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向导管内锚定法经逆向导丝技术开通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例正向导管内锚定法经逆向导丝技术开通右冠状动脉闭塞的治疗经过。患者出现间断胸痛3年,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见左向右三级侧支循环,右冠状动脉中段以远完全闭塞。多次尝试正向开通右冠状动脉不能成功,考虑患者侧支循环建立较好,试行逆向开通右冠状动脉。由于间隔支不能通过,最终选择心外膜侧支,导丝通过闭塞病变后进入主动脉窦,但是逆向球囊送入困难,采用正向导管内球囊锚定法,操控逆向导丝进入正向导管内,并在导管内扩张球囊锚定逆向导丝以利于球囊通过。结果造影见右冠状动脉显影,正向送入WHISPER导丝成功到达右冠状动脉远端,反复扩张病变处,植入3枚药物涂层支架,慢性闭塞的右冠状动脉开通成功。术后6个月随访,无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慢性完全性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低,逆向导丝技术的出现明显提高了CTO病变导丝通过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扩张微导管(corsair微导管)联合新型慢性闭塞病变专用导丝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治疗的CTO病变患者,其中使用扩张微导管联合新型CTO病变专用导丝介入治疗的64例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治疗的64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操作成功率、逆向技术使用情况、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造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操作成功率为89.06%(57/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1%(45/64)(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05.3±58.5 min)、对比剂用量(254.9±96.3 ml)以及造影时间(62.8±24.7 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3.7±42.4 min,334.2±104.7 ml,79.3±32.6 min,P0.05);且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4.69%)以及术后1年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81%,17.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微导管联合新型慢性闭塞病变专用导丝在冠状动脉CTO病变介入治疗中能提高介入操作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控制性正向和逆向导引导丝内膜下循径(controlled antegrade and retrograde subintimal tracking,CART)技术在逆向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16例既往曾在外院和我院常规正向导丝技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失败的患者,本次采用逆向导丝技术行PCI;术中逆行导丝或正向导丝无法通过闭塞病变部位且走行于血管内膜下时,利用正向或逆向导丝送入球囊扩张血管内膜下腔隙,以便对侧导丝能够进入扩大的内膜下腔隙,进而控制导丝经过闭塞段内膜下腔隙进入闭塞病变近段或远段血管真腔,随后完成常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总结逆行导丝技术及经验,16例尝试CART技术的病例中15例获得手术成功,1例失败;未发生血管穿孔;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结论:CTO介入治疗根据CTO病变影像学特征,适时合理的采取CART技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的介入治疗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7年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俱乐部(CTOCC)的CTO患者40例,分析介入治疗过程的特点以及操作成功率。结果:40例患者闭塞时间为3~56个月,均为首次介入治疗失败者,J-CTO评分均≥3分,术前均行冠状动脉CT检查,双侧造影使用率为100%。通过前向技术成功开通血管23例,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正向钢丝技术及平行导引钢丝技术为术者最常采用的正向技术,其中5例患者采用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antegrade dissection reentry,ADR)技术4例获得成功;逆向导丝通过法成功完成介入治疗14例,使用Reverse CART技术10例。术中使用平均钢丝数为5.07根,术者最常用软导丝是Sion系列钢丝35例(82.5%),其次为Runthrough钢丝22例(55%),再次为锥形导丝Fielder系列钢丝15例(37.5%),成功通过病变5例(12.5%)。使用硬导引钢丝通过病变32例(80%),通过CTO病变术者最常使用的硬导引钢丝为Gaia系列钢丝23例(57.5%),其次为Conquest系列导引钢丝19例(47.5%),再者为Pilot系列钢丝18例(45.0%)。术中微导管使用率为100%,其中Cosair导管最常使用(33例,82.5%)。操作中IVUS使用22例(55%),主要用于判断导丝远端是否位于真腔、植入支架时管腔直径判断及寻找闭塞血管入口。40例患者平均球囊使用3.24个,平均植入支架2.53个,均为药物洗脱支架,PCI成功37例,未成功3例,PCI成功率达92.5%。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2017年CTOCC病例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于目前国内外CTO介入治疗的平均成功率;这得益于术者经验丰富、术前充分阅片、冠脉CT使用率高、术中IVUS充分使用以及合理的使用导丝、器械及合理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联合1.25 mm的快速交换型(monorail)球囊和1.5整体交换型(over the wire,OTW)球囊在逆行导丝技术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al total occlusion,CTO)中的应用.方法:20例CTO患者闭塞病变的远端均有良好的侧支循环血管逆行供血,在行逆行导丝技术介入治疗前,仔细阅读造影图像,合理选择经间隔支形成的侧支循环血管,首先使用1.5 mm的OTW球囊供血血管内行超选择造影,以便了解侧支循环血管的走行,指引导丝成功逆行通过侧支血管,然后采用1.25 mm的monorail球囊全程顺序低压力(3~5 atm)扩张侧支循环血管.