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体外研究氧化苦参碱(MOX)对L929肿瘤细胞(L929)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获取经MOX作用后再培养的L929培养上清,以不经MOX作用同步培养的1929培养上清作对照,检测上清对小鼠脾细胞5项免疫功能的影响(包括NK杀伤和ConA诱导转化,MTT法;细胞表面IL-2Rα、cD3ε+ζ+和CD3ε-ζ+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法)和上清中4种免疫抑制分子的浓度(包括TC,F-βl、PGE2、VEGF和IL-1O,定量ELISA法).分析MOX影响L929免疫抑制作用与影响L929免疫抑制分子分泌之问的关系.结果:不经MOX作用同步对照培养的1929培养上清(C-S1、C-S2),可稳定地测到所测4种免疫抑制分子(以TGF-βl和PGF2浓度最高),和稳定地抑制所测小鼠脾细胞5项免疫功能(C-SI比C-S2,P>0.05).经MOX作用后的L929,其第一次再培养上清(MOX-S1),4种免疫抑制分子的浓度及对5项免疫功能的抑制均明显低于对照上清(c-SI);其第二次再培养上清(MOX-s2)与MOX-S1相比,4种抑制分子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除对CD3ε+ζ+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外(P<0.01),对其余4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亦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分析显示,MOX下调L929对小鼠脾细胞ConA诱导转化及IL广2Ra和CD3ε-ζ+表达的抑制与下调TGF-βl和PGF2分泌显著正相关,下调对MK杀伤的抑制与下调TGF-βl分泌显著正相关.结论:氧化苦参碱可显著下调L929免疫抑制分子分泌而显著下调L929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下调肿瘤细胞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瘤新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青蒿琥酯、苦参素对Colon26肿瘤细胞免疫抑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青蒿琥酯(ART)、苦参素(MOX)是否可逆转Colon26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功能的抑制,分别制备经这两种中药作用后的Colon26再培养上清,同时以不经中药作用的Colon26相应上清作对照,研究对小鼠脾细胞功能的影响,包括以MTT法测定NK杀伤和ConA诱导转化,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的CD4+及CD8+表达的影响,定量ELISA测定TGF-β1、VEGF、IL-4、IL-6和IL-10五种免疫抑制物质的含量,并分析这两种中药下调Colon26分泌免疫抑制物质与上清免疫抑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经中药作用的Colon26培养上清中五种免疫抑制物质均可被测到,以TGF-β1含量最高;该上清对所测的小鼠脾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显著抑制。ART作用后的Colon26,其第一次再培养上清的TGF-β1、VEGF、IL-10含量,及对小鼠脾细胞ConA诱导转化、CD4+CD8-表达及NK细胞杀伤的抑制均明显降低;其第二次再培养上清的TGF-β1和IL-10含量,及对ConA诱导转化和CD4+CD8-表达的抑制继续保持较低,VEGF含量及NK细胞杀伤的抑制恢复至对照水平。MOX作用后的Colon26,其第一次再培养上清的TGF-β1和IL-10含量,及对小鼠脾细胞ConA诱导转化的抑制均明显降低;其第二次再培养上清TGF-β1和IL-10含量继续降低,对ConA诱导转化的抑制恢复至对照水平。相关分析显示,ART及MOX作用后,Colon26培养上清对小鼠脾细胞转化的抑制均与TGF-β1含量正相关;ART作用后,Co-lon26培养上清对NK细胞杀伤的抑制与IL-10含量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ART和MOX可通过抑制免疫抑制物质的分泌而逆转Colon26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这可能是ART和MOX的抗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调节作用。方法每日给予正常小鼠及肌肉注射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小柴胡汤25g/kg体重,连续10d。并设免疫抑制模型及正常对照小鼠。于实验第11天,收集所有小鼠血样,分离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CTLA-4、CD80和CD86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小鼠比较,免疫抑制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明显变化、CD4/CD8比例明显倒置(P〈0.01),淋巴细胞CD28、CTLA-4、CD80和CD8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较,给予小柴胡汤的正常小鼠的淋巴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免疫抑制小鼠相比较,给予小柴胡汤的免疫抑制小鼠CD3+细胞增加(P〈0.01),CD3+CD4+细胞增加(P〈0.01),CD3+CD8+细胞降低(P〈0.01),CD4/CD8比例升高(P〈0.01),CD28、CD86和CD80表达增加(P〈0.01),而CTLA-4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可能通过调节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进而调节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As2O3下调Colon26肿瘤细胞免疫抑制分子分泌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体外研究As2O3下调Colon26肿瘤细胞免疫抑制分子分泌的作用。