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向周围正常脑组织的侵袭生长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关系。方法共收集44例脑胶质瘤病例,取瘤周组织、肿瘤中心和正常脑组织标本,分别用免疫组化(IHC)、反转录PCR(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ICAM-1及VCAM-1在3组标本中的表达量。结果瘤周组织、肿瘤中心组织及正常脑组织比较ICAM-1及VCAM-1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当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时有显著差异(P0.01),瘤周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肿瘤中心组织次之,正常脑组织最少,将标本分为LGGs组和HGGs组后进行比较可得出同样结论。结论 ICAM-1和VCAM-1与脑胶质瘤向周围正常脑组织的侵袭生长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对胸主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细胞黏附分子包括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手术组和高脂饮食组,采用氯化钙(CaCl2)诱导法制备胸主动脉瘤模型,于术后4周取外敷CaCl2段胸主动脉.采用地衣红染色和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45、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果 高脂饮食组动脉管径较手术组扩张明显,动脉管壁破坏更广泛,伴有更多的炎性细胞浸润;VCAM-1、ICAM-1较手术组表达升高.结论 高脂饮食可促进胸主动脉瘤管壁VCAM-1和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CAM-1,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出ICAM-1全编码区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重组质粒pCDA3.1(-)-ICAM-1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哺乳动物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分析蛋白质的的表达。结果:PCR扩增得到人成熟ICAM-1的cDNA片段大小为1800bp, 重组子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得到真核表达载体pCDA3.1(-)-ICAM-1。结论:成功构建了人ICAM-1真核表达载体,ICAM-1高效表达在转染的哺乳动物COS-7细胞表面,为进一步建立稳定表达ICAM-1的COS-7细胞株以及研究ICAM-1及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CAM-1,并在真核细胞COS-7中表达.方法 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扩增ICAM-1全编码区基因片段,将其连接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并通过酶切进行鉴定.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CAM-1转染COS-7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分析人ICAM-1蛋白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CR扩增得到人ICAM-1的cDNA片段大小为1800 bp,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确定得到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ICAM-1.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重组质粒的COS-7细胞膜上存在荧光分布,而转染空质粒的细胞未见荧光分布.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存在外源性的人ICAM-1表达,而转染空质粒的则未见ICAM-1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ICAM-1真核表达载体,ICAM-1高效表达在转染的真核细胞COS-7表面,为进一步建立稳定表达ICAM-1的COS-7细胞株以及研究ICAM-1及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异甘草素对大鼠脑胶质瘤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异甘草素抗胶质瘤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Wistar雌性大鼠,n=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C6胶质瘤模型组(n=12)与异甘草素组(n=12)。异甘草素组腹腔注射异甘草素,500μg/kg/d,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一周后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m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与异甘草素组大鼠脑组织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1)。两两比较,异甘草素组大鼠脑组织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异甘草素抑制胶质瘤的作用可能与降低脑胶质瘤大鼠ICAM-1和VCAM-1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高表达和干扰PSMA7 对A549 细胞周期以及RB 途径中Cyclin D1、CDK4、P16、Rb 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pcDNA3.1-PSMA7 高表达和pGPU6/ Hygro-PSMA7-265 干扰载体分别瞬时转染A549 细胞,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SMA7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再通过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Cyclin D1、CDK4、P16、Rb 的蛋白水平。结果:和对照组相比,PSMA7 高表达时周期时相分布无明显差异,但Cyclin D1、CDK4 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16、Rb 的表达明显增高;和对照组相比,干扰PSMA7 后细胞的G0/ G1、G2/ M 期比例均降低,而S 期的值增高,均具有差异,而Cyclin D1、CDK4 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16、Rb 的表达明显降低,以上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SMA7 在A549 肺腺癌细胞中能够影响RB 途径中Cyclin D1、CDK4、P16、Rb 的蛋白水平的表达,干扰PSMA7 使A549 细胞较早进入S 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对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刺激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于滨海县人民医院诊治的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患者(DVT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HC组)。采集外周静脉血,ELISA检测血清IL-35、sCD40L、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P-选择素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分为对照组、sCD40L组和IL-35组。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CAM-1、ICAM-1、P-选择素和vWF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VCAM-1、ICAM-1、P-选择素和vWF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血小板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HUVECs的黏附。结果 DVT组血清中IL-35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CD40L、VCAM-1、ICAM-1、P-选择素和vWF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实验表明,IL-35能显著抑制sCD40L刺激后HUVECs VCAM-1、ICAM-1、P-...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间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及瑞舒伐他汀干预对其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和治疗组(test组)。治疗组在模型制作前用5 mg/(kg·d)瑞舒伐他汀连续灌胃10 d,1次/d。