要诊疗手段,但ERCP毕竟是一项侵入性操作,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并不罕见。笔者收集174例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作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钟瑶  唐海英  黄小虹  王波 《九江医学》2003,18(3):178-178,18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为直接胆造影,所摄图像清晰,能明确胆道梗阻的部位、性质及范围,尚可直接活检和行细胞学检查而得以确诊。其方法简便,较安全、创伤小、恢复效果好、成功率高。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3年7月开展逆行胰胆管造影术193例,疗效良好,现将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观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