方法 获取体外经As2O3作用后再培养的Colon26培养上清,以不经As2O3作用的Colon26同步培养上清作对照,定量ELISA法测定这些上清中TGF-β1、VEGF、IL-4、IL-6和IL-10 5种免疫抑制分子的含量,实验研究这些上清对小鼠脾细胞MTT法测定的NK杀伤和Con A诱导转化以及流式细胞计数分析的IL-2Rα、CD3ε^+ζ^+和CD3ε^-ζ^+4表达5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 不经As2O3作用同步培养的Colon26上清,5种免疫抑制分子均可被测到,以TGF-β1含量最高;该上清对小鼠脾细胞5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抑制作用。As2O3作用后的Colon26,其第一次再培养上清,5种免疫抑制分子含量及对除CD3ε^-ζ^+表达外的其余4项免疫功能指标的抑制,均明显降低;与第一次再培养上清相比,其第二次再培养上清,TGF-β1、VEGF和IL-4含量及对NK杀伤、ConA诱导转化和CD3ε^+ζ^+表达的抑制,均明显提高,其余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显示,TGF-β1和IL-10与抑制ConA诱导转化及IL-2Rα表达正相关;IL-4与抑制ConA诱导转化、NK杀伤及CD3ε^+ζ^+表达正相关;VEGF和IL-6与5项免疫功能指标的抑制不相关。结论 As2O3可明显下调Colon26肿瘤细胞免疫抑制分子的分泌,下调TGF-β1、VEGF和IL-4分泌的作用可持续48h,下调IL-6和IL-10分泌的作用可持续96h,可能是As2O3抗瘤效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HBV转基因小鼠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肝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12只HBV转基因小鼠和12只正常小鼠外周血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频率进行检测;磁珠分选小鼠脾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分为HBsAg刺激组和ConA刺激组体外单独和共培养,ELISA方法检测诱生的细胞因子IL-2。结果与正常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外周血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刺激组,CD4+CD25-T细胞单独或共培养,HBV转基因小鼠CD4+CD25-T细胞诱生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小鼠(P〈0.01);ConA刺激组,HBV转基因小鼠CD4+CD25-T细胞诱生IL-2水平与正常小鼠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CD4+CD25-T细胞单独培养时诱生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共培养(P〈0.01)。结论与正常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免疫抑制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细胞水平对乙肝病毒存在特异性免疫耐受。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CD4+、CD8+T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否对树突状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MACS(magnetic cell sorting)从BALB/c小鼠静息T细胞分离纯化CD4^+CD25^+T细胞,体外细胞增殖实验观察其对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GM-CSF/IL-4培养自体小鼠骨髓来源DC,FACS(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鉴定其表面分子特性;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活化CD4^+CD25^+调节性T细胞,FACS体外杀伤实验研究其对自体DC的调节作用,并观察穿孔素抑制剂EGTA对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 用MACS法成功分离出CD4^+CD25^+T细胞,纯度可达98%,特异性表达而Faxp3基因,能明显抑制CD4^+CD25^+T细胞的体外增殖;骨髓来源的DC表达CDllc、MHCⅡ及少量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FACS体外杀伤实验证实以CD3/CD28抗体体外活化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自体DC有显著杀伤作用(P〈0.05),穿孔素抑制剂EGTA能部分抑制该杀伤效应(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通过杀伤作用对自体DC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穿孔素/颗粒酶杀伤途径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30例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rAAV/PSA感染DC前体细胞,采用系列细胞因子诱导DC前体细胞成熟。