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应用免疫组化法、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干预后,能够显著降低脑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ICAM-1和V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调鸟氨酸脱羧酶(ODC)抗酶-1(AZ-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多胺代谢酶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靶向提高人源性AZ-1表达的pcDNA3.1-HOAZ-1质粒,用其与空载质粒pcDNA3.1(-)分别转染A549细胞,并设立未经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48 h后分别收集总RNA和蛋白质,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记分析分别检测AZ-1、ODC和鸟氨酸脱羧酶抗酶抑制剂-1(AZIN-1)的表达;同样的处理条件下应用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转染pcDNA3.1-HOAZ-1质粒后,ODC表达被明显抑制,AZIN-1的表达调节不明显;过表达AZ-1引起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过表达AZ-1能抑制ODC表达和促进A54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gRb1)对过氧化氢(H_2O_2)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HUVECs分为对照组、H_2O_2(20、40、80和160μmol/L)组、gRb1(10、20和40μmol/L)干预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1活性;硫代巴比妥比色法计算MDA含量;Western blot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_2O_2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存活率(P0.05),增加细胞凋亡(P0.05),抑制SOD1活性(P0.05),增加MDA含量(P0.05),促进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P0.05)。gRb1干预能够显著缓解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 gRb1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和抑制ICAM-1及VCAM-1蛋白表达减轻HUVECs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研究VCAM-1修饰的hUCBSCs促进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方法: 在成功构建VCAM-1-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转染原代培养的人脐血基质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转染前后hUCBSCs VCAM-1的表达情况;以VCAM-1修饰的人脐血基质细胞为滋养层,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并对扩增后的脐血CD34+细胞进行CFU-GM、CFU-E、CFU-Mg半固体培养。结果: 脂质体介导VCAM-1-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成功转染人脐血基质细胞;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证明转染后VCAM-1表达明显高于转染前(P<0.05);VCAM-1修饰的人脐血基质细胞能够有效支持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P<0.01),其中对CFU-Mg的扩增作用强于未转染组(S组,P<0.05)。结论: VCAM-1修饰的人脐血基质细胞能够有效地支持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显示其在造血重建方面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D44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黏附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pc DNA3.1载体上调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中CD44的表达。使用siRNA分别沉默HUVEC中Akt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PECAM1)基因。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细胞计数法测定细胞黏附率,RT-PCR分析PECAM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分析蛋白Ki67、PECAM1以及Akt磷酸化水平。结果 CD44过表达显著促进了HUVEC的增殖(P0.05),上调Ki67的表达并促进Akt的磷酸化(P0.05);Akt siRNA显著降低了CD44诱导的细胞增殖(P0.05)。CD44促进HUVEC细胞间黏附(P0.05),上调PECAM1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PECAM1 siRNA降低CD44诱导的细胞黏附(P0.05)。结论 CD44能够促进HUVEC的增殖和黏附,部分作用可能与上调PECAM1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HIV-1的调节基因Nef对ECV304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从而为分析HIV-1感染引起内皮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变化,以及为阐明Nef参与HIV-1致病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本实验室已经建立保存的HIV-1Nef基因在内皮细胞的稳定表达细胞株ECV304-Nef和其阴性对照细胞株ECV304 pcDNA 3.1(+),通过RT-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FCM和细胞黏附试验分析ECV304-Nef细胞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real-time PCR结果显示ECV304-Nef细胞ICA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为对照组的(4.3±0.2)倍;Western blot结果示ECV304-Nef细胞I-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FCM分析显示ECV304-Nef细胞和对照组细胞ICAM-1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5.3±2.2)%和(12.5±0.8)%(P0.01),两组间ICAM-1表达有显著差异。细胞黏附实验观察到ECV304-Nef细胞黏附的Jurkat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荧光仪定量分析结果显示ECV304-Nef细胞黏附的Jurkat细胞的荧光强度值显著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本实验证实了HIV-1Nef基因可以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皮黏附分子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3(ICAM-3)和CD44对淋巴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用狗的胸导管分离和培养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内皮细胞的PECAM-1、ICAM-3和CD44,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内皮细胞用肿瘤坏死因子(TNF-Ⅱ)或脂多糖(LPS)刺激后,再阻断PECAM-1、ICAM-3和CD44,作细胞计数和计算迁移率。制备三维凝胶淋巴管形成模型,观察管状结构的形成,测量其长度和面积,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特征。结果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PECAM-1:ICAM-3和CD44。在对照组以及TN-α和LPS刺激组,分别阻断PECAM-1、ICAM-3和CD44后,内皮细胞的迁移率降低,管样结构的长度和面积减少。阻断PECAM-1或CD44后,细胞的增殖数目降低,但阻断ICAM-3后细胞的增殖数目无明显变化。在半薄和超薄切片上,淋巴管内皮细胞形成的管状结构具有毛细淋巴管的形态特征。结论 体外培养的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PECAM-1、ICAM-3和CD44,这些黏附分子参与了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等淋巴管新生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TL)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黏附的可能机制。方法取HTL处理的大鼠胸主动脉,检测NF-κB p65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HUVECs中HTL,分别对其进行时效与量效处理后,所谓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Bip和Chop及黏附蛋白VCAM-1和ICAM-1的表达,以及内质网应激激动剂与抑制剂对HTL诱导的HUVECs黏附因子表达的影响;用"STRING"预测Bip(HSPA5)和Chop(DDIT3)与黏附因子VCAM-1和ICAM-1的相互作用。结果 HTL诱导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的内皮细胞NF-κB p65表达,促HUVECs的内质网应激蛋白Bip和Chop及黏附因子VCAM-1和ICAM-1的表达(P0.05),内质网激动剂上调HTL对黏附因子的表达,内质网抑制剂抑制HTL对黏附因子的表达(P0.05);"STRING"软件预测内质网应激蛋白Bip和Chop与黏附因子VCAM-1和ICAM-1具有相互作用。结论 HTL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促进HUVECs黏附。  相似文献   

16.