从而减少侧支血管对导丝前行的阻力,为1.5 mmOTW球囊或微导管通过创造条件,同时也为逆行扩张闭塞病变做准备.结果:所有1.25 mm的monorail球囊均成功扩张侧支血管,1.5 mm OTW球囊均逆行到达靶血管远端并完成靶病变的初次扩张,随后完成支架置入,术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结论:结合目前现有的医疗器械,联合使用1.25 mm的monorail球囊和1.5 mm OTW球囊在逆行导丝技术治疗CTO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手术成功率相对低,技术难度很大,术中并发症多,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因此被认为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领域最大的困难和挑战。追究其失败原因,导引钢丝无法通过闭塞病变占绝大多数原因(63%~92%),其次是球囊无法通过病变,而导丝能否通过CTO病变与术者的经验及介入器材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常用的开通CTO病变的技术包括前向导丝开通技术与逆向导丝开通技术。通常情况下,开通CTO病变首选前向导丝技术,逆向导丝技术只应用于前向导丝技术失败后的次要选择,但是有些患者的造影结果显示前向技术开通难度很大,如闭塞处为齐头且钙化较重,闭塞处有较大分支血管等,此时如闭塞处可利用的侧支循环血管好,可直接考虑行逆行导丝技术开通CTO病变。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导致治疗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病变血管极其狭窄、扭曲,导丝、球囊或支架不能通过狭窄病变处。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和导丝能提供良好的支撑力,能把手术失败减少到最低程度。Carison等报道双导丝技术可以提供足够的硬度,使得球囊和支架容易通过病变,能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本文旨在对这一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行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风险预测,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给予相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导管室432例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术中资料,着重分析总结术中并发症风险的预防及护理经验。对冠状动脉穿孔、冠状动脉夹层、边支血管闭塞、介入器械嵌顿、慢血流、无复流、对比剂肾病、放射性损伤7大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找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影像学特点、患者的症状体征、护理预防方法、护理观察、急救措施。结果:成功开通慢性闭塞性病变靶病变37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者21例,其余32例导丝未通过病变,术中出现慢血流26例,无复流6例,冠状动脉穿孔5例,心包填塞1例,血管夹层15例,边支血管闭塞11例,肾功能损害9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放射性损伤1例,旋磨导管嵌顿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导管室护士丰富的术中配合经验、介入知识,对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手术策略、过程,术中并发症表现、影像学特点的熟悉程度,对介入器械特点、功能及使用的了解及急救措施的熟练程度,能帮助我们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护理预见性,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才能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结果更为圆满。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应用GuidezillaTM延长导管在复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 并总结应用GuidezillaTM临床经验。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PCI手术中应用因球囊或支架难以通过,补救性应用GuidezillaTM辅助球囊或支架通过病变进行PCI手术患者53例。收集术中穿刺入路、病变性质、靶血管开口变异、钙化迂曲、特殊操作及GuidezillaTM延长导管深插冠状动脉长度等数据,观察应用该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应用GuidezillaTM辅助球囊和支架进行手术患者53例,其中成功植入支架49例(92.5%)。经右桡动脉途径45例、经右股动脉进行手术8例,靶血管开口异常4例,靶血管开口存在病变22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9例,钙化病变19例,迂曲病变9例,钙化迂曲病变24例,辅助旋磨磨头达到病变1例,GuidezillaTM深插冠状动脉深度(19.38±12.66) mm。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在复杂PCI治疗中,补救性应用GuidezillaTM辅助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药物洗脱支架在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药物洗脱支架(DES)在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CTO)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38例CTO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特征和PC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涉及CTO靶血管47支,CTO平均闭塞时间(18.1±10.6)个月,置入DES 32枚.结果:病例成功率为65.8%(25/38),病变成功率为61.7%(29/47).随CTO闭塞时间延长,PCI成功率降低,闭塞部位呈刀切状,存在桥侧支的CTO病变PCI成功率降低(P<0.05).操作失败13例,其中46.2%因导丝不能通过CTO病变,53.8%因球囊不能跨越病变.