第6天收集成熟DC并与T细胞按比例混合培养,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分别于DC与T细胞混合培养前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 PSA基因转染DC刺激T淋巴细胞爆发增殖,与培养前比较,混合培养6d后CD8^+、CD8^+CD69^+、CD8^+CD28^+T细胞的比例和CD8^+/CD4^+比值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8+CD28-T细胞和Treg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T细胞比例较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A基因转染DC能够有效地激活CD8+抗原特异性CTL,下调免疫抑制性T细胞,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为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Treg)的水平,并研究其两种细胞标志--CD127分子的低表达与Foxp3转录因子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34例免疫耐受期、26例免疫清除期和31例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慢性HBV感染者的外周全血,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Foxp3^+T细胞和CD4^+CD25^+CD127^(low)T细胞的频率.结果 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中,免疫耐受组CD4^+CD25^+Foxp3^+T细胞和CD4^+CD25^+CD127^(low)T细胞的频率均比非活动或低(非)复制组高(Z=-2.693,P=0.007和t=3.251,P=0.002);且病毒阳性组(免疫耐受组+免疫清除组)比非活动或低(非)复制组高(t=2.266,P=0.026和t=3.208,P=0.002);ALT异常组(免疫清除组)与ALT正常组(免疫耐受组+非活动或低(非)复制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1例病例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和CD4^+CD25^+CD127^(low)T细胞之间的表达有一致性,但两者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18,P〈0.001).结论 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HBV感染者病毒高复制组中明显升高.CD4^+CD25^+T细胞中CD127分子的低表达与Foxp3转录因子的表达有一致性,但前者代表Treg的频率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CD8^+调节性T细胞亚群,探讨其与疾病活动性、肾脏损伤、血清抗ds-DNA抗体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和门诊SLE患者(n=37)外周血CD4^+CD25^+T、CD4^+CD8^+T细胞群比例,以15例RA和15例SS组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观察调节性T细胞亚群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指标SLEDAI、IgG、C3及血清抗ds-DNA抗体的关系。结果:①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群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疾病稳定期和风湿性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CD4+CD8+T细胞群比例都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未发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及CD4^+CD25^+/CD4^+值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P〈0.01)。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值与SLEDAI、补体C3呈低度相关(r分别为-0.491、0.368,P〈0.05),CD4^+CD25^+T细胞数量与SLEDAI呈负相关(r=-0.578,P〈0.05)。③SLE并发肾病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群比例及CD4^+CD25^+/CD4^+值显著低于非肾病组(P〈0.01;P〈0.05)。同一SLE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细胞和NK细胞降低,CD4^+CD25^+细胞、CD4^+CD25^+/CD4^+值及CD8^+T细胞增加,但未发现这些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未发现NK细胞、CD4^+CD8+T细胞、CD4^+CD25^+T细胞群比例在ds-DNA+组与ds-DNA-组之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群比例与SLEDAI成负相关,与肾脏的损害也有密切关系,但与血清抗ds-DNA抗体产生的关系不明显。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减少,稳定期CD4^+CD25^+T细胞比例回升,因此推测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和病情发展及相关器官(如肾脏)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一氧化氮(NO)在介导小鼠巨噬细胞抑制脾脏T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显示NO 供体硝普钠(SNP)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脾脏T细胞对ConA增殖反应,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脾细胞的混合培养也可抑制T细胞增殖, 这种抑制作用与NO产量正相关, NO合酶抑制剂L 硝基 精氨酸(L NNA) 可部分逆转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