探索人β防御素2(hBF)-2)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共表达重组核酸疫苗对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研究以pcDNA3.1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PSMA和pcDNA3.1/hBD-2-PSMA.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其表达。并免疫小鼠,进行血清中抗体检测.CD4^ 、CD8^ T淋巴细胞数目测定及CTL特异性杀伤作用检测。结果显示构建的质粒转染COS-7细胞后能表达目的基因,  相似文献   

17.
ICAM-1和VCAM-1的结构与表达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和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 1(VCAM- 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GSF)成员。人 ICAM- 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9p13.3~ 13.2区 ,长 15 .5 kb,其受体为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 1(L FA- 1,CD11a/ CD18)和 Mac- 1;VCAM- 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p31~ 32区 ,长约 2 5 kb,其受体为极迟抗原 - 4 (VL A- 4 )和整合素α4β7。 ICAM- 1和 VCAM- 1的表达受 NF-κB、SP1、GATA、PKC、STAT- 1等相关的机制所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褪黑素(MLT)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不同浓度(0.1、1、2 和4 mmol/L)的褪黑素干预人胃癌SGC-7901 细胞 24 h,应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胃癌细胞MMP-2、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CD44基因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ICAM-1、CD44、p-P38、P38和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p-MKK)3/6蛋白表达。 结果 褪黑素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褪黑素降低胃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ICAM-1、CD44的表达,并抑制p-P38、P38和p-MKK3/6的表达。 结论 褪黑素通过抑制胃癌细胞MMP-2、MMP-9、ICAM-1和CD44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作用可能与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观察恒磁场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凋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分泌与表达及HUVEC与人单核细胞株THP-1黏附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第3代的HUVEC,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AngⅡ(10-6 mol/L)组及AngⅡ+不同磁感应强度(1 Gs、5 Gs、10 Gs、20 Gs)的恒磁场组。各组细胞于单纯培养或磁场作用24 h后收集样品,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酶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 (TUNEL)和流式细胞仪碘化丙锭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液中ICAM-1、VCAM-1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检测ICAM-1、VCAM-1的蛋白表达,计数法观察HUVEC与THP-1的黏附率。 结果: AngⅡ10-6 mol/L可诱导HUVEC凋亡(P<0.05 vs 对照组),而1 Gs、5 Gs、10 Gs和20 Gs恒磁场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AngⅡ(10-6 mol/L)组HUVEC的ICAM-1和VCAM-1含量和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 Gs、5 Gs、10 Gs和20 Gs恒磁场组细胞ICAM-1的含量和表达量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AngⅡ (10-6 mol/L)组HUVEC与THP-1的黏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 Gs、5 Gs、10 Gs和20 Gs恒磁场组HUVEC与THP-1的黏附率显著低于AngⅡ组(P<0.05)。 结论: 恒磁场可拮抗AngⅡ的作用,抑制HUVEC凋亡、HUVEC的ICAM-1和VCAM-1分泌与表达及HUVEC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在淋巴管、大血管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特点,探讨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在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从狗的胸导管、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肺微血管分离内皮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PECAM-1、ICAM-1、ICAM-3、VCAM-1和CD44在各种内皮细胞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并用图像分析仪分析表达强度。结果动脉、静脉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PECAM—1、ICAM—1、ICAM-3、VCAM—1和CD44。其中,ICAM-1和ICAM-3的表达较弱。VCAM—1在动脉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比静脉强。淋巴管内皮细胞表达PECAM—1、ICAM—1、ICAM-3和CD44,未观察到VCAM—1的表达。ICAM-3和CD44的表达比血管内皮细胞强。结论与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内皮细胞比较,淋巴管内皮细胞不表达VCAM—1,而ICAM-3和CD44表达较强,这有助于解释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与淋巴管内皮的黏附以及淋巴管新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