术中无死亡病例,因导丝进入内膜下导致病变处桥侧支急性关闭3例,心包穿孔2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1例,再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总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5.2%(2/38).结论:在冠状介入新器械和新技术的发展下,DES治疗CTO病变可获得安全和有效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8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狭窄,特别是细小分支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准确度。方法以传统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与同期2~7d内行64排128层螺旋CT的图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研究中CT图像能够满足冠状动脉管腔评价的节段占96.50%,CT图像满足诊断要求的节段中,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共发现中度和中度以上狭窄120节段,其中重度狭窄34节段。本组病例中以CAG作为金指标,显示重度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8%和96.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8%和96.5%。结论对于达到扫描评价条件的冠脉图像,128层螺旋CT可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一种无创筛选方法;能较可靠地排除临床表现不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评价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回旋支的近端准确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大范围心电门控扫描胸腹部血管联合成像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对34例因胸痛就诊的患者用256层螺旋CT行大范围心电门控扫描检查,检查完成后,进行冠状动脉图像重建,并与常规CT冠脉扫描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行大范围心电门控扫描检查组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9.7% (456/508),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的为95.5%(485/508),常规冠状动脉扫描组中,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9.8%(460/512),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的为96.3% (489/512).两组的图像优良率无明显差异(χ2=1.072,P=-0.192).结论:256层螺旋CT大范围心电门控扫描能够满足冠状动脉成像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指导经心导管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瘘(CAF)中的临床价值,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方法 TTE筛选符合介入治疗条件的10例CAF患者行经导管封堵术。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合TTE全程监测,封堵术后TTE复查以判断疗效。结果 9例在超声指导下一次介入封堵成功,均未见残余分流,1例选用10/12 mm动脉导管封堵器后仍有中量残余分流而放弃封堵,择期行二次介入手术,选用12 mm室间隔小腰大边封堵器,封堵成功。结论 TTE对于介入治疗CAF术前病例选择、术中指导监测及术后疗效评价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冠心病心肌运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运动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I技术分别检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5例,采用18节段法采集左心室心肌的纵向应变及径向位移,对比分析冠心病组缺血节段(冠状动脉狭窄≥75%)和对照组相应节段的差异。结果在18个采样部位中,有16个部位表现为冠心病组缺血心肌纵向应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2个部位缺血心肌径向位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应用STI技术能够较好地检测出缺血心肌的纵向应变和径向位移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方法及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31例房颤心律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采用绝对值时间法重组心脏容积数据,对其中12例患者心电信号进行编辑,再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分析31例心房纤颤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利用血管分析软件判断血管有无狭窄并测量狭窄程度,其中1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A结果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CAG)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364段血管节段成像质量分析结果:质量优、良、中和差分别为194段(53.3%)、82段(22.5%)、41段(11.3%)和47段(12.9%);成像质量优良率为276段(75.8%)。10例与CAG进行对照,共分析冠状动脉血管125段,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为85.0%(17/20),特异度为95.2%(100/105)。结论 64层螺旋CT能够对房颤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结合心电编辑、回顾性心电门控和工作站后处理技术,可以重建出较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图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处理临界病变策略制定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病变程度介于30%~70%的临界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4例,对靶血管行FFR检测,对FFR〈0.75的病变进一步行PCI治疗,FFR〉0.75的病变不予介入处理,所有患者均给予最优化药物治疗,3个月后随访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心功能评价及复查血脂水平。结果:CAG提示46处临界病变,8例患者的11处病变行PCI治疗,治疗率为22%的,术后3个月总胆固醇水平较前明显降低,2例发生心绞痛事件,无1例发生心源性猝死或再次入院治疗。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处理临界病变血管时,应用FFR测定辅助评估心肌供血,可以更合理的指导PC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术期的护理重点,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至2010年2月行PCI治疗的824例冠状动脉CTO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护理措施,重点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护理对策。结果 824例患者共处理冠状动脉CTO病变875处,成功开通731处,成功率为83.5%(731/875);并发症发生情况:冠状动脉穿孔8例,心脏压塞5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心力衰竭发生或加重7例,术中严重心律失常53例,术后2d因脑出血死亡1例。结论对冠状动脉CTO患者PCI围术期容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进行重点护理和预防,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并发症严重程度的有效措施,是提高PCI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改变。方法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50例(PCI 组),冠状动脉正常者30例(对照组),检测对照组造影前后和 PCI 组介入前后血浆 MCP-1和MMP-1,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1)PCI 组患者介入后血浆 MCP-1为(19.87±5.31)ng/ L,介入术前为(15.71±5.23)n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5,P <0.01);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 MCP-1为(13.78±5.58)ng/ L,术前为(12.42±5.39)ng/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4)。(2)PCI 组患者介入术后血浆 MMP-9为(22.69±5.97)mg/ L,术前为(19.52±5.72)mg/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1,P<0.01);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 MMP-9为(17.53±5.51)mg/ L,造影术前为(16.69±5.42)mg/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5)。结论 PCI 促进冠心病患者血浆 MCP-1及 MMP-1水平的升高,是否为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机制之一尚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分辨MR管壁成像显示冠心病冠状动脉管壁异常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8例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在1.5 T MR设备中进行冠状动脉管壁黑血成像。采集狭窄段及其邻近非狭窄段的横断面管壁图像,由两位MR医师协商评估,将显示不满意的图像剔除。在显示满意的狭窄段和非狭窄段管壁图像上分别其测量管壁厚度、管腔直径及横截面积并进行对比。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血管成像证实共有26个冠状动脉狭窄段,MR管壁成像共获得显示满意的图像34幅(狭窄段和非狭窄段各17幅),与非狭窄段相比,狭窄段管壁明显增厚(P0.01),管腔直径及横截面积明显减小(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MR管壁图像上,冠状动脉狭窄段的管壁呈局限性增厚者11例(64.7%),呈弥漫性增厚者6例(35.3%)。增厚的管壁呈高信号者4例(23.5%),等信号者5例(29.4%),低信号者1例(5.9%),高低混杂信号者7例(41.2%)。结论高分辨MR冠状动脉管壁成像可显示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狭窄段管壁及管腔异常,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影像证据,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超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对89处冠状动脉血管段分别进行状动脉造影(CAG)及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比较和探讨两种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用IVUS检测71例患者89处冠状动脉血管段总截面的最大径、最小径及血管腔的最大径、最小径,算出平均径及直径狭窄率,测量相部位CAG所显示的管腔直径、直径狭窄率。对这两种技术检测血管的斑块性质,狭窄形态及狭窄程度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CAG检测发现偏心性狭窄59处,向心性狭窄30处;IVUS检测发现偏心性斑块64处,向心性斑块25处,CAG无法显示管腔形态,斑性狭窄59处,向心狭窄30处,IVUS检测发现偏心性斑块64处,向心性斑块25处,CAG无法显示管腔形态、斑块性质,而IVUS可清晰显示,对手术的效果判断,CAG显示手术效果理想的血管,IVUS则显示大多数内膜撕裂严重而需进一步处理,对于病变血管的直径及直径狭窄率、CAG与IVUS两种技术测值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CAG测重而需进一步处理,对于病变血管的直径及直径狭窄率,CAG与IVUS两种测值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CAG测值较IVUS测值为低,结论:对于冠脉介入入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过程指导、手术效果评价,IVUS明